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毒苗生产题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2、通过茎尖或根尖离体培养可获得无病毒再生植株。
3、通过茎尖培养脱毒时,常以带1-3个幼叶原基的茎尖(约0.3—0.5mm)作外植体较合适。
4、分子生物学鉴定脱毒苗的主要方法:①双链RNA法(dsRNA)和②互补DNA(cDNA)检测法。
5、无病毒苗的保存分:隔离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方法。
二、名词解释:1、无病毒苗(virus-free plantlets):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2、微尖嫁接技术(micrografting shoot-tip):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3、指示植物(indicator plant method):将一些对病毒反应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方法。
三、问答题:1、植物脱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主要原理是什么?(1)茎尖培养脱毒: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茎端的病毒的感染深度越低,生长点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通过植物的器官和组织的培养,脱分化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从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芽,长成小植株,可以得到无病毒苗(3)珠心胚培养脱毒:病毒一般不通过种子传播,由珠心细胞发育成的胚再生的植株是无毒的,并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遗传特性。
(4)茎尖微体嫁接:将实生苗砧木在人工培养基上种植培育,再从成年无病树枝上切取0.4—1.0mm茎尖,在砧木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以获得无病毒幼苗。
(5)花药培养脱毒(6)热处理脱毒:一些病毒对热不稳定,在高于常温的温度下(35-40℃),即钝化失活(7)化学处理:抑制或杀死病毒2、说明微尖嫁接技术脱毒的程序微尖嫁接技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2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掌握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的()A.植物体细胞杂交B.嫁接C.营养繁殖D.植物组织培养2.下列属于快速繁殖的是()A.马铃薯的块茎繁殖B.胡萝卜根的形成层繁殖C.杨树的扦插繁殖D.果树的嫁接繁殖3.(2020江苏徐州一中高二开学考试)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佳办法是(深度解析)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在田间喷洒消毒剂C.利用芽体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4.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农作物,其优点不包括(易错)A.加快繁殖速度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C.培育无病毒植株D.改变植物的基因型5.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繁殖方式感染病毒严重,导致产量大大降低。
科研人员利用种苗脱毒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基本操作流程如下:配制培养基→外植体的取材和消毒→剥离和接种→培养和移栽→结果检测请回答问题:(1)该技术称为,其理论基础是。
(2)利用种苗脱毒技术培育马铃薯,常用的培养基有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这三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异是。
(3)在培育过程中,选取的外植体是,原因是。
(4)脱毒马铃薯的产量要比未脱毒马铃薯的产量。
6.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运用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
草莓快速繁殖的基本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1)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的特点有(答出2点即可)。
(2)过程①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
(3)过程②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
(4)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
植物组织培养无病毒苗培养(行业知识)

相关知识
18
果树作物:桃(无黄萎病)、苹果(花叶病)、 葡萄(扇叶病毒)、甜橙、香蕉、李子、醋 栗、梨、树莓、红莓苔子、草莓等。
蔬菜作物:马铃薯、番茄、菠菜。
花卉植物:蔓生长春花、康乃馨、菊花等。
其他植物:曼陀罗等。
相关知识
19
例:烟草愈伤组织兼热处理钝化烟草花叶病毒(TMV) 和黄瓜花叶病毒(CMV)获得无病毒株效果做法:
制,又不影响寄主细胞正常代谢的药剂十分 困难。
相关知识
22
利用这些化合物处理整株植物去病毒的效 果虽不理想,但培养离体的组织、细胞 和原生质体等却可能有良好效果。
如在培养基中加入2—硫尿嘧啶可以除去烟 草愈伤组织中的PVY病毒,加入放线菌 素D可以抑制原生质体中的病毒复制等。
相关知识
23
钝化、抑制和清除植物病毒的一些化合物
• why does the meristem have low/no virus titre?
– virus spreads primarily through vascular system - this is not developed in the meristem
– mitosis and chromosome replication compete with virus replication
斑驳病毒(SMoV) 草莓黄边病毒(SMYEV ) 草莓镶脉病毒(SVBV) 草莓皱缩病毒 (SCrV)、
相关知识
9
甘薯根腐病.
