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合集下载

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单选题知识点:1、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商品价值等于C+V+M,成本是产品价值中的C+V部分。

2、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反映的职能。

4、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成本决策的前提是成本预测。

9、成本是一种资金耗费,是相对于一定对象而言的耗费。

产品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生产费用不一定都能计入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

10、需要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分配的生产费用数额指的是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11、生产费用要素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的项目分类. 2、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报废的出借包装物的残料,应增减营业费用。

3、企业发出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时,应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5、预提利息费用时应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借方。

6、按照福利人员的工资总额提取的福利费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7、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基本生产。

8、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期末应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9、“应付工资”科目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应付工资数额大于实际支付工资数额。

10、鸿博公司制造A产品,工时定额为15分钟,工人的小时工资率20,则A产品的计件单价为5.0 元11、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为简化工作,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1、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必须具备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条件。

2、基本生产车间应付的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

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在产品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

4.适合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5.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条件。

3.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分配记入当月同种合格品的成本中。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和成本还原案例

综合结转分步法与成本还原案例假设青峰工厂通过三个基本生产车间连续加工的方式大量生产甲产品,其中第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将A半成品加工成B半成品,第三车间将B半成品加工成甲产成品。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为计算方便,将各项数据均列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各项费用均已登记入账,并将成本计算单的有关内容合并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实务中也可以这样做)。

费用归集与成本计算情况见表12-3、12-4、12-5:表12-3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完第一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综合成本95000元转入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4。

表12-4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B半成品计算完第二步骤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后,要将第二步骤完工半成品的综合成本165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见表12-5表12-5第三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甲产品借:库存商品一一甲商品2585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258500以上结合实例介绍了在综合结转分步法下,按实际成本核算,并且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使用的情况下,各步骤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的成本计算和结转的程序。

如果各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经半成品库收发,那末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入库与过去所讲完工产品入库的程序是一样的,而下一步骤从半成品库领用上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与生产领用原材料的程序和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4•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1)什么是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就是将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的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因为在综合结转法下,是将每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所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综合在一起转入到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在下一步骤耗用的半成品中包括了以前步骤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最新]综合逐渐结转分步法

[最新]综合逐渐结转分步法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分步法—是指以产品生产各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计算半成品成本法,它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至最后步骤计算出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成本管理中,需要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企业。

这种方法的程序为:首先计算出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第二步骤生产领用第一步骤的半成品,则将第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转入第二步骤,再加上本步骤的生产费用,计算出第二步骤半成品的成品。

以此类推,直至计算出完工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需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每一步骤半成品或产成品成本均为累计成本。

也就是说即包括本步骤的生产费用也包括以前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

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各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或产成品。

2)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3)各步骤半成品成结转与实物转移步调一致。

4)若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需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

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改发,则上步骤半成品成本直接结转入下一步骤。

5)一般月末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逐步结转分步法对后面步骤所耗以前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计入后面步骤的方法不同可分为1)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将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

由于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中还包含有上步骤的工资、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因此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的某一个成本项目中,势必会混淆了各个成本项目的真实成本,因此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被混淆了的成本进行还原。

才能计算出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的真实的金额。

2)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各成本项目的实际金额分别计入下步骤的相对应的各成本项目。

