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检查内容

合集下载

设备检查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检查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检查保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制定本设备检查保养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的检查保养管理工作。

三、责任主体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和定期保养。

2. 设备操作员:负责设备的日常操作,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处理。

3.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生产主管:负责组织设备的检查保养工作,并监督执行情况。

5. 全体员工: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私自改动设备或操作设备超负荷。

四、检查保养内容1. 设备日常检查:设备管理员每天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各部件的运行情况、润滑情况等。

2. 设备定期保养: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说明书或设备制造厂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清洗设备各部件、添加润滑油等。

3. 设备故障维修: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维修人员应及时到场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保养记录1. 设备管理员应负责设备的保养记录,记录每次保养的内容及时间。

2. 设备维修人员应负责设备的维修记录,记录每次维修的内容及时间。

3. 生产主管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保养记录,确保设备的保养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六、设备保养计划1. 设备管理员应按照设备制造厂家的要求,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定期保养。

2. 生产主管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调整设备的保养计划,保证设备的保养工作与生产计划的协调。

七、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组织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 设备管理员应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全体员工按规定操作设备。

八、设备更新及淘汰1. 设备管理员应及时了解设备的更新情况,提出设备更新的建议。

2. 生产主管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设备的更新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更新。

九、设备监督检查1. 生产主管应定期对设备的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下发整改通知。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5篇)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5篇)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1.设备管理中心根据《____质量标准化》标准以及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使用单位进行一次设备现场运行维护管理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①检查设备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

②检查管路、阀组是否串液、漏液。

③检查泵站压力是否正常。

④检查是否按制度规定保养设备,是否对设备润滑点按期加油润滑,是否按制度规定管理油脂。

⑤对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⑥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⑦检查电缆电器设备安装是否规范,技术整定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⑧检查设备运行记录是否健全规范。

⑨检查供电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年检,接地系统是否定期校验,工作面供电设计是否规范,电器整定是否按设计执行。

⑩检查大型固定设备是否台台完好。

其他:设备管理中心对实施检查的结果进行通报,并按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奖惩。

2.设备办对定期维修、定期点检和专项点检以及定期组织的现场运行情况检查,必须形成定期维修、定期点检、专项点检、设备现场运行检查等记录,相关记录内容与表格等由设备办制定或修订。

形成记录应及时存档保管。

3.设备办每季度根据相关记录,对采煤机、掘进机、主副井提升机、前后部运输机、主胶带运输机等主要设备编制《设备现状综合评价表》,作为设备更新、设备项修、设备大修理及设备报废的主要依据.设备检查管理制度(2)是一套规范和管理企业设备检查工作的制度,旨在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设备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1. 设备检查责任和权限:明确设备检查的责任人,并确定其在设备检查中的权限和职责。

2. 设备检查计划:制定设备检查的计划,包括检查频率、内容、时间和检查人员等要求,并明确检查的标准和要求。

3. 设备检查流程:规定设备检查的流程,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和记录要求,以及检查后的整理和报告要求。

4. 设备检查记录:要求检查人员对设备检查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处理等。

工区设备检查制度模版

工区设备检查制度模版

工区设备检查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区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适用于所有工区的设备检查工作。

二、责任和权限1. 工区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设备检查工作,制定检查计划和安排检查人员。

2. 检查人员应按照工区设备管理员的安排进行设备检查,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报告。

3. 工区领导负责对设备检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整改设备问题。

三、设备检查程序1. 检查前准备检查人员应提前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要求,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2. 检查内容(1)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无损、是否存在松动、积水等情况。

(2)功能检查: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电源、传感器、控制阀等是否正常运作。

(3)安全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并正常工作,如紧急停机按钮、报警器等。

(4)清洁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清洁,有无积尘、杂物等情况。

3. 检查记录和报告检查人员应将检查情况记录并填写检查报告,包括设备的问题和建议的整改措施。

检查报告应及时提交给工区设备管理员。

四、设备检查频率设备检查的频率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一般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检查:1. 日常检查: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 特别检查:在设备出现故障、大修后进行的专项检查。

五、设备问题整改1. 对于发现的设备问题,检查人员应及时向工区设备管理员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

2. 工区设备管理员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制定整改计划,并指派责任人进行整改。

3. 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再次检查和验收,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六、设备检查记录和归档1. 设备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和发现的问题等。

2. 设备检查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整理和归档,方便查阅和追溯。

七、设备检查的评估和改进1. 工区领导应定期对设备检查工作进行评估,了解设备检查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保障员工的安全,制定本设备检查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设备管理流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并提出相应的检查、维护和保养要求,以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维护企业设备的各个部门和岗位。

