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初二下语文第四单元演讲稿

初二下语文第四单元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感恩社会的关怀之恩。
首先,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更是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们无私的关爱和支持。
无论是物质上的滋养,还是精神上的陪伴,都离不开父母的付出和关怀。
因此,我们要时刻感恩父母,用行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其次,我们要感恩老师的教诲之恩。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路人,他们不辞辛劳地教导我们知识,引导我们成长。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榜样。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总是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鼓励。
因此,我们要时刻感恩老师,用优秀的成绩和品德回报他们的教诲之恩。
再次,我们要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朋友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伴侣,他们在我们孤独时给予我们陪伴,在我们困难时给予我们帮助。
朋友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因此,我们要时刻感恩朋友,用真诚的友情回报他们的帮助之恩。
最后,我们要感恩社会的关怀之恩。
社会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社会给予我们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
我们要尊重社会规则,热爱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因此,我们要时刻感恩社会,用积极的行动回报社会的关怀之恩。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来传递感恩之情,用实际行动回报那些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人。
让我们用感恩之心,感激身边的一草一木,感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感恩之情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火焰。
感谢大家的聆听!愿我们心中都充满感恩之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传递感恩,回报社会!谢谢!。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单元写作指导内容第一单元学习仿写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第四单元撰写演讲稿第五单元学写游记第六单元学写故事第一单元学会仿写教学目标1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2•进行仿写训练,提升仿写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岀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位列“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
可见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探讨学习仿写的方法吧!二、了解仿写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三、仿写的步骤(―)选好范文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
范文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模仿。
范文的选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
训练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
(二)仿写技法1 •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法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跟随爬悬崖——被困悬崖中——引导下悬崖——从中有感悟;《社戏》:盼社戏---- 社戏途中看社戏------- 归航偷豆看戏后------ 怀念社戏。
(2)画面组合法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济南的冬天》:阳光下朗照的山——薄雪下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专题10:撰写演讲稿+立意技巧(课件)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点迷津(部编版)

写作实践
现在,请拿起笔来,自己尝试着撰写一篇演讲稿吧。下面的话题可供参考。 不少于600字。 1.我的梦想 2.让爱永驻心中 3.书香,伴我成长 4.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
。而任何时候,面对青春的迷茫,最有效的“解药”,是九个字:“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你如何看待青春的“彷徨”“迷茫”?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本校新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新生们“直面 青春迷茫,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中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深度指导
【写作指导】
所给材料由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所组成。存在问题为“青春的彷徨与迷茫”,解 决办法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写作时要围绕青春的彷徨与迷茫,谈直面青春 的迷茫,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具体行文时,要围绕以下三点分析阐述:
中考点睛
要“意在笔先” ,即下笔之前就确立好主题。也就是作品表现出来 的是褒扬,还是贬斥;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提倡,还是反对;是赞颂, 还是鞭挞。不论写什么内容,都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态度,即要 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写一个人,就要表现出这个人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特征; 叙一件事就要通过这件事反映出某个思想意义或问题; 绘一幅景,就要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积累,深入思考,认真选择。
深度指导
让爱永驻心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永驻心中》。 繁体字的“爱”字,原本是有一颗“心”的。可见古人造字的时候,就意味深长 地叮嘱后世子孙:要让爱永驻心中,“爱”跟“心”得永不分开。 让爱永驻心中,不以卑微而不爱。心有大爱的人,扫地不伤蝼蚁命,以一颗佛心 看众生。有一次,漫画家丰子恺请弘一法师到府上小坐。大师每次在藤椅上坐下前, 都把椅子摇一摇。屡次三番,丰子恺忍不住问:“何以如此?”大师答:“椅子藤条 间,或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会把它们压死。先摇一摇,以便走避。”弘一法师摇 椅礼虫,对待尘世间卑微的生命始终怀着悲悯佛心。这绝不是作秀。弘一法师在圆寂 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 免蚂蚁和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他至死犹怀着对微小生命深切的怜悯, 怎不令人动容?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撰写演讲稿》教案

