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2023马拉松大众等级标准

2023马拉松大众等级标准一、等级划分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等级赛事评定标准》,2023马拉松大众等级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业余一级、业余二级、业余三级、业余精英和顶尖高手。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成绩要求和评定标准。
二、评定标准1.业余一级:要求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30分以内,半程马拉松成绩在1小时30分以内。
该等级主要面向大众跑者中的新手和初级爱好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能和训练基础。
2.业余二级:要求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30分至4小时,半程马拉松成绩在1小时30分至1小时50分。
该等级主要面向有一定跑步经验和训练基础的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力和速度。
3.业余三级:要求全程马拉松成绩在4小时至4小时30分,半程马拉松成绩在1小时50分至2小时10分。
该等级主要面向有一定竞技水平的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力和速度。
4.业余精英:要求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50分以内,半程马拉松成绩在1小时25分以内。
该等级主要面向高水平业余跑者和专业运动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和综合实力。
5.顶尖高手:要求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以内,半程马拉松成绩在1小时以内。
该等级主要面向顶尖专业运动员和顶尖业余跑者,需要具备极高的竞技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评定流程1.跑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比赛,并达到相应的成绩要求。
2.跑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比赛成绩证明和个人信息,并缴纳评定费用。
3.中国田径协会将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和评定,并公布评定结果。
4.对于达到业余一级及以上级别的跑者,将由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相应的证书和徽章。
四、注意事项1.评定标准是面向大众跑者的,不包括专业运动员和职业选手。
2.评定流程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进行,不能进行人为干预或舞弊行为。
3.评定结果只代表个人在该等级中的资格和水平,不代表个人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4.对于评定结果有异议的跑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诉并进行重新评定。
马拉松9星级评定标准

马拉松9星级评定标准是针对马拉松赛事进行评定的一种标准体系,旨在对马拉松赛事的品质、安全、组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星级等级。
该评定标准由中国田径协会制定,目前已成为中国国内重要的马拉松赛事评定体系。
具体来说,马拉松9星级评定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赛事规模:包括参赛人数、赛道长度、参赛国家和地区等。
星级评定越高,规模要求越高。
2. 赛道条件:包括赛道起止点、中途饮水、药品服务等方面。
星级评定越高,赛道条件要求越高。
3. 赛事组织:包括起点、终点、医疗等组织及服务要求。
星级评定越高,组织要求越高。
4. 安全保障:包括交通保障、安保措施、应急预案等。
星级评定越高,安全保障要求越高。
5. 赛事环境:包括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环境。
星级评定越高,环境要求越高。
6. 赛事影响:包括媒体关注、社会反响等方面的影响。
星级评定越高,影响要求越大。
在以上各个方面,马拉松赛事需要达到相应的指标才能被评为对应星级的赛事。
当前,最高级别为马拉松9星级,其中包括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如波士顿马拉松、柏林马拉松等。
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2015年2月1日一、准入标准:所有申报赛事等级评定的赛事均应首先满足以下标准:一已成为中国田协马拉松委员会赛事会员;二赛事举办超过1年;三如为在人工铺设平坦路面上举行的赛事,应达到赛事认证条件;四赛事组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国际田联最新的竞赛规则;五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数不低于5000人;六参赛的大众选手在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上对赛事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50%的总分值,即满分为10分的情况下,平均得分不低于5分;七赛事如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则外籍优秀运动员赛后向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投诉的比率不得超过该赛事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总人数的10%;八所有选手有感应芯片计时的比赛成绩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九对赛事的所有人员、对赛事的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二、金牌赛事标准: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5年的赛事长期发展策略二路线- 路线设计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起点和终点交通便利三视觉形象以及视觉应用系统美观、清晰四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标识牌和指示牌位置合理,清晰可见,数量充足五选手服务-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的咨询电话和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 选手套包的发放和领取有序高效- 赛事提供的官方手册或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主动、及时地向选手通告相关活动信息-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成绩公告中包括选手成绩排名信息分性别以及年龄组- 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提供选手个人成绩-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的完赛奖牌六医疗救援- 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设施及药品配备充足- 急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 医疗报告及时准确七环境卫生- 起点及沿途有充足的卫生设施和及时的环境卫生服务,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卫生-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充足,引导标识醒目八社会服务- 促进赛事举办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九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 通过电视、网络或新媒体播出至少50分钟的赛事内容- 赛事应有不少于3分钟的赛事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且网站架构清晰,信息丰富- 赛事积极使用了杂志、网站、报纸、新媒体等渠道进行高质量的推广和宣传- 及时给媒体和观众提供运动员的分段计时和最终成绩- 赛时为媒体提供拍摄、采访的专有区域和便利服务,媒体流线清晰十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开发体系十一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1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完赛率不低于60%注:最长距离项目指赛事设立的全程或半程、参赛人数指通过第一个计时点的人数,完赛率指完赛人数占参赛人数的百分比;下同十二赛事申报材料逻辑清晰,信息完整,说服力强三、银牌赛事标准: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3年的赛事长期发展策略二赛事路线- 路线设计具有本地特色- 