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001-11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001-11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这篇写景散文按照盼春、赞春、绘春的思路结构全文,运用多种手法展现了春天美丽的画面,给人生机蓬勃之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开头即用对比手法,把济南的冬天跟其它地方进行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C.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以丰富的想象,活泼的语言,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与亲昵。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称呼自己母亲就要谦称为“令堂”。
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早期专攻建筑学,并颇有建树,后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捕入狱,开始诗歌创作。
B.艾青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成名作《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土地及祖国深深的热爱。
C.《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艾青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艾青诗歌中,经常用一些“海峡”、“明月”等意向来表达自己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3.谐音歇后语充分利用了汉字谐音的特点,集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读起来饶有趣味。
下面不是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A.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B.狐狸们吵架——一派胡言C.油画卷门神——话里有话D.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
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第10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8分)1、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憔悴.(cuì) 风筝.(zhēn) 虐.杀(lüâ)B、寒颤.(zhàn) 撒.谎(sā) 脸颊.(jiá)C、嫩.芽(lânɡ) 拆.散(cāi) 分歧.(qì)D、祷.告(dǎo) 花瓣.(pàn) 匿.笑(nì)2、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括号中的词语且换后表达效果更好的一项是( )(2分)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傻乎乎...(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B、我从来不肯妄弃..(抛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C、后来发生了分歧..(意见):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淡淡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3处不能用问号(“?”)的一项是( )(2分)AB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C、”妈妈突然问我。
D4、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一句是( )(2分)A、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D、每次上体育课,每当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时,就觉得对不住她。
5、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这能全怪我吗?这能怪我吗?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难免会失败。
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
(2分)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7、按要求默写填空,检查一下自己平时积累的效果。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1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第24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2分)A.迸.溅(bânɡ)伫.立(zhù)伶仃.(tīnɡ)挑.逗(tiāo)B.仙露琼.浆(qiónɡ)骚.扰(sāo)小憩.(qì)沉淀.(dìnɡ)C.忍俊不禁.(jīn)茁.壮(zhuó).庸.碌(yōnɡ)绽.开(zhàn)D.盘虬.卧龙(zhá)撼.动(hàn).擎.天(jìnɡ)酒酿.(nànɡ)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头晕目眩B.无可奈何极力挣扎入木三分察颜观色C.恨之入骨走头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喜皮笑脸三心二义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加点字或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忍俊不禁.(忍住)小憩.(休息)骚扰(打扰)B.花红已谢.(凋零)挣扎:用力支撑撼(摇动)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肃然:严肃的样子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擎(举起)辜负(对不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的作文不但全校冒尖,而且是全班之首。
C.从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5、填空。
(1——3空每空1分,第4空2分,共5分)《在山的那边》一文中,作者将“山”比作人生道路上所碰到的,用“爬山”比喻,用“大海”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6、默写。
(7分,每空1分,多写、少写、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举头望明月,。
(2)停车坐爱枫林晚,。
(3),潭影空人心。
(4)待到重阳日,。
(5)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6)绿树村边合,。
二、阅读。
(40分)(一)(1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初中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穿流不息B. 再接再励C. 融会贯通D. 风声鹤唳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景色?()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将进酒》C. 《望庐山瀑布》D. 《赠汪伦》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指的是()A. 两种水果B. 两种植物C. 两种花卉D. 两种树木7.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苏轼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A. 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B. 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C. 学习与记忆的重要性D. 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性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里的“岳”指的是()A. 泰山B. 华山C. 衡山D. 嵩山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其中“晓”指的是()A. 早晨B. 傍晚C. 黎明D. 黄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________》。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________》。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6.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张九龄的《________》。
