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马拉松9星级评定标准

马拉松9星级评定标准是针对马拉松赛事进行评定的一种标准体系,旨在对马拉松赛事的品质、安全、组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星级等级。
该评定标准由中国田径协会制定,目前已成为中国国内重要的马拉松赛事评定体系。
具体来说,马拉松9星级评定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赛事规模:包括参赛人数、赛道长度、参赛国家和地区等。
星级评定越高,规模要求越高。
2. 赛道条件:包括赛道起止点、中途饮水、药品服务等方面。
星级评定越高,赛道条件要求越高。
3. 赛事组织:包括起点、终点、医疗等组织及服务要求。
星级评定越高,组织要求越高。
4. 安全保障:包括交通保障、安保措施、应急预案等。
星级评定越高,安全保障要求越高。
5. 赛事环境:包括卫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环境。
星级评定越高,环境要求越高。
6. 赛事影响:包括媒体关注、社会反响等方面的影响。
星级评定越高,影响要求越大。
在以上各个方面,马拉松赛事需要达到相应的指标才能被评为对应星级的赛事。
当前,最高级别为马拉松9星级,其中包括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如波士顿马拉松、柏林马拉松等。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而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马拉松比赛和标准也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分类马拉松比赛,国际田联(IAAF)制定了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马拉松比赛的需求。
首先,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比赛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金牌赛事、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
金牌赛事是指国际田联认证的最高级别的马拉松比赛,通常是世界各地最具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比赛,如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等。
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是次一级别的比赛,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比赛,但相对于金牌赛事来说规模和影响力要小一些。
其次,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的资格和奖金设置也有所不同。
在金牌赛事中,参赛选手通常需要具备更高的成绩和排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同时奖金也相对丰厚。
而在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中,对于参赛选手的要求和奖金设置则相对较低,更多地是为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选手参与比赛。
此外,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在赛道、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金牌赛事通常拥有更为优质的赛道和更为完善的组织和服务,包括更多的医疗保障、更丰富的赛事活动和更高水平的赛事宣传。
而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相对简单一些,但也会尽力提供良好的比赛环境和服务。
总的来说,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为马拉松比赛的规范和分类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和发展马拉松运动。
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各有特点,但无论是金牌赛事、银牌赛事还是铜牌赛事,都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也为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都能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规划和组织,为广大的马拉松爱好者带来更多的精彩比赛和更好的参赛体验。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2015年2月1日)一、准入标准:所有申报赛事等级评定得赛事均应首先满足以下标准:(一)已成为中国田协马拉松委员会赛事会员。
(二)赛事举办超过1年。
(三)如为在人工铺设平坦路面上举行得赛事,应达到赛事认证条件、(四)赛事组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与国际田联最新得竞赛规则。
(五)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数不低于5000人。
(六)参赛得大众选手在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上对赛事得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50%得总分值,即满分为10分得情况下,平均得分不低于5分。
(七)赛事如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则外籍优秀运动员赛后向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投诉得比率不得超过该赛事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总人数得10%。
(八)所有选手有感应芯片计时得比赛成绩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
(九)对赛事得所有人员、对赛事得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
二、金牌赛事标准:(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5年得赛事长期发展策略(二)路线—路线设计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起点与终点交通便利(三)视觉形象以及视觉应用系统美观、清晰(四)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得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标识牌与指示牌位置合理,清晰可见,数量充足(五)选手服务-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得咨询电话与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选手套包得发放与领取有序高效—赛事提供得官方手册或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得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主动、及时地向选手通告相关活动信息-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得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成绩公告中包括选手成绩排名信息(分性别以及年龄组)- 及时通过短信、等渠道提供选手个人成绩-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得完赛奖牌(六)医疗救援-具有针对性得医疗救援体系—医疗救护服务人员、设施及药品配备充足- 急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医疗报告及时准确(七)环境卫生- 起点及沿途有充足得卫生设施与及时得环境卫生服务,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得卫生—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充足,引导标识醒目(八)社会服务-促进赛事举办地产生了良好得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九)制定了有针对性得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 通过电视、网络或新媒体播出至少50分钟得赛事内容—赛事应有不少于3分钟得赛事宣传片,宣传片得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且网站架构清晰,信息丰富-赛事积极使用了杂志、网站、报纸、新媒体等渠道进行高质量得推广与宣传-及时给媒体与观众提供运动员得分段计时与最终成绩—赛时为媒体提供拍摄、采访得专有区域与便利服务,媒体流线清晰(十)形成了良好得市场开发体系(十一)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1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完赛率不低于60%(注:最长距离项目指赛事设立得全程或半程、参赛人数指通过第一个计时点得人数,完赛率指完赛人数占参赛人数得百分比。
