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金属夹钳配合高频电凝治疗直结肠大息肉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法治疗大肠息肉

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法治疗大肠息肉

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法治疗大肠息肉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法治疗大肠息肉的应用价值。

方法:内镜下采用钛夹钳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患者54例。

结果: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仅有2例患者出现少许出血,均经内镜下治疗止血成功。

所有息肉成功切除,无大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法治疗大肠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大肠息肉;内镜;钛夹;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从病理上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性瘤、增生性息肉,后三种息肉统称为非肿瘤性息肉,几乎不发生癌变。

其中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尤以绒毛状为著,被称为癌前期病变[1]。

因此对于大肠息肉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促进大肠癌三级预防体系的建立,对控制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及其重要的意义[2]。

近年来,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但其出血发生率较高,特别是粗大息肉切除时易发生出血或穿孔[3]。

为此笔者所在医院采取了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的治疗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采用内镜下钛夹钳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患者54例,其疗效确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2月-2012年9月内镜下钛夹配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54例患者(息肉共73颗),其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47.6±5.6)岁;单发38例,多发16例;所有息肉均有蒂。

息肉大小:1.2~2.0 cm的41颗,2.0~3.0 cm的28颗,>3.0 cm的4颗;蒂的直径:0.5~1.2 cm。

1.2 方法应用Olympus CF-H260AI电子结肠镜,Olympus PSD-40高频电发生器、Olympus HX-5LR-1型内镜金属夹持放推送器及MD850型金属钛夹。

术前行血常规、凝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检查。

结肠息肉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

结肠息肉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
【关键词】 结肠息肉;内镜;病理结果;高频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445;R5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2159.2020.01.028
结肠息肉为在结肠黏膜内隆起的炎性增生性病变及良性 腺瘤的总称,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根据息肉的具体特征 可将其分为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淋巴性息 肉及腺瘤等,且以大便性状改变、黏液血便、鲜血便及腹胀等 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类患者多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据相 关统计显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 29% ~94%,故尽早、及 时对该类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诊断对了解其内镜表现、病理 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活检 钳为内镜检查获取病理组织的重要工具,但易损伤患者黏膜, 引发感染;高频电切术取代传统的开腹术,可快速使局部组织 凝固坏死,达到根除息肉、有效止血的目的;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EMR)为新型的微创治疗手段,在消化道黏膜病变中被广 泛使用,且在平坦型息肉中,能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及息肉,还 可对大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对患者做准确诊断[2]。故本 次研究为准确了解结肠息肉患者病情、发病因素、临床表现、 病理情况及诊治情况等,采用三种术式对患者进行切除治疗, 并采用结肠镜进行随访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来我院行电子肠镜检
作者单位:200434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消化科 通信作者:王玲,Email:wangling6699@126.com 基 金 项 目:上 海 市 科 学 技 术 委 员 会 科 研 计 划 项 目 (14142201502)
查确诊为结肠息肉且需内镜治疗的患者共 454例,按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组(68例)、B组(232例)与 C组(154 例)。A组中男 35例,女 33例,年龄 18~62岁,平均(478± 64)岁,病程 1~18个月,平均(93±24)个月;B组 中男 117例,女 115例,年龄 21~64岁,平均(486±57)岁,病程 3~20个月,平 均 (102±21)个 月;C组 中 男 78例,女 76 例,年龄 22~67岁,平均(516±61)岁,病程 5~23个月,平 均(106±22)个 月。 三 组 年 龄、病 程 等 一 般 资 料 经 统 计 学 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术后电凝综合征三例临床分析

