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采矿学
采矿学课程设计15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15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熟悉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采矿工程的设计和计算;2.能够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实际问题;3.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以及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1.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5.采矿工程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以保证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考书方面,我们将选择一些经典的采矿学著作,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一些与采矿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与采矿学相关的实验设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矿大采矿学

大屯煤田:245 km2
远景储量:10000亿t
枣庄煤田:500 km2
淮北局煤田:691.2 km2
鹤岗煤田:252 km2
水城煤田(黔西):7130 km2
铜川煤田:387.2 km2
徐州矿务局:730 km2
平顶山矿务局:714 km2
大同矿务局:约2550km2
•.
井田(Underground mine field)
•.
中国矿区分布
•.
京、津、冀、晋、 鲁、豫、宁等省市 自治区的全部或大 部,甘肃的东部, 内蒙古、辽宁、吉 林的东部,陕西, 安徽的北部和江苏 的西北部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
•.
煤田与矿区
峰峰煤田:3400 km2
神东煤田:31172 km2
淮南煤田:约3000 km2 探明储量:2263亿t
J1 阶段
J2 阶段
J 3阶段
•.
(五)矿井生产系统的概念
1、井田划分为阶段 阶段 (horizon) —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 井田。 阶段划分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 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并等 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 个阶段。
•.
井田划分为阶段
阶段的走向长度等于井田的走向长度 阶段下部布置阶段运输大巷 阶段上部布置阶段回风大巷•.
7— - 210m水平东大巷(矿车轨道) 8— - 210m水平西大巷(矿车轨道)
9— - 600m水平至210m水平折返胶带斜巷 10— - 210m水平至-600m水平副暗斜井 11— 井底车场和斜井保护煤柱边界线 12— - 400m水平井底车场 13— - 400m水平前组煤层东大巷(矿车轨道) 14— - 400m水平前组煤层西大巷(矿车轨道) 15— 洛沟风井(- 400m水平回风井) 16— - 600m水平至210m水平主暗斜井(胶带暗斜井) 17— - 400m水平至— 600m水平副暗斜井 18— - 600m水平前后组大巷贯穿石门(矿车轨道) 19— - 600m水平前后组大巷贯穿石门(胶带)Βιβλιοθήκη •.三、矿井开采的基本概念
矿大采矿学要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1、带区: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
2、石门: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3、采煤方法: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4、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互配合。
5、作业形式:采煤工作面在一昼夜内生产班与准备班的相互配合关系。
6、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那一水平。
7、采区:是指在阶段内沿走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块成为一个采区。
8、支护密度:是在控顶范围内单位面积顶板所支设的支柱数量。
9、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开采。
10、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或采区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11、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2、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13、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4、仰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下向上推进采煤。
15、俯斜开采:采煤工作面沿着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16、及时支护:割煤后,先移支架后推移刮板输送机。
17、滞后支护:即采用先割煤再推溜后移架的支护方式。
18、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
19、顺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一致。
20、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21、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
2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23、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
24、采煤机割煤方式:采煤机割煤与其它工序的相互配合方式。
25、逆向平车场:车辆进入储车线的方向与其提车线的方向相反。
26、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之和,单位一般是万吨/年27、井底车场:连接井筒与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
矿大北京采矿学简答题

1.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 (一)地质因素1、断层、褶曲、煤层厚度变化带、倾角变化带工作面长度方向上应以大的断 层、褶曲、煤层厚度变化带、倾角变化带为上下边界;2、煤层厚度:煤层较厚,M >2.5m ,普采面过长控顶和管理困难;煤层较薄, 工作面过长,作业困难;3、煤层倾角: >25︒45、瓦斯涌出量限制工作面长度。
(二)技术因素 1、受设备限制 炮采—工作面较短 普采—工作面长度可适当加大 综采—工作面最长 2、工艺的影响技术管理水平:工作面愈长,要求愈高; 矿井设计时技术参数的影响:阶段斜长的影响; 足够的月进度。
(三)经济上因素 从经济角度考虑,工作面存在一个产量和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长度。
根据工作面产量 和长度的关系应用数学分析法,给出经济上的 L (m ) 最佳工作面长度。
