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有详解)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 字音辨析(含解析)-人教版初中全册语文试题

字音辨析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注意多音字误读多音多义字是中考字音考查的重点,也是字音识记的难点。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帮助记忆:11.词性法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词性来判断它的读音。
例:吭:作名词,表示“喉咙”义项时,应读“háng”,如“引吭高歌”;作动词,表示“出声、说话”义项时,应读“kēng”如“一声不吭”。
冠:作名词,表示“帽子”或“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义项时,应读“guān”;作动词,表“把帽子戴在头上”或“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等义项时,应读“guàn”,如“弱冠之年”。
这类字还有“畜、处、笼、宁、都、泊、劲、粘、缝、荫”等,均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2.语境法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错读。
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字义,将其串成一句话,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加以记忆。
(详见后面附录)例:宿:“李阳躺在宿(sù)舍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xiù)?”艾:“面对这方兴未艾(ài)的形势,他却总是自怨自艾(yì)。
”3.场合法汉字中有的多音字,在口语中当作单音词用时,是一种读音,而在书面语——即在复合词和成语中,又是一种读音。
场合法就是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例:露:当表示口语场合作单音词用时,读为“lòu”,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露相、露马脚”;当作为书面语,形式为复合词和成语时,读为“lù”时,如“露骨、露水、露珠、露天、原形毕露、风餐露宿、显露头角”。
翘:书面语音为“qiáo”,词组有“翘望、翘楚、翘首以待”;口语音为“qiào”,词组有“翘辫子、翘尾巴”。
这类多音字还有“勒、逮、落、色、剥、薄、血、削、嚼、给、澄”等,均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蹒(pán)跚应(yìng)接不暇B. 徜(cháng)徉绯(fēi)红哽(gěng)咽C. 跚(shān)跚翩(piān)翩瞠(chēng)目结舌D. 踌(chóu)躇蹒(pán)跚蹑(niè)手蹑(niè)脚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B.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稳如泰山。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虽然不擅长言辞,但言之凿凿,令人信服。
二、填空题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5.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6. “他”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四、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D2. 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3. 滕王阁序4. 水调歌头三、阅读理解5.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具体人物)。
6. “他”选择这样做是因为(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原因)。
四、作文题7. (作文部分不提供标准答案,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初一语文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精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试题(含答案)

精选(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试题语音1.(2011·山东临沂)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zhù)扒窃(bā)什物(shí)戛然而止(jiá)B.嗤笑(chī)菜畦(qí)提防(dī)毛骨悚然(sǒng)C.阴霾(mái)荫庇(pì)恣睢(suí)根深蒂固(dì)D.亵渎(xié)禁锢(gù)汲取(jǐ)随机应变(yìng)[解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和易误读字的字音,难度较小。
A项中的“扒”应读“pá”;C项中的“庇”应读“bì”;D项中的“汲”应读“jí”。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词语意义识记。
2.(2011·四川内江)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内江又名甜城,坐落在美丽富饶(ráo)的沱江之滨。
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shū)纽”“川南咽喉”之称。
B.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由108个山头组成,峰峦(luán)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hè)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
C.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yào),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xì)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D.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sù)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
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dé)意的小草儿。
[解析] “憩”的读音为“qì”。
3.(2011·江苏苏州)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元____(xiāo)②____(yú)越③习以为____(cháng)④明眸善____(lài)[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拼读,注意同音字,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汉字。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1.《沁园春雪》是一首 (体裁),“沁园春”是,“雪” 是。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者是(籍贯)当代著名诗人。
3.《星星变奏曲》作者,是新时期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星星象征了。
4.《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他是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学者。
5.《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国主义作家。
6.《致女儿的信》选自,作者是 (国籍)教育家和教育家。
他的代表作有、。
7.《孤独之旅》节选自,作者。
8.《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国著名文学家的短篇小说集。
9.《心声》作者,10.《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美籍华裔家。
11.《谈读书》作者,国作家、家。
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
作者。
本文是一篇文。
13.《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又称,是一部以为题材的小说。
作者,是人。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等人夺取的经过。
14.《杨修之死》节选自,它是我国第部小说,描写了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和斗争。
作者是, (朝代)小说家。
15.《范进中举》选自。
它是我国代一部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及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 (朝代)小说家。
16.《香菱学诗》选自。
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的兴衰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名,字,号,代小说家。
17.《陈涉世家》选自。
它是我国第部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
”作者, (朝代)著名的家、家。
18.《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它是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篇。
19.《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朝人,家。
所著共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
20、《出师表》作者,时著名家、家。
本文选自,文体。
该文体是古代向的一种文体。
21.中国四大名著是: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
初中语文常识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A. 宫廷乐歌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宴会歌曲答案:B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李商隐答案:D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出师表》B. 《滕王阁序》C. 《岳阳楼记》D. 《醉翁亭记》答案:A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维B. 孟浩然C. 陶渊明D. 王之涣答案:C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阿Q正传》B. 《狂人日记》C. 《祝福》D. 《边城》答案:D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望岳》B. 《登鹳雀楼》C. 《春望》D. 《登金陵凤凰台》答案:A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篇作品?A. 《滕王阁序》B. 《醉翁亭记》C. 《岳阳楼记》D. 《赤壁赋》答案:A9.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昌龄答案:A1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以下哪首诗?A. 《游园不值》B. 《春夜喜雨》C. 《过零丁洋》D. 《春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部书。
答案:孔子2. 《水浒传》中,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是______。
答案:宋江3.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位英雄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刘备、关羽、张飞4.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地是______。
答案:西天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 对联(含解析)-人教版初中全册语文试题

