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安装工艺[详细]

合集下载

蓄电池安装规范

蓄电池安装规范

一、工程概况 2二、施工部署 22.1 施工部署与准备工作 22.2 施工临时设施 32.3 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协调 32.4 施工力量组织与建制 3三、施工工序及施工步骤 43.1 施工工序 43.2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5四、施工安装及技术要求 5五、施工进度计划185.1 进度计划185.2工程进度保证措施18六、工程质量保证196.1技术、工艺上的质量保证措施196.2 施工质量保证操作流程图216.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21七、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27.1 保证安全措施227.2 安全检查表227.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5八、施工环境保障措施25九、工程竣工后的保修措施26基站设备安装规范(之二,电池安装)四、电池安装1、电池检查蓄电池运到后,首先应仔细检查包装有无异常,在搬运过程中不要使蓄电池受到撞击,开箱时要小心。

λλ开箱时,蓄电池要离安装地点近,开箱后检查蓄电池及附件的外观、数量等。

检查蓄电池外壳有无损伤、漏液等。

λλ当发生蓄电池掉落、电池外壳受到撞击时,与工程负责人提供详细的情况,让工程负责人处理。

2、安装注意事项采取安全措施(搬运λ工具、衣服、安全帽、安全标志等),保证安全,不发生事故。

λ由于蓄电池很重,搬运蓄电池时,应格外小心,不要使其受到撞击。

严禁烟火,不要靠近烟火或使其短路,以防产生火花。

λλ防止短路。

由于蓄电池已充电,应避免蓄电池短路,以防止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λ把蓄电池安装在通风良好,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不要把蓄电池安装在有可能水浸的地方。

λ在紧固电池接线端子的螺母和螺栓时,要紧固到规定的扭钜,否则,可能会产生火花并造成端子损坏。

λ把导电膏涂到蓄电池的接线端子部位。

否则,可能会造成生锈,增加接触电阻,蓄电池性能无法满足要求。

λ电池外壳和盖子的清洁使用浸有水的布擦拭。

为了防止产生静电,发生火花的危险,不要使用毛掸子和干布擦拭电池。

不要使用橡胶水,挥发机油等有机溶剂,否则会使电池外壳开裂。

蓄电池安装工艺

蓄电池安装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通用表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蓄电池安装标准

蓄电池安装标准

2—15 蓄电池安装工艺标准(215—1998)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30A·h以上的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10A·h及以上的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设备及材料要求2.1.1 凡使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2.1.2 安装的设备及器材应有铭牌,注明厂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并应有合格证件及技术文件。

2.1.3 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2.1.4 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用硫酸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并有产品合格证。

2.1.5 配制钢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级化学纯度的氢氧化钾(KOH),其技术条件见表2-36。

氢氧化钾技术条件表2-36指标名称化学纯氢氧化钾(KOH)(%) ≥80碳酸盐(以K2CO3计)(%) ≤3氯化物(Cl)(%) ≤0.025硫酸盐(SO4)(%) ≤0.01氮化合物(N)(%) ≤0.001磷酸盐(PO4)(%) ≤0.01硅酸盐(SiO3)(%) ≤0.1钠(Na)(%) ≤2钙(Ca)(%) ≤0.02铁(Fe)(%) ≤0.002重金属(以Ag计)(%) ≤0.003澄清度试验合格2.1.6 蓄电池用蒸馏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2.1.7 蓄电池台架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1.8 绝缘子、绝缘垫无碎裂和缺损;型钢无明显锈蚀。

第2页@ 筑龙网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 《2 —1 5 蓄电池安装工艺标准》资料编号:G Y 2 1 5 - 1 9 9 8 @2.1.9 其他材料:防锈漆、耐酸漆,电力复合脂、镀锌螺丝、塑料带、沥青漆、酒精、铅板均应有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配液池、台钻、砂轮、电锤、榔头、板锉、圆锉、手锯、扳手、水平尺、线坠、尺、钢卷尺、木锤、铜带榔弯器、油刷子、手电筒、电焊机、气焊工具、排风扇、摇表、万用表、直流电压表、比重计、温度计、陶瓷缸、漏斗、玻璃棒、量杯、吸液器、眼镜、耐酸碱服、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