1—日进刀数,2—工作面日产量,3— 工作面效率2、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缺点(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及适应条件。
(P210) 优点: (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
巷道掘进工程量少 15%, 相应工期短。
(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
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 30 40%。
(3)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
(4)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减少约 1/3。
(5) 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如:倾向断层 — 可沿断层面布置;淋水大 — 仰斜开采;瓦斯大 — 俯斜开采;片帮严重— 俯斜开采。
(6) 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采面单产增加,巷道掘进率降低 ,采出率增加,工 效提高缺点:(1)长距离倾斜巷道辅运和行人困难;(2)当前采掘运机械设备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的要求;(3)大巷装车点多,特别是当工作面单产低,同采工作面个数较多时; (4)下行回风 — 注意监测。
适应条件: (1) < 12︒煤层,效果最好。
(2)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可适用于 12 ︒ 17︒的煤层。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近年来,在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煤矿开采学作为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机械工程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安全工程学、环境工程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本文将从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入探讨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煤矿开采技能煤矿开采学是矿山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开采技术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煤炭资源开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煤炭的矿床特点、储量及开采条件等,培养学生的煤炭开采技能和煤炭资源管理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煤矿开采涉及到众多的安全因素,学生必须在该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认识到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风险,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这样既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煤矿开采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矿床地质、采煤方法、支护技术、与瓦斯治理、矿井水文地质以及煤炭开采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从不同角度全面性地展现了煤炭开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并为学生提供了对煤炭开采过程的全面了解。
1.煤炭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种类、储量和质量等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矿床地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煤炭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煤炭矿床的地质结构和性质。
3.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煤炭开采的基础和核心,这部分内容介绍了煤炭采矿的各种采煤方法,包括开拓采掏、水平开采、采空区采掘、长壁采掘等,使学生掌握各种煤炭采矿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矿山压力及其控制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_1_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考研全真预测一《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一、名词解释(30分)1、矿山压力;2、碎胀系数;3、周期来压;4、支承压力;5、弹性后效;6、格里菲斯强度理论;7、充分采动;8、构造应力;9、岩石单轴抗压强度;10、结构面二、绘图解释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15分)三、绘图说明采煤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其分区。
(15分)四、简述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
(15分)五、简述构造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
(10分)六、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石相互作用原理。
(15分)七、简述影响岩体强度的主要因素。
(15分)八、已知弹性波在某岩体中传播速度V M=1750m/s,弹性波在该中岩石中传播速度V R=2120m/s,岩石单向抗压强度R c=220MPa,单向抗拉强度R t=20MPa,试求该岩体的准岩体强度R cm及R tm。
(10分)九、试述采场上覆岩层关键层的特征。
(10分)十、论述有关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的假说。
(15分)《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1、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上的力。
2、碎胀系数: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岩石碎胀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3、周期来压:老顶初次来压以后,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4、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挖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支承压力。
5、弹性后效:加载(或卸载)后经过一段时间应变才增大(或减小)到一定数值的现象。
6、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认为在材料内部存在许多均匀地、随机分布的窄缝形微裂隙。