甘薯黑痣病
甘薯枯萎病
甘薯叶点病
相关知识
10
2.病毒的特性及其侵染
多数植物病毒不经种子传播,多数以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可以从 轻度染病植株上采集种子,播种繁殖,不会将病毒传至下一代。 (专化性强的病毒除外,如豆类病毒——由一种专化性强的蚜虫传 播)可随着种子传播。)
组织培养试题

脱分化外植体继代培养植物细胞全能型种质褐变人工种子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灭菌:驯化愈伤组织培养:玻璃化现象无病毒苗.胚状体.愈伤组织.消毒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接种细胞悬浮培养脱毒苗褐化.再分化.1 植物组培对象分为,,,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几种类型。
2 培养基中有机态氮素营养主要是和MS3 种质保存的方式有,,。
4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对的用法灭菌,耐热的培养基用法灭菌5幼胚培养的三种常见方式是,,。
6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
7 愈伤组织的形成大志经历,,三个时期8植物组培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大多数植物组培的适宜范围是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MS ,培养基的pH因外植体的来源不同而异,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 5.8-6.0 范围内。
.2.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3.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一、温度为、维持时间为10~20min.4.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的形成:2,4-D利于的形成。
5.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其茎尖一般取毫米。
6.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和。
7.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8 White培养基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9.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
11.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是最常用的方法。
12.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最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是。
13,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两条途径是和。
2.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100-130 ℃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160-180 ℃的温度下1一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80 ℃。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一、名词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
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
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
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
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牙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的外面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种子的结构。
试管苗驯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的小植株,长期生长在试管或三角瓶内,体表几乎没有保护组织,生长势弱,适应性差,要露地移栽成活,完成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驯化过程。
器官培养: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包括花药、子房)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微体嫁接:指将0.1-0.2mm 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由试管中培养出来的无菌实生砧木上,继续进行试管培养,愈合成为完整的的植株。
育苗技术

林果生产技术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分。
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从英国引进的半矮化砧木是()A.GM256 B.M26 C.MMl06 D.花红2.山地、寒冷地区梨的主要砧木是()A.杜梨B.秋子梨C.褐梨D.砂梨3.下列苹果砧木中不耐盐碱的是( ) A.山定子B.海棠果C.八棱海棠D.新疆野苹果4.应用广泛的桃的砧木是( ) A.山桃B山樱桃C.毛桃D.毛樱桃5.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扦插容易生根的葡萄的抗寒砧木是( ) A.苹果B.桃C.贝达D.山葡萄6.柿的主要砧木为( ) A.苹果B.桃C.核桃D.君迁子7.河南省常用的苹果砧木为( ) A.山定子B.海棠果C.八棱海棠D.新疆野苹果8.生产上应用的桃的矮化砧木是()A.毛桃B.山桃C.毛樱桃D.山樱桃9.生产用的种子贮藏方法一般采用()A.干藏法B.普通干藏法C.密封干藏法D.湿藏法10.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中速度快的是()A.发芽法B.染色法C.观形法D.无法确定11.用红墨水染色法鉴定种子生活力,子叶和种胚不着色者为()A.有生活力B.无生活力C.二者均有D.不能确定12.砧木种子净度测定时,测定样品重量为10~99.99g时其精度要求为()A.0.1 g B.0.01g C.0.001g D.0.0001 g13.板栗种子的贮藏方法为()A.普通干藏法B.密封干藏C.干藏法D.湿藏法14.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观形法B.染色法C.发芽法D.无法确定15.大粒种子层积处理时,湿沙与种子的比例为()A.1:3~1:5 B.1:5~1:10 C.3:1~5:1 D.5:1~10:1 16.小粒种子层积处理时,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A.1:3—1:5 B.1:5一l:10 C.3:1:5:1 D.5:1~10:1 17.砧木种子进行层积处理时,要求的温度一般为( ) A.–10~–5℃B.–5~17℃C.17~25℃D.25~35℃18.砧木种子播种前整地做畦,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一般做( ) A.