蓄电池安装工艺

蓄电池安装工艺
4
母线弯曲不一致
施工应使用专用机具
应派责任心强的工人施工,在焊正式的极板前,先进行一次试焊
材料使用不按要求施工,与蓄电池连接用材料不用耐酸材料
施工前对材料应进行认确实检查,材质、数量要准确齐全
加强检查,认真记录,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蓄电池充放电工作
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设备材料进货检验记录。
7.2设备材料产品化验单及合格证。
3.6.8蓄电池充放电严格按技术资料进行,以防过充、过放损坏极板,影响使用寿命。
3.7碱性蓄电池充放电及注意事项:
3.7.1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要按产品说明书与有关技术资料进行。
3.7.2电解液的注入:
3.7.2.1清洗电池,擦去油污;
3.7.2.2注入电解液需用玻璃漏斗或者盗漏斗;注入后2小时进行电压测量,如测不出可等8~10h,再测一次,还测不出电压或者电压过低,说明电池已坏,需更换电池;
3.7.3.3钢镍蓄电池充电先用正常充电电流充6h,1/2正常充电电流继续允6h,接着用8h放电率放电4h,如此循环,充、放电要进行三次;
3.7.3.4对铁镍蓄电池用正常充电电流充12h,再用8h率放电,当两极电压降至1.1V时,再用12h率(1/3正常充电电流)充电一次。
3.7.4注意事项:
3.7.4.1配制碱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瓷或者珐琅制成;
3.7.2.3电解液注入后2小时还要检查液面高度,液面务必高出极板10~15mm;
3.7.2.4在电解液中注入少量的火油或者凡士林油,使其漂浮在液面上,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与电解液接触。
3.7.3充、放电:
3.7.3.1碱性蓄电池的充、放电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3.7.3.2假如没有注明,充、放电电流可按下列方法计算:电池的额定容量除以4(或者乘以25%),即额定容量为100A·h的蓄电池可用25A进行充电;

蓄电池安装质量管理[详细]

蓄电池安装质量管理[详细]
3.5.5固定型开口式蓄电池隔板在注入电解液前24h内插入,注入电解液应高出极板上部10~20米米.
3.5.6蓄电池充电要在电解液注入3~5h(一般不宜超过12h)、液温低于30℃以下进行,充电时液温不宜高于45℃.
3.5.7防酸隔爆式铅蓄电池的防酸隔爆栓在注酸完后装好,防止充电时酸气大量外泄.
3.5.8蓄电池在充电时要严格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
3.7.1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要按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
3.7.2电解液的注入:
3.7.2.1清洗电池,擦去油污;
3.7.2.2注入电解液需用玻璃漏斗或瓷漏斗.注入后2小时进行电压测量,如测不出可等8~10h,再测一次,还测不出电压或电压过低,说明电池已坏,需更换电池;
3.7.2.3电解液注入后2小时还要检查液面高度,液面必须高出极板10~15米米;
3.7.3.3镉镍蓄电池充电先用正常充电电流充6h,1/2正常充电电流继续允6h,接着用8h放电率放电4h,如此循环,充、放电要进行三次;
3.7.3.4对铁镍蓄电池用正常充电电流充12h,再用8h率放电,当两极电压降至1.1V时,再用12h率(1/3正常充电电流)充电一次.
3.7.4注意事项:
3.7.4.1配制碱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瓷或珐琅制成;
指标名称
浓硫酸
使用中电解液
蒸馏水
硫酸(H2SO4)(%)
≥92
40~15
灼烧残渣含量(%)
≤0.05
≤0.02
≤0.01
锰(米n)含量(%)
≤0.0001
≤0.00004
≤0.0001
铁(Fe)含量(%)
≤0.012
≤0.004
≤0.0004
砷(As)(%)

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蓄电池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总则1.为保证蓄电池组旳工程安装质量,增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旳提高,保证蓄电池组旳安全运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作为统一旳施工作业技术准则。

2.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电压为220V及以上,容量为350A·h蓄电池组安装。

3.根据工程实际状况,本指导书重要简介免维护蓄电池施工工艺。

二.工艺流程1.开箱检查设备抵达现场后,应在规定期限内作验收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包装及密封良好。

b.开箱检查清点数量,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附件齐全,元年无损坏及漏液状况。

c.产品旳技术文献齐全。

d.电池如长期放置,需拧紧密闭气塞,清理洁净,在极柱上涂抹防腐脂。

2.施工准备2.1将蓄电池室打扫洁净,做到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2.2设备支架安装按照图纸设计尺寸,将厂家所电池支架安装到蓄电池室,找平找正,固定牢固。