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术后电凝综合征三例临床分析
血压病 史 l 0年 , 肠 镜 检 查 于 回 盲 部 见 一 1 0 e × 结 . m
l/ , 0 L 中性粒 细胞 0 8 。腹部 x线 检 查未 见异 常 。诊断 .8
为 电凝 综 合 征 。 给 予 派 拉 西 林 钠 一 唑 巴 坦 抗 感 染 , 食 他 禁
0 8e . m无蒂息 肉 。入 院 诊 断 : 结肠 息 肉 , 血 压 病 2级 。 高
【 1 男 ,5岁 。因发现 结肠息 肉 2d入院 。既往 例 】 6
体 健 , 肠 镜 检 查 于 乙 状 结 肠 发 现 一 枚 1 5e ×15 Cl 结 . m . n 带 蒂 息 肉 , 院 诊 断 为 乙 状 结 肠 息 肉 。化 验 检 查 未 见 明 显 入 异 常 。行 结 肠 息 肉 内镜 下 切 除 术 。 术 中 圈 套 器 电 凝 切 除 , 过 程 顺 利 , 面 无 出血 。 术 后 病 理 检 查 示 结 肠 绒 毛 管 状 腺 创
后患 者排气通 畅 , 拔除 胃肠减 压管 , 饮食 正常 , 好转 出院 。
瘤 。术 后 2 d患 者 出 现 发 热 、 痛 症 状 。查 体 : 温 腹 体
3. 7 8~3 . ℃ , 下 腹 压 痛 、 跳 痛 , 度 肌 紧 张 , 呜 音 84 左 反 轻 肠
【 3 女 ,0岁。 因 发 现 结 肠 息 肉 1个月 入 院。 例 】 6
结 肠 镜 检 查 于 结 肠 近 回盲 部 见 一 枚 0 5Clmn ~ / i 。查 白细胞 8 4 . 9×1 L, 0/ 中性 粒细 胞 0 9 。腹 .6 部 x线 检查未 见 膈 下 游离 气 体 ; 培 养 无 细 菌生 长 。诊 血 断 为电凝综 合征 。予 禁食 水 , 头孢 替安 、 替硝 唑 抗感 染 及 静脉 营养支 持治疗 。腹部 压痛范 围未 见明湿扩 大 , 般情 一

大肠息肉内镜下电凝切治疗总结

大肠息肉内镜下电凝切治疗总结
1 晚 口服 番 泻 叶 粉 1 g 50 l 开 水 天 5 ,0 m 温 冲 服 , 前 4 小 时 口 服 2包 聚 乙 二 醇 , 术 20 m 凉 开 水 冲 服 。 男 3 1例 , 14 00 1 8 女 0 例 。 息 肉单 发 20例 , 发 11例 。息 肉 7 多 1 直径 大 小 0 1~3 5 m。 治 疗 方 法 : 采 . .c 均 用 圈套 高 频 电凝 切 法 。 治 疗 结 果 : 次 性 切 除 息 肉 5 5枚 , 一 9
肠 壁所 致 。 本组 中 1例 穿孑 , L 由于 穿 孑 面 L
临 床 资 料
积小 , 打钛夹 补救 成功 。另外 , 町内科 也
保 守 自行 修 复 ( 生 在 腹 膜 返 折 以 下 ) 发 , 以及 外 科 手 术修 补 术 。
总结病例共 4 5例 。术前 准备 : 8 术前
非 典 型 性 恶 性 青 光 眼 与 恶 性 青 光 眼 在 发 病 机 制 方 面 相 似 。 眼 部眼
手术 后 , 应 性 炎症 控 制 不 利 的病 例 。抗 反 青 光 眼术 后 应 散 瞳 , 观 察 抗 青 光 眼 术 后 据
我 科 自 20 0 3年 以 来 采 用 F n n n一 uj o o 2 0及 Oy p s 10 电 子 结 肠 镜 及 其 0 lm u —Q 8 附件 治疗 大 肠 息 肉 4 5例 … , 总 结 如 8 现
下。
处 , 利于操作 。③治疗后要 注意观察凝 有
切 部 位 是 否 有 血 , 如有 H , 时 处 理 。 j 及 结 束 操 作 前 尽 量抽 尽 肠 内气 体 , 免 术 后 避 诱 发 肠 穿 孔 。④ 凝 切 应 在 退 镜 时 进 行 , 多 发 性 息 肉 的 治 疗 应 遵 循 从 升 结 肠 至 直 肠

经肠镜高频电凝切治疗结肠息肉264例临床分析

经肠镜高频电凝切治疗结肠息肉264例临床分析
2 . 5 c m, 其 中山 田工 型 1 4 7颗 , Ⅱ 型 1 3 5颗 , Ⅲ型 3 0颗 ,
结 肠息 肉是 指结肠 黏 膜表 面 向腔 内突起 的 隆起
性 病变 , 为起 源于结直肠黏膜 的肿物 。 目前 对结 直肠
Ⅳ型 1 8颗 。息 肉分 布 : 直肠 2 9颗 , 乙状 结肠 1 1 0颗 , 降结肠 8 6颗 , 横结肠 4 7颗 , 升结肠 回盲部 5 8颗 。
意 。现总 结报 道如 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例 患者 因 多发较 大息 肉 , 直径约 1 . 5 ~2 c m, 故 分 两 批 切 除 。治疗 后 均 无 活 动 性 喷 血 。4例 可见 残端 少许 渗血 , 予 AP C治疗 , 2例发 生 迟 发 出血 , 1例在术 后 8 h , 1 例 在术 后 2 4 h , 行 急 诊 肠 镜 下钛 夹夹 闭治疗 后 未再 出血 。

