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80245
模板支撑体系专业技术标准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一、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1.6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6.1.1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6.1.9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1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梁下支撑立柱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与支撑体系连成一体。
6.2 支架立柱安装构造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模板支撑体系交底

模板支撑体系交底一、模板及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1.1模板体系的选用序号 部位 模板选型支撑类型1 梁侧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木方主楞 /2 顶板 梁底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双木方主楞 碗扣架 3中板 梁底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木方主楞碗扣架 4 700\500mm 板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80×80mm 双木方主楞 碗扣架 5 400mm 板 15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100×100mm 木方主楞 碗扣架6 中柱 18mm 厚多层板、80×80mm 木方次楞,主龙骨双10槽钢,对接螺栓M18柱四边用钢管进行顶撑 7主体侧墙墙采用多层板组合大模板(15mm ),背后支撑采用单侧双10槽钢,三角支架支撑钢管加固8附属侧墙 15mm 厚多层板,次楞采用80×80mm 方木,竖向布置主次楞之间采用螺栓对拉连接,螺栓与主楞间加设10×100×100mm 的钢垫板,水平纵向间距为600mm ,直径16mm 的高强止水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对拉加固。
钢管加固1.2模板体系的设计 1.2.1梁模板支撑体系构件类型梁型1 梁型2 典型梁截面尺寸(mm )(宽×高)800×10001000×1800支撑 架体 参数最大搭设高度(m )5.86.2立杆配杆1根3m ,1根2.4m1根3m ,1根1.2m ,1根1.5m立杆数量(根)33立杆沿梁截面向间(mm ) 450 450 立杆沿梁跨方向间(mm )900 600 架体步距(mm )1200(900)1200(900)梁底 参数次楞间距、规格80×80mm 木方,间距200mm (5根次楞)80×80mm 木方,间距200mm (6根次楞)主楞间距、规格 80×80mm 木方,间900mm 80×80mm 双木方,间距600mm 梁侧 参数次楞间距、规格80×80mm 木方,间距300mm 80×80mm 木方,间距250mm 主楞间距、规格 80×80mm 木方,间距900mm80×80mm 双木方,间距600mmM16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900 600 M16对拉螺栓竖向间距600(1道)600(2道)1.2.2板模板支撑体系构件类型1-2轴1-39轴1-10轴10-31轴31-39轴截面位置负二层负二层负一层负一层负一层车站支撑架体参数最大搭设高度(m)9.05 6.4 6.4 5.9 6.7立杆配杆二根3m一根2.4m一根3m一根1.2m一根1.5m一根3m一根1.2m一根1.5m一根3m一根2.4m二根3m 立杆横向间距(mm)900 900 900 900 900 立杆纵向间距(mm)900 900 600 600 600 架体步距(mm)1200 1200(900)1200(900)1200 1200 次楞间距、规格80×80mm木方、间距300mm 80×80mm木方、间距250mm主楞间距、规格100×100mm木方(500厚板采用80×80mm双木方)、间距900mm80×80mm双木方、间距600mm构件类型2号风道出入口疏散口截面位置通高通高通高附属支撑架体参数最大搭设高度(m) 6.7 5.1 3.95立杆配杆1根3m 1根3m、1根1.5m 1根1.8m、1根1.5m 立杆横向间距(mm)900 900 900立杆纵向间距(mm)600 600 600架体步距(mm)1200 1200/900 1200次楞间距、规格80×80mm木方、间距250mm主楞间距、规格80×80mm双木方、间距600mm二、施工方法倒角模板施工1、板与侧墙倒角尺寸为900mm×300mm,底板与侧墙倒角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根据尺寸提前加工。
支撑体系技术标准精选文档

支撑体系技术标准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一、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1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梁下支撑立柱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与支撑体系连成一体。
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模板支撑体系..