如有支架掉漆现象则在电池安装前进行补漆。

2.3半蓄电池逐一用干布擦试洁净,搬运到蓄电池室内。

在搬运摆放过程中,严禁将蓄电池倒置或重叠,严禁是电池正、负极短路。

3.蓄电池安装3.1蓄电池组安装3.1.1蓄电池安装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外观检查:a.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应密封良好。

b.蓄电池旳正、负端柱必须极性对旳,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部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旳勇气性能良好。

c.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

3.1.2清除蓄电池表面污垢时,应采用酒精擦拭。

3.1.3蓄电池组旳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蓄电池放置旳平台,基架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b.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旳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洁。

c.连接条及抽头旳接线应对旳,接头连接部分应涂以电力复合脂,螺栓应紧固。

d.有抗需规定期,其抗震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3.1.4蓄电池旳引出电缆旳敷设除应满足《电缆线路施工及二次接线工艺作业指导书》旳内容外,还应满足下列规定:a.电缆旳引出线应用塑料带标明正、负极旳极性,红色为正,兰色为负。

铅酸蓄电池组装工艺规程1

铅酸蓄电池组装工艺规程1

铅酸蓄电池组装工艺规程一、检查正、负极板二、称/配片三、包片四、手工焊接五、下槽六、彩环七、加酸八、充电九、包装一、检查正、负极板极板要求:极板无明显缺陷,四框及板面平整、干净、无断裂、掉膏、穿孔、弯曲、严重凹凸不平、环状裂纹等现象,极耳下方不允许有穿孔、活物质松动、脱落与板栅剥离,铅膏与板栅之间的结合力强,从1米高处自由落体掉下,铅膏无脱落现象发生等。

1、正极板无白花,PbO2的含量(78—88)%;2、负极板PbO的含量≦10%;3、正极板水分的含量≦0.4%;4、负极板水分的含量≦0.3%;5、检验频度10箱抽取300片。

二、称/配片所需材料及工具电子称(精度0.1克)铜刷1、自检正、负极板,挑出不符合要求的极板;2、20AH/只正极板24片,负极板30片;正极板每片110克,负极板每片74克;每个小单格正极板重量不得小于434克,负极板的重量不得少于362.5克;并且每个小单格正、负极板的总重量不得小于804克。

3、17AH/只正极板24片,负极板30片;正极板每片97克,负极板每片65克;每个小单格正极板重量不得小于382克,负极板的重量不得小于317.5克;并且每个小单格正、负极板的总重量不得小于707克。

4、12AH/只正极板42片,负极板48片;正极板每片43克,负极板每片29克;每个小单格正极板重量不得小于290.5克,负极板的重量不得少于228克;并且每个小单格正、负极板的总重量不得小于522.5克。

5、10AH/只正极板42片,负极板48片;正极板每片40克,负极板每片26克;每个小单格正极板重量不得小于269.5克,负极板的重量不得少于196克;并且每个小单格正、负极板的总重量不得小于477.5。

6、称片时,称正极板和称负极板的工位一定要隔分开,称片时所留下的铅粉要远离所有工位,保持工作台面卫生清洁、干净。

三、包片所需材料及工具包片盒隔板纸 PVC薄膜单格塑壳擦手毛巾1、包片时,重的正极板匹配轻的负极板,轻的正极板匹配重的负极板,两种匹配的情况必须做好标识,分开放置。

蓄电池安装施工方法

蓄电池安装施工方法

蓄电池安装施工方法蓄电池是储存电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系统、电力系统以及工业领域。

蓄电池的安装施工是确保其性能和寿命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为您介绍蓄电池安装施工的方法。

一、准备工作1.确定蓄电池安装的位置:选择一个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位置,离充电设备和电源开关较近,并避免阳光直射。

2.检查安装环境:清理安装位置,确保没有灰尘、杂物等影响蓄电池散热和运行的物品。

3.准备安装工具:包括螺丝刀、扳手、电钻、电缆切割工具等。

二、安装过程1.安装蓄电池支架:根据蓄电池的尺寸和重量,选购合适的支架,并根据蓄电池的数量安装相应数量的支架。

安装支架时,要确保支架稳固,不易晃动。

2.连接电缆:根据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需求,选购合适的电缆,并根据电缆尺寸和长度计算好各个连接点的距离。

