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推荐下载
微生物思考题1

微生物思考题1微生物学思考题介绍1、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2、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3、什么是微生物?原核微生物菌落、芽孢、phb、鞭毛伴孢晶体菌毛、lps、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糖被、异形胞、磁小体、原生质体、l型细菌、性菌毛。
-1、g+、g细菌的细胞壁化学成分、结构及相关的特点有何区别?2、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6、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9、细菌主要贮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是什么?10.细菌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根据分离后的不同排列,将球菌分为哪些种类?12.典型细菌的大小和重量是多少?14.蓝藻及其特征?15、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染色方法、步骤、结果是什么?16.比较了链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化学成分。
18.细菌糖原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它对细菌本身有什么影响?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细菌糖可以根据其现有特性分为几种类型?简要描述了它们的特点。
19、细菌芽孢的作用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使之具有这种作用?真核微生物假根、子实体、吸器菌丝、菌丝体、真菌丝、假菌丝1.霉菌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特征是什么?它们能区分哪些特殊结构?2.尝试比较各种真菌孢子的特征。
3、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4、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
5、比较真核与原核生物的异同。
7、真菌及其特点?病毒斑块、病毒、轻度噬菌体、强效噬菌体、溶原细菌、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亚病毒、包涵体、包膜、原噬菌体、噬菌体滴度、一步生长曲线1、病毒颗粒和核壳之间的关系?2、病毒的一般大小?病毒粒子的典型构造?病毒粒子有哪几种对称形式?试各举一例。
3、简述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史?4.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能反映噬菌体的哪些特征参数?这是什么意思?一步生长曲线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5.以大肠杆菌偶噬菌体为例,简要描述了其生活史(增殖过程)。
医学微生物学 课后习题

11.R因子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______C______.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原生质体融合 E.溶 原性转换 12.下列那种因子不是质粒______E______. A.Col因子 B.R因子 C.性因子 D.Vi因子 E.转 移因子 13.下列哪项是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____E____ ____. 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 C.使用 广谱抗生素 D.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 E.根据药敏 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15.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___C_________.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任何时期
16.细菌变异多发生在____D________.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任何时期
17.无机盐对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不包括___C________.
A.构成菌体成分
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
E
8.能产生外毒索的白喉杆菌,是因为其有___________
_. A. R质粒 B. F质粒 C. Vi质粒 D. C
ol质粒
E.前噬菌体
9.细菌转导和溶源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D_____. A.需质粒参与 B.需性菌毛参与 C.需毒性噬菌体介导 D.需温和噬菌体介导 E.共体菌和受体菌直接接触 10.关于R质粒,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B_____. A. R质粒是编码细菌耐药的基因 B.一种R质粒只含有针对 一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 C. R质粒可分为结合性R质粒和非 结合性R质粒 D.结合性R质粒是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 定因子组成 E.非结合性R质粒可经转化或转导方式进入受 体菌
习题
三、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它有哪些特点?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6.简述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2章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孢?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举例说明细菌的属名和种名。
8.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9.试根据细菌和古生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泛。
10.细菌(狭义)、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比较细菌(狭义)、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
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是透明无色,衰老的是淡蓝色,死亡的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
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
6.在进行细菌涂片时应注意哪些环节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
2、如果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接种环滴一小滴,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干燥和热固定合并成一步。
但是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