在力的作用下,处于不利方位的裂隙端部就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该处的应力达到所施加压力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是裂隙就沿其长度方向开始扩张,直至材料整体破坏。
矿业大学采矿系统工程陈PPT学习教案

总论 二、采矿系统工程
第4页/共37页
2021/7/15
5
2、系统模型
2.1 系统模型的定义
系 统 模型是 把系统 的各个 构成要 素通过 适当的 分解、 筛选、 抽象和 归纳等 工作之 后,用 某种表 现形式 描述出 来的简 明映象 。即模型是系 统理想 化的抽 象 或简 化表示 ,是实际系统 的代替 物,它 描述了 现实世 界的某 些主要 特点, 一般地 说,模 型具有 以下三 个持征 : (1) 模型是 现实世 界的一 部分的 抽象或 模仿; (2) 模型是 由那些 与分析 的问题 有关的 因素所 构成; (3) 模型表 明了有 关因素 之间的 逻辑关 系或定 量关系 。 总之,由于模型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 ,必须 反映实 际,要 具有现 实性; 又由于 它是现 实世界 的抽象 ,所以 就不应 等同于 实际, 而要比 客观实 际简单 、抽象 ,具有 近似性 ,即模 型中只 能包括 现实系 统中的 主要因 素,而 把非本 质的因 素排除 在模型 之外, 以便于 模型处 理;由 于系统 存在于 一定外 界环境 之中, 这就要 求模型 对环境 有—定 的适应 能力。 因此, 一个较 好的模 型应具 有现 实 性 、 易 处 理 性 和 适 应 性 。
第1页/共37页
2021/7/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2 系统的定义
*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奥 地利) 认为: “系统 可以定 义为相 互关联 的元素 的集合 。” * 前苏联学者A.N.乌约莫夫关于系统 的定义 是,“ 可以把 系统定 义为客 体的集 合,在 这个集 合上实 现着带 有固定 性质的 关系。 ” * 日本工业标准对系统的定义是,“许 多组成 部分保 持着有 机的序 ,并向 着同一 个目标 行动, 就称作 系统。 ” * 韦氏辞典把系统定义为:“系统是有 组织的 或是组 织化了 的总体 ,以及 构成总 体的各 种概念 、原理 和规则 的相互 作用及 相互依 赖诸要 素的集 合。” * 钱学森等学者对系统的定义是,“系 统是由 相互作 用和相 互依赖 的若干 组成部 分结合 成的、 具有特 定功能 的有机 整体。 ”
矿大北京采矿学采煤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分层分采: 采用倾斜分层采煤法开采厚煤层时,在一个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等顶板垮落稳定后,再掘进区段平巷开采下一分层,称为“分层分采”.“三下一上”开采:指的是在建筑物上、铁路上、水体上和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的开采。
矿井巷道: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mining area)—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阶段划分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并等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开采水平:将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区段。
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其他生产系统. 炮采: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炮采工艺标志是爆破破煤普采: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综采: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的采煤工艺系统。
正悬臂和倒悬臂:正:顶梁的悬臂方向在工作面一侧;倒:顶梁的悬臂方向在采空区最大控顶距:当工作面推进一次或二次之后,工作空间达到的允许的最大宽度;最小控顶距:应及时回柱放顶,使空间只保留回采工作所需要的最小宽度。
放顶步距:在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两次放煤之间的推进距离人工假顶:即指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采上一分层时在顶板上铺设某些材料(如竹笆、金属网等)然后回柱放顶,跨落岩石经过压实形成的下一分层开采时的顶板再生顶板:如果煤层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分较高的分层,顶分层开采后,采空区中垮落的破碎岩石在上覆岩层的压力作用下,再加上顶分层回采时向采空区内注水或注浆,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重新胶结成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强度的再生顶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1992
精品课件
煤矿开采方法主要参考书
煤炭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煤炭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 北京:1997.2 《采煤学》(1979年版)
精品课件
近代社会中国的采矿业
我国1876年创办基隆煤矿 1878年创办开平煤矿 1850年后
近代采矿工业 机器生产:提升、运输、排水 如开滦、抚顺、淄博、萍乡 帝国主义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精品课件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
时间(年) 产量(亿t)
时间(年) 产量(亿t)
1949
0.324
1999
10.44
1979
6.36
2000
9.99
1990
10.79
2001
11.06
1995
精品课件
煤矿开采方法主要参考书
徐永圻.煤矿开采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张宝明.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2001 徐永圻.中国采煤方法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陈炎光.中国采煤方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陈炎光.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枣庄煤田:500 km2
淮北局煤田:691.2 km2
鹤岗煤田:252 km2
水城煤田(黔西):7130 km2
铜川煤田:387.2 km2
徐州矿务局:730 km2 精品课件
2
神东煤田: 探明储量:2263
远景储量:
井田(Underground mine field)
(一) 井田
井田(矿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 煤田或全部煤田
精品课件
(三)矿井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Zk 服务年限T
生产能力A
可采储量愈多,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愈大
可采储量一定,应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国外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
40~50a
国内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一般不小于60a