在连接电缆时,注意正确选择电缆规格,并确保电缆连接处无损坏和松动。

3.安装蓄电池:根据蓄电池的安装方式(横置或竖置),将蓄电池放置在支架上,并使用相应的螺丝固定蓄电池,确保蓄电池不易晃动。

4.连接充电设备和电源:将充电设备和电源与蓄电池连接。

如果使用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确保充电设备的电流和电压与蓄电池要求相符。

连接时,要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固性,避免插拔时导致接触不良。

5.检查安装工作:完成蓄电池的安装后,检查蓄电池的连接是否正确、稳固,确保电缆没有短路现象,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检查蓄电池支架是否稳固,蓄电池是否有损坏或漏液等情况。

6.启动系统:当蓄电池安装和连接完成后,可以通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启动系统,检查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可以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判断蓄电池是否正常工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1.在安装过程中,应先断开电源,避免触电造成伤害。

2.在安装和连接电缆时,严禁短路现象,避免电流过大引发安全事故。

3.安装过程中,注意避免蓄电池与金属接触,避免发生火花引发爆炸事故。

4.定期检查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蓄电池的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液及充放电

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

送电、验收
3.2设备点件检查:
3.2.1设备拆箱点件检查应由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3.2.2根据装箱单或供货清单的规格、品种、数量进行清点.
3.2.3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3.2.4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附件是否齐全,部件是否损坏.
3.7.4.4配制好的电解液必须密封,不能与空气接触,以防产生碳酸盐.
3.8蓄电池送电及验收
3.8.1蓄电池送电:
蓄电池二次充电后,经过对蓄电池电压、电解液比重、温度检查正常后交建设单位使用.
3.8.2验收:
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文件:
3.8.2.1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
3.8.2.2蓄电池安装、充、放电记录;
配液池、台钻、砂轮、电锤、榔头、板锉、圆锉、手锯、扳手、水平尺、线坠、钢板
尺、钢卷尺、工具、排风扇、摇表、万用表、直流电压表、比重计、温度计、陶瓷缸、漏斗、玻璃棒、量杯、吸液器、眼镜、耐酸碱服、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3.3.4台架的安装:
3.3.4.1台架、基架数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2台架安装前应刷耐酸漆或焦油沥青;
3.3.4.3电压高于48伏的蓄电池架,应用绝缘子或绝缘垫与地面绝缘;
3.3.4.4台架的安装应平整,不得歪斜.
3.4蓄电池组安装:
3.4.1蓄电池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3.3.2蓄电池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3.3.2.2引出线应用塑料色带标明正、负极性.正极为赭色,负极为兰色.
3.3.2.3孔洞及保护管处应用耐酸、碱材料密封.
3.3.3蓄电室内裸母线安装除应符合有关规范外,尚应采取防腐蚀措施.连接处应涂电力复合脂.
3.4.2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3.4.3有抗震要求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3.4.4温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一侧.
3.5配液与充放电:
3.5.1配液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3.5.1.1硫酸应是蓄电池专用硫酸,并应有制造厂产品合格证;
3.5.1.2蒸馏水应符合标准要求;
3.6.6严格禁止把蒸馏水向硫酸内倾倒;
3.6.7配注电解液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专用保护用品(防护眼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确保操作安全;
3.6.8蓄电池充放电严格按技术资料进行,以防过充、过放损坏极板,影响使用寿命.
3.7碱性蓄电池充放电及注意事项:
3.7.1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要按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
3.8.2.3材质化验报告.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首次充、放电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及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充、放电记录.
4.1.2蓄电池组母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1.2.1110V的蓄电池组不小于0.1米Ω;
4.1.2.2220V的蓄电池组不小于0.2米Ω.
3.7.3.4对铁镍蓄电池用正常充电电流充12h,再用8h率放电,当两极电压降至1.1V时,再用12h率(1/3正常充电电流)充电一次.
3.7.4注意事项:
3.7.4.1配制碱性电解液的容器应用铁、钢、陶瓷或珐琅制成;
3.7.4.2严禁使用配制过酸性电解液的容器;
3.7.4.3配制溶液的保护用品和配酸性溶液相同;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4.2基本项目:
4.2.1蓄电池台架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1木台架干燥、光滑、无活疖和劈裂;台架尺寸正确,防酸处理完整;
4.2.1.2木台架子直整齐,水泥台架耐酸衬砌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2.2电池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2.1稳固垫平、排列整齐、标志正确、清晰齐全、绝缘子绝缘垫板等无碎裂和缺损;
(%)
≤0.005
二氧化硫(SO2)含量
(%)
≤0.007
碱性蓄电池用电解液标准表2-38
项目
新电解液
使用极限值
外观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
密度
1.19~1.25(25℃)
1.19~1.21(25℃)
含量
KOH240~270g/l
KOH240~270g/l
Cl-
<0.1g/l
<0.2g/l
CO2
<8g/l
2.3.2土建工程全部施工完毕,门窗齐全.
2.3.3蓄电池室耐酸地面做完,墙、门、窗、通风道内外金属结构均应刷完耐酸漆.
2.3.4放置蓄电池台墩均已施工完毕.
2.3.5采暖、通风装置以及照明全部达到使用条件.
蓄电池室上、下水道接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