三、责任与义务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设备检查计划,并监督设备检查的实施情况。

2. 各部门负责设备运行中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并按规定时限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和更换工作,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四、设备检查程序1. 设备检查计划编制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设备使用年限、设备类型和使用频率等因素,制定设备检查计划,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 设备检查频率设备检查的频率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进行制定,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3. 设备检查内容设备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设备的外观检查,包括设备表面的腐蚀、损坏等情况。

b. 设备的功能检查,包括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运行状态等。

c. 设备的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电路是否有漏电等情况。

d. 设备的维护记录检查,包括设备的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

e. 设备的附件和配件检查,包括设备的工作台、工具和耗材等。

4. 设备检查记录设备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检查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和改进建议等,并按规定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维护设备运行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并记录维修情况。

2. 设备保养设备保养工作由各部门负责,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等。

设备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保养情况,并按规定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六、设备更换与报废1. 设备更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更换的标准和程序,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内容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内容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企业和机构管理者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设备设施的安全不仅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对设备设施的电气安全进行检查。

电气设备在工作中可能存在漏电、电气火灾等风险,所以必须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连接线路是否正常,电气设备是否有漏电的现象,避免电气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

要检查设备设施的机械安全。

很多设备设施都是由机械部件组成的,如机器设备、输送设备等。

在工作中,这些机械设备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磨损而导致故障,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要定期对这些设备的机械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要检查设备设施的结构安全。

设备设施的结构安全对工作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如建筑物、厂房等。

检查结构安全包括建筑物的散热、防水、防火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保证建筑物的结构能够承受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要对设备设施的环境安全进行检查。

环境安全包括设备的周围环境、噪音、通风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员工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检查环境安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噪音过大等问题,便于及时处理,保证员工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良好状态。

在进行设备设施安全检查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细化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设施安全的重视程度。

还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是企业管理者们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只有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才能有效避免设备设施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设备管理检查

设备管理检查

设备管理检查
设备管理检查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和评估,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设备管理检查通常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设备台账管理:检查设备的台账是否完整、准确,包括设备的
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买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

2.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日期、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人员等信息。

3. 设备运行状况: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包括设备的温度、压力、噪音、振动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4. 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包括设备的安
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等。

5. 设备维修管理:检查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否及时、有效,包括设
备的故障维修记录、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等。

6. 设备更新改造:检查设备的更新改造是否合理、必要,包括设
备的技术状况、经济效益等。

设备管理检查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备管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设备管理制度四检查

设备管理制度四检查

一、引言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设备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管理质量,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四检查,即:日常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和年度检查。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设备管理制度四检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日常检查1. 检查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锈蚀、磨损等现象。

(2)设备润滑:检查设备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润滑油是否充足、干净。

(3)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振动、温度升高等现象。

(4)设备操作人员: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2. 检查要求(1)每日由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2)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操作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抽查,确保检查质量。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月度检查1. 检查内容(1)设备保养:检查设备保养记录,确保保养工作按计划进行。

(2)设备故障处理:检查设备故障处理记录,确保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3)设备维修:检查设备维修记录,确保维修工作按计划进行。

(4)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检查操作人员培训记录,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2. 检查要求(1)每月由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将检查结果通报给相关部门,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季度检查1. 检查内容(1)设备运行数据:检查设备运行数据,分析设备运行状况。

(2)设备故障率:检查设备故障率,分析故障原因。

(3)设备维修成本:检查设备维修成本,分析维修成本构成。

(4)设备操作人员技能:检查操作人员技能,评估操作人员水平。

2. 检查要求(1)每季度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一次设备检查,并做好记录。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效果。

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及内容要求参考(三篇)

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及内容要求参考(三篇)

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及内容要求参考设备巡视检查制度是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设备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以下是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及内容的一些参考要求:1.巡视周期:根据设备的类型、重要程度和运行状态确定巡视周期,一般可以设定为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等。

2.巡视人员:确定由专职维修人员或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巡视检查,确保巡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巡视范围:明确巡视的设备范围,包括设备的主要部件、关键参数、工作状态等。

4.巡视内容:a.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整洁、无损坏、无杂物积聚等。

b.运行状态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声音、异味等。

c.润滑检查:检查设备润滑情况,润滑是否到位,润滑油是否充足,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等。

d.电气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电气设备是否有损坏、是否有漏电等。

e.安全设施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是否有损坏或失效的情况。

f.设备参数检查:检查设备的关键参数是否正常,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g.记录整理: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记录,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发现时间、处理情况等。

