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训练

合集下载

同步经典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

同步经典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

同步经典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第一部分:文章阅读理解1. 课文阅读理解1.1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课文前,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对关键词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1.2 理解课文细节细读课文,抓住文章中的重要细节,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把握文章的情节发展和细节描写,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1.3 分析课文语言特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包括修辞手法、语言风格、语气、表达方式等,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意图。

2. 文言阅读理解2.1 理解古文篇章通过阅读古文篇章,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内涵,把握古文的文学价值和特点,培养对古文的欣赏能力。

2.2 解析古文词句分析古文中的词句,理解古文的词义和句意,掌握古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注重古文的修辞格和辞藻运用。

2.3 感悟古文哲理深入理解古文所蕴含的哲理思想,探究古人的智慧和哲学观念,提升对古文的文化品味和理解水平。

第二部分:作文写作训练3. 议论文写作3.1 研究议论文结构学习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包括概述、论据、论证、结论等部分的布局和写作技巧,提高议论文的逻辑严谨性和表达清晰度。

3.2 练习议论文写作针对不同议论题材进行练习写作,提高准确理解问题、明确立场、运用论据、有效论证、得当结论的能力,增强议论文的文采和说理能力。

3.3 提升议论文表达能力多读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学习借鉴优秀作家的写作经验,培养自己的议论文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

4. 叙事文写作4.1 学习叙事文结构了解叙事文的叙事结构和技巧,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掌握叙事文的写作要领和方法。

4.2 练习叙事文写作通过模仿范文和创作情境练习,提高叙事文的篇章组织和情节铺陈,增强叙事文的连贯性和张力感。

4.3 增强叙事文写作技能积累叙事素材,拓展叙事文的写作题材和表现手法,锻炼叙事文的表达感染力和叙述魅力。

第三部分:词汇语法练习5. 词汇拓展训练5.1 掌握词语辨析通过词语辨析训练,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提升词汇的丰富度和准确度,巩固词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训练

八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训练

八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训练(一)学校班级姓名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利息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

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如何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方法。

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能够把你的成绩改成60分。

”差生一听,快乐极了,但老师接着说:“只是,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

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情愿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许诺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一想看,即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个能和、敢和咱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15、写出“思忖”那个词的一个近义词。

(1分)答:16、本文写了两个人物:和,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那个句子能够看出。

(3分)17、写出差生思想情感转变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3分)答:→→18、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刻画。

(2分)答:老师想:差生想:1九、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如何的态度,你是如何明白的?(2分)答:20、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内心话想对你的老师说吗?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答:(二)花的话(11分)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

花园里的花儿们伸展着花瓣,竞赛自己的色泽、优美和高贵。

她们各有辩才,争辩多时,相持不下。

突然间,花园的脚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到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

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专门招人喜爱的地址,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小男孩预备把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成天辛勤劳碌的老师。

部编版八年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叙事散文篇

部编版八年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叙事散文篇

部编版八年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叙事散文篇班级姓名完成情况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大都是叙事散文,(如:5.藤野先生;6.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永久的生命;16.昆明的雨)根据大纲要求八年级上册学生应学习并初步掌握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这样一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应该利用期末总复习过好现代散文阅读考点关,除了顺利进入初三语文学习,适应中考语文外,更重要的是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题策略:一、散文的分类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

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写作训练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写作训练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或者说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1],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写作任务,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写”落实在每一篇课文中,有利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强写作积累与训练,从而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同时,这些写作任务的设定也在引导教师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早有论者建议,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时要努力“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2]。

为此,笔者对初中统编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的写作任务进行梳理,以期语文教师能够高效使用习题中的写作训练。

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中写作任务的概况笔者梳理后发现,除了专门的写作训练安排,七、八、九年级教材的课后习题中分别有10课、10课、14课(合计34课)编排了写作训练。

这些写作训练较为集中地编排在每篇课文课后习题的“积累拓展”中,只有极个别编排在“思考探究”中。

整体来看,这些写作训练内容是全面的,训练方式是灵活的,均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深化对阅读的理解。

1.写作形式多样课后习题中的写作训练包括仿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

仿写。

仿写是锻炼学生分析结构、组织语言的重要方式,能激发学生(尤其低学段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写作难度,培养学生写正确句子的能力。

教材共有4课的课后习题包含仿写类写作训练,既有一句话的仿写,又有一段话的仿写。

比如:“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没有一个不……没有一个不……’‘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上册)该题就是在对某句话赏析的基础上,再对这句话仿写。

改写。

改写是对原作进行改编,把一种文体转化为另一种文体。

教材中有6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包含改写类写作训练。

有的要求将古诗文改写为白话故事,比如:“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

八年级上册英语读写训练

八年级上册英语读写训练

八年级上册英语读写训练八年级上册英语读写训练题目如下:I.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

