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曲轴玩具》教学课件
《会摇的玩具》课件

《会摇的玩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会摇的玩具》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七章“物体的运动”第三节“振动与波动”。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探讨如何利用振动制作会摇的玩具,掌握基础的波动原理及其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振动的概念,并掌握影响振动的因素。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会摇的玩具,展示对波动原理的理解。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振动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波动原理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振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会摇的玩具的设计与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振动演示仪、波形展示板、会摇的玩具样品。
学具:塑料尺、橡皮筋、小纸片、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展示不同类型的会摇的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工作原理。
提问:你们玩过会摇的玩具吗?它们是如何摇动的?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振动的基本概念,通过振动演示仪展示振动的波形。
探讨影响振动的因素,如频率、振幅、质量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个会摇的玩具的例子,讲解波动原理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展示如何利用橡皮筋和纸片制作一个简单的会摇的玩具。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各组展示制作的会摇的玩具,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组的玩具,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振动的概念2. 影响振动的因素3. 波动原理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4. 会摇的玩具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会摇的玩具,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答案:学生需提交设计图纸和制作过程的文字描述。
2. 拓展延伸:查找生活中应用振动原理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振动的基本概念和波动原理在玩具设计中的应用。
第17课会动的玩具

1、教师课前准备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演示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纸盒、小瓶、罐等材料,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在讲台与学生课桌间用kt板设置一道斜坡,展示一些会滚的玩具。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展示一些滚不好的玩具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滚不好?而示范的玩具为什么滚的好,可以让学生上来拿着比较一下。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后进一步提高“会滚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教学后记: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第17课会滚的玩具
教
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多种方式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பைடு நூலகம்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合理选用废旧材料,表现会滚的玩具的细节部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选材料、自筹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设计造型的方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有代表性的瓶、罐、纸筒等材料制成会滚动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三、游戏:
作业完成后到斜坡处滚滚试试,看谁做的又漂亮,滚的又快、又好。
说一说:
1、你感觉这些玩具中哪一个最有意思?为什么?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介绍一下自己认为最成功的地方。
四、收拾与整理。
《会走的玩具》PPT课件

第十四页,共27页。
第十四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第十五页,共27页。
第十五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今天我们制作(zhìzuò)圣诞老人
第十六页,共27页。
第十六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 分。
步骤(bùzhòu)
1、材料、纸杯、卡纸、彩笔、剪刀、胶 水
科技(kējì)文明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第二十三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第二十四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中国(zhōnɡ ɡuó)的机器人登上月球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第二十五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第二十六页,共27页。
第二十六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第二十七页,共27页。
第二十七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2、先在卡纸上画出自己想要的造型 (zàoxíng),上颜色
3、把画的剪下来,把纸杯侧面挖个椭圆 形的洞
4、组装粘贴
第十七页,共27页。
第十七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第十八页,共27页。
第十八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废物利用(fèi wù lì yònɡ)
四肢〕xig西瓜分享于2021
会走的玩具(wánjù)
第一页,共27页。
第一页,编辑(biānjí)于星期五:十五点 十三分。
课前准备(zhǔnbèi)
1、搜集(sōují)自己喜欢的玩具资料。
《会滚的玩具》教学课件会摇的玩具

2023-11-12
目录
• 会滚的玩具介绍 • 会滚的玩具的制作 • 会滚的玩具的玩法 • 会滚的玩具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会滚的玩具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
项 • 会滚的玩具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
望
01
会滚的玩具介绍
会滚的玩具的定义
定义
会滚的玩具是一种能够通过滚动来引起儿童注意和激发 好奇心的玩具。
02
会滚的玩具的制作
制作材料
纸箱
圆筒形物体(如饮料瓶、 卷纸芯等)
颜料和画笔
剪刀
胶水或双面胶带
制作工具
尺子或模板 画笔和颜料
切割工具(如美工刀、锯子等) 胶水和胶带
制作流程
1. 准备材料
收集所需的纸箱、圆筒形物体 、颜料、画笔、剪刀、胶水和
双面胶带等。
2. 设计玩具
在纸箱上用模板或尺子量出圆筒形 物体的尺寸,确定放置的位置和方 向。
特点
通常由球体、圆柱体、椭圆体等形状组成,具有色彩鲜 艳、图案各异的特点,有的还伴有响铃、发光等功能, 能刺激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会滚的玩具的种类
01 分类标准
根据材质、尺寸、功能等不同,会滚的玩具可分 为多种类型。
02 常见种类
塑料球、橡胶球、皮球、铁环、滑梯球等。
03 特色种类
智能跟随球、音乐滚球、LED夜光球等。
将球类玩具与会滚的玩具组合, 孩子们可以玩传球、接球等游戏
,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
与滑板结合
将滑板与会滚的玩具组合,孩子 们可以在滑行中体验速度与激情
,增强勇气和自信心。
创意组合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不同 的玩具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
玩法和乐趣。
《会转的玩具》PPT课件

1. 你玩的玩具使 用了什么材料? 包括哪几部分?
三轴陀螺仪
三轴陀螺仪:同时测定6个方 向的位置,移动轨迹,加速。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会摇的玩具》课件