马拉松业余等级标准

马拉松业余等级标准马拉松作为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运动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业余跑者参与其中。
对于业余跑者来说,了解自己的水平和等级标准,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还能够更好地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
因此,掌握马拉松业余等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马拉松业余等级的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马拉松业余等级是根据参赛者的成绩来划分的,通常分为四个等级,A、B、C和D级。
A级是最高级别,代表着跑步水平非常优秀,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B级是中上水平,能够完成马拉松比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C级是中等水平,能够完成马拉松比赛,但成绩一般;D级是最低级别,代表着跑步水平较差,成绩较慢。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评定自己的马拉松业余等级。
评定马拉松业余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个人的比赛成绩。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马拉松比赛的成绩来判断自己的业余等级。
比如,完成全马比赛的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可以判定为A级;3-4小时之间的,可以判定为B级;4-5小时之间的,可以判定为C级;5小时以上的,可以判定为D级。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标准,实际评定业余等级还需要考虑个人的跑步水平、训练情况等因素。
除了比赛成绩,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专业机构或组织举办的跑步测试来评定自己的业余等级。
这些测试项目包括耐力测试、速度测试、灵活性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跑步水平,从而更准确地评定自己的业余等级。
最后,了解自己的业余等级之后,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
对于A级和B级的业余跑者来说,可以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质量,争取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C级和D级的业余跑者来说,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
总的来说,了解马拉松业余等级标准并评定自己的业余等级,对于业余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提高自己的跑步水平,还能够更好地享受跑步带来的乐趣。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对于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国际田联(IAAF)的马拉松等级标准:
1. 世界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10秒以内,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以内。
2. 国家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到2小时5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到3小时20秒之间。
3. 一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51秒到3小时01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21秒到3小时40秒之间。
4. 二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02秒到3小时3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41秒到4小时之间。
以上是国际田联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自己所定的标准。
例如,在中国,马拉松等级标准由田径协会制定,分为A、B、C 三个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对于运动员的等级评定,并不意味着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参加马拉松比赛。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只要他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
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

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目录一、适用范围 ..................................................................... .................................................. 2 二、路线丈量 ..................................................................... .................................................. 2 三、路线(赛道)标识 ..................................................................... .................................. 2 四、起点区和终点区 ..................................................................... ...................................... 2 五、赛道交通管制与关门时间 ..................................................................... ...................... 3 六、饮料站和饮/用水站 ..................................................................... ................................ 3 七、参赛报名和领取参赛物品 ..................................................................... ...................... 4 八、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 ..................................................................... .............................. 4 九、参赛号码布 ..................................................................... .............................................. 5 十、计时和成绩证书发放 ..................................................................... .............................. 