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民主主义革命制胜法宝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它们分别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个重要的战略方向和组织方式。

首先,统一战线是指各阶级、各政治派别团结起来,共同为最终胜利而奋斗。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方向之一。

它要求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以便在统一战线的基础上瓦解反动势力的力量。

这个战略方向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统一战线对象,使共产党和其他力量联合起来达成共同的目标。

其次,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另一个战略方向。

革命必须依靠武装斗争来取得最终胜利。

这个战略方向的关键是把武装斗争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因此,共产党必须在革命斗争中发挥领导作用,不断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并指导武装群众斗争。

最后,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三个法宝,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

共产党必须在领导革命中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组织力量和政治素质。

共产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贯彻干部路线,以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成为领导力量。

综上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重要战略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它们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基石。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主要包括“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从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探讨统一战线。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统一战线是时代的选择。

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实力迅速膨胀,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更是加快了侵华的脚步,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等。

随着侵华的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七大的召开以及各地的爱国救亡运动相继开展,从而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团结起来,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

他还说:“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当然,统一战线主要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也正是这两个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革命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总结起来中共倡导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是抗日战争的旗帜,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保证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在国际上更是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的胜利更是有利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其次是武装斗争。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武装斗争也是中国的必经之路。

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社会格局,使我国社会革命有了新的环境。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以及当时思想的爆发促进了武装斗争的发展。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广大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战争,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指的是政党、国民大会和民族自决的三项正统思想,这三者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组织框架和发展途径。

首先,政党是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组织形式,只有经过政党的集体组织和团结,才能有效地发挥政治统治的力量。

国民大会是宣传民主理念和民主政治实践的场所,将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来,使政治制度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最后是民族自决,也就是民族自治,只有民族自治机构在民族生活中无处不在,才能使民族的民主精神可以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对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还为实现民主社会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支撑。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指的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1. 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民主的目标,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进步力量。

通过统一战线,各个阶级、阶层、政党和团体共同努力,共同反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实现革命的目标。

2.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手段。

面对敌
人的武装镇压和暴力迫害,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够有效对抗,实现
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

武装斗争包括游击战、正规军战争等多种形式,通过武力的方式打击敌人,捍卫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3. 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和
保证。

只有有一个坚强的、有纪律性的、团结统一的共产党领导,才
能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现革命的胜利。

党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等各个方面,通过建立党的组织体系和完善
党的工作机制,确保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统一战线才能存在和发展。

武装斗争必须以统一战线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则是党所掌握的两个武器,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因此,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个法宝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当代启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当代启示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当代启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既然被提及,那么,它们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的概念:共产主义的概念是革命的指导思想,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又需要告竣三项重要任务。

而这三项任务恰恰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第一,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二,以人民民主专政替代帝国专制,第三,以植入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替代资产阶级思想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和它们的思想如此深刻,在当代仍旧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首先,它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发展方向。

在今天大部分国家,都要在改善人民社会生活的情况,实现财富分配公平化,平等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政治环境改革,改善民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府,加强全民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文化,向着实现国家完善的新民主主义迈进。

其次,它突出了思想的重要性。

现在的实践表明,只有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理念,才能真正走好民主政体建设的道路,确保民主政治的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国家政治的健康发展。

打造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广大群众具有精神文化活力,只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时代精神,才能走出一条可行的政治发展道路。

最后,它宣扬了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理念。

实行多元文化民主主义,尊重个人权利和社会各群体的权利,强调政治的平等性和合法权利的尊重,努力营造社会可接受的环境,使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现主体力量,不仅仅满足了当代人民精神需求,更为下一代人构建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发展环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为我们提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道路,而在今天,面对许多社会问题,当代人也应借鉴古人的运用这些法宝的思想观念来解决当前的各种社会挑战,践行正确的新民主主义理念,形成一种新的民主政治文化,推进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实践,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现新的发展模式。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解析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解析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运用了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这三大法宝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法宝。

在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还很弱小,需要联合各个阶层和政治力量,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革命力量,还可以削弱敌人的力量。

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政治力量的利益和意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革命事业。

