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自适应充电器的设计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设计

下载之后可以联系QQ1074765680索取图纸,PPT,翻译=文档摘要本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系统由指示灯电路、电源电压与环境温度采样电路、精确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组成。
实现了电池充电、LED指示、保护机制及异常处理等充电器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参数特性、充电原理与充电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提出了充电器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结构。
该电路具有安全快速充电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单节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如手机、数码产品电池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硬件电路,软件设计The design of charger about lithium-batteryAbstractThis design uses SCM system for the control of core, it includes the pilot lamp circuit on system, sampling circuit about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the causes about standard voltage and switch controls. The circuit achieves charging battery, LED instructions,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exception handling, and other func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llowing things: parameters of lithium-batte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n charge, design thinkings and system structure about charger, and it describes the functional mode of the charger in detail,moreover it proposes the thinking of plan and structure of a system.The circuit which be planed have functions of safety,rapid and so on. It can use in the charge of Lithium-ion battery that is only far-ranging,such as the battery of cellphone,digital product and so on.Key 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Charger, Hardware circuit, Software design1目录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充电器功能描述 (2)2 系统设计框架与技术参数 (3)2.1 系统设计框架 (3)2.2 锂离子电池特性 (4)2.2.1 锂离子电池参数特性 (4)2.2.2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特性 (4)2.2.3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特性 (5)2.3 锂电池充电方法 (6)2.3.1 恒流充电(CC) (6)2.3.2恒压充电(CV) (6)2.3.3 恒流恒压充电(CC/CV) (7)2.3.4 脉冲充电 (7)2.4 系统技术参数 (8)3 充电器硬件设计 (9)3.1 系统指示灯电路 (9)3.2 电源电压与环境温度采样电路 (10)3.3 精确基准电源产生电路 (11)3.4 开关控制电路 (11)4 充电器软件设计 (12)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12)4.2 系统主流程 (12)4.3 充电流程设计 (14)4.4 程序设计 (15)5 总结 (16)致谢 (16)参考文献 (16)附录一系统整体电路图 (18)附录二程序清单 (19)1 引言1.1 课题研究背景近年来,各种携带式的电子产品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如手机、数位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型电脑等3C (Computer, 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等等产品均朝向无线化、可携带化方向发展,对于产品的各项高性能元件也往「轻、薄、短、小」的目标迈进,因此对于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的二次电池需求相当迫切。
具有高适应性的锂电池充电器IC的研究与设计概要

I摘要锂电池由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锂电池充电器作为电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为锂电池安全高效地充电,对锂电池的性能及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对锂电池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地充电,本文结合锂电池的基本特性以及常用的充电方法,设计了一款针对单节锂电池的充电器IC 。
本文采用了以恒流恒压充电法为基础的三阶段法:第一阶段使用小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处理,对出现过放电的电池进行修复和保护;第二阶段采用较大的恒定电流对电池充电,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第三阶段采用恒压充电,确保电池充满。
此充电器IC 的最大特点是其高适用性,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适配器和USB 端口进行供电,尤其是当其结合电流限制适配器时,兼有线性式充电和脉冲式充电的优点,使充电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本设计增加了芯片温度控制、电池温度检测与保护、电源状态检测和充电定时等功能等,实现了对充电过程的智能控制。
本文采用0.5µm CMOS N阱工艺,降低了成本。
通过HSPICE 仿真可知,在各种工艺角,-40℃~125℃的温度范围和4.3V~6.5V的电源电压输入范围内,电池最终充电电压达到4.1V ±0.56%。
充电器IC 结合限定电流为0.5A 的电流限制适配器进行恒流充电时,其充电效率高达96%以上。
此IC 还具有外部电路简单的特点,只需与外部少数电容、电阻配合使用,就可以完成充电功能。
文中首先对锂电池的组成及化学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介绍锂电池的特性及常用的充电方法,接着说明充电器IC 的整体结构和原理,最后着重介绍内部具体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HSPICE 仿真结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充电器,恒流/恒压,电流限制适配器II ABSTRACTBecause of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long life and high energy densities, Li-ion and Li-polymer batter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harge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battery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charge battery safely, reliably, fast and efficiently, based on the Li-ion and Li-polymer battery’s character and general charging method, a charger IC for single Li-ion or Li-polymer battery is designed.The charging mode based on the CC/CV has been adopted, in which the process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At the first phase, the battery is pre-charged with a trickle current to repair and protect the over-discharged battery; at the secondary phase, the battery will be charged by a large constant current to allow the fast charging; at the last phase, the constant voltage charging is adopted to guarantee the battery fully charged.