《会摇的玩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四单元“动手动脑,创意无限”中的第二章“会摇的玩具”。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结构、制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纸工技巧,如剪切、折叠、粘贴等;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结构、制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运用纸工技巧制作会摇的玩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纸工技巧的运用,如剪切、折叠、粘贴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直尺、圆规、彩纸等。
学具:每组一份剪刀、胶水、直尺、圆规、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各种会摇的玩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2. 例题讲解(1)介绍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结构:底座、摇杆、连接部分。
(2)讲解制作原理:通过摇杆与底座的连接,使玩具产生摇摆动作。
(3)展示设计方法:以纸为例,介绍剪切、折叠、粘贴等技巧。
3. 随堂练习(1)分发彩纸,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会摇的玩具。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会摇的玩具2. 内容:(1)基本结构:底座、摇杆、连接部分(2)制作原理:摇杆与底座的连接(3)设计方法:剪切、折叠、粘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2. 答案:(1)底座:圆形,直径10cm(2)摇杆:长20cm,宽2cm(3)连接部分:用胶水粘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
会转的玩具 PPT优秀课件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 • • • • •
• • • • • •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爱因斯坦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3. 要想使玩具转得快、 转的稳、富有特色, 制作时应注意什么? 2. 你知道手中的玩 具是怎样制作的吗? 可以拆开看一看。
1. 你玩的玩具使 用了什么材料?时测定6个方 向的位置,移动轨迹,加速。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会动的曲轴玩具》教学设计

《会动的曲轴玩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曲轴玩具的基本结构与作用,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曲轴玩具。
2、分析曲轴玩具工作原理,思考身边哪些地方用到曲轴的原理,并能用手绘示意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设计与制作活动中积极思维,大胆探索。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曲轴玩具的基本结构与作用,能够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曲轴玩具。
难点:研究曲轴工作的原理,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件会动的曲轴玩具。
课前准备教师:曲轴玩具实物、图片,汽车或火车车轮运动过程及曲轴工作原理的视频等。
学生:硬纸片、彩纸、细线、皮筋、、剪子、胶、一小截铁丝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导入:在我省民间流行着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玩具,如会翻筋斗的小猴,会摔跤的双人(又叫二鬼摔跤)等。
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弹性,使形象活动起来,加上滑稽可爱的动作,不仅深得孩子们的欢迎,就是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二、讲授新课曲轴玩具的关键部分是曲轴和连杆的制作。
曲轴的材料可以用铁丝、铝丝、铅丝、点线等既有韧性和一定硬度又容易弯曲成型的物体。
除了曲轴部分,还要考虑玩具的形象设计。
这一部分包括玩具的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
按照设计的方案思考制作步骤与方法:(1)先用硬纸片卷两个圆筒,长约7公分,直径为2公分。
(2)将圆筒用彩纸封起来,上下用纸团塞住,并用彩纸糊实。
(3)将圆筒粘贴或彩画成两个人物形象。
(4)用较硬的卡纸剪出两个上臂和四个下肢。
(5)上臂是两个人物共同的,要用细铁丝穿在两个人物身上,细铁丝的两端弯个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动,又不会脱落。
(6)将四个下肢分别装在两个人物身上,连接方法和上臂一样。
(7)用一根细线,最好是尼龙线,从上臂中间穿过,线的一端拴住小铁丝钩,另一端拴一根皮筋。
(8)玩的时候,把玩具一端的铁丝挂在一个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弹性一拉一放,就会使两个玩具人摔跤了。
三、学生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画出草图,再根据草图进行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利用了曲轴运动的原理。民 间艺人在制作玩具时,巧妙地设 计了一些联动装置,使得玩具不 仅好看,而且能左右或上下活动, 增加了玩具的趣味性。
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样会动的 曲轴玩具是怎么制作的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轴玩具
利用曲轴的纵向转动,可以制作成有趣 的“乒乓球赛”这件小玩具(图1 )。 制作方法是用一个长方形的包装纸盒, 拆开纸盒使反面向外重叠一次,在盒盖两端 各割一个横向小开口,并在纸盒两端的中心 各打一个小孔(图2 ),用细铁丝比着纸盒 的长度弯成一根双曲轴,使曲轴的弯曲处对 准两个小开口,曲轴的弯曲高度要小于纸盒 厚度的一半,如果高度大了将摇不动(图 3 )。 用硬纸片剪两个执拍打球的人形,在人 形底柱处穿一个小孔(图4 ),安装时把两 个人形从小开口处插下去.再通穿曲轴,把 曲轴从纸盒两端小孔穿出去,并把铁丝的一 个长出头弯成摇柄形(图5 ), 最后收拢粘接纸盒,在纸盒中间粘一厚 纸条作为球网,一件“乒乓球赛”的活动小 玩意儿便做成了,如果你喜欢绘画,还可以 把人形和球台着色美化,使这件玩具更好看。
会动的曲轴玩具
五 曲轴玩具
作业: 独立或已小组合作的方式,利 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件曲轴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