In many countries, people often open their presents on Christmas Eve. In the U.S., people usually open them on Christmas Day. The first person to wake up on Christmas morning is usually the person who is the oldest in the family. This person wakes everyone else up and they all go downstairs together. The first thing they do is to open their presents. The most important gift for children is usually from their parents. This gift is a special book or a special toy. Children often love to read books that are adventurous or funny. They also like to play with toys that are educational and fun. The rest of the family presents are usually small and easy to carry. These are things like jewelry or CDs. On Christmas Day, people also often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ir families. The dinner usually includes turkey, ham, and a lot of other delicious food.After dinner, the family often plays a game called “Secret Santa”. This game is a kind of gift exchange where everyonewrites their name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uts it in a hat. They then pick a name out of the hat and have to buy a present for that person. This is a lot of fun for everyone in the family. In some countries, people also give money or gifts to poor people who need help. These gifts are usually given on Christmas Day or on New Year’s Day.( ) 1. People in the U.S. usually open their presents on Christmas Eve.( ) 2. The first person to wake up on Christmas morning is usually the oldest person in the family.( ) 3. The most important gift for children is usually from their parents, which is a special book or a special toy.( ) 4. The rest of the family presents are usually small and easy to carry, like jewelry or CDs.( ) 5. After dinner, people often play a game called “Secret Santa”. This game is a kind of gift exchange where everyone writes their name on a piece of paper and puts it in a hat.II. 写作训练题目:My Favorite Holiday要求:描述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写训练(含参考答案)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写训练(含参考答案)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读写训练(含参考答案)7 “笨人”贾平凹张达明①在中国文坛,贾平凹有“鬼才”之称。

而这个称号,却是汪曾祺先生送的。

②1987年,在桂林参加漓江出版社组织的一次笔会时,汪曾祺先生曾对贾平凹评价说:“他是一个很平易淡泊的人,却是一个难得的‘鬼才’。

鬼才者,非凡才能之人也。

”贾平凹听说后十分感动,随即作诗一首予以回赠:“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愿得沾狐气,林中共营生。

”③1988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汪曾祺先生得知后,格外开心,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瞭望》杂志上,评价道:“平凹确实是一个很平易淡泊的人。

从我和他的接触中,他全无‘作家气’,在稠人广众之中,他总是把自己缩小到最小。

他很寡言,但在闲谈中极富机智,极富幽默感。

”④一次,贾平凹与汪曾祺先生在南京一起讲演。

贾平凹慢条斯理、极为投入地讲了一个多小时,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问听众:“我说的陕西话你们听得懂吗?”会场上几百张嘴巴一齐喊:“听不懂!”这时的贾平凹并不显得尴尬,而是幽默地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都不说普通话,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我就不用说了吧。

”坐在一旁的汪曾祺先生立即接茬道:“不会说普通话不要紧,我来做翻译。

”于是,他便当起了临时翻译,贾平凹讲一句,汪曾祺翻译一句。

⑤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笨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写作,总之,就是笨。

”⑥有段时间,贾平凹在朋友劝说下,决心要用电脑写作。

可当电脑买回来后,却怎么也学不会。

用拼音打字吧,又不会说普通话;那就用“五笔”吧,把字根贴在墙上后说什么也记不住;后来改试手写板,但还是不行,因为电脑不认他的字。

⑦贾平凹还不信这个邪,他钻进房里苦学了一天,“吭哧吭哧”总算打出了不到二百字,结果,弄得头昏脑涨,从此,决定再也不用电脑写作。

对此他说:“我是很笨的那种人,就好像一条狗,你给它开了再大的门,它还是从小洞里钻;就好像一只鸡,你把它放在粮堆上,它还是扒着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知识要点。

1. 实词积累。

- 古今异义:文言文里有很多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不同。

例如“交通”在古文中常指“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而现代指运输业等。

- 一词多义:像“之”字,可作代词(“下车引之”中的“之”指代元方)、助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等。

-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情况。

如“狼不敢前”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意为“上前”。

2. 虚词理解。

- 常见虚词有“而”“其”“以”“于”等。

- “而”的用法: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等。

- “其”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等,如“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揣测语气(“其真无马邪”)等。

3. 文言文句式。

- 判断句:一般有“……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或者“……也”(“夫战,勇气也”)的形式来表示判断。