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

蓄电池组安装
氯化物(Cl)
(%)
≤0.025
硫酸盐(SO4)
(%)
≤0.01
氮化合物(N)
(%)
≤0.001
磷酸盐(PO4)
(%)
≤0.01
硅酸盐(SiO3)
(%)
≤0.1
钠(Na)
(%)
≤2
钙(Ca)
(%)
≤0.02
铁(Fe)
(%)
≤0.002
重金属(以Ag计)
(%)
≤0.003
澄清度试验
合格
2.2主要机具: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共 页
第 页
交底内容:
蓄电池安装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30A·h以上的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10A·h及以上的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凡使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2.1.2安装的设备及器材应有铭牌,注明厂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并应有合格证件及技术文件.
3.5.13温度在25℃时,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的85%以上;当温度不在25℃时,其容量可按下式换算:
C25=
式中t——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平均温度(℃);
Ct——
在液温为t℃时实际测得容量(A·h);
C25——
换算成标准温度(25℃)时的容量(A·h);
0.008——
容量温度系数.
3.5.14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间隔不宜超过10h.
3.2.5铅酸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5.1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板应密封良好.
3.2.5.2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配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的通气性能良好.
3.2.5.3透明的蓄电池槽,应检查极板无严重受潮和变形;槽内部位应齐全无损伤.
3.2.6镉镍碱性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
≤0.002
≤0.0008
≤0.0002
色度测定
(米l)
≤2.0
透明度
(米米)
≥50
透明无色
无色透明
电阻率(25℃)
(Ω·厘米)
≥10×104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5
≤0.0003
铵(NH4)含量
(%)
≤0.005
≤0.0008
铜(Cu)含量
(%)
≤0.002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4.2.2.2容器内无严重沉淀或其它杂物,容器本体无渗漏,表面清洁,容器内的有关表计清晰可见,电解液液位正确.
<50g/l
Ca·米g
<0.1g/l
<0.3g/l
氨沉淀物Al/KOH
<0.02%
<0.02%
Fe/KOH
<0.05%
<0.05%
3.5.4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其温度不直高于30℃,当室温高于30℃时,不得高于室温.注入液面高低度应在高低液面线之间.
3.5.5固定型开口式蓄电池隔板在注入电解液前24h内插入,注入电解液应高出极板上部10~20米米.
2.1.3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2.1.4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用硫酸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并有产品合格证.
2.1.5配制钢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级化学纯度的氢氧化钾(KOH),其技术条件见表2-36.
2.1.6蓄电池用蒸馏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锰(米n)含量
(%)
≤0.0001
≤0.00004
≤0.00001
铁(Fe)含量
(%)
≤0.012
≤0.004
≤0.0004
砷(As)含量
(%)
≤0.0001
≤0.00003
氯(Cl)含量
(%)
≤0.001
≤0.0007
≤0.0005
氮氧化物(以N计)含量
(%)
≤0.001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3.5.15充放电全过程,按规定时间作好电压、电流、比重、温度记录及绘制充放电特性曲线图.
3.6蓄电池施工注意事项:
3.6.1蓄电池室通风必须良好;
3.6.2蓄电池室严禁烟火;
3.6.3极板焊接时,必须由有经验的焊工进行,电工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