【导语】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稿。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了解演讲稿的写作格式 ⼆、围绕演讲的特征撰写演讲稿 三、培养学⽣演讲的热情 教学重点: 围绕演讲的特征撰写演讲稿。
教学难点: 即兴演讲 教学过程: ⼀、我从课⽂⾛来 学⽣回忆本单元所学的四篇演讲稿:《最后⼀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畅谈⾃⼰⽐较喜欢哪⼀篇演讲稿,并分析原因。
⼆、知识归纳 教师结合学⽣的回答,归纳演讲词的有关知识。
1、何谓演讲稿 演讲稿是⼈们在⼯作和社会⽣活中经常使⽤的⼀种⽂体。
它可以⽤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来介绍⾃⼰的学习、⼯作情况和经验等。
演讲稿是为演讲者准备的书⾯材料,⼀篇好的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提前理清演讲的思路,完善演讲的内容,对演讲的成功起着⾄关重要的作⽤。
2、演讲稿的特点 (1)演讲稿有极强的针对性 即演讲的主题要针对听众的年龄、⾝份、⽂化程度、⼼理需求等来确定。
(2)演讲的类型很多,但⼤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3)演讲者需借助⼀些语⾔技巧增强演讲的感染⼒、说服⼒。
三、写作技法指导 撰写演讲稿的写作技法如下: 1、要有针对性,做到“⼼中有听众” 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份、⽂化程度、⼼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
2、写好开头,吸引听众关注 演讲开头的⽅式有很多种,可以从问候或感谢语开始,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可以由演讲的缘起、现场的氛围等引⼊正题;可以开门见⼭,直奔主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举出本单元的四篇⽂章分析说明。
3、观点明确,展现思路 听现场演讲与读⽂章的不同在于,听众⽆法像读者那样反复阅读,慢慢思考。
因此,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提⾼⾃⼰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除了观点要明确外,尤其要注意⽤提⽰性词语、关联词语和过渡性的语句来提⽰⾃⼰的思路,将其更直接、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不要过多地让听众去揣摩、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撰写演讲稿》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撰写演讲稿》教案设计3.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培养对演讲及语言表达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信,乐观地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1.把握演讲稿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地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
2.能根据命题写作简短的演讲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演讲词。
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可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感染、打动读者或听众。
成功的讲演离不开好的讲演稿。
哪怎样才能写好演讲词呢?二、写作指导(一)复习回顾,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活动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任务一”中,学习了四篇演讲词。
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演讲稿是一种怎样的文体?2.演讲词的特点有哪些?教师明确:1.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2.演讲稿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辩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第二,可讲性。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
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
第三,鼓动性。
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掌握撰写演讲稿的技巧。
活动2:学生阅读课本P92的指导材料,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演讲开头的方式有哪些?教师明确:可以从问候或感谢开始,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可以由演讲的缘起、现场的氛围等引入正题;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第四单元任务二《撰写演讲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其观点就是:我的第六个重要抉择是要大力扶植年轻
人。
三、结构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写作思路。
写 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
技
指出传统教 育的弊端
法
提出演讲主 题
提分析实验 精神的重要 性
提出希望
揭示格物致 知的意义
写 四、选择适合演讲内容的语言风格,采用相应的语言技巧 作 加以表现。
技
例如《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在国际奥
让我懂得了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懂得了父爱无疆,懂得了金钱、名利这些东
西与友谊相比都是极小不过的。……
一本本好书伴我度过了金色童年,使我从中也懂得了许多许多。
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人生中的花季岁月,成为一名中学生。接触了历
史、生物、地理等有趣的科目,也从阅读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
我从历史书中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知道了中国历史
华和能力,从而让演讲者有获得更大成就的机会。
贰
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一、选用适合演讲者身份且听众感兴趣的话题和素材。
写
作
技
例如,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演讲者王选
法 选择了青年 人最关注的“人生选择”这一话题,能有效
激起听众北大师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作为当代杰出
科学家的演讲者王选和同样热爱科学的北大师生,对科
进工作展开,有利于人与人的交流。
而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往往能通过自己的演讲,与他
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演讲对个人的三个作用
演
讲
三、展现才华 ,“推销”自己
稿
与
善于“推销自己”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机会。演讲
演
讲 就是推销自己的手段,通过演讲,充分向他人表达自己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撰写演讲稿》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撰写演讲稿》优质课教案共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撰写演讲稿》优质课教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撰写演讲稿》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演讲的基本要素及写作方法。