由于这种方法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不相互混淆,因此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讲解例:假定该企业第一步骤半成品名称为A,第二步半成品名称为B,第三步骤产成品名称为C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本月完工数量:100 月末在产数量:20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完工率50%注:(1)该企业第一步骤的半成品若直接转入下步骤则编制如下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B 43100贷:基本生产成本――A 43100(2)若该企业第一步骤半成品入库则编制如下分录:借:自制半成――A 43100贷:基本生产成本――A 43100第二步骤领用时,再记作:借:基本生产成本――B 43100贷:自制半成品――A 43100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本月完工数量:130 月末在产数量:30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完工率50%注:(1)该企业第二步骤的半成品若直接转入下步骤则编制如下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C 45760贷:基本生产成本――B 45760(2)若该企业第一步骤半成品入库则编制如下分录:借:自制半成――B 45760贷:基本生产成本――B 45760第二步骤领用时,再记作:借:基本生产成本――C 45760贷:自制半成品――B 45760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 C本月完工数量:160 月末在产数量:50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完工率60%注:产成品入库则编制如下分录:借:产成品――C 51056贷:基本生产成本――C 51056通过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单我们得到产成品C的总成本为51056元。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及其成本还原第一步骤:一、生产费用合计:1、直接材料:3 500+28 000=31 500(元)2、直接人工:690+5 800=6 490(元)3、制造费用:1 400+9 810=11 210(元)二、分配率:1、直接材料:31 500/(240+110)=90(元/件)2、其他费用:(6 490+11 210)/(240+110×50%)=60(元/件)三、A半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90+60)×240=36 000(元)第二步骤:一、生产费用合计:1、自制半成品:(1)发出自制半成品平均成本:(8 700+36 000)/(60+240)=149(元/件)(2)发出自制半成品成本:149×250=37 250(元)(3)自制半成品成本合计:4 190+37 250=41 440(元)2、直接人工:430+10 850=11 280(元)3、制造费用:1 380+10 620=12 000(元)二、分配率:1、自制半成品:41 440/(200+80)=148(元/件)2、其他费用:(11 280+12 000)/(200+80×50%)=97(元/件)三、B半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148+97)×200=49 000(元)第三步骤:一、生产费用合计:1、自制半成品:(1)发出自制半成品成本:49 000/200×190=46 550(元/件)(2)自制半成品成本合计:18 250+46 550=64 800(元)2、直接人工:7 100+21 500=28 600(元)3、制造费用:3 950+19 450=23 400(元)二、分配率:1、自制半成品:64 800/(250+20)=240(元/件)2、其他费用:(28 600+23 400)/(250+20×50%)=200(元/件)三、甲产成品应负担的成本费用:(240+200)×250=110 000(元)※登记各步骤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生产成本——A半成品明细分类账生产车间:一步骤月初在产品50件本月投入300件本月完工240件生产成本——B半成品明细分类账生产车间:二步骤月初在产品30件本月投入250件本月完工200件生产成本——甲产成品明细分类账生产车间:三步骤月初在产品80件本月投入190件本月完工250件※进行成本还原: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250件半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产量:200件1、还原前成本计算单:第一次还原:60 000/49 000=1.22449 1.22449×29 600=36 244.90(元)1.22449×9 400=11 510.20(元)60 000-36 244.90-11 510.20=12 244.90(元)第二次还原:36 244.90/36 000=1.006801.00680×21 600=21 746.90(元)1.00680×5 280=5 315.90(元)36 244.90-21 746.90-5 315.90=9 182.10(元)2、还原后成本计算单:。

第4章 习题及答案

第4章 习题及答案

(一)1.目的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

2.资料某企业A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生产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半成品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按实际成本结转的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A产品成本.第一、第二两个车间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及本月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月初余额、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交库数量及本月第二车间领用自制半成品数量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解: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半成品A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半成品A 单位:件产品成本明细账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二)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综合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生产步骤进行生产。

该企业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由这三个车间顺序加工而成。

成本计算采用综合结转法。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加工时一次投入,半成品不通过中间仓库收发,上一步骤完工后全部交由下一步骤继续加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该企业本年5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表1、表2所示。

表1产量记录表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表3产品成本计算单135070÷(88+16)=1298。

75 24960÷(88+16×50%)=260 19200÷(88+16×50%)=200表4产品成本计算单173890÷(8050%)=326。

6表5产品成本计算单244450÷(96+4)=2444.5 34300÷(96+4×50%)=350 23520÷(96+4×50%)=240表6(三)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平行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交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乙半成品,交第三车间生产丙产成品。

成本还原的方法

成本还原的方法

成本还原的方法作者:张琳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10期摘要:成本会计中,成本计算的方法在采用逐步结转法中的综合结转方法时,不能体现完工产品在生产中所耗用的直接材料,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关键词:成本会计成本还原方法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a)-0000-00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如果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采用逐步结转法中的综合结转,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1 成本还原的原因逐步结转分步法就是为了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