模板支撑体系作业指导书模板工程是砼结构外观质量好坏的重要保证,在地下结构施工中也是投入较大的一部分,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和考虑的出发点是工程的质量及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经济成本分析,为达到满足工程需要,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从六个方面阐述并附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1)剪力墙模板1)筒体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墙体400~600厚的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纵向间距为300mm,横楞采用φ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00mm。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4mm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对拉螺杆外套φ16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纵向间距500mm,水横向间距450mm。
详见塔楼筒体剪力墙模板支模示意图(一)筒体剪力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墙体200~300厚的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纵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φ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50mm。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2mm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对拉螺杆外套φ14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纵向间距550mm,横向间距500mm。
详见塔楼筒体剪力墙模板支模示意图(一)中圆括号内的数值2)塔楼区内筒体剪力墙模板配备一套,从地下室开始使用,然后周转到主体结构筒体剪力墙。
3)模板支设前,所有剪力墙的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通过,安装工程在墙体内的预埋管线埋设完毕,且验收通过。
4)裙楼区内墙剪力墙模板内墙模板采用双面镀膜防水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50⨯100木枋,横向间距为400mm ,横楞采用φ48⨯3.5钢管,纵向间距为500mm 。
模板支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并采用普通钢管做斜撑。
为了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内外模板之间加设φ12mm @500对拉双帽螺杆,为使对拉螺杆重复使用,除人防部分不能用塑料管直接用对拉螺杆外,其它对拉螺杆外套φ14硬质塑料管,对拉螺杆的双向间距500mm 。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项目标准要求图示立杆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立杆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立杆立杆距梁边或柱边不得超过500mm;有剪力墙时,距剪力墙端部不得超过500mm。
不得超过500mm项目标准要求图示立杆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剪刀撑①普通型满堂脚手架在架体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②普通型满堂脚手架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几种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梁模板托木、夹木竖向立挡间距不大于800mm;梁高>400mm时,应设主、次楞,次楞间距应≤300mm;梁净高≥500mm时,应设对拉螺栓及托木。
5项目标准要求图示板模板次楞间距≤300mm;主楞间距根据计算决定,且应≤1500mm。
剪力墙模板剪力墙主龙骨为6道水平对拉螺杆拉结钢管;墙竖向对拉螺杆最底下3道间距不超过450mm,上面3道不超过500mm;竖楞间距≤200mm。
柱模板柱模板共设5道水平方向龙骨,每道龙骨为双钢管+对拉螺栓加固;柱第一道龙骨对拉螺栓距地200mm,其他间距均为500mm;竖楞间距≤200mm。
主体结构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

主体结构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标准做法1.模板材料要求1.1 墙、柱、梁、板使用厚度不低于15mm 厚的胶合板,板胶合层应层次分明、密实、无孔洞。
2.木枋材料要求2.1 采用标准尺寸木枋,使用前须过刨处理,截面尺寸偏差≰3mm。
2.2 推荐采用钢枋或钢木枋,其刚度大、精度高、周转次数多、总体成本相对较低。
3.内撑及对拉螺杆要求3.1 墙内撑采用成品带齿口内撑,可取消工人绑扎内撑的工作,并防止内撑掉落。
3.2 推荐使用带胶杯对拉螺杆套管,套管材质可采用厚壁型PVC管材或PPR管材,可有效控制截面尺寸和表面平整度,预防对拉螺杆处漏浆。
采用木枋、钢木枋、钢枋的模板支撑效果示图4、基层清理、柱底定位筋4.1 墙柱砼基层施工缝需踢打至露石,并清理干净。
4.2 墙柱模板下口内侧需设ø 8定位筋,定位筋距模板阴阳角50mm开始设臵,间距≯500mm。
5.梁模支撑与架体加固要求5.1 梁底模两侧须设臵限位扣件,同跨内两端必须设臵,中部每隔两道小横杆设一道限位扣件。
5.2 梁支撑的小横杆间距同立杆间距且≰1.2m,当梁下方的支撑立杆间距>1.2m或梁高度≱600mm时,梁下方增加立杆支撑,立杆间距≰1.2m。
5.3 截面高度≱500mm的梁应在侧模中部设臵一道水平木枋,避免胀模;外边梁≱600mm 时,应设臵对拉螺杆并在梁下口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固,间距≯600mm;中间梁高≱500mm 时采用专用夹具或“步步紧”进行加固。
6.板模支撑及架体加固要求6.1 楼板第一排立杆距墙≰500mm,楼板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2m,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00m。
6.2 立杆设臵顶托的,顶托旋出长度≰2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代替,上部应设臵2根木枋或2根钢管,避免受力偏心。
6.3 楼板模板支撑木枋间距≰200mm ;木枋端部离梁侧模板≰150mm;支撑木枋不得在同跨立杆搭接。
7.墙柱加固7.1 墙柱侧模采用通长标准木枋或槽钢、方钢,间距≰200mm,背枋必须顶到板底。
模板支撑专项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4485平方米,主体地上四层,主要为教室、办公室等。
建筑高度18.4米,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裂度7度。
基础为条形基础,外墙材料为200厚B05加气混凝土砌块,内隔墙材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5.0专用砂浆。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模板支撑专项技术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4.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规范》(GB50204-2011)5. 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规定及企业标准三、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 设计原则(1)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2)满足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要求;(3)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4)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2. 设计内容(1)模板支撑体系结构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特点,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模板、支撑杆件、扣件等;(2)荷载计算: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荷载计算,确保体系在最大荷载下仍保持稳定;(3)材料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材料,如多层板、方木、钢管、扣件等;(4)构造设计:合理设置模板支撑体系构造,如水平支撑、斜支撑、剪刀撑等,确保体系整体稳定性。
四、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对模板支撑体系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3)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工艺要求和注意事项。
2. 施工步骤(1)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模板安装到位,确保模板与墙体、柱子等结构紧密贴合;(2)支撑杆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支撑杆件,确保支撑杆件与模板、墙体等结构连接牢固;(3)扣件连接:使用符合要求的扣件将模板、支撑杆件连接牢固,确保整体稳定性;(4)检查验收: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检查,确保体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支撑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技术要求