21 2 ・
国 际消 化 病 杂 志
2 O 1 3年 6月 第 3 3卷
第 3期
I n t J D i g D i s , J u n e 2 5 ,2 0 1 3 ,Vo 1 .3 3 ,N o .3

临床研 究 ・
经 肠镜 高 频 电凝 切 治疗 结 肠 息 肉 2 6 4例 临 床分 析
平均 6 . 5个 月 。
1 . 2 内镜 检 查 结 果
2 6 4例 患 者 中 1 9 8例 于术 后 半 年 至 1年 进 行 了 结 肠镜 复查 , 随访 率 7 5 。有 6例 复 发 , 但 非 原 位
复发, 复发率 3 . 0 。
3 讨 论
单 发息 肉 1 6 2 例, 多发息 肉 1 0 2例 , 直径 约 0 . 5 ~

肠镜下硬化加电凝治疗结肠巨大粗蒂息肉1例

肠镜下硬化加电凝治疗结肠巨大粗蒂息肉1例

肠镜下硬化加电凝治疗结肠巨大粗蒂息肉1例大肠息肉是大肠常见疾病,其中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肉眼难以判断其良恶性,常行肠镜下切除,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会出现出血、穿孔,尤其直径〉1.5cm的息肉,本文就1例结肠大息肉内镜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辅助电凝治疗进行报道。

标签:大肠息肉;聚桂醇;硬化治疗结肠息肉是大肠常见疾病,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肠镜下切除:圈套凝切、活检钳凝切法、电凝器灼除法[1]。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常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及灼伤[2],穿孔发生率为0.13%~0.30%,出血发性率为0.47%~1.50%,粗蒂息肉更易发生出血,病死率为0.03%[3~4]。

术前进行预防出血处理,可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

我院在2013年7月于肠镜下治疗1例结肠巨大息肉(蒂部直径超过1cm),术前行内镜下聚桂醇硬化,继之行电凝治疗,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4岁,反复下腹痛伴大便带血10余年,下腹隐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发作持续1~2h/次,3~4次/d,发作时持续1w左右可自行缓解,数月发作1次,程度中,无放射痛,与进食、体位无明显关系,伴大便带血,血液呈鲜红色,覆于大便表面,量少,约10mL/次,大便成形,1~2次/d,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抗感染治疗有效,一直未予重视。

入院查体:血压130/90mmHg,心律65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左下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1.2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查结肠纤维镜示:乙状结肠见一枚长蒂息肉,蒂长约4cm,直径大于1cm,息肉直径约3.5×4.5cm,表面光滑。

镜下不能完全看清息肉全部。

病理示腺瘤性息肉。

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

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

结肠息肉3种内镜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武阿丽;吴兵;张亚飞;周景丽;武舍舍;董蕾【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756枚结肠息肉行结肠镜下治疗,分别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378枚,高频电切术治疗115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237枚.术后随访3月,比较3种方法的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PC组(治愈率100%)、EMR组(治愈率96.7%)对于治疗扁平及浅表隆起的结肠息肉明显优于高频电切组(治愈率63.4%,P<0.01),而APC组和EMR 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高频电切组(治愈率94.5%)、EMR组(治愈率100%)对于治疗亚蒂隆起及有蒂隆起的结肠息肉明显优于APC组(治愈率74.5%,P<0.01);而APC组和EMR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C治疗扁平及浅表隆起的结肠息肉疗效较好,但无法获取完整病变病理结果;高频电圈套器切除可应用于亚蒂及有蒂息肉.EMR对于治疗各种息肉均更加理想.【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42)002【总页数】3页(P214-216)【关键词】结肠息肉/治疗;结肠镜检查/方法;对比研究【作者】武阿丽;吴兵;张亚飞;周景丽;武舍舍;董蕾【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西电集团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9目前对于结肠息肉(尤其是直径<2.0c m)的内镜下治疗多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及经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为探讨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内镜下氩离子凝固疗法、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3种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患者3748例,检出456例,总计1037枚;结肠息肉756枚,其中炎性息肉253枚,腺瘤503枚;男439枚,女317枚,男女性别比1.38∶1,年龄67±13.4(11~85)岁。