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of this IC is high applicability, because its power supply can use different adapters or USB ports, especially when using the current-limited adapter, it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linear charging mode and pulse charging mode, which improves charging efficiency. Besides, the modules such as the chip temperature control, battery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power status detection and charge timing are also added to the system to allow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charging process.The process of 0.5µm CMOS with N well has been applied, which reduces the cost. Through HSPICE simulation, batt ery’s final float voltage reaches 4.1V±0.56% at different process corners, the temperature between -40℃ and 125℃, and input voltage between 4.3V and 6.5V.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is up to 96% in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 phase when the IC is supplied by a current-limited adapter whose limited current is 0.5A. This IC simplifies the outside circuit so that it can accomplish all the charging functions only at the cooperation of few additional capacitances and resistances.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principle of the Li-ion and Li-polymerIIIbattery are firstly presented, which are followed by their characteristic and common charging approaches introduction. And then,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hischager is illuminated. At last,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ctual circuits are emphasized, the HSPIC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ovided as well.Keywords: Li-ion battery, Li-polymer battery, battery charger, CC/CV, current limitedadapterIV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锂电池特性及充电方法 (3)2.1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3)2.2 锂电池特性 (5)2.3 锂电池对充电器的要求 (6)2.4 锂电池充电方法 (7)第三章锂电池充电器IC 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11)3.1锂电池充电器IC 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11)3.2锂电池充电器IC 系统电路的设计 (14)第四章锂电池充电器IC 内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8)4.1带有欠压闭锁功能的基准电压源的设计与实现 (18)4.1.1 基准电压的设计考虑 (18)4.1.2 带隙基准的原理 (19)4.1.3 欠压闭锁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20)4.1.4 2.8V基准电压的设计与实现 (24)4.1.5 可精确微调的基准电压源 (28)4.2精确可调的基准电流源的设计与实现 (32)4.2.1 基准电流源结构的选择 (32)4.2.2 基准电流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34)4.3 充电电流编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6)4.3.1 充电电流IREF 的设定 (37)4.3.2 终止充电电流IMIN 的设置 (40)4.4 恒流充电的设计与实现 (42)4.5 恒压充电的设计与实现 (48)4.6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52)V4.6.1 电池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52)4.6.2 芯片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54)4.7 定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57)4.7.1 振荡器的设计与实现 (57)4.7.2 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 (61)4.8其它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5)4.8.1 启动模块的设计 (65)4.8.2 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66)4.9 整体电路的仿真与验证 (67)4.9.1 锂电池充电过程的仿真 (67)4.9.2 锂电池最终充电电压的仿真 (69)4.9.3 锂电池充电电流的仿真 (71)4.9.4 漏电流的仿真 (72)4.9.5 性能参数表 (73)第五章结论 (75)致谢 (76)参考文献 (77)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9)1第一章绪论锂电池最早出现于1958年[1],20世纪70年代进入实用化。
锂离子电池智能充电器硬件的设计

锂离子电池智能充电器硬件的设计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分量和能量体积比,无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次数多,用法寿命长,价格也越来越低。
一个良好的充电器可使电池具有较长的寿命。
利用C8051F310设计的智能充电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很好的控制充电的大小,适时的调节,并可按照充电的状态推断充电的时光,准时终止充电,以避开电池的过充。
本文研究用法C8051F310器件设计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
利用脉宽调制产生可用软件控制的充电电源,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充电电流的要求。
温度对电池温度举行监测,并通过AD转换和相关计算检测电池充电和电流,以推断电池到达哪个阶段。