支撑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技术要求搭建支撑模板支撑体系,哎呀,这事儿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头大,但其实只要弄明白了,没那么复杂。
说白了,它就是在做一些基础的“加固工作”,就像你穿着新鞋走路,怕底下不平摔一跤,所以得在鞋底加点儿防滑垫一样。
支撑体系就是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模板不会塌、不会弯,保证一切都稳稳当当的,不掉链子。
所以,搞清楚它的技术要求,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搭设这些支撑模板的时候,你得确保支撑架子不能歪歪斜斜的。
就像搭积木一样,你不能随便胡乱一摆,得像搭高楼一样,得从最底下开始,稳稳地一层一层搭起来。
如果基础不牢,后面的工作就容易出问题。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支撑架要立得稳,像根柱子一样笔直,不然模板一压上去,支撑架就可能崩塌。
你想象一下,如果那个支撑柱一歪,整个建筑物的模板就可能会发生移位,所有人都得赶紧撤退,这可就太麻烦了。
然后说到材料的选择,嘿,这个得好好讲讲。
用的材料得合格,不是随便哪里捡来的木头钢管就行。
尤其是钢管啊,得选那些厚实的,抗压性强的,不然再怎么搭,也撑不住上面的压力。
你想啊,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尤其是刚浇筑好的混凝土,可沉重了,没点儿硬货,怎么行?支撑架子就得选那种能够承受住大重量的,像钢筋骨架一样,稳得不动摇,才不会让你操心。
除此之外,别忘了那个“平衡”。
你看,咱们平时走路会有个重心,不然就容易摔倒,支撑架也是一样,重心不对,连最结实的材料都经不住。
可要是架子搭得不均匀,某个地方一压重了,其他地方就会“受不住”,这事儿可就大了。
所以搭支撑架时要特别留意,它必须分布均匀,不可偏重一边,就像玩平衡木一样,得把握住那个“点”。
这个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高度也不能忽略。
想想看,建筑工地上,脚手架一搭,眼前这庞然大物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从地面到顶部的高度就得好好计算。
如果支撑架搭得太高,支撑力不够强,那模板可能就会“给你个惊喜”,一不小心塌下来,后果可想而知。
咱们可不能拿施工的安全开玩笑,每一步的操作都得细心周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标准要求图示
立杆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到边坡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立杆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立杆立杆距梁边或柱边不得
超过500mm;有剪力墙
时,距剪力墙端部不得
超过500mm。
不得超过500mm
项目标准要求图示
立杆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剪刀撑①普通型满堂脚手架在架体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②普通型满堂脚手架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几种线荷载大于
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梁模板托木、夹木竖向立挡
间距不大于800mm;
梁高>400mm时,应
设主、次楞,次楞间
距应≤300mm;
梁净高≥500mm时,
应设对拉螺栓及托
木。
5
项目标准要求图示
板模板次楞间距≤300mm;主楞间距根据计算决定,且应≤1500mm。
剪力墙模板剪力墙主龙骨为6道水平对拉螺杆拉结钢管;墙竖向对拉螺杆最底下3道间距不超过450mm,上面3道不超过500mm;竖楞间距≤200mm。
柱模板柱模板共设5道水平方向龙骨,每道龙骨为双钢管+对拉螺栓加固;柱第一道龙骨对拉螺栓距地200mm,其他间距均为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