是按照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分步法。

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可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而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上一步骤转入下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不分成本项目,以总的金额全部计入下一生产步骤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或“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

综合反映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在综合结转法下,由于各个步骤的自制半成品都没有分成本项目,而是以合计金额直接全部转入到下一生产步骤中的“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项目中,而自制半成品的“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等其他费用都计入了产成品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而产成品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相对也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而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的项目所占的比重很大,这显然不符合产成品成本的实际构成,不便于企业分析与考核产品成本的成本构成和水平。

2 成本还原的含义及种类2.1 成本还原的含义就是从最后一个生产步骤起,把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原为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即将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成本,按上一生产步骤所生产的自制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解,最后将各生产步骤同一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

运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

运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核算
能够运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 进行成本计算
核心概念 1.分步法
2.逐步结转分步法
3.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掌握成本还原的方法; 4.能运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5.养成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图2-3-1 分步法的分类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 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
(三)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且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 品成本的工业企业,如冶金、造纸、水泥、纺织等企业。这类企业从原材 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完工入库,需经过若干连续的加工步骤,除最后一个 步骤生产的是产成品外,其余步骤生产的都是完工程度不同的半成品,这 些半成品,除少数可能对外出售外,都是下一步骤加工的对象。因此,为 了加强各步骤的生产成本管理,需要按照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 本。
(二)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步骤所耗半成品的成本按综合成 本结转,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综合反映,结转时非常简单方便, 也能提供各步骤所生产的半成品成本。但是,由此方法计算出来的产成品成本,不 能直接提供按照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特别是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 产成品的成本中绝大部分费用为最后一个步骤所耗半成品的费用,而直接人工、制 造费用等费用仅为最后一个步骤的加工费用,在产成品的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这显然不符合产品成本结构的实际情况,不利于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不利于加强产品成本的控制。因此,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当管理上要求提 供产成品的原始成本项目时,需要对产成品的成本进行还原。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中成本还原方法之我见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中成本还原方法之我见

本 如 表 1 示 的代 号 ( 内数字 表 示 核 算 步骤 序 号 , 所 圈
脚 号 表 示 成 本 项 目序 号 ) 。
表 1 各 步 骤 完工 半 成 品或 产 成 品成 本 代 码 表
项 目
直 接 直 接 制 造 材 料 人 合 计
业 容 不 直 观 。 我 思 考 着 用 直 观 的 图 示 方 式 来 表 达 这 内

在 多 年 的 成 本 会 计 教 学 过 程 中 , 有 一 个 d l 的 总 ', J
三 步骤 加工 成 甲产 成 品 。成本 核 算 采 用综 合 逐 步 结
转 分 步 法 , 本 核 算 也 分 为 这 三 个 步 骤 , 步 骤 的 成 成 各 本 项 目均 为 直 接 材 料 、 接 人 工 和 制 造 费 用 三 个 成 本 直 项 目 。通 过 计 算 各 步 骤 完 工 半 成 品 成 本 或 产 成 品 成
明显 。
第一 次 , 完 工 的 甲产 成 品成 本 ③ 合中耗 用 的 B 将
半 成 品 成 本 ③ 还 原 分 解 , 原 分 解 成 为 生 产 出 B半 还
成 品 成 本 ③ 而 在 第 二 步 骤 耗 用 的 A 半 成 品 成 本
例 如 某 企 业 甲 产 品 的 材 料 为 生 产 开 始 时 一 次 性
注: 上表 中的 ② 是 第 二 步 骤 为 生 产 完 工 B 半 成 品 成 本 ② §而耗 用 的 A 半 成 品 成 本 , ③ 是 第 三 步 骤 为 生 产 完工 甲产
成 品 成 本 ③ 而耗 用 的 B半 成 品 成 本 。
综 合成 本 , 步分 解 、 原 成 直接 材 料 、 接 人 工 、 逐 还 直 制 造 费用 等原 始成 本项 目, 到 第 一 个 核算 步 骤 为 止 ; 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表1: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A产品产量:1000件
表1中计算的1000件A产品的总成本为274000元。