5 十一、比赛录像 ..................................................................... .............................................. 6 十二、大众运动员等级达标活动的组织...................................................................... (6)十三、参赛指南、秩序册和成绩公布...................................................................... . (7)十四、大型活动 ..................................................................... .............................................. 8 十五、中国田协的赛事代表、裁判员...................................................................... . (9)十六、技术会议 ..................................................................... .............................................. 9 十七、保险 ..................................................................... .................................................... 10 十八、安保 ..................................................................... .................................................... 10 十九、医疗服务 ..................................................................... ............................................ 11 二十、兴奋剂检查 ............................................................................................................. 11 二十一、环卫 ..................................................................... ................................................ 12 二十二、媒体宣传 ..................................................................... ........................................ 12 二十三、市场开发 ..................................................................... ........................................ 12 二十四、赛风赛纪问题的规定 ..................................................................... .. (12)1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城市主要赛道举办的全程及半程城市马拉松赛事(以下简称“赛事”),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在本标准基础之上另行参照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组织标准。
中国马术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

中国马术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1. 背景中国马术协会为了促进马拉松运动发展,确保赛事质量和安全性,特制定了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
2. 等级评定原则- 赛事等级评定将考虑以下因素:- 赛事组织与管理水平- 赛事赛道设计与准备情况- 技术标准及参赛者水平要求- 安全措施与紧急救援能力- 赛事声誉及历史发展情况3. 等级评定等级根据以上原则,马拉松赛事将分为以下等级:1. 金标赛事(最高等级)- 赛事组织与管理优秀- 赛事赛道设计与准备完善- 技术标准高,参赛者水平要求较高- 安全措施与紧急救援能力强- 赛事声誉卓越,历史发展悠久2. 银标赛事- 赛事组织与管理良好- 赛事赛道设计与准备良好- 技术标准较高,参赛者水平要求一般- 安全措施与紧急救援能力较强- 赛事声誉良好,历史发展较长3. 铜标赛事- 赛事组织与管理一般- 赛事赛道设计与准备一般- 技术标准一般,参赛者水平要求较低- 安全措施与紧急救援能力一般- 赛事声誉尚可,历史发展一般4. 标准赛事- 赛事组织与管理一般或较差- 赛事赛道设计与准备一般或较差- 技术标准较低,参赛者水平要求低- 安全措施与紧急救援能力较差- 赛事声誉一般或不佳,历史发展较短4. 等级评定程序- 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采取申请制,由组织方自愿申请评定。
- 中国马术协会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定,并定期更新评定结果。
- 评定结果将在中国马术协会官方网站上公布,并向组织方发放评定证书。
5. 评定结果的意义- 马拉松赛事的等级评定结果将在官方宣传材料中表明,对参赛者、赞助商和观众具有指导作用。
- 各地马拉松赛事组织方可参考评定结果,提高赛事质量水平,并吸引更多参与者。
6. 变更和解释- 中国马术协会拥有解释和修改本办法的权利。
-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中国马术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的内容,旨在规范马拉松赛事的质量与安全,促进马拉松运动的健康发展。
我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

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城市主要赛道举办的全程及半程城市马拉松赛事(以下简称“赛事”),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在本标准基础之上另行参照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组织标准。
二、路线丈量(一)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 A类认证赛事、全国锦标赛的赛事路线必须由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B”级以上丈量员丈量。
(二)中国田协B类认证赛事必须由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C”级以上丈量员或中国田协国家级丈量员丈量。
(三)所有赛道丈量报告须按照国际丈量报告的标准模版上报。
(四)如路线不变,路线丈量证书5年有效。
如路线改变,须重新丈量。
三、路线(赛道)标识(一)与中国田协共同主办的赛事,在赛道上须每1公里设置一块公里牌,在折返、拐弯以及分道的路段须设指示牌。
(二)非与中国田协共同主办的赛事,至少须在每5公里设置一块公里牌,折返和拐弯的路段须有指示牌。
(三)每个比赛项目的终点前100米处,须设置终点提示牌和运动员分流指示牌,每个终点要设置醒目的标识。
(四)各种标识牌和提示牌要清晰、明显,数量要充足,摆放位置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有利于运动员观看。
四、起点区和终点区(一)起点区1.起点区应选择交通便利、适合赛事相应规模的人员聚集的安全区域,并提供该区域的详细布局图(如主席台、医疗站、厕所、检录区等)。
2.起点区应根据不同竞赛项目的规模设置出发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3.起点区应综合考虑仪式需求以及参赛选手的集结、存包、补给、医疗、洗手间、垃圾处理等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4.起点应使用明显的标志物进行标志,例如出发拱门或气球。
5.主席台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该区域人员混杂和秩序混乱。
6.组委会须制定起点观众的人流疏散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该方案需经当地公安部门认可。
(二)终点区域1.组委会需制定终点区域的划分以及详细布局图(包括终点运动员通道、摄影区、移动卫生间、奖牌及纪念品发放、成绩证书打印和发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2015年2月1日)
一、准入标准:
所有申报赛事等级评定的赛事均应首先满足以下标准:
(一)已成为中国田协马拉松委员会赛事会员。
(二)赛事举办超过1年。
(三)如为在人工铺设平坦路面上举行的赛事,应达到赛事认证条件。
(四)赛事组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国际田联最新的竞赛规则。
(五)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数不低于5000人。
(六)参赛的大众选手在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上对赛事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50%的总分值,即满分为10分的情况下,平均得分不低于5分。
(七)赛事如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则外籍优秀运动员赛后向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投诉的比率不得超过该赛事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总人数的10%。
(八)所有选手有感应芯片计时的比赛成绩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
(九)对赛事的所有人员、对赛事的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
二、金牌赛事标准:
(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5年的赛事长期发展策略
(二)路线
- 路线设计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 起点和终点交通便利
(三)视觉形象以及视觉应用系统美观、清晰
(四)引导系统:
-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标识牌和指示牌位置合理,清晰可见,数量充足
(五)选手服务
-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的咨询电话和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
- 选手套包的发放和领取有序高效
- 赛事提供的官方手册或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 主动、及时地向选手通告相关活动信息
-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 成绩公告中包括选手成绩排名信息(分性别以及年龄组)
- 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提供选手个人成绩
-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的完赛奖牌
(六)医疗救援
- 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救援体系
-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设施及药品配备充足
- 急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
- 医疗报告及时准确
(七)环境卫生
- 起点及沿途有充足的卫生设施和及时的环境卫生服务,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卫生
-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充足,引导标识醒目
(八)社会服务
- 促进赛事举办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
(九)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 通过电视、网络或新媒体播出至少50分钟的赛事内容
- 赛事应有不少于3分钟的赛事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且网站架构清晰,信息丰富
- 赛事积极使用了杂志、网站、报纸、新媒体等渠道进行高质量的推广和宣传
- 及时给媒体和观众提供运动员的分段计时和最终成绩
- 赛时为媒体提供拍摄、采访的专有区域和便利服务,媒体流线清晰
(十)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开发体系
(十一)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1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完赛率不低于60%
(注:最长距离项目指赛事设立的全程或半程、参赛人数指通过第一个计时点的人数,完赛率指完赛人数占参赛人数的百分比。
)(下同)
(十二)赛事申报材料逻辑清晰,信息完整,说服力强
三、银牌赛事标准:
(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3年的赛事长期发展策略
(二)赛事路线
- 路线设计具有本地特色
- 起点和终点交通方便
(三)视觉形象设计美观、清晰
(四)引导系统:
-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
(五)选手服务
-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的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
- 选手套包的发放和领取有序高效
- 赛事提供的选手参赛指南内容清晰
-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 成绩公告中须包含选手成绩排名信息
- 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的完赛奖牌
(七)医疗救援
- 具有医疗救援体系
-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配备充足,配备基本设施及药品
(八)环境卫生
- 通过环境卫生措施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环境卫生。
- 起终点厕所引导标识醒目,数量能满足基本需要。
(九)社会服务
- 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
(十)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影响力
- 通过电视或新媒体播出至少30分钟的赛事内容
- 赛事应有不少于1分钟的赛后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
- 赛事提供的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
- 赛事积极使用了网络、报纸、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和宣传
- 赛时为媒体提供报道、采访的专有区域和便利条件
(十一)形成了市场开发体系
(十二)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8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000人
(十三)赛事申报材料逻辑清晰,信息完整
四、铜牌赛事标准:
(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2年的赛事长期发展策略
(二)具有视觉形象设计
(三)引导系统:
-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的各种引导标志醒目
(四)选手服务
- 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的电子邮件
- 赛事提供参赛指南
- 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的数量充足
- 所有选手比赛成绩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
- 为选手提供完赛奖牌
(五)医疗救援
- 具有医疗救援体系
- 医疗救护服务人员配备充足
(六)环境卫生
- 人员配置基本能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的环境卫生
- 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能满足基本需要,有引导标识
(七)制定和实施了宣传计划
-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
- 赛事积极使用了网络、报纸进行推广和宣传
(八)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800人
(九)赛事申报材料信息完整
六、附加分值
中国田协注册运动员参赛以及完赛情况可作为附加分值,最高不超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