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体会

单人肠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体会
21 0 1钲
3 讨 论
右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5期
随 着 胃肠 镜 技 术 推 广 和 深 入 , 肠 息 肉 已 成 为 消 化 科 较 为 胃 多 发 病 及 常 见 病 , 般 元 明 显 症 状 , 仍 有 轻 者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一 但 消 化 道 症 状 , 数 重 者 引 起 出 血 、 阻 甚 至 癌 变 _ 。 采 有 内镜 少 梗 2 ] 下 治 疗 目前 在 消 化 界 已得 至公 认 为 最 佳 方 案 , 少 量 病 例 息 肉 除
参考文献 :
[] 刘 吉 勇 , 崇 美 . 化 系 统 疾 病 介 入 治 疗 学 [ ] 济 南 : 1 杨 消 M . 山 东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02 7 . 2 0 :0 [] 李 益 农 , 星 华 . 化 内 镜 学 [ ] 北 京 : 学 出 版 社 , 2 陆 消 M . 科

活动 性 出血 严 重 时 应 输 注 止 血 药 并 及 时 剖 腹 探 查 。 E MR 目前 对 于 直 径 大 于 2m 的 大 息 肉 的 内 镜 下 切 除 已 有 较 多 的 报 道 。 c 对 于 细 蒂 巨大 息 肉 切 除 只 要 注 意 头 部 悬 空 或 大 面 积 密 切 接 触 对 侧 肠 腔 即可 安 全 切 除 。蒂 部 直 径 0 5 . c 者 可 用 钛 夹 阻 . ~1 0m 断血供 , 观察 头部 颜 色 变 紫 方 能 电 圈 套 摘 除 。对 于 蒂 部 直 径 > 10m 者 需 用 尼 龙 套 扎 阻 断 血 供 _ 。 总 之 , 疗 胃 肠 道 息 肉 , .c 4 J 治 应 根 据 其 部 位 、 态 和 大 小 适 宜 地 选 择 热 极 灼 除 术 、 凝 、 频 形 电 高 电凝 电 切 术 、 MR、 MR 加 黏 膜 下 注 射 或 钛 夹 、 夹 加 高 频 电 E E 钛 凝电切术 、 龙套 加高频 电凝 电切术 能获 得 良好 的临 床疗 效。 尼 内镜 是 治 疗 消 化 道 息 肉的 绝 大 多 数 安 全 有 效 的 方 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孔 并发症 。术后 2~ 3周金属钛夹 自行 脱落。结论
本法适用于宽蒂息 肉,特 别是 长蒂息肉更为适 宜。此 方法操 作简
便 ,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经济 ,设备要 求不 高,值得推 广应 用。
【 关键词 】
直结肠大息肉;金属 夹钳 ;结肠镜 ;高频 电凝治疗
【 中图分类号】R54 6 .3 7
Fi u e 3 Th i h—t q e c lc r c a u ai n r s ci n o o g r ehg  ̄ u n y e e t o g l t e e t fp o o o
图 4 高频电凝 切除 息肉术后残端
Fi ur Hih—fe u n y e e t o g l t n r  ̄ to f p ll g e4 g rq e c l cme a u a i e o in o o y
位 :直肠 9例 ,乙状6 ,升结肠 9例 , 盲部 1 。 ) 例
2 结 果
图 2 高频 电凝切除息 肉术后残端
Fiu e2 Hih—fe u n y c auainsu f rrmo a l g r g rq e c o g lt tmpat e vlo o e
4 6例直结肠 大息 肉患者 ,共放 置金属夹 6 3枚 ( 中用 1 其 枚的 2 8例 ,2枚 的 1 ,3枚 的 3例) 3例 ,均获成功 ,所有切除 病灶创面理想 ,未发 现出J 及穿孔并发症 。术后 2—3周金属 f 『 L 钛夹 自行 脱落。
圈 3 高频电凝 切除息 肉术后残端
15 0 息 肉蒂 部 用 金 属钛 夹 阻 断血 流 后 通 过 电凝 电切 法 一次 或 分 次 切 除 息 肉 。结 果 3 、9 , 4 6例 直 结 肠 大 息 肉患者 ,共 放
置金属 夹 6 3枚 ( 中用 1枚的 2 例 ,2枚 的 1 其 8 3例 ,3枚 的 3例) ,均获成功 ,所有切 除病灶创 面理想 ,未发现 出血及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患者 中 ,男 2 ,女性 1 . 8例 8例 ,年龄 2 5