使电池具有更长的用法寿命,更有效的充电办法。
设计过程1 充电原理电池的特性唯一地打算其平安性能和充电的效率。
电池的最佳充电办法是由电池的化学成分打算的(锂离子、镍氢、镍镉还是SLA电池等)。
尽管如此,大多数充电计划都包含下面的三个阶段:●低电流调整阶段●恒流阶段●恒压阶段/充电终止全部电池都是通过向自身传输电能的办法举行充电的,一节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取决于电池的额定容量(C)例如,一节容量为1000mAh的电池在充电电流为1000mA时,可以充电1C(电池容量的1倍)也可以用1/50C(20mA)或更低的电流给电池充电。
尽管如此,这只是一个一般的低电流充电方式,不适用于要求短充电时光的迅速充电计划。
现在用法的大多数充电器在给电池充电时都是既用法低电流充电方式又用法额定充电电流的办法,即容积充电,低充电电流通常用法在充电的初始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将会导致充电过程终止的芯片初期的自热效应减小到最低程度,容积充电通常用在充电的中级阶段,电第1页共5页。
锂电池充电器的设计-精品剖析

锂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摘要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在便携式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充电管理是锂电池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锂电池充电器对锂电池的性能及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锂电池的结构原理着手,通过对锂电池性能及常用充电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充电过程及充电方法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智能锂离子的充电器。
此充电器可对目前市场上具有的各种型号和容量的锂电池进行快速安全的充电。
采用这种方案进行锂电池充电器的开发具有成本廉价和易于编程升级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硬件方面,完成了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电压、电流、温度的采样及功能按键等。
软件方面,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介绍了模块划分和各模块的功能,实现的具体算法,给出了流程图,并根据系统工作需求进行了低功耗和软件抗干扰设计,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可靠稳定性。
本设计提高了充电器智能化水平,更精确的实现充电过程控制,保护电池,延长电池寿命。
关键词:ADC(模数转换);PWM(脉宽调制);C8051F300 单片机The design of lithium battery chargerAbstractLithium battery is being widely used in the suitable selection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 for their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long life. Charging management is the essential part in battery management. Safe, reliable, fast and high efficient charger guarantees good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attery.The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charging method of Lithium battery is studied in this thesis. And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battery via different charging ways and proces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based on which, an intelligent charger for Lithium battery is designed.The charger can charge all kinds of lithium batteries quickly and safely. Exploiting the charger of lithium batteries this way has the advantage of low cost and easy to upgrade in programming, which has a vast market prospect.In hardware,the thesis achieves the hardware detail circuit including the MCU system,voltage,current,temperature sampling circuit and key-press. In software, the design adopts modular procedures,which analysis the plotting and function of each module,and the specific way of realization,are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work demands of the system,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software anti-interference are designed,which in 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can improves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level of the battery charger, realize the control to the charge process more precisely, and lengthens the battery life.Key Words:ADC; PWM; C8051F300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1.3锂离子电池的电特性及充电方式 (3)1.3.1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3)1.3.2 锂电池的充电方法 (4)1.4课题意义 (7)第二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8)2.1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8)2.2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0)2.2.1 单片机选型 (10)2.2.2 电源模块的设计 (11)2.2.3 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 (12)2.2.4 快速转换器的设计 (13)2.2.5 快速调节器操作 (14)2.2.6 选择快速转换器的电感 (15)2.2.7 JTAG口设计 (15)2.3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 (17)2.4充电过程参数控制 (18)第三章PCB板布线 (20)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22)4.1系统软件设计的组成部分 (22)4.1.1 主程序 (22)4.1.2 校准ADC子程序 (24)4.1.3 监测电池子程序 (25)4.1.4 快速充电子程序 (26)4.1.5 低电流充电子程序 (27)4.1.6 关闭PWM子程序 (28)4.1.7 测量子程序 (28)4.1.8 调节电压子程序 (29)4.1.9 调节电流子程序 (30)4.1.10 中断服务程序 (31)4.2系统软件调试 (32)第五章结论 (34)参考文献 (35)附录A 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 (36)附录B 锂电池充电器的PCB板 (37)附录C 锂电池充电器程序设计 (38)致谢 (58)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电池作为一项传统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在通信、动力及军用领域,对电池均有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智能电池应运而生。
充电电池和单机快速充电器设计.