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则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7、冲洗后干燥,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节省时间,同样的,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完整版)微生物实验思考题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破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滴香柏油。
作用: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2、根据实验体会,谈谈应如何根据所观察微生物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物镜进行有效的观察。
答:细菌用油镜,真菌用高倍镜.都是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调到合适的视野和合适的清晰度. 放线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相对较大,用放大40 倍的物镜就可以看了,细菌小,要用放大1000 倍的物镜看,感觉还很小。
病毒那就要用电子显微镜看了。
3、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
4、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答: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
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
5、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应分别是什么颜色?答:不可以。
因为碘与染料会结合成大分子,使得染料分子不能穿过细胞的细胞壁,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脱色后复染前,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无色。
6、不经过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答:不行。
在复染之前,革兰氏阴性菌是无色透明的,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或者脱色过度,也会造成阳性菌脱色,不经过复染,无法进一步区别。
7、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应该注意哪些环节?答:1制备适宜的培养基2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保持无菌环境3对培养基,接种环等物品的高温高压灭菌.4倒置培养基,防止冷凝水内流8. 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答:1、若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
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二部分)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生长,繁殖,活菌染色法,菌落形成单位(cfu),同步生长,生长产量常数(Y),恒浊器,怛化器,连续发酵,嗜冷菌,中温菌,嗜热菌,最适生长温度,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厌氧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岐化酶(SOD),PRAS培养基,厌氧罐,亨盖特滚管技术,厌氧手套箱,摇瓶培养,曲,曲法培养,通风曲,污染,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梅拉特反应,石碳酸系数,抗生素,抗代谢药物,选择毒力,(抗生素)效价,半合成抗生素,6-APA,生物药物素。
2.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延滞期有何特点?如何缩短延滞期?4.指数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5.什么叫生长速率常数(R)?什么叫代时(G)?它们如何计算?6.稳定期为何会到来?有何特点?7.什么叫连续培养?有何优点?为何连续时间是有限的? 8.什么是高密度培养,如何保证好氧菌的高密度培养? 9.目前,一般认为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机制是什么?10.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11.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类型和发展有哪些规律?12.什么叫发酵罐?试用简图表示并注明其主要构造和运转要点。
13.现代试验室中,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是什么?试设计一表格比较三者的特点。
14.试述生产实践上微生物培养装置发展的几大趋势,并总结其中的一般规律。
15.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各举若干实例。
16.利用加压蒸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易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17.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应如何正确对待? 18.试以磺胺及其增效剂TMF 为例,说明化学治疗剂的作用机制。
19.什么叫抗菌谱?试举五例。
20.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分几类?试各举一例。
21.什么叫抗药性(耐药性)?其产生途径有哪些?试以磺胺药为例加以说明。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细菌形态的观察一、实验原理简单染色采用一种染料对菌体进展染色,常用结晶紫、美蓝、碳酸复红等碱性染料。
染色后,菌体与背景形成鲜明比照,在显微镜下很容易被识别。
通过简单染色方法可以观察细菌的菌体形态特征和菌体的排列方式。
观察菌体形态 简单染色 〔只用一种染料〕 观察菌体排列方式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鉴别鉴别染色 抗酸性染色〔利用两种染料〕 芽孢染色观察特殊构造 荚膜染色鞭毛染色二、实验步骤:涂片 枯燥 固定 染色 水洗 枯燥 镜检三、思考题1、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应该注意哪些环节?答;〔1〕涂片:开场所加无菌水液滴不要太大,否则不易枯燥;取菌量要适宜且要涂抹均匀,防止过大造成堆积,而难以看清细胞个体形态同时也应防止取菌量太少而难以在显微镜视野中找到细胞。
〔2〕无菌操作取菌:一定要等接种换冷却后再取菌,以免高温使菌体变形;〔3〕枯燥固定:枯燥后加热固定,可防止加热时间过长,否则细胞会破裂或变形;〔4〕固定:菌膜一面朝上,通过酒精灯微火三次。
注意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太长,否则菌体形态则会发生改变。
〔5〕水洗:倾去染色液后,用水沿着菌膜四周冲洗,注意勿使水流直接冲洗菌膜部位,水流不宜过急,过大,至流出水无色为止;2、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枯燥才能用油镜观察?答:使用油镜时,物镜与标本间的介质为香柏油〔N=1.515〕,不仅增加了透明度,而且会提高了分辨率。
就用油镜观察,则N 会减小,分辨率D 也会变小。
而且还会造成油水两相不互溶,所以制片要求完全枯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3、如果涂片未经加热固定,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加热温度过高,时间太长,又会怎样呢?答:加热固定的作用是使细胞质凝固,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这种加热处理还可以杀死大多数细菌而且不破坏细胞形态,而且还可增加细胞对染料亲和力。
〔1〕如果图涂片未经加热固定,则细胞无法固定在载玻片上,在染色水洗后会被水流冲走。