国内外矿井的生产能力有增大和服务年限有缩小的 趋势
精品课件
(四)井田内的再划分
20— - 600m水平水泵房、变电所
28
23
24
25
22
18 19
- 600m水平
26
21
20
17 14
12 13 15 11
14 16 10
- 400m水平7 - 210m水平
9
5
8 6
F3
- 75m水平 1 24 3
21— - 450m水平孙良回风石门 22— - 600m水平井底车场 23— - 600m水平前组煤层东大巷(矿车轨道)
采区斜长=阶段斜长( 可达1000m)
采区走向=400m~5000m
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
区段下部有区段运输平巷
区段上部有区精品课段件 回风输平巷
采区
2 6A
C14 3 5 1
走向长壁工作面: 工作面沿倾斜布置 沿走推进
精品课件
2 阶段划分为划分为带区,带区划分为分带
分带—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长条,每一个长条叫一个 分带。 由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
煤矿开采方法总论
煤炭工业以开采煤炭为目的
煤炭开采 9394%
地下开采
67%
露天开采
煤矿开采方法:主要讲授煤矿现代地下开 采的方法和基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煤矿现代地下开采的方法和基
本知识。
精品课件
煤矿地下开采的特点
1、受资源赋存条件的制约 2、工作场所不断移动 3、复杂的生产和管理系统 4、必须设置人工构置物保护工作空间 5、安全问题突出
井田大小 :
范围
走向长
度
倾向水平投影(宽度) 井田面积大小
精品矿课件 井生产能力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井型
井
田走向长度(m)
小型矿井
1500
中型矿井 4000
大型矿井 8000
精品课件
(二)矿井生产能力和井型
矿井生产能力 —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 /a。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时间(年)内采 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 矿井经过技术改造, 核定后的生产能力,万t /a。 井型 —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将 矿井划分的类型,称井型。 井型分大、中、小三种。
精品课件
中国矿区分布
精品课件
京、津、冀、晋、 鲁、豫、宁等省市 自治区的全部或大 部,甘肃的东部, 内蒙古、辽宁、吉 林的东部,陕西, 安徽的北部和江苏 的西北部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
精品课件
煤田与矿区
峰峰煤田:3400 km2 31172 km2
淮南煤田:约3000 km2 亿t
大屯煤田:245 k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000亿t
43— 北区地面工业场地 44— 北区千米副立井 45— 北区千米回风井 46— 北区-800m水平千米副立井井底车场 47— -800m水平胶带大巷(服务于下山阶段) 48— -1050m总回风巷 49— -800m水平前组煤层四采区集中下山 50— -800m水平前组煤层五采区集中下山 51— -1050m水平副暗斜井(矿车轨道) 52— -1050m水平主暗斜井(胶带) 53— -1050m水平回风上山 54— -1050m水平矸石暗斜井(矿车轨道) 55— -1050m水平井底车场 56— -1050m水平东大巷(矿车轨道) 57— -1050m水平西大巷(矿车轨道) 58— -800m水平二采区前组煤层集中下山 59— 北区地面工业场地及立井保护煤柱边界线
精品课件
井田划分为阶段
2 + 150 1 _+ 0 一水平 -150 二水平 -300 三水平
阶段的开采顺序:下行式
精品课件
井田划分为阶段
A
q1
C3
C1 q 2 C2
q3
C4 J1
J2
J3
精品课件
水平(level )
水平(level )— 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 表示:标高、开采顺序及用途 (1)0、-200、-500水平等 (2)矿井生产中,表示开采顺序,又称第一 水平、第二水平 (3)矿井生产中,常把运输大巷所在的水平 称运输水平;回风大巷所在的水平称回风水 平。
精品课件
开采水平( mining level)
开采水平(简称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 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布置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 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
广义的水平 — 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 面 既包括一个水平,又包括所服务的阶段
阶段上部 平 阶段下部
回风水 精品课运件 输水
精品课件
井型
井型 )
生产能力(万t / a
大型矿井: 120、150 、180 、240 、300、
400、 500及500以上
特大型矿井
其中300万t/a及其以上称
中型矿井: 45 、 60 、90 。
小型矿井: 9 、 15 、 21、 30。
精品课件
矿井年产量
矿井年产量— 矿井实际生产的煤炭数量,万 t/a。 矿井年产量与生产能力有时同义,有时不同义 。
J1
1
J2
倾斜向长壁工作面: 工作面沿走向布置 沿倾向推进
J3
精品课件
阶段划分为划分为带区,带区划分为分带
J1 阶段 J2 阶段 J3 阶段
J1 阶段 J2 阶段 J 3阶段
精品课件
3 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带区
P3
P1
P2
P4
panel
井田沿倾斜高差较小的条件下
精品课件
为盘区或带区
P3
P1
P2
1—主斜井(胶带输送机) 2— 一副斜井(东副斜井,原串车提升的主斜井) 3— 二副斜井(西副斜井) 4— 浅部回风井(东风井) 5— - 75m水平东大巷(矿车轨道) 6— - 75m水平西大巷(矿车轨道)
7— - 210m水平东大巷(矿车轨道) 8— - 210m水平西大巷(矿车轨道)
9— - 600m水平至210m水平折返胶带斜巷 10— - 210m水平至-600m水平副暗斜井 11— 井底车场和斜井保护煤柱边界线 12— - 400m水平井底车场 13— - 400m水平前组煤层东大巷(矿车轨道) 14— - 400m水平前组煤层西大巷(矿车轨道) 15— 洛沟风井(- 400m水平回风井) 16— - 600m水平至210m水平主暗斜井(胶带暗斜井) 17— - 400m水平至— 600m水平副暗斜井 18— - 600m水平前后组大巷贯穿石门(矿车轨道) 19— - 600m水平前后组大巷贯穿石门(胶带)
2000年,国有重点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59.4%
精品课件
高产高效矿井
2002年 78个综采队年产超过100万吨
万吨
18个综采队年产超过200
300万吨
9个综采队年产超过
神华大柳塔矿综采队年产803万吨
一 矿 一 面 全 矿 产 量 920 万
吨
精品课件
小结
•发展速度与成就举世瞩目,煤炭产量曾连续 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采矿业总体来讲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 差距,但潜力巨大。 •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前进式:先采井筒附近的采区、盘区或带区,后采井田边 界的采区、盘区或带区 后退式:先采井田边界的采区、盘区或带区,后采井筒附 近的采区、盘区或带区
初期工程量、投资、达产期
P3
P1
P2
P4
精品课件
采区、盘区或带区沿煤层走向的开采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