起点和终点交通方便三视觉形象设计美观、清晰四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五选手服务-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的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 选手套包的发放和领取有序高效- 赛事提供的选手参赛指南内容清晰-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成绩公告中须包含选手成绩排名信息-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的完赛奖牌七医疗救援- 具有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配备充足,配备基本设施及药品八环境卫生- 通过环境卫生措施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环境卫生;- 起终点厕所引导标识醒目,数量能满足基本需要;九社会服务-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影响力- 通过电视或新媒体播出至少30分钟的赛事内容- 赛事应有不少于1分钟的赛后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 赛事提供的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赛事积极使用了网络、报纸、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和宣传- 赛时为媒体提供报道、采访的专有区域和便利条件十一形成了市场开发体系十二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8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000人十三赛事申报材料逻辑清晰,信息完整四、铜牌赛事标准: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2年的赛事长期发展策略二具有视觉形象设计三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醒目四选手服务-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的电子邮件- 赛事提供参赛指南-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数量充足-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为选手提供完赛奖牌五医疗救援- 具有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配备充足六环境卫生- 人员配置基本能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环境卫生-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能满足基本需要,有引导标识七制定和实施了宣传计划-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 赛事积极使用了网络、报纸进行推广和宣传八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800人九赛事申报材料信息完整六、附加分值中国田协注册运动员参赛以及完赛情况可作为附加分值,最高不超过3分;。
9-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2021 年2月1日〕一、准入标准:所有申报赛事等级评定的赛事均应首先满足以下标准:〔一〕已成为中国田协马拉松委员会赛事会员。
〔二〕赛事举办超过1年。
〔三〕如为在人工铺设平坦路面上举行的赛事,应到达赛事认证条件。
〔四〕赛事组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方法?、?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方法实施细那么?和国际田联最新的竞赛规那么。
〔五〕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数不低于5000人。
〔六〕参赛的群众选手在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上对赛事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50%的总分值,即总分值为10分的情况下,平均得分不低于5分。
〔七〕赛事如邀请外籍优秀运发动,那么外籍优秀运发动赛后向中国田径协会进展投诉的比率不得超过该赛事特邀外籍优秀运发动总人数的10%。
〔八〕所有选手有感应芯片计时的比赛成绩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
〔九〕对赛事的所有人员、对赛事的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
二、金牌赛事标准:〔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5年的赛事长期开展策略〔二〕路线- 路线设计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起点和终点交通便利〔三〕视觉形象以及视觉应用系统美观、清晰〔四〕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X,标识牌和指示牌位置合理,清晰可见,数量充足〔五〕选手效劳- 至少从报名开场直至赛事完毕后1周配有专门的咨询和电子,且效劳友好热情- 选手套包的发放和领取有序高效- 赛事提供的官方手册或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主动、及时地向选手通告相关活动信息-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组委会公布- 成绩公告中包括选手成绩排名信息〔分性别以及年龄组〕- 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提供选手个人成绩-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巧的完赛奖牌〔六〕医疗救援- 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效劳人员、设施及药品配备充足- 急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 医疗报告及时准确〔七〕环境卫生- 起点及沿途有充足的卫生设施和及时的环境卫生效劳,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卫生-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充足,引导标识醒目〔八〕社会效劳- 促进赛事举办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九〕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 通过电视、网络或新媒体播出至少50分钟的赛事内容- 赛事应有不少于3分钟的赛事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赛事建立了官方,且架构清晰,信息丰富- 赛事积极使用了杂志、、报纸、新媒体等渠道进展高质量的推广和宣传- 及时给媒体和观众提供运发动的分段计时和最终成绩- 赛时为媒体提供拍摄、采访的专有区域和便利效劳,媒体流线清晰〔十〕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开发体系〔十一〕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15000人,最长距离工程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完赛率不低于60%〔注:最长距离工程指赛事设立的全程或半程、参赛人数指通过第一个计时点的人数,完赛率指完赛人数占参赛人数的百分比。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而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马拉松比赛和标准也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分类马拉松比赛,国际田联(IAAF)制定了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马拉松比赛的需求。
首先,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比赛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金牌赛事、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
金牌赛事是指国际田联认证的最高级别的马拉松比赛,通常是世界各地最具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比赛,如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等。
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是次一级别的比赛,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比赛,但相对于金牌赛事来说规模和影响力要小一些。
其次,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的资格和奖金设置也有所不同。
在金牌赛事中,参赛选手通常需要具备更高的成绩和排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同时奖金也相对丰厚。