低畦B.平畦C.无畦D.高畦19.华北地区露地播种的时期一般是在( )A.2月中旬B.2月下旬至3月上旬C.3月中旬至4月中旬D.4月下旬20.培育实生苗进行阳畦育苗时,阳畦一般采用( )A.低畦B.平畦C.无畦D.高畦21.露地直播时,山桃、毛桃等大粒种子一般采用的播种方式是()A.条播B.撒播C.点播D.都可以22.人工播种时开沟深度依种子大小而定,而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短轴直径的()A.1倍B.1~2倍C.2~3倍D.4~5倍23.两年出圃苗木的嫁接时期,河北秦皇岛地区梨、桃一般在()A.5~6月B.7~8月C.8~9月D.9~10月24.嫩枝接穗采集时,要从树冠外围、中部选生长正常的()A.新梢B.延长枝C.徒长枝D.竞争枝25.对皮层较薄的树种嫁接宜采用()A.“T”形芽接B.带木质嵌芽接C.套管接D.方块形芽接26.先将接穗削成楔形,两个削面长度一致的是()A.腹接B.劈接C.切接D.腹接和劈接27.一般“T”形芽接解绑的时间在嫁接后()A.7天B.10~15天C.20~30天D.30天28.芽接后剪砧高度一般为接芽上部()A.0.5~1.0cm B.1.0~2.0cm C.1.5~2.0cm D.2~3cm 29.下面嫁接方法中,削接穗时两削面等长的是( )A.腹接B:切接C.劈接 D.舌接30.切接时,接穗削面的长度为()A.一面长为3.5cm,另一面为0.5cm B.两面等长、为3~5cmC.一面长为3~5cm,另一面为0.5cm D.两面等长、为0.5cm31.硬枝接穗采集时,剪取充实、健壮的()A.新梢B.一年生发育枝C.二年生枝D.多年生枝32.果树育苗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是()A.“T”形芽接B.带木质嵌芽接C.套管接D.方块形芽接33.嫁接时适用带木质嵌芽接的树种是( )A.苹果B.梨C.桃D.柿34.嫁接时适用“T”形芽接的树种是( ) A.苹果B.李C.杏D.柿35.嫩枝劈接嫁接时期在接穗和砧木新梢半木质化以后( )A.越晚越好B.越早越好C.正好D.20天36.春季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培育当年出圃苗木时,嫁接后即剪砧,剪砧高度一般为接芽上部( )cm。
植物组培自测题与参考答案(简)

第1章复习测试卷二、填空题1.根据外植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
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的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的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4.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
5.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第一人。
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
同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的脱毒兰花。
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的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
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的栽培物种。
烟草、水稻和小麦等的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是非题(×)1.从理论上说,所有的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标准)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脱病毒一般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热处理两种方法。
2.最典型的培养基是1962年发表的的一种适合于烟草愈伤组织快速生长的改良培养基,该培养基后来被称为MS培养基,现已广泛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3.胚状体发育顺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
4.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Vc。
5.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等几种类型。
6.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0.3~0.5mm、带1~3个叶原基为好。
7.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灭菌时,一般情况采用的条件是121温度,保持时间是15~20分钟。
8.在幼胚培养基中,蔗糖的主要作用是维持渗透压、提供碳源和能源和防止幼胚早熟萌发。
9.植物组织培养中,微量元素铁的用量较大,由于在较高pH下,易形成Fe(OH)3沉淀,难以被吸收,所以多用硫酸亚铁(FeSO4·7H20)和乙二胺四乙酸(Na2-EDTA)形成的螯合物,并且单独配制。
10.种质保存大致分为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寸两种方式。
11.外植体选择的原则是:选择优良的种质、选择健壮的植株、选择最适时期、选取适宜的大小。
12.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等。
13.植物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有酶解法和机械法。
14.植板率是指已形成细胞团的单细胞与接种总细胞数的百分数。
15.花粉分离的方法有挤压法、磁搅拌法、漂浮释放法。
16.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7.一个年产4-20万株苗的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其总面积不应少于60平方米,可划分为准备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
18.盐酸硫胺素VB1是脱羧酶辅酶,吡哆醛VB6是转氨酶辅酶。
19.愈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
20.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病毒苗生产题
一、判断题
1.无病毒苗就是没有任何病毒的苗木。
()
2.无病毒苗木繁育必须进国家或省级主管部门审核,责成有关单位完成。
()
3.无病毒苗木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繁殖无病毒果苗。
()
二、单项选择题
1、无病毒苗生产中,任务是生产无病毒苗木的是()。
A、原种圃
B、采穗圃
C、专业苗圃
D、以上都是
2、培育引用无病毒原种,并向采用穗圃提提供无病毒母本树的是().
A、原种圃
B、采穗圃
C、专业苗圃
D、以上都是
3.向专业苗圃无病毒品种接穗、砧木种子和砧木苗的是()。
A、原种圃
B、采穗圃
C、专业苗圃
D、以上都是
4.专业苗圃的任务是()
A.生产无病毒苗
B.生产接穗
C.生产砧木苗
D.以上都是
三、多项选择题
1.培育无病毒苗,需要建立一整套严格的苗木繁育体系,分别是()
A.原种圃
B.采穗圃
C.专业苗圃
D.普通苗圃
2.原种圃的任务有()
A.培育引进无病毒原种
B.保存原种
C.定期对采穗圃进行病毒检查
D.向采穗圃提供无病毒母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