充电电池和单机快速充电器设计虽然很多人更偏爱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使用依然很流行。
因为镍氢电池比锂离子电池便宜很多,所以在MP3播放器、闪光灯配件、车灯等设备中经常能看到标准的AA和AAA镍氢电池。
一块可充电镍氢电池的温度和端电压随着电池的充电逐步上升,在电池完全充满后开始下降(图2)。
所以,镍氢电池充电器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到这个突变点并中断充电,或者从快速充电切换到涓流充电。
另外,在充电过程中对温度和电压进行连续监控可以提供系统的安全性。
DS2711/DS2712充电器具备上述功能。
另外,它们可以单机工作,不需要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监控。
该系列产品是专门为单节AA或AAA可充电电池设计的,同时也适用于串联或并联的两节电池。
DS2711采用线性控制结构,DS2712采用开关控制结构。
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作时间、节约电池能量,这些充电器有4种充电模式:预充电、快速充电、浮充和涓流充电。
在浮充模式下,电池充满后充电速率被切换到一个比较低的速率(对于DS2711而言是25%)。
除监控功能外,DS2711/DS2712充电器还带有内部计时器,通过连接到TMR引脚的外部电阻设定最大充电时间,可将快速充电时间设置在0.5到10小时。
浮充时间已经设定为最大充电时间的一半(0.25到5小时)。
根据所要求的充电时间(TAPPROX),由下式计算电阻值:快速充电模式下,如果超过最大充电时间,充电器会从快速充电模式切换到浮充模式,同时复位计时器。
计时器开始为浮充过程计时,如果达到预定的浮充时间,充电器将从浮充模式切换到涓流模式(图3)。
VP1、VP2用于监视电压,THM1、THM2配合热敏电阻用来监测电池的温度。
TMR(计时器)和RSNS(检流电阻)用于设定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
DS2711/DS2712的另外一个特性是可以检测电池充电故障和碱性原电池。
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充电器会自行关机。
如何检测碱性电池全新的镍氢AA电池的典型内阻在30mΩ到100mΩ,碱性电池的内阻一般在200mΩ到300mΩ(根据充电状态,最高可到700mΩ),出现故障的充电电池会有很高的内阻。
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摘要:本文探讨了镍氢电池智能充电器的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通过对充电电压,电流及温度的检测,不但很好地延长了电池的寿命,而且又能使电池快速充满。
关键字:智能充电 AVR 单片机镍化氢电池(Ni-MH)具有价格比较低,通用性强,输出电流大的优点,由于使用了以储氢合金取代负极原来使用的镉,没有了重金属镉带来的环境污染,被人们成为“绿色电池”,与镍镉电池相比没有记忆效应,并且有很好的冲放电性能,在轻重量的手持设备中镍氢电池有广泛的使用。
一、镍氢电池充电原理电池充电是通过逆向化学反应将能量存储到化学系统里实现的。
电池的充电特性受充电电流、温度和充电时间的影响。
电池端电压会随着充电电流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充电效率会随着充电电流、充电时间和温度的改变而不同。
镍氢电池工作温度在0℃~45℃,充电时电池温度在10℃~30℃之间效率最高。
电池的充电速率的单位用C表示,C为电池的额定容量。
例如300mA对600mAH电池充电,充电率为0. 5C, 2小时才能充入600mA的电量使电池变满。
充电分为快速充电(Fast Charge)和涓流充电(Trickle Charge),快速充电的充电速率一般为1C,涓流充电的充电速率一般为0.01C~0.05C。
充电的方式分为分级恒流方式和脉动方式。
分级恒流方式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它在充电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大小的恒定充电电流,脉动方式的充电电流的大小是恒定的,通过一个PWM信号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通过调整占空比使充电曲线尽可能地模拟最佳充电曲线。
充电电池是否充满有多种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是检验电压变化率的方法:充电过程中电池上的电压会越来越高,但是增长到一定时,电压便不再变化。
当ΔV/Δt到一定值时,我们认为电池已经充满,必须停止充电,否则会过充而损坏电池。
(某些类型的电池,当电池充满后继续充电将导致电压的下降,不适用此法)当然也可以采用检测电池温度变化率,检测充电电池电压,检测充电电流等方法。