〔2〕如果加热温度过高,时间太长,则会使细菌形态发生变化甚至破裂。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复习思考题1.试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一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2.典型细菌的大小和重量是多少?试设想几种形象化的比喻并加以说明。
3.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4.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菌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5.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6.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7.何谓“拴菌试验”?它何以能证明鞭毛的运气机制?8.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9.什么是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10.名词解释:磷壁酸,LPS,假肽聚糖,PHB,伴胞晶体,基内菌丝,孢囊链霉菌,横割分裂,异形胞,原体与始体,类支原体,羧酶体,孢囊,磁小体。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复习思考题1.试解释菌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2.试图示并说明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和生理功能。
3.试简介真菌所特有的几种细胞器――膜边体、几丁质酶体和氢化酶体。
4.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5.试图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的生活史,并说明其各阶段的特点。
6.试简介菌丝、菌丝体、菌丝球、真酵母、假酵母、芽痕、蒂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
7.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结构8.试以Neurospora crassa 为例,说明菌丝尖端细胞的分化过程及其成分变化。
9.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孢子的特点。
10.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11.为什么说蕈菌也是真核微生物?12.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试图示其过程。
13.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亚病毒?2.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试图示病毒的典型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章习题阅读人数:408人页数:6页各章习题第1章1.什么是菌落?了解菌落有何实际意义?2.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3.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
4.试述脂多糖及外膜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5.叙述细菌核体与真核细胞核的异同。
6.解释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
7.S层是什么样的结构?8.试述鞭毛的结构和功用。
9.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10.叙述芽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11.根据鞭毛、芽胞为何能鉴别细菌?12.什么是革兰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13.试述应用电镜观察细菌有哪些特点和限制?第2章1.细菌菌体分裂为什么只需较短时间?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3.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
4.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6.生物被膜有何特点?7.何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举例说明其作用。
8.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9.何谓菌群失调?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10.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
第3章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
2.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
3.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4.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
5.试述滤过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4章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2.试述致病菌侵入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
3.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4.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5.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6.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意义及检测方法。
1/67.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
第5章1.何谓细菌遗传?细菌变异?2.概述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质粒有哪些主要特点及类型?4.试述毒力岛的概念及特点。
5.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6.什么叫转化?试述转化的一般过程。
7.何谓转导?转导有哪些类型?第6章1.什么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什么指标来确定?2.举例说明细菌的拉丁文名的命名规则及中文译名特点。
3.简述世界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
4.试述动物致病菌的鉴定程序。
第7章1.试述葡萄球菌属的基本特征。
2.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特征及在普通肉汤中的生长特征。
3.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致动物哪些疾病?4.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的毒素和酶及其致病作用。
5.试述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试验。
6.阐述链球菌区分血清群的依据及各型的主要致病特性。
7.链球菌各型的溶血表现及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特征如何?8.试比较猪链球菌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中的鉴别要点。