而在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中,对于参赛选手的要求和奖金设置则相对较低,更多地是为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选手参与比赛。
此外,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在赛道、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金牌赛事通常拥有更为优质的赛道和更为完善的组织和服务,包括更多的医疗保障、更丰富的赛事活动和更高水平的赛事宣传。
而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相对简单一些,但也会尽力提供良好的比赛环境和服务。
总的来说,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为马拉松比赛的规范和分类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和发展马拉松运动。
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各有特点,但无论是金牌赛事、银牌赛事还是铜牌赛事,都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也为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都能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规划和组织,为广大的马拉松爱好者带来更多的精彩比赛和更好的参赛体验。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对于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国际田联(IAAF)的马拉松等级标准:
1. 世界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10秒以内,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以内。
2. 国家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到2小时5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到3小时20秒之间。
3. 一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51秒到3小时01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21秒到3小时40秒之间。
4. 二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02秒到3小时3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41秒到4小时之间。
以上是国际田联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自己所定的标准。
例如,在中国,马拉松等级标准由田径协会制定,分为A、B、C 三个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对于运动员的等级评定,并不意味着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参加马拉松比赛。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只要他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
2023田径评分标准一览表

2023田径评分标准一览表
一、等级划分
根据新版的等级标准,跑步爱好者的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又细分为A、B、C三个级别,共计9个等级。
具体划分如下:
1. 初级:A级:完成所报项目的全程马拉松;B级:完成半程马拉松;C级:完成10公里及以上距离的项目。
2. 中级:A级:完成所报项目的5公里及以下距离的项目;B级:完成所报项目的10公里及以上距离的项目;C级:完成所报项目的半程马拉松。
3. 高级:A级:完成所报项目的5公里及以下距离的项目;B级:完成所报项目的10公里及以上距离的项目;C级:完成所报项目的全程马拉松。
二、如何提高等级
要提高自己的等级,首先要明确目标。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难度。
其次,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
此外,参加各类比赛也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
通过不断地挑战自己,你会发现自己在跑步方面的进步。
三、注意事项
在追求更高等级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安全第一:跑步锻炼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也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速度和强度,不要过度疲劳。
2. 注重恢复: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身体疲劳,因此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
3.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挑战。
总之,田协发布的2023版大众中长跑等级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只要我们努力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理想的等级。
加油,跑者们!。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是一项古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规范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国际田联(IAAF)和各国田径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马拉松比赛。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马拉松比赛的等级划分和相关规定。
首先,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主要分为国际田联金牌赛事、金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四个等级。
国际田联金牌赛事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高水平和最高知名度的马拉松比赛,如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等。
金标赛事是指在各大洲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和知名度的马拉松比赛,如东京马拉松、柏林马拉松等。
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则是相对水平和知名度较低的马拉松比赛,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竞技水平和影响力。
其次,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定,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有着不同的组织和管理要求。
国际田联金牌赛事必须符合严格的赛事组织和赛道要求,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金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也有着相应的组织和管理要求,以保障比赛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国际田联还对参加不同等级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进行了相应的资格和参赛标准规定,以确保比赛的竞技水平和公平性。
再次,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不仅对赛事组织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对参赛选手的成绩和积分有着相应的规定。
国际田联根据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设立了相应的积分和成绩要求,参赛选手需要在指定的赛事中取得一定成绩才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和排名。
这些规定旨在激励选手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提高比赛的竞技水平和影响力。
最后,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对于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等级标准和管理要求,可以促进各地区和国家的马拉松比赛的提升和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选手和观众参与其中。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马拉松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