5.巡视记录与分析:记录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处理已发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出现进行归因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6.维护计划:根据巡视检查结果,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和设备更新等。

7.持续改进:定期评估设备巡视检查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反馈和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制度,提高巡视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及内容要求参考(二)一、制度概述设备巡视检查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生产安全,制定并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对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整改,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制度内容要求1. 巡视检查频次设备巡视检查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巡视频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检查内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设备管理检查内容
一、设备使用管理
1、主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否齐全,设备操作人员对其内容是否熟悉。

2、岗位操作人员是否经培训,有无培训记录及考核记录。

3、设备操作人员是否熟悉所负责使用的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内容。

4、设备、附件及管路是否实行专人使用管理。

5、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掌握使用的设备原理、结构、性能、用途和正确使用、维护及一般故障的排除。

6、设备操作人员是否严格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运行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7、设备管理员是否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并按规定填写巡回检查记录。

8、设备台帐是否帐物相符。

9、闲置设备是否按规定维护保养
10、设备报废是否按规定进行。

11、设备事故报告是否按规定报告(事故的原因、经过、损失情况、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等)
12、设备转移是否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设备润滑管理
1、设备管理员是否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润滑知识培训。

2、润滑用具是否齐备、符合要求,并有专人管理。

3、根据设备使用要求及环境条件,是否正确进行加油润滑,润滑部位装置是否齐全、符合使用要求。

4、执行润滑管理的“五定”、“三过滤”,重要设备润滑是否设有《设备润滑纪录》。

三、设备现场管理
1、设备是否完整,安全附件及附属装置是否齐全,完好。

2、设备表面是否完无积尘、积液、油垢、料垢和明显锈蚀。

3、设备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紧固、无松动。

4、设备运转振动及噪音是否正常。

5、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密封泄露是否符合规定。

管路及附件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6、管路敷设是否整齐,连接稳固,是否有用铁丝、绳子捆绑的现象,多余管路是否及时拆除。

7、设备及管路标示是否明显、清晰,涂色是否符合要求。

8、设备及管路保温层是否完整清洁。

9、设备周围是否清洁,无杂物。

四、设备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用具、设备、材料摆放是否整齐符合规定。

2、设备检修时,是否挂牌作业,有明显标示。

3、罐内检修、检查时是否按要求进行断电,是否关闭蒸汽、水、料等阀门。

4、施工过程及结束后是否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清洁。

5、防护措施是否完备。

6、重要设备的检修是否按规定进行计划、检修、验收程序。

五、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员是否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2、是否按规定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内容的培训,并有记录。

3、电气设施、电动工具是否进行有效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4、电气设施是否按规定使用熔断器。

5、电气设备上、电线上是否有搭挂杂物的情况。

6、各种电气开关盒(箱)盖是否完好。

7、电气与电源相接时是否设开关或插座、插头。

8、是否有未经审批乱接电线现象。

9、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的电气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10、高空作业时防护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防止抛掷物措施。

11、深坑、孔洞等施工现场是否设有明显标示。

12、禁火区内是否有使用电暖器、电炉等现象。

13、是否有不停车调整、检修、清扫设备现象。

14、是否有随便跨越、接触运转设备现场发生。

15、生产现场是否有穿短裤、背心、高跟鞋、拖鞋等作业。

16、是否有在有毒、粉尘场所吃饭、喝水现象。

17、是否有违章动火的现象。

18、焊割作业完毕后是否及时切断电源或关闭气瓶阀门。

19、焊割时乙炔气瓶是否竖立使用。

20、旋转设备是否设有防护网(罩)进行隔离。

21、防坠器使用前是否经过认真检查并有记录。

22、防护、隔离设施、安全网和安全标示是否齐全、无损、醒目。

六、起重设备管理
1、是否制定有安全操作规程。

2、使用人员是否具备保证其安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起重机械是否有明显的起重吨位。

4、起重机械是否有变形、裂纹,各连接件是否有松动和缺损现象。

5、钢丝绳绳端是否固定牢固,是否有丝散现象。

6、提升设备是否有防松动和自锁装置。

7、制动器是否有变形现象。

8、上、下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9、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安全状况检查,并查纪录。

10、提升设备是否有载人现象。

七、压力容器的管理
1、操作使用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具备该设备安全使用的知识和技能。

2、容器维护保养是否完好,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3、容器的修理是否按规定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