其次,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手段。

在革命过程中,敌人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镇压革命力量,因此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不仅可以保护革命力量,还可以打击敌人,削弱其力量。

在武装斗争中,共产党要善于运用各种战术,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最后,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保障。

共产党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必须具备强大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在革命过程中,共产党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革命事业,取得
胜利。

综上所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法宝发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法宝发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法宝发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被确定为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方针和方法。

这三大法宝发言不仅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三大法宝发言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阐述。

首先,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方针。

统一战线指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爱国资产阶级等阶层组成的广泛联盟。

在革命初期,无产阶级只能依靠这个联盟来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

在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工农运动,如农村土地革命、红军运动等,将中国大地上的工人和农民带进了斗争的前线,打通了工农群众斗争的渠道。

随着革命的深入,共产党意识到需要加强对于爱国资产阶级的合作和团结,从而构建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无论在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时期,都必须把力量分散的问题看作是中心的问题,都必须善于利用权力和充分地发挥权力,以达到团结自己孤立敌人的目的。

”可以看出,统一战线是革命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其次,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方法。

武装斗争是指革命者用武器进行的斗争,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

在1927年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之后,共产党转向了武装斗争,并成立了红军,为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武装力量,保证了革命的发展。

在执行武装斗争时,共产党必须全力发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利用群众力量,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动土地革命等。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巨大的树形组织。

”从而使得武装斗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方法。

最后,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保证。

党的建设是指建设一个具有坚定纪律,组织严密,执行决策力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建设党的根本,必须通过坚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群众工作和纪律检查等方面来推动党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指导老师:李俊奎
论文题目:浅谈新民主主义革命制胜法宝
——理论联系实际
班级:财务管理
学号:0807820203
姓名:杜培培
浅谈新民主主义革命制胜法宝
——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毛泽东,通过理论、历史、现状的三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从这些材料引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毛泽东提出的“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则是这一理论创造方法的简明概括。

【关键词】: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
【引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拿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指导革命,这就是方法论。

正因为它是方法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就不可能代替各国革命特点、规律的研究,不可能为某一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提供现成的答案。

马克思曾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列宁也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体体系,要求对每一个原理——都要联系具体的经验加以考察。

”列宁在指导俄国革命实践中,也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采取符合俄国社会历史特点的办法来达到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目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首先必须处理好农民问题,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壮大自身的武装队伍。

毛泽东曾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而要激发起农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使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为民谋利益的党,从而激起他们的斗争愿望以及拥护党的信念,就要从农民最关心的基本生存环境着手。

于是在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了农民
土地要求。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了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
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
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
有制。

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土地革
命的胜利。

如果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那么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就是武装斗争。

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不要枪杆子子必须拿起枪杆子”,毛泽东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其要义是:(1)马列主义认为,革命斗争必须要建立革命者自己的武装;(2)巴黎公社革命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证明了“枪
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性;(3)大革命失败之后的白色恐怖,是由于中国共产
党人没有自身的武装;(4)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表明,革命者没有自己
的武装就必然会被反动势力所镇压:(5)共产党人必须拿起枪杆子,建立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推翻反动统治,夺得江山,拯救国家、民族、民众于水火之中。

正是有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指导,才有了相应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等武装暴动,才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打下共和国江山并发展强大至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具有现今强大的国防实力。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

其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中极具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国情的一项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首先表现在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缺少现代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其次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整个经济的90%左右,现代性工业经济仅占10%左右,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又集中于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和官僚资本手中,民族资本所占比重很小。

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缺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生产力。

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现代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充分发展资本主义,不仅是中国落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

再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的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较少。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注重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三方面结合的原则及方法,即是实现理论性创造的操作手段。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毛泽东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而研究历史则是为了解中国的特点,中国的特点即是中国的特殊规律。

对现状的研究,主要是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实际问题的研究。

主要的目的是解决“当前的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它有什么规律性?如何指导这个运动?”诸问题。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出的决策才不会是死的,才会是有用的、有效的。

作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理论创新。

正是在这种联系了实际的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敌人,最终取得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才会在二十世纪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理论创新是
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

而当今社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和建设任务艰巨,这一形势迫切要求我们不断进行创造,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