镍氢电池充电器设计方案汇总(五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镍氢电池充电器设计方案汇总(五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镍氢电池的特点单体镍氢电池的结构是密封圆柱形,标称电压为1.2V,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容量大NiMH电池的“储能密度”,以5号(AA型)可充电电池为例,至少在1000mAh以上,好的能达到1400mAh,在同等体积和重量的条件下,其容量是镍镉电池的2~3倍,而比传统型镍镉电池要多出1倍多。
(2)无“记忆效应”“记忆效应”是指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全放电就进行充电,造成电池负极板上产生不正常的氧化物导致,它对电池电压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电池充电很足,但放电时,电压骤减,致使电池使用寿命缩短。
镍氢电池无“记忆效应”,但在使用过程中,有自放电现象。
正常使用情况下,其电量的流失量为每天1%~3%,充满电的镍氢电池,放置几星期后再使用,就必须重新充电。
由于镍氢电池无“记忆效应”,所以在开始为它充电前不需做放电处理,可以随用随充,在任一点充电。
(3)耐过充电、过放电能力强镍氢电池充电、放电比较随便,即使过充电也不会造成电池永久性损伤,电池放电到0V以后再充电,仍然能够恢复镍氢电池的容量。
(4)无污染由于镍氢电池含镉成分极微,甚至不含镉成分,不会污染环境,所以镍氢电池也叫环保电池或“绿色电池”。
现有很多国家都投巨资兴建镍氢电池生产线。
(5)资源丰富镍氢电池所用的储氢合金是从稀土中提炼出来的,而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约占全球总储存量的80%,所以我国发展镍氢电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6)寿命长镍氢电池以1C电流充电、放电循环使用寿命超过500次,以0.2C 电流充、放电循环使用寿命超过1000次,从实际使用寿命看,以5号镍氢电池为例,采用1000mA电流充电,可累计重复使用1000h。
镍氢电池充电器设计方案(一)该电池盒由14节1.2V/1.8A·h镍氢电池组成,每7节为一组并联组成8.4V/3.6A·h电池。
每组电池经过电流、超温保护元件连接,并由热敏电阻与充电控制板组成一体,通过六芯插座与外部电源适配器连接,实现电池组的充电控制。
4节镍氢镍镉锂电电池的充电器电路lm317

4节镍氢、镍镉、锂电电池的充电器电路LM317利用LM317制作简易恒压恒流充电器(镍氢、镍镉、锂电、磷酸铁锂)本想做一台高级而复杂的全功能智能充电器,最后发现简单可靠实用才是真理,怎样实现简单可靠?串联充电比并联充电简单,缺点是电池要求容量比较一致,线性降压比开关降压简单,缺点是效率比较低发热大,大电流充电节约时间但是发热大电池寿命影响也不小,负斜率或者零增量侦测电池是否充满的缺点是电路复杂并且因为电池性能的关系并不可靠,目前电池的充电方式大多数推荐是恒流。
一台简单可靠的充电器要完成的功能特点应该有:能充多节电池,有恒流充电功能,有防止过充功能。
实现方法其实很简单:串联,恒压,恒流。
如果用稳压电源来充电的话,初期电流太大,若串入限流电阻的话,当电池电压升高后电阻就限制了充电电流使充电时间过长。
恒流恒压只是相对的,具体来说应该是前期恒流后期恒压,顺便说一下,这种方式非常适合给锂电池充电。
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线路,猛的发现在LM317规格书内就有这个充电线路,原名叫做恒压限流充电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稍作修改就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可以做成万能充电器。
按照上图,我做的是一台一次充4节镍氢或者镍镉电池的充电器,经测试发现很理想,并且前期限流基本是恒流,后期恒压。
调试很简单,只要调整R2设置输出电压在你需要的电压上,比如镍氢电池充满是1.45v一节,4节就是5.8v,R2建议用那种精密可调电位器,多圈小型那种既稳定又能微调,R3的选择你需要的充电电流,现在充电电池容量都不小,不想充电速度太慢或太快,充电电流可以取适中,比如我取的2.2欧姆根据三极管导通电压约0.6v计算电流在270ma。
为了减少LM317的损耗,输入电压设置在比输出电压高3V,如1.45×4+3 约9v,如果你觉得LM317上3v损耗还是太大,可以把LM317换成1117这种1v的低压降IC(没试过), 如果你觉得串联充电不够好,可以只充一节电池,多做几组就可以了,其实对于一直成组使用的电池串联充电没有什么不好,充放电电流都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自适应充电器的设计
1曹阳,2周浩,1张楠,1杨伟
1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2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411)