其中:“直接材料”或“半成品”为181000元,单位材料成本为181元,“直接工资”总成本为39000元,单位工资成本为39元,“制造费用”总额为54000元,单位制造费用为54元。

实际上,表1中计算的A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结构,“半成品”181000元,“直接工资"39000元,“制造费用"54000元是不真实的。

“半成品"181000元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耗用的真正的材料成本,其中包含了在第一车间所耗用的真正的“材料成本”、“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

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并不需要这么多原材料。

“直接工资”39000元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消耗的全部人工成本,这只是在第二车间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在第一车间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包含在“半成品”181000元中。

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不止需要这么多工资。

“制造费用”54000元也不是生产1000件A产品所发生的制造费用,这只是在第二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在第一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包含在“半成品"181000元中。

也就是说,生产1000件A产品不只需要这么多制造费用。

因此,按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计算出来的完工产品成本,不能真正体现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原始成本项目的结构。

这样的成本结构资料不便于企业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工资计划和制造费用计划或预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按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侧应丝堰是为了把完工产成品中所释“半成晶”的精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原始的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其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资料。

成本原的方法是从最后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如此自后向前逐步分解还原,直到第一步骤为止;然后再将各步骤还原后的相同项目加以汇总,即可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
本资料。

成本还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计算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另一种是通过计算前几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

(1) 计算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率=本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成半成品成本上步本月产成品成本中所耗"
"
还原成上步直接材料=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直接材料成本×成本还原率 还原成上步直接工资=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直接工资成本×成本还原率 还原成上步制造费用=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制造费用金额×成本还原率 (2)通过计算前几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
上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成本项目金额
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各
还原成上步直接材料=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的直接材料比重×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
还原成上步直接工资=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的直接工资比重×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
还原成上步制造费用=上步本月完工半成品的制造费用比重×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
【例】对表1和表2所计算的产品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还原。

表:2产品成本计算单
一车间:A 半成品 完工量:900件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181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还原的对象不是完工产品成本274000元。

①采用成本还原率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率==
175********
1.03134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材料=108000×1.03134=111385(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工资=27000×1.03134=27846(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制造费用=40500×1.03134=41769(元) 合计181000元
还原后的成本项目第一步骤第二步骤总成本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111385111385111.385 直接工资27846390006684666.846 制造费用41769540009576995.769 合计181000274
根据还原结果可以看出,生产1000件A 产品,其单位材料成本应为111.385元,而不是181元,材料总成本应为111385元,而不是181000元;其单位直接工资应为66.846元,而不是39元,直接工资总成本不是39000元,而是66846元;其单位制造费用应为95.769元,而不是54元,制造费用总额应为95769元,而不是54000元。

②采用计算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成本还原
上步完工半成品直接材料比重==
175500108000
61.538% 上步完工半成品直接工资比重==1750027000
15.385% 上步完工半成品直接工资比重=175500405000
=23.077%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材料=181000×61.538%=111385(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直接工资=191000×15.395%=27846(元) 还原成第一步的制造费用=191000×23.07%=41769(元) 合计181000元
此还原结果与采用计算成本还原率还原的结果完全一样。

应该指出,本月产成品中所耗的半成品也可能包括上个月结存的半成品。

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成本还原没有考虑以前月份所产半成品成本结构对本月产品所耗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影响。

因此,在各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结构变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对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的正确性就会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半成品的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比较准确,为了简化成本还原工作并提高成本还原结果的正确性,可以按半成品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的成本项目结构对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上例A产品是由两个生产步骤生产完工的。

如果产品的生产步骤是三个步骤,首先按照上述方法对完工产品所耗前一步骤(第三步骤耗用第二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进行第一次成本还原以后,再将已还原出来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依据前一步骤(第一步骤)的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第二次成本还原;然后将还原出来的同类费用汇总相加,得出还原结果。

需要特别提请注意是,第二次还原的对象是第一次还原出来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成本,不必对第二步骤的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总之,应弄清楚成本还原只是对完工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无需对前几个生产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