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营养管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空肠营养管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空肠营养管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空肠营养管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胃癌患者由于肿瘤所致的局部和全身作用常无法维持足够的营养素摄入,因而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能力下降,手术又可进一步增强分解代谢及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及预后。

因此,通过正确的途径及早平衡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抗病能力至关重要。

我院普外科病房2006年1~12月收治胃癌手术患者56例,均留置一根空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了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需要量,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65岁,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代谢性疾病。

胃窦癌22例,贲门癌20例,胃底癌14例。

其中全胃切除7例,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30例,姑息性手术19例。

2 营养管的置入及护理2.1 术前将营养管插入胃管侧孔并捆绑在一起,经鼻腔插入胃腔,尾端在鼻孔外固定,术中剪开营养管与胃管的捆绑线,将营养管放入空肠,鼻孔处分别固定胃管和空肠营养管。

2.2 流质种类:能全素在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亦能完全吸收,500 g能全素加2 000 ml水即满足人体所需的1天营养素,由于阶格昂贵,不适合普遍使用,也可用药厂配置的瑞素,或冲配奶粉或自制米汤、鱼汤、各种蔬菜汤、果汁等,分次交替滴注,为防止管道堵塞及消化吸收不良,自制流质均少油并过滤后供给。

2.3 营养管的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向患者宣传留置营养管带给患者的好处,告知患者营养管很细,会有轻微不适,但可以耐受,术后应配全医生和护士保留好营养管,不要随便拔出。

(2)术后检查营养管尾端是否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滑出体外。

(3)用一无菌空输液瓶下接输液皮条,直接连接于营养管末端,第一日用生理盐水90 ml分3次注入营养管,如无不适,第二日给予流质1 000~2 000 ml,原则上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小量低浓度开始。

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分析

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分析

2052018.10护理经验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分析兰小春温州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摘 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护理体会分析。

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入的胃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40例予以早期空肠造口营养支持,对两组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32.5%,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患者,能有效增加自身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癌;空肠造口;营养;护理干预胃部恶性肿瘤作为我国发病率居于各类恶性肿瘤第2位,对应治疗措施首选为手术切除,但手术创伤会相应增加机体能量营养消耗,与此同时,胃部次全切或全切导致患者胃部储存能力大幅度降低或丧失,影响机体正常营养摄入,当营养消耗与摄入能力下降联合作用,形成营养不良恶性循环,会导致术后多种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影响临床疗效及其生活质量[1]。

因此,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显得十分重要,依据胃癌患者临床特点,实施相应手术治疗并配合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护理相关行为:预约接种、主动带孩子接种、检查是否完成接种、是否关注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阅读免疫程序表。

护理满意度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90~100分为A 级(非常满意)、60~89分为B 级(较满意)、<60分为C 级(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

2 结果2.1 儿童家属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儿童家属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佳(P<0.05)。

详见表1。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12-22T14:01:25.6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3期作者:朱榕许晶曹广红[导读] 探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 月2014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79 例胃癌行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早期肠内营养,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营养管的护理、营养液榆注的护理、病情观察、局部护理等。

结果:79例患者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

结论:胃切除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是有效实施肠内营养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胃切除术;肠内营养;护理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全部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粘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

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因此术后营养支持与患者的恢复有密切的联系[1]。

医院2014年1月~12月对79例胃切除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共有79例患者实施了胃切除术。

其中男45例34女,年龄29-75岁,平均47.5岁,包括胃窦部癌57例,胃体部癌15例,贲门癌7例。

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毕 I 式吻合术39例,毕II式吻合术23例%全胃切除17例。

1.2材料:鼻胃管:主要材料为聚氨酯,内有不锈钢引导钢丝,长120cm。

营养制剂: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瑞素,瓶内含适量水份、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