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__》。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第3套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第3套班级:姓名:得分: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请你将下面的字用楷体写在格子里。
(2分)2①啜.泣( ) ②盘虬.卧龙( )③小憩.( )④头晕目眩.(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心紧肉跳瘦骨粼峋B、明察秋毫蜂围蝶阵C、昂然挺立恰然称快D、仙露琼桨小心冀冀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词语:(3分)(1)但是,那一股足以(形容力量巨大)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浪费或损坏)它。
()(3)又像一个(忍不住笑)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选词填空。
(4分)虽然肃然竟然昂然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起敬!()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6、《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所著的《》(2分)7、挑选你所积累的一句有关“人生”的名言警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4题(21分)没钓到的大鱼(1)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2)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
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的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
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3)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
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到鱼线。
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
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第14

初中语文总复习试题和答案()班姓名一、给加点字注音:(11分,每个0.5分)1、项为之强()2、鹤唳云端()3、土砾凸者()()4、虾蟆()()5、藐小之物()6、凹者为壑()()7、论语()8、不亦悦乎()9、人不知而不愠()10三省吾身()11传不习乎()12思而不学则殆()13诲女知之()14是知也()15东临碣石()16水何澹澹()17山岛竦峙()()18路转溪头忽见()二、写出加点字的本字,并解释:(10分)1、路转溪头忽见()2、项为之强()3、不亦悦乎()4、诲女知之乎()5、是知也()三、解释加点词:(11分,每个0.5分)1、为人谋而不忠乎()2、与朋友交而不信()3、传不习乎()4、见贤思齐焉()5、人不知而不愠()6、三人行()7、择其善者而从之()8、知松柏之后凋()9、其恕乎()10鞭数十()11果如鹤唳云端()()12凹者为壑()13兴正浓()14 驱之别院()15方出神()16徐喷以烟()17盖一癞虾蟆()18水何澹澹()19幸甚至哉()20早莺争暖树()21山岛竦峙()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而”不同用法(8分)A、表顺接B、表转接1、为人谋而不忠乎()2、学而不厌()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思则罔,()6、人不知而不愠()7、择其善者而从之()8、其不善者而改之()五、用直线划出句子中的成语,并解释。
(10分,划对成语0.5分,解释1分)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六、翻译下列句子:(18分,每一分句1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精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试题(含答案)

精选〔根底知识积累及运用〕试题语音1.(2021·山东临沂)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zhù)扒窃(bā)什物(shí)戛然而止(jiá)B.嗤笑(chī)菜畦(qí)提防(dī)毛骨悚然(sǒng)C.阴霾(mái)荫庇(pì)恣睢(suí)根深蒂固(dì)D.亵渎(xié)禁锢(gù)汲取(jǐ)随机应变(yìng)[解析] 此题考查多音字和易误读字的字音,难度较小。
A项中的“扒〞应读“pá〞;C项中的“庇〞应读“bì〞;D项中的“汲〞应读“jí〞。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词语意义识记。
2.(2021·四川内江)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内江又名甜城,坐落在美丽富饶(ráo)的沱江之滨。
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shū)纽〞“川南咽喉〞之称。
B.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由108个山头组成,峰峦(luán)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hè)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
C.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yào),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xì)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D.枯槁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sù)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
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dé)意的小草儿。
[解析] “憩〞的读音为“qì〞。
3.(2021·江苏苏州)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元____(xiāo)②____(yú)越③习以为____(cháng)④明眸善____(lài)[解析] 此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拼读,注意同音字,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汉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题及答案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B.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C.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D.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据报道,山东的几个老乡确实修过机器,也到过大亚湾核电站,但为首的那位老兄不是农民,而是地地道道的有几十年工龄的工人,修的也不是什么洋人修不了的机器,而是人家根本不屑一顾的破烂玩意儿,所谓“震”住洋专家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B.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佣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C.这几天,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和前政府官员还接连发表谈话或给克林顿总统写信,认为轰炸顶不了事,要干就干个痛快,派出地面部队,推翻萨达姆,另立新政府。
这就更与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本末倒置。
D.作为全市读书竞赛活动的倡导者,中共邢台市委副书记王三堂曾对一次社会调查疾恶如仇:相当一部分家庭买书。