对联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广西南宁三中初中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测试(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题,总计0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
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
”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A.,;”!B.?;!”C.?,”!D.,,!”2.中考前夕,同学们讨论如何度过漫长的暑假,张杨想着约李璐到河边游玩,李璐不想去。
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璐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不让我去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假期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们都不去去了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jùn()工- (2)yí()立- (3)qí()瑰- (4)dǐ()造答案:- (1)竣- (2)屹- (3)奇- (4)缔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 (1)A. 即使 B. 既然- 他()答应了,就一定会尽力去做。
- (2)A. 因为 B. 由于- 他()身体不适,所以没能参加比赛。
答案:- (1)B. 既然- (2)B. 由于3.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4分)- (1)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没有恒心,真是()。
- (2)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终于()。
答案:- (1)朝三暮四- (2)茅塞顿开4.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4分) - (1)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 (2)你()不努力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答案:- (1)因为...所以- (2)如果...那么5. 判断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 (1)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妄自尊大。
- (2)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望而却步。
答案:- (1)正确。
“妄自尊大”意为过分地自高自大,与句子中“谦虚谨慎”形成对比,符合语境。
- (2)错误。
“望而却步”意为看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与句子中“迎难而上”的意思相反,应改为“知难而进”。
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15分)《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有详解)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有详解)一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三年五载(zǎi)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觥(g ōng)筹交错c.不啻(dì)皈(guī)依枕藉(jí)怙恶不悛(quān)d.桎梏(kù)船舷(xián)星宿(xiù)同仇敌忾(kà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 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 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3、使用标点符合全都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d.老张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小李,然后淡淡一笑,话语中带着一种扪心自问的悔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二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罢黜茁壮咄咄怪事相形见绌b.磨砺勉励晴天霹雳老骥伏枥c.揣度祥瑞急湍甚箭惴惴不安d.饴糖怠慢贻笑大方百战不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疏浚竣工以儆效尤不能越雷池一步b.奖掖赋与翻然醒悟小不忍则乱大谋c.沧桑就序徇私枉法树欲静而风不止d.隐患蜇伏韬光养晦温良恭俭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
[3]我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
a.事变绩效不是/但是 b.事端业绩不但/而且c.事端绩效不但/而且 d.事变业绩不是/但是4、下列各组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驰魏阙”,仍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极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现在却看不到这画廊了。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6、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大量广告的影响下,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来增长孩子的智力,这就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
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这次来访的外国俱乐部足球队让我们青年队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难忘这次比赛。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三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跻(jī)身敷(fū)衍媲(pì)美饿殍(pi ǎo)遍野b.娉(pīng)婷寒碜(chen)谙(ān)熟提纲挈(xié)领c.震慑(shè)服膺(yīng)鞭挞(tà)踽踽(yǔ)独行d.炫(xuàn)耀逮(děi)捕缜(zhěn)密栉(zhì)风沐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斡旋互相推诿交插学科望风披靡b.脉搏不可思议不揣冒昧进退维谷c.焦燥草菅人命哗众取宠青春永驻d.怠慢未雨绸缪察颜观色沽名钓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2]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下来,有利于睡眠。
[3]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遇真宫主殿化为灰烬。
a.艰深松弛顿时 b.艰涩松弛马上c.艰涩松懈马上 d.艰深松懈顿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人真心地宣传科学启蒙民众,也有的人利用科学以售其奸,一时间,令人真假难辨,莫衷一是。
b.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筚生辉。
c.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深得观众喜爱。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b.本文是作者于2003年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6、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1]辐照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2]早期的辐照加工,是利用射线的杀菌灭虫性能来达到消毒、保鲜等目的 [3]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辐照加工技术,是继上述四大加工技术之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加工工艺技术 [4]现代的辐照加工技术已突破上述范围 [5]众所周知,机械加工、热加工、电加工和化学加工,是通用的材料加工技术a.[1][3][2][4][5] b.[5][1][3][2][4] c.[1][5][3][4][2] d.[5][3][1][2][4]四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狰狞zhēng 诤言挣脱峥嵘岁月铁骨铮铮b.撩拨liáo 潦倒燎原眼花缭乱寥若晨星c.悭吝qiān 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d.缉拿jī编辑作揖羁旅生涯疾言厉色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2]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3]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a.清莹淡薄流失 b.轻盈淡泊流失 c.轻盈淡薄流逝 d.清莹淡泊流逝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名著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6、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五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悄寂讥诮春寒料峭行情走俏b.憧憬冲压忧心忡忡首当其冲c.当今当权螳臂当车罚不当罪d.差距差劲差可告慰差强人意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慧星收讫挺而走险振聋发馈b.汇编狙击急公好义彪炳春秋c.踌躇逼仄既往不纠纵横捭阖d.潦倒棉密励精图治敝帚自珍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因为需要对举证再进行科学论证,为罹患“海湾战争综合症”的退役士兵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团希望原告暂时诉讼。
[2]这是一条公理: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倘若它只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3]市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及时各区县分会场代表的质询意见,分门别类送交各主管委员会负责人。
a.撤回消耗收集b.撤消消耗搜集c.撤回消费搜集d.撤消消费收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美军坦克进入巴格达的时候,伊拉克的武装力量几乎放弃了抵抗;几天后,萨达姆平时最信任的贴身保镖和护卫也大多作鸟兽散。
b.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
”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确实非常之大。
c.健全国内的反腐倡廉机制是有效阻止贪官外逃的治本之策,而一味希图靠外力拿办贪官则是舍本逐末,断不可取。
d.台湾民进党上台以来,提出的经济举措名目繁多,“拼经济”拼得人们眼花缭乱,但定睛一看,这不过是为推行“台独”而造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