E-mail :mengnancaoyang@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充电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和2种充电模式,详细讨论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及软件实现方法,并针对通用充电器的工作特点,设计了一种以PIC877单片机为核心、结合MAX846A 充电芯片的镍氢和锂电池自适应充电器,该充电器可以在没有确定化学类型的时候不改变硬件结构而通过软件实现自适应充电,并利用了热敏电阻对电池在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监控,防止电池过冲。
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及高分辨率的A/D 转换电路,保证了充电器具有很高的精度,较好地解决锂离子电池和镍氢/镍镉电池的充电问题。
关键词:自适应;锂电池;镍氢电池;A/D 转换
中图分类号:TM910.6
1. 引言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很多类型的充电电池,有镍氢电池,锂电池等等。
镍氢电池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允许大电流放电的特性使其普及率很高,锂电池则由其高能量密度小巧的外形普遍用于移动电话等小型设备中。
但是,类型不一样的电池充电方法不一样,常常要配备好几个充电器,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多类型自适应电池充电器可以在不知道电池类型的情况下自动识别电池并充电,简化了充电步骤。
2. 自适应充电方法
2.1 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的电气特性
对于不知道化学性质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器需要完成对所充电池的识别,然后再充电。
由表1可以看出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在电压上的区别很明显。
在单片机中设置电压门限q V 为2V ,开始充电前对电池电压抽样检测,当V<q V 时,判定为镍氢电池,V>q V 时判定为锂电池。
然后针对不同电池采取不同的充电方法。
表1 锂电池、镍氢电池的电气特征
Tab.1 Lithium batteries, Ni-MH battery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镍氢电池 锂电池
工作电压
1.2V 3.6V 放电截止电压
0.9~1V 3V 充电端电压
1.4V 4.2V 充电电流
0.2C 0.5C 放电电流 0.1C~2C 0.25C
2.2 锂电池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
镍氢电池采用恒流充电的方法进行充电,充电结束标志为-∆V ,即电池端电压下降,且-∆V=(6~15) mV/节,同时需要控制电池温度上升率d θ/dt ≥1℃/]
1[节,由于温度的变化容易受
环境影响,因而实际用于判别充电各阶段的变量主要为-∆V 、θmax,其中对-∆V 的检测需要有足够的A/D 分辨率和较高的电流稳定度。
由于锂电池的无耐过充特性,所以采用预充-恒流-恒压法进行充电,端电压达到4.2V 的时候恒压充电,充电结束标志为充电电流下降到C/10。
为了防止过放电电池开始充电时电流过大影响电池寿命,充电器应在充电之前检查电池电压是否大于3V ,如果小于,则应用涓流预充到3V 后在进行快速充电。
涓流大小是正常恒流充电的1/10。
3. 充电器设计
充电器电路图如图1 ,图中MAX846A ,PIC877单片机共同组成了充电器的核心。
MAX846A 是一种低功耗多化学电池充电芯片,它可以在独立的对锂电池充电,也可以和单片机配合对锂基和镍基电池充电,根据电池类型,通过OFFV 脚的高低电平选择充电方式(有浮充或无浮充)。
MAX846A 还提供可调充电电流功能,不同的占空比决定了不同的充电电]2[流。
通用充电器采用PIC877单片机进行设计,设计中单片机的主要功能是检测电池电流电压信号并改变充电模式,所以我们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PIC877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
在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充电过程中,为了充电过程的安全,必须在电池所给的最佳温度范围内给电池快速充电,因此,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必须始终监视被充电电池的温度。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会慢慢上升,温度达到设定最高点时应终结快速充电。
为了准确的监测电池的温度,热敏电阻应该尽量靠近电]3[池。
对整个系统而言,单片机的10位ADC 端口用来采集电池端电压BATT V ,系统充电电流I ,电池温度T 。
其分辨]4[率为Q=1
2−N FS V =4.9mV 满足单节电池下降15mV 的精度要求。
2个PWM 端口与MAX846A 的VSET 以及ISET 相连,通过不断调整PWM 的占空比控制MOS 管的导通和关断时间,来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大小。
由于系统是对单节电池充电的所以,CELL2引脚置0。