总之,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是马拉松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2015年2月1日)
一、准入标准:
所有申报赛事等级评定得赛事均应首先满足以下标准:
(一)已成为中国田协马拉松委员会赛事会员。
(二)赛事举办超过1年。
(三)如为在人工铺设平坦路面上举行得赛事,应达到赛事认证条件、
(四)赛事组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与国际田联最新得竞赛规则。
(五)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数不低于5000人。
(六)参赛得大众选手在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上对赛事得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50%得总分值,即满分为10分得情况下,平均得分不低于5分。
(七)赛事如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则外籍优秀运动员赛后向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投诉得比率不得超过该赛事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总人数得10%。
(八)所有选手有感应芯片计时得比赛成绩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
(九)对赛事得所有人员、对赛事得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
二、金牌赛事标准:
(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5年得赛事长期发展策略
(二)路线
—路线设计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 起点与终点交通便利
(三)视觉形象以及视觉应用系统美观、清晰
(四)引导系统:
-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得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标识牌与指示牌位置合理,清晰可见,数量充足
(五)选手服务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得咨询电话与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
—选手套包得发放与领取有序高效
—赛事提供得官方手册或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得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 主动、及时地向选手通告相关活动信息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得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成绩公告中包括选手成绩排名信息(分性别以及年龄组)
- 及时通过短信、等渠道提供选手个人成绩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得完赛奖牌
(六)医疗救援
-具有针对性得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设施及药品配备充足
- 急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
—医疗报告及时准确
(七)环境卫生
- 起点及沿途有充足得卫生设施与及时得环境卫生服务,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得卫生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充足,引导标识醒目
(八)社会服务
-促进赛事举办地产生了良好得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
(九)制定了有针对性得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
- 通过电视、网络或新媒体播出至少50分钟得赛事内容
—赛事应有不少于3分钟得赛事宣传片,宣传片得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且网站架构清晰,信息丰富
-赛事积极使用了杂志、网站、报纸、新媒体等渠道进行高质量得推广与宣传
-及时给媒体与观众提供运动员得分段计时与最终成绩
—赛时为媒体提供拍摄、采访得专有区域与便利服务,媒体流线清晰
(十)形成了良好得市场开发体系
(十一)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1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完赛率不低于60%
(注:最长距离项目指赛事设立得全程或半程、参赛人数指通过第一个计时点得人数,完赛率指完赛人数占参赛人数得百分比。
)(下同)
(十二)赛事申报材料逻辑清晰,信息完整,说服力强
三、银牌赛事标准:
(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3年得赛事长期发展策略
(二)赛事路线
—路线设计具有本地特色
—起点与终点交通方便
(三)视觉形象设计美观、清晰
(四)引导系统:
-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得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
(五)选手服务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得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
—选手套包得发放与领取有序高效
-赛事提供得选手参赛指南内容清晰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得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得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 成绩公告中须包含选手成绩排名信息
-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得完赛奖牌
(七)医疗救援
- 具有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配备充足,配备基本设施及药品
(八)环境卫生
-通过环境卫生措施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得环境卫生。
- 起终点厕所引导标识醒目,数量能满足基本需要。
(九)社会服务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
(十)制定了有针对性得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影响力
—通过电视或新媒体播出至少30分钟得赛事内容
—赛事应有不少于1分钟得赛后宣传片,宣传片得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
- 赛事提供得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 赛事积极使用了网络、报纸、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与宣传
-赛时为媒体提供报道、采访得专有区域与便利条件
(十一)形成了市场开发体系
(十二)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8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000人
(十三)赛事申报材料逻辑清晰,信息完整
四、铜牌赛事标准:
(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2年得赛事长期发展策略
(二)具有视觉形象设计
(三)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得各种引导标志醒目
(四)选手服务
-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得电子邮件
-赛事提供参赛指南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得数量充足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为选手提供完赛奖牌
(五)医疗救援
-具有医疗救援体系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配备充足
(六)环境卫生
- 人员配置基本能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得环境卫生
-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能满足基本需要,有引导标识
(七)制定与实施了宣传计划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
—赛事积极使用了网络、报纸进行推广与宣传
(八)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800人
(九)赛事申报材料信息完整
六、附加分值
中国田协注册运动员参赛以及完赛情况可作为附加分值,最高不超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