适宜在25℃以下密闭保存,但不得冰冻,开启后最多可在冰箱内(2~7℃)保存24小时。

置管方法:术前由护士分别经左或右鼻孔插入,深度为55~65厘米,并保留胃管的导丝,术中由术者将鼻胃管导引至吻合口下方30厘米。

胃肠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

胃肠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

其临床 资料进行分析研 究。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 受肠 内营养治 EN还能够刺激患者消化液及 胃肠激素分泌 ,促进患者 胃肠蠕
疗 ,无严重 并发症发 生,在 营养指标 方面 ,患者 手术之后 9 d前 动 ,有效减少并发症 。而且 肠内营养的监测简单 ,费用要求低 ,
蛋 白、白蛋 白及转铁 蛋 白水平均比手术前有 了明显提 升。结论 适用 于普通家庭。为观察 胃肠外科手术 后肠 内营养治疗的临床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5年 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南 [J]. 高血压杂志 ,2005,1(增刊 ):1-41. (收 稿 13期 :2014—09—27)
等刺激性饮料 。对 于应用排钾利尿剂的患者要注 意补充含钾高
胃肠外科手术后肠 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
张运萍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主要 的危险 因素 ,良好的血压控制能
定 时监测血压变化 ,调整药物应用剂量 和次数 。
有效 降低心脑血管病 的发病率 ,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对 改善高
3.3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的同时 ,要注意合并症 的观察 血压患者身体状态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21。在以往的临床
位置。②空肠 的信心 。
休息并住院观察。 4.2 根 据患者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 心理 疏导 ,减轻 患者
焦 虑 及 抑 郁 心 理 。 4.3 饮 食护理 ,宜选用低 盐 、低热量 、低 胆 固醇 的清淡 易
消化饮食 ,鼓励患者 多吃水果 、蔬菜 ,戒 烟限酒 ,不喝咖啡 、浓茶
【1】 管红梅.高血压病 人个体化用药方法及护理【Il健康必读杂志,201 1,24 (8):170.

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

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

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48例胃切除患者术后24小时鼻空肠营养管输注百普素,待肛门排气后改为能全力,观察营养指标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7天患者血浆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IgG和IgM浓度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别,伤口均一期愈合。

结论:胃切除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实用的营养支持途径。

【关键词】胃切除术;肠内营养;能全力;观察;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06年9月共有48例患者实施了胃切除术,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7~72岁,平均46.5岁。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例、胃窦部溃疡伴出血3例、胃窦部癌21例、胃体部癌11例、贲门癌7例。

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6例、全胃切除4例、远端胃次全切除8例、近端胃次全切除2例。

1.2 护理方法1.2.1 营养支持:(1) 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均在术前插入鼻胃减压管、鼻空肠营养管,术中将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吻合口远侧或食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的远侧。

肠内营养输注开始时间一般在12小时,首先给予5%葡萄糖盐溶液,开始时缓慢滴注,每小时20~40 ml,如无异常发现,术后24小时开始输注百普素计划量125.5~146.4 kJ/(kg.d)的1/2,术后48小时加至计划量百普素,待肛门排气后,如患者肠道得以适应,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后,改用要素饮食能全力(能全力为500 ml/瓶,费森尤斯公司生产),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经鼻胃营养管缓慢滴注,速度为由20 ml/h逐渐增至100 ml/h,滴入量由每日500 ml 逐渐增至每日1 500 ml,维持5~7日。

滴注过程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

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可视患者习惯而定,一般维持在25~35 ℃为宜。

(2)拔管后的饮食护理:按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拔管后次全切除术者当日(胃全切除术者第二天)给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1~2次/小时。

胃癌术后应用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应用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护理园地·胃癌术后应用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赖银清【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的两种方式空肠造瘘营养与鼻空肠营养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使用空肠造瘘插入营养管,对照组经鼻腔插入鼻空肠营养管。

对比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

结果空肠造瘘方法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好,患者评价高,并发症少,显著优于鼻空肠管营养法。

结论推荐胃癌术后患者采取空肠造瘘方式进行肠内营养。

【关键词】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9.15.046胃癌的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胃癌术后常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维持患者基本需求[1]。

肠内营养即通过胃肠道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的支持,其具有符合生理,有利于术后的恢复,避免各种胃肠道黏膜的并发症等优点。