(2)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能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思想。
(3)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包括演讲时的控场能力、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组织、领导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自爱和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2)提高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演讲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难点:提高思维逻辑,增加演讲表达的深度。
三、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在课程开始之前,先给学生们一个话题。
例如:如果有一个机会,你想要和总统对话,你会说什么?请任选一位学生回答此问题,并即兴发表一段短短的演讲。
2、了解演讲让学生们观看一些优秀的演讲视频,并通过视频中的演讲者的语言、肢体语言和声音,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演讲。
3、讲解演讲的四个要素演讲者在演讲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素:目的性、清晰度、连贯性和引人入胜。
并给学生们举一些例子,并进行思辨讨论。
4、讲解演讲的写作方法(1)确定主题:确定演讲的主题或思路。
(2)制定大纲:在确定主题之后,采用“标题-要点”法制定演讲大纲,确立写作框架,依据框架展开思路、准备素材。
(3)用例证、数字、图片等具体案例或图表等方法增强说服力。
(4)注意语言风格:通过运用各类句式、修辞手法等,提高演讲的表达深度和韵律感。
5、组织演讲比赛在进行演讲比赛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框架和素材进行演讲。
(2)老师和同学要对每位演讲者进行点评。
(3)选出一些优秀的演讲者,进行学校级的演讲比赛。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的故事素材 语文版

张思德的故事烧木炭是一绝,编草鞋也是一绝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
当时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封锁,连马鞍下垫的棉花和饮牲口用的帆布桶也不许输入,边区军民只有依靠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
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
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却毫无怨言,而且干得非常出色,当地群众烧一窑炭需要10天,他只需7天就能烧一窑上好的炭。
组织上曾三次派他去烧炭:第一次是在荣誉军人学校,他整整干了3个月,因工作出色得到留守处一条毛巾和一个笔记本的奖励;第二次是在延安南土黄沟深山;第三次是到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一个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任务,他自己却再没有回来。
烧炭是个技术活,要经过伐木、找窑、出炭、包装、背运等七八道工序,火候也很重要。
张思德为了烧好炭,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爬上窑顶几次,观察烟色和火候,木炭还没完全冷却,他就冒着高温,用破布包手,站在炭窑的最里边捡木炭。
张思德不仅炭烧得好,编草鞋也是一绝。
在红军时期,他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为一个刚从直罗镇战斗中被解放过来的新战士编了一双草鞋,让他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
部队转战关中强行军,很多战士的鞋掉了帮,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在长满藜蒺的崎岖小路许多人扎烂了脚。
张思德就利用行军间歇,用马刀割马蔺草带在身上。
晚上宿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连打了3双草鞋,直到拂晓。
第二天,他把草鞋送给了三位鞋子最烂的战士。
后来很多人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用马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队的行军。
为了让毛主席多睡一会儿,他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张思德平常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木讷,其实他很内秀,工作肯动脑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称,因此才被挑选当通讯员并担任中央最高领导的警卫。
当时中央警卫团直属警卫队素有“钢盔团”之称,表示其战斗力强,装备精良。
在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是每个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
1943年以后中央书记处搬到枣园办公,因此内卫班的警卫战士也有了“枣园哨兵”的美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写人记事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意思。
2、学会精心选择材料,分清主次,能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文要求: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
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二、作文内容及要求:
双休日,你或许会遇到使你感动的人和事,你可以以这些人和事为题材,写一篇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题目自拟,不低于600字。
三、写作引导:
(一)唤醒那颗“感动的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
”只有在静观默察的基础上,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细想,才能一挥而就。
诗人白朗宁说: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众多的人、事、物沉睡在我们的记忆里:风雨里,一盏灯为我点亮星斗。
寒冬里,一团火为我送来暖流……唤醒爱的记忆,唤醒生命中的达观与感动。
一旦唤醒,那些沉淀在心里的感动,就会携着岁月的温馨,穿越光阴向我们走来。
(二)抓住那个“统帅的魂”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
运用。
如果没有明确集中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立意要真、要正。
说真话,诉真情。
思想内容正确,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立意要新、要深。
选取合适而独特的视角,吸取新鲜的思想,阐发新颖的感悟。
不落俗套,透过现象看本质,开掘人物内心世界,把握时代律动的脉搏。
(三)砍掉那双“完美的手”
为了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罗丹砍掉了雕像完美的双手。
雕塑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
否则,就砍掉。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
就人物而言,详写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具体的经过。
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
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四、学生写作。
五、交换批改
六:交流,师生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