- 省略句:句子中省略主语、宾语或介词等成分。

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渔人”。

- 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状语后置(“战于长勺”应为“于长勺战”)等情况。

二、阅读训练方法。

1. 初读文章。

- 借助课下注释,尝试通读文言文,了解大致内容。

对于不认识的字,先根据字形结构或上下文推测读音和意义。

- 标记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字词分析。

- 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要结合句子语境判断。

- 注意特殊句式,调整语序后再理解句子的准确意义。

3. 内容概括。

- 在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

-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主题探究。

- 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专练 学写传记作业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专练 学写传记作业
请以《读懂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单元写作专练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审题时要聚焦由“读”到“
懂”的过程,写清楚“读”的是什么,又“懂”了什么。读 懂不是单一层面的,应该是层次递进的,由浅及深,由 表及里,这样才能展现“读懂”的深刻含义。写作时,要 注意以下要点:1. 真实性。所写的人、所记的事、所抒 的情要真实,以真动人。2. 典型性。选材要典型,能够 凸显人物的典型特征。3. 发挥合理的想象,再现所写人 物的生活细节,给读者以现场感。
单元写作专练
例文 微光
她爱穿牛仔裤、运动鞋,为人和善,安静平和。七 年级时我们是同桌。她入班考试成绩排名第十,平时学 习非常努力。
那次期中考试,她考到了班级第七名,紧接着到了 第二学期,体育国标考试即将到来,这项考试与中考密 切相关。
单元写作专练
800 米对于女生来说,的确是个难关,我和她也不例 外,模拟测试了几次还是得不到“优”。身为乐观主义者 的我,豪爽放话:“我中考多考一分不就好了嘛!”但她 却始终不放弃,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单元写作专练
点评 文章层次清晰,娓娓道来,由不懂到懂,由表及里,
在这短短的篇幅里给我们展现了辛弃疾的一生,文末对其 敬佩、追慕之情到达巅峰。作者用准确而精练的语言表达 了对辛弃疾的赞誉,体现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单元写作专练
三、写作练习 五一假期,一大批普通的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在忙
碌中度过最美劳动节。他们中,有炎炎夏日站在十字路口 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有不辞辛苦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 耕作的技术人员,有身负50 斤装备、奋战防火一线的森 林消防员,有及时排查故障、守护千家万户的抢修工人, 还有早晚奔波为家家户户送去必需品的快递小哥……点点 星火,汇聚成炬;粒粒细沙,凝聚成塔;条条小溪,相聚 成海。正是他们给了我们温暖与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训练(一)
学校班级姓名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利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

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

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

”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

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15、写出“思忖”这个词的一个近义词。

(1分)
答:
16、本文写了两个人物:和,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

(3分)
17、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3分)
答:→→
18、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

(2分)
答:老师想:
差生想:
19、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
20、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老师说吗?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分)
答:
(二)花的话(11分)
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

花园里的花儿们舒展着花瓣,比赛自己的色泽、优美和高贵。

她们各有辩才,争论多时,相持不下。

忽然间,花园的角门开了,一个小男孩飞跑了进来,他没有看到月光下的万紫千红,却一直跑到松树背后的一个不受人注意的墙角。

在那如茵的绿草中间,采摘着野生的二月兰。

那些浅紫色的二月兰,是那样矮小,那样默默无闻。

她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特别招人喜爱的地方,只是默默地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的欢乐。

小男孩预备把一束小花插在墨水瓶里,送给他敬爱的、终日辛勤劳碌的老师。

老师一定会从那束充满着幻想的颜色,看出他的心意的。

月儿行到中天,花园里始终没有再开始谈话,花儿们沉默着,不知怎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21、文中划“”句子中的“心意”指的是(2分)
22、从短文中,你觉得老师与二月兰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答:
23、怎样理解文中划“”的句子的意思?(2分)
答:
24、花园里的花儿争妍斗艳,小男孩却去采摘不受人注意的二月兰,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
25、你知道每年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你知道我国第一个教师节是在哪一年吗?今年的教师节你是怎样(或准备怎样)向你的老师表达你的心意的?(3分)
答:
三、写作
以“我好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飞上月球”、“美梦成真”、“得到理解”等。

2、要有真情实感,语言通畅;注意运用一些好词好句及恰当的修辞手法,灵活地运用过渡和照应。

3、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主题要鲜明突出。

主要内容要详细具体、生动,字数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训练(一)
参考答案
一、
15、思考(考虑)
16、老师学生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17、着急—高兴—迟疑
18、想象合情合理即可给满分
19、持肯定态度,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是以赞美的笔调写的 20、略
21、对老师的赞扬 22、都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23、在与二月兰的对比之下,花儿们为自己所做的比美比门第的行为感到羞愧
24、人们喜爱那种默默无闻却尽自己力量给世界加上点滴欢乐的人
25、9月10日 1985年
三、写作(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