临床上常采用鼻空肠营养和空肠造瘘营养来进行肠内营养[2]。

相比于前者,空肠造瘘营养的方式在临床上因其简单易行便于护理而更受欢迎,但有关空肠造瘘营养和鼻空肠营养优劣势的系统性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对比胃癌术后空肠造瘘营养和鼻空肠营养的临床效果,为肠内营养具体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

术后营养支持的方式肠内营养,观察组使用空肠造瘘插入营养管,对照组经鼻腔插入鼻空肠营养管。

纳入标准:(1)对本次研究知情的情况下愿意参与配合的患者;(2)胃癌经组织病理诊断明确且胃癌治疗手术由同一治疗组进行的患者;(3)患者各项检查显示一般身体情况良好。

排除标准:(1)因各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中止了本次肠内营养治疗患者;(2)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严重疾病的患者;(3)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摄入、降低费用、早日痊愈。

方法:患者术前均置入I-A液囊空肠导管(包括鼻肠管、硅胶胃管),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

结论:术后早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也可快速恢复体力,缩短住院日,降低费用。

因此,胃癌术后实施EN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一条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胃癌;EN ;应用;护理体会【Abstract】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was operating through an I-A sac jejunum catheter, which was placed preoperativel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Result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can promote not only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but also physical strength recovery. At the mean time, it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reduce cost.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EN is a simple, safe,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habilitation.【key words】Gastric cancer; EN; Application; Nursing 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R8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72-02 胃癌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多由于癌肿本身对机体的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消耗以及癌肿对机体的间接影响,影响机体消化吸收所致[1]。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

近年来肠 内营养在腹部外科临床 中应用广泛 , 良好 的营 养状况 , 不但 可以增加 手术的耐受 力 , 而且 可 以提 高免疫 力 及手术质量 , 减少并发症 , 同时管饲安全方便 , 于护理。我 易 院 白20 0 7年 1 月—2 0 0 8年 1 月对 4 3例 胃大部切 除患 者术 中置管 , 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 得到较好 的疗效 。现将 临床应 用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200m 左右用输液泵 持续 2 0 l 4 h输 注。每次操 作前 先抽 吸 胃液 , 以确保 胃管保 留于 胃内。注射完毕 用 1 0—2 l 开 0m 温
1 1 对象 .
白20 0 7年 1月—2 0 0 8年 1月我 院外科 收治 胃
大部切除患者 4 3例 , 2 男 5例 , 1 女 8例 , 龄 3 年 5—8 , 2岁 平
2 0 . 2 1 : 2 716 . 0 5 6 ( 2) 1 4 —2 0
[ ]C meo 2 a rnD。G nT .Maae e t f ot eai asaadvm— a J ngm n s p rtenue n o i op o v i uao sr r J .A et s lg l N r ei , t gi a b lt u e [ ] ns ei oyCi ot Am r a n nm y r gy h o n h c
浙 江 创 伤外 科 ,02,( )8 . 20 7 2 :4
[ ]G lm i si ,C ennE, hpaT rvninadt am n f 9 o be k hri e w J C or .Peet n ete t o r o ps p r i asaadvmin [ ] m JH at yt hr ot ea v nue o t g J .A el Ss P a o te n i h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营养管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20T14:35:04.293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林秀微何新茶
[导读] 此外,术后还应注意营养管的固定,避免脱出或滑入腔内,注意确保营养管的通畅。

林秀微何新茶
(浙江省瑞安市中医院浙江瑞安 325200)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空肠营养管;护理体会
【中途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胃大部切除手术目前仍是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肿瘤的首选术式。

该手术创伤较大,而患者大都为中老年病人,营养状况欠佳,故术后的营养支持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EN(肠内营养)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费用低廉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仍需要细致、耐心,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状况。

现将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空肠营养管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自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共有42例患者实行了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常规使用放置营养管。

42例患者中,男性为29例,女性为13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1岁,年龄最小的为25岁,平均年龄为48。

6岁。

其中,胃溃疡穿孔患者9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患者6例,胃窦癌患者13例,胃体癌患者8例,贲门癌患者6例。

施行的术式为胃大部切除,远端胃切除,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有毕Ⅰ式,毕Ⅱ式,残胃空肠roux-y。