藏书数量较少,读书、用书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业余时间打麻将、泡酒馆引发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
”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
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B.房租、邮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B.因为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为他们送行,第一次也是恨一的一次对朋友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C.“神来”、“顿悟”,不是自然的水到渠成,而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会产生的瓜熟蒂落。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水浒传》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土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起死回生。
C.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岁的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现了我国京剧艺术后继有人的兴旺景象。
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与胆量。
B上海一个钢厂厂长,伪装清廉好些日子,直到被捕那天还在座谈会上夸夸其谈他反腐倡廉的经验体会呢!C.石狮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D.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如坐春风,自由自在地发表她的观点。
8、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他们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
B.人民组织起来和杀人放火、惨绝人寰的日寇英勇斗争。
C.他妈妈一进来,我们全寝室的人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10、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B.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看来,作者是怀着激动的心清,写下这行云流水般的篇章的。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1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眼前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使人感到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B.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C.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D.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1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B.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D.电视剧创作有一种倾向,《北京人在纽约》一炮打响,不久就有《上海人在东京》。
《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却每每给观众以狗尾续貂之感。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狗改不了吃屎,要叫这样的人改邪归正,那真是煞费苦心。
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自己被地主老财通得走投无路,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之四海而首准的。
B.他是我师傅的老邻居。
师傅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他都洞若观火。
C.这是一篇动人心魄的文章,读着读着我似乎感到有一股汹涌澎湃的激情在胸中激荡。
D.今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
就要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地嘱咐我:“上了大学,更要努力学习。
”1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C.作为课题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地走上了主席台。
D.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叫。
说集中几乎无精彩之作,只有一两篇还算差强人意。
17、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水力资源与祖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因而十分宝贵。
B.对于投机倒把分子,我们不能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随波逐流。
C.许多寄生植物叶片的形状和寄生物大致相似,容易鱼目混珠。
D.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炉火纯青。
18、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 )。
A.无论学习哪一门知识,都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B.人们常常把贝克汉姆和罗纳尔多相提并论,因为他俩都是世界级的球星。
C.说起四季如春的昆明,只听他夸夸其谈,使得在场的人非常向往。
D.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1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C.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答案:1.C(A“杳无音讯”应改为“无影无踪”B.“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D.“不名一文”应改为“一文不值”)2.A(B“始作佣者”是贬义C.“本末倒置”应改为“背道而驰”D.“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用在这里不恰当)3.D(A“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B.“舍本逐末”改为“本末倒置”C.“生机勃勃”指物,应改为“生气勃勃”)4.D(A“重整旗鼓”是褒义词,应改为“卷土重来”B“左右为难”指人不指事C.“把人忧天”应改为“庸人自扰”)5.A(B“耿耿于怀”应改为“悔恨不已”C.“瓜熟蒂落”改为“柳暗花明”D.“见异思迁”应改为“左右不定”)6.A(B.“起死回生”用于形容医术高超或比喻手段高超,这里应用“死灰复燃”C“推波助澜”是贬义词D.“栩栩如生”是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表现非常逼真,好像话的一样)7。
C(A“弹冠相庆”多含贬义B.“夸夸其谈”改为“高谈阔论”D.“如坐春风”应改为“满面春风”)8.A(B.“惨绝人寰”改为“惨无人道”C.“不谋而合”改为“不约而同”D.“情不自禁”改为“不由自主”)9.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C.“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10.C(A“面目全非”是贬义词,应改为“面目一新”B.“神机妙算”是褒义词D.“肥头大耳”是贬义词,“面红耳赤”指因急躁、害羞脸上发红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合)11.A(B.“蔚然成风”是褒义词C.“飞黄腾达”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D.“面面相觑”用于人与人之间)12 D(A“长此以往”不能追述过去的事情B.“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容人的关系)13.B(A“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之间C“改头换面”比喻只换形式不变内容D.“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14.C A.“无动于衷”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