当充电结束时,将与MAX846A 相连的I/O 口置0使充电结束。
图1 充电器电路图
Fig1 circuit diagram of Charger
4.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流程]
3[图如图2。
系统上电时,检测电池端电压BATT V ,如果BATT V <2V 判定为镍氢电池,如果BATT V >2V 判定为锂电池,随即开始充电。
对于镍氢电池,恒压充电禁止。
设置恒流充电占空比,同时通过中断检测电池端电压的下降幅度和电池的温度,当电池端电压降低幅度高于15mV 或电池温度高于45C o 时,系统结束充电。
对于锂电池,恒流充电时其充电电流Li I 较镍氢电池大,所以PWM 占空比要提高,进入恒压充电后,当单片机上ADC 检测到充电电流下降到Li I /10或电池温度高于45C o 时,系统结束充电。
图2 系统软件流程图
Fig2System software flow chart
5. 总结
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了MAX846A芯片外接电路简单、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公用
机。
使控制部分既简单又实用。
同时一个应用电路的优势,结合高性价比的PIC877单片]5[
经过实验电路的实际测试,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构成AC/DC变换电路,在PIC与MAX846A的配合控制下可以方便的对单节电池电池进行充电。
但是此设计只能对单节电池自适应识别,对于多节电池还没有一个有效地识别方法,这是接下来需要完善
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 充电器电路设计与应用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魏智.MAX846A在通用型充电器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1999年第1期: 26-28.
[3] 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开关电源实用电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张明峰. PIC单片机入门与实战 [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Lithium battery and Ni-MH battery adaptive charger design
1
YangWei
ZhangNan,1
ZhouHao,1
CaoYang,2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e and Technology,
XuZou, PRC (221008)
2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uZhou, PRC (215411)
Abstract
This paper charge principle, two kinds of charge model and design features of an intelligent charger ,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is discussed in detail.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rger ,this paper provides a adaptive charger base on PIC877 single chip computer as the core, combined with general-purpose charge chip MAX846A, the charger can software adaptively charge for battery when we do not know it’s chemical and need not change the type of hardware structure. It take advantage of the thermal resistance to monitor the heat of battery and prevent the battery overcharge. Because a result of high-performance micro-controllers and high-resolution A / D conversion circuit is used, this charger has a higher degree of accuracy, a better solution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Ni-MH / Ni-Cd battery
Keywords:adaptively; Li battery; Ni-MH battery;A/D conversion
作者简介:曹阳,男,1985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