8 1岁 ,平 均 5 . 0 8岁。病理 检查 :管状 腺瘤 2 8例 ,绒毛 一
用 F jnnE uu i C一20 2 0型 电 子 肠 镜 、金 属 夹
管 状 腺瘤 1 6例 ,幼 年性 息 肉 2例 。 12 器 械 与 方 法 .

2 5 m,平均 14 m,息肉直径大小 2O mx . c .c .c . c 4 5 m,息 肉部
图 l 金属钛 夹钳夹息 肉蒂部
Fi u e 1 Th i n u c i lmp n h e il fp t g r e t a i m l c a i g t e p d ee o o) t p

推 进 器 为 Oy p sH 5 R—I( E) l u X一 Q m A 、金 属 钛 夹 为 H 一 0 X 60
15 0 3 、9 ,术前用 5 %硫酸镁常规准备 ,pt r A 0 1 r及 m 基 、f 本正常 ,部分 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 醉方 法。在治疗前先安装 好金属钛夹 ,寻找到病灶 ,调整好视野 ,充分暴露息 肉,并吸 引牵拉息 肉,使其离开肠壁 ,经 内镜钳 道将推进器送 出内镜前 端 ,伸出金属钛夹并张开 ,通过手柄旋转 调整金属钛夹张开方 向与蒂部的角度尽 可能垂 直 ( 9 。 ,在离基 底部 约 02 m 达 0) .c 处钳夹蒂部 ( 图 1 ,如息 肉蒂部较宽 ,可对 称性再上一 枚 见 ) 或一枚以上的金属钛夹 ,阻断血流后可见 息肉由红色变为紫蓝 色 ,然后套上圈套器 ,使 圈套器与金属夹保持一定距离 ,通过 电凝 电切 法一 次或分次切除息 肉 ( 图 2~ ) 见 4 ,术后 用网蓝收 集病灶作病理检查 。术后住 院观察 2 4 h 4~ 8 。息 肉蒂直径 10 .
疗效 。方法 2 0 07年 1月_2 1 0O年 l 2月我院 内镜 下治疗直结肠大息 肉4 6例 ,先应 用金属 夹钳 夹息 肉蒂部后再行 高频 电凝 治疗.用 F jnnE 2 0 uui C一 20型电子肠镜 、金属 夹推进器 为 Oy psH lm u X一 Q 5 R—I( E) A 、金属钛 夹为 H X一60— 0
图 5 乙状结肠 息肉
Fi ur c l n p lp iur g e5 oo oy sFg e
图 6 横结 肠巨大息肉 作者单位 :3 3 0 6 60福建省漳州市南靖 县医院内科
Fi u e 6 t n v r e c ln p l p h e g r r s e s oo oy ug a

14 ・ 94
P CC VD N v mb r 0 J P o e e 1 2 l。V0 , 1 l 9

适 宜 技 f
内镜 下 金 属 夹 钳 配 合 高频 电凝 治 疗 直 结 肠 大 息 肉的 临床 分 析
阮 明 文
【 摘要 】 目的 观察 直径 > c 2m的直结肠大息肉在 内镜下应用金属 夹钳 夹息 肉蒂部后再行 高频 电凝 治疗 的临床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10 — 9 1(01 1 14 — 2 08 57 2 1)1 — 9 0
消化道息 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以结肠息 肉最为常见。随 着内镜技术 的不断发展 ,结肠息肉内镜下 的治疗 已逐步取代了 传统的剖腹手术 ,高频 电切除肠 息肉是一种简单 、安全有效的 治疗 方法… 。自 20 0 7年 1月_2 1 0O年 l ,我 院 内镜 下治 2月 疗直结肠大息 肉 4 6例 ,先应用金属夹 钳夹息 肉蒂部后再行高 频电凝治疗 ,取得较好 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