第8章1.试述肠杆菌科的基本特性及其分类概况。
2.概述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类以及毒力因子基本特性和致病机理。
3.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抗原结构是如何组成的,又是如何鉴定的?4.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及其鉴定依据是什么?第9章1.副溶血弧菌如何检测?它有何致病意义?2.试述鱼类弧菌病的病原及其主要特点。
3.试述分离鉴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和步骤。
第10章1.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方面有何特征?2.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应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3.鸭疫里氏杆菌的名称和分类与过去有何不同?其微生物学诊断要点有哪些?2/64.为什么分离培养嗜血杆菌常用巧克力培养基?第11章1.布氏杆菌属有哪些种和型,其分类染色及培养特点如何?2.布氏杆菌的主要抗原有哪些及其属内抗原的关系如何?3.试述布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检疫诊断方法和免疫防治措施。
第12章1.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性是什么?2.简述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
3.何谓“冷增菌法”?对何种细菌适用?4.阐明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与猪丹毒杆菌的区别。
5.简述猪丹毒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特点。
6.试述猪丹毒杆菌的致病特点。
7.猪丹毒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要点有哪些?第13章1.炭疽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及培养特性。
2.如何进行炭疽的微生物学诊断,采取检验材料应注意哪些事项?3.试述产气荚膜梭菌菌型的划分和各型菌所致疾病以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第14章1.试述分枝杆菌的染色特性与细胞壁的结构的关系。
2.如何检测牛是否感染分支杆菌?第15章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有哪些?第16章1.酵母菌的构造有哪些?有哪几种繁殖方式?2.霉菌有哪几种繁殖方式?产生哪些孢子?3.外界条件对真菌生长繁殖影响的因素有哪些?4.真菌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对动物的感染性真菌有哪些?怎样进行微生物学诊断?第17章1.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如何?画出模式图。
2.病毒的核衣壳的对称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阐述病毒核酸及蛋白的特点。
4.如何确定病毒是否有囊膜?其依据何在?5.比较病毒与细菌分类体系的异同。
6.简述病毒分类的机构和标准。
3/6第18章1.何谓病毒的MOI及一步生长曲线?二者有何关系?2.解释病毒的复制周期及隐蔽期。
3.举例说明病毒的特异性吸附与细胞的受体的关系。
4.双股DNA、单正股RNA、单负股RNA、反转录病毒的生物合成各有何特点?5.有囊膜的病毒如何成熟与释放?第19章1.病毒的基因组变异有哪些类型?发生的机率及后果如何?2.举例说明病毒表型变异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3.什么是缺损型干扰突变?有何意义?4.举例说明分子内重组与重配的结果与意义。
第20章1.细胞培养与SPF动物或鸡胚相比,培养病毒各有什么优缺点?2.细胞有哪些类型?用于病毒培养各有何适用范围?3.简述各种细胞培养方法的要点。
4.什么是病毒的生产性感染与非生产性感染?对细胞各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细胞病变?其表现形式及涉及的细胞结构如何?6.什么是空斑试验?有什么用途?7.阐述包涵体的类型、本质及诊断意义。
8.病毒感染的非杀细胞变化通常引致什么后果?9.介绍干扰素的性质、类型及作用。
第21章1.痘病毒的结构与形态有何特征?2.举例说明痘病毒感染的宿主谱的类型。
3.对绵羊致病的有哪些痘病毒?如何鉴别?4.研究鸡痘病毒有何意义?5.试述非洲猪瘟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及传播方式的特点。
6.阐述疱疹病毒科的分类及共同特点。
7.如何解释伪狂犬病感染猪及其它动物的不同后果?8.鸡马立克病毒的致病特点如何?9.试述腺病毒的结构特点。
10.举例说明腺病毒的致病特点及控制手段。
第22章1.细小病毒的基因组及病毒颗粒有何结构特点?2.简述细小病毒对猪致病的特点。
3.犬细小病毒病如何诊断与预防?4.简述圆环病毒的主要特征。
5.说明鸡贫血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意义。
6.猪圆环病毒的致病性如何?4/6第23章1.阐述反录病毒及反录酶的结构特点。
2.反录病毒科如何分类?3.试述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的亚型及致病性。
第24章1.蓝舌病毒的病原及致病特点如何?2.分析轮状病毒的致病性。
3.轮状病毒是如何发现的?给人以何种启示?4.阐述传染性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主要致病特点。
第25章1.单负股病毒有哪些成员?有何特点?2.副粘病毒科如何分类?有哪些重要致病病毒?3.试述新城疫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检测手段和预防措施。
4.阐述犬瘟热病毒的致病特点及检测。
5.试述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如何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毒的传播?第26章1.试述正粘病毒科的分类及基因组结构的主要特点。
2.流感病毒如何命名?举例说明。
3.什么是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阐述其致病机理。
4.如何检测及控制流感病毒?第27章1.比较冠状病毒科与动脉炎病毒科的异同并说明设立套式病毒目的依据。
2.以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例,试述冠状病毒变异的复杂性。
3.阐述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致病特点。
第28章1.试述微RNA病毒科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2.口蹄疫病毒有哪些血清型?3.如何鉴别口蹄疫病毒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4.试述兔出血症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诊断及预防控制。
5.黄病毒科如何分类?各有何特点?6.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哪些生物型?其致病性及基因结构有何差异?7.试述猪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及检测手段。
第29章1.朊病毒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特性?2.比较并分析PrPc及PrPsc的主要异同。
3.朊病毒如何复制?基因起何作用?4.试述牛海绵状脑病的成因、特点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5.提出痒病的控制措施并分析其依据及可行性。
6.朊病毒的发现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