1。

2 方法
1。

2。

1 营养管置入方法我院采用荷兰Nutricia公司生产的Flocare系列多聚氨基甲酸乙酯导管,直径2。

7~3。

3mm。

术前将营养管和胃管捆绑在一起,经鼻腔插入胃腔,术中将营养管与胃管分开,将营养管头端的气囊注入2~3ml生理盐水,由气囊导引直视下将营养管头端送入吻合口以下40cm,而将胃管放置于吻合口边缘。

尾端在鼻孔外固定。

1。

2。

2 营养液的选择和灌注的方法灌注时应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小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一般术后12小时即可先输注5%的葡萄糖盐水500毫升作试验性灌注,并可刺激肠蠕动的恢复。

应缓慢滴注,20~40ml/小时。

如无特殊不适,可在术后24小时开始灌注低浓度的肠内营养液(如百普素)500~1000ml/天,最大量可以到2000ml/天。

患者肛门排气后,如果患者耐受良好,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可以继续改用要素营养液(如白普力,能全力等)1000ml/天,持续5~7天。

为精确调节灌注速度,可采用肠内营养专用泵。

1。

2。

3 营养液的管理灌注液的温度以25~35℃为宜,温度过低,可造成肠黏膜微血管收缩,肠蠕动加强引起腹痛、腹泻。

可将输注管通过热水瓶加温或用电加热器加温。

温度过高可烫伤肠黏膜,甚至引起黏膜溃疡。

如溃疡面侵及血管时,可造成便血。

另外,输注过程中药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1。

2。

4 灌注不适反应及营养管相关的处理灌注过程中患者最大的不适是腹痛腹胀,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及呕吐,这与灌注液的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有关。

处理方式应为降低灌注液浓度,减低灌注的速度甚至暂停灌注,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营养管可能会脱出或者堵塞,因此,导管置入到位后,要妥善固定,防止导管脱出。

导管阻塞是另一常见情况,大多数导管阻塞是继发于凝固或喂饲后不及时冲洗所造成的。

其他引起导管阻塞的原因是由于药的碎片堵塞、导管的扭曲和药物之间的不相容所致的沉淀。

导管阻塞率与导管内径、护理质量、导管类型以及导管放置的持续时间有关。

这种情况应以预防为主,每次滴注结束后,用温开水20~30ml冲洗导管,然后将管口封好。

一旦堵塞,可先用轻度压力的温水冲洗和吸引交替的方法可以解决大多数阻塞,注意压力不可过大,以免冲破导管。

冲洗不能复通时,可用导丝疏通,大多数都能够恢复通畅。

2 结果
全组病例均能很好地耐受营养管的留置,最长的留置了42天,最短者留置了5天(被不慎拔出)。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和饮水呛咳的病例需要较长时间留置者均能耐受。

在输注过程中,部分患者早期有腹部烧灼样疼痛及腹部饱胀,经过及时处理,亦能良好耐受。

由于营养管的留置和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从而减少了静脉液量,缩短了卧床输液的时间,增加了患者自由下床活动的时间,有利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灌注,替代经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既有效地保证了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又大幅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讨论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两种,是临床危重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

肠内营养分口服和肠内管饲(ETF)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腔肠管及各种造瘘管。

胃肠道手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明显高于正常,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但若长期使用可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肠黏膜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

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由PN 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腔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EN支持为主。

在禁食和禁水期间,以及少量进食期间,为了提供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就必须经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或者经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的临床要求不高,费用低,可以带营养管下地活动,卧床时间较短,而且对胃肠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均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并可维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因此,对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中应考虑置入营养管,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既维持了患者营养需要量,促进了伤口愈合,又减少了静脉输液的量和时间,而且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由于营养管置入的不适,故术前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顾虑,配合临床需要,保留好营养管。

此外,术后还应注意营养管的固定,避免脱出或滑入腔内,注意确保营养管的通畅。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67.
[2] 李? 宁,黎介寿. 肠道营养重要性的再认识[J].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 5(1):1-2.
[3] 隋芳.外科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2〕:127-128.
[4] 于晶波,王璐.胃大部切除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护理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4),2010-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