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轮专题突破综合训练专题三中外近代化的探索练习5
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训练 (含答案)

近代化的探索1.(2017年广东深圳卷)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在1862年创办了A.京师同文馆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北洋海军2.(2017年江苏徐州卷)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
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3.(2017年江苏盐城卷)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了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4.(2017年江西卷)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2017年湖北随州卷)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6.(2017年江苏无锡卷)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7.(2017年江苏徐州卷)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A.胡适 B.李大钊C.陈独秀 D.蔡元培8.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目睹了国家遭到列强入侵。
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尽一国之力。
他应该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9.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0.戊戌变法的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1.清光绪二十一年,聚集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几千名举人突然群情激昂,个个义愤填膺。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考点练习-近代化的探索.doc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考点练习-近代化的探索【一】能力要求【二】要点概述Ⅰ。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1、运动的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运动的口号与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3、主要措施:A.创办近代企业:---〔自强为口号办军事企业〕最早: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求富为口号办民用企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B.组建近代新式海军:北洋水师、南洋、福建等三支海军;C.创立新式学校〔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人才、派遣留学生4、运动的评价:A.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B.运动的结果---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C.运动的价值---○1引进了西方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机器生产〕;○2积累、培养了一些近代企业的生产经验与技术人才;○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Ⅱ.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核心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运动的目的——变法图强2、运动兴起:序幕----(甲午战争后)1895年的“公车上书”;维新派的组织与刊物:强学会、《中外纪闻》3.开始变法:1898年〔戊戌年〕,光绪帝正式实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
4.结果:失败——慈禧发动政变,谭嗣同被杀,新法被废。
Ⅲ.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1、革命的目的:推翻清政府与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中国富强。
中考历史二轮近代化的探索专项训练试题(附答案)

中考历史二轮近代化的探索专项训练试题(附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近代化的探索一、选择题.南京历史悠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
下面那一选项的史实与南京没有关系:()A.《南京条约》B.火烧圆明园c.中华民国D.南京国民政府2.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3.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4.八年级(1)班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主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A、思想解放运动B、民主革命运动c、政治改革运动D、中国近代化历程5.学完中国近代史,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
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6.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7.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
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A.东京B.武昌c.广州D.南京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9.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2轮 专题突破 综合训练 专题三 中外近代化的探索名师课件

经 路的 巴、海地等地;(2)达·伽马开辟 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
济 开辟 了通往印度的航路;(3)麦哲伦船 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
工
队环球航行成功
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业 第一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 化 次工 期,首先从英国开始,使生产力
业革 得到巨大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 命 天覆地的变化
革命
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事 领导 件 阶级
代表 人物
目 的
思想主张
性质
影响
新 文 化
先进 知
运 动
识分 子
陈独 反 秀、 对 李大 封 钊、 建
胡适、思 鲁迅 想
前“”思期克期民“想宣思宣主,传主科传后马义学”空的想解运前思大放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 和科学,探索救国 救民的真理;为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创造了条件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 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 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 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 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 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 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 制是什么?(2 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 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2 分)
广东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轮专题突破综合训练专题三中外近代化的探索课件20190107166

专题三 中外近代化的探索2018 广东目 录 CONTENTS 真题回顾综合训练真题回顾领域事件概况意义或影响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创作《神曲》、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时间:17—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核心思想:理性主义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领域事件概况意义或影响政治民主化《权利法》1689年由英国议会颁布,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开创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治形式《独立宣》1776年7月4日由大陆会议发表,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机构组成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领域事件概况意义或影响政治民主化《人权宣》1789年由制宪会议颁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明确了人权、法治的原则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规定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由林肯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颁布,日本开始了有限的宪政统治确立分权体制,为日本“西方化时代到来”提供法律保障领域事件概况意义或影响经济工业化新航路的开辟(1)哥伦布所率船队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2)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首先从英国开始,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领域事件概况意义或影响经济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巩固和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事件领导阶级代表人物目的思想主张性质影响相同点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都是在列强的刺激下进行的;都体现了救国的目的;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事件领导阶级代表人物目的思想主张性质影响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变法图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件领导阶级代表人物目的思想主张性质影响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反对封建思想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谢谢观看Exit。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二近现代化的探索精练

专题二近现代化的探索一、选择题1.(2016南充中考)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C )A.农民运动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2.(2016潍坊中考)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
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D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3.(2016重庆A卷)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B ),曾国藩,康有为,邹容,陈独秀A B C D4.(2016泰州中考)“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对联歌颂的是( B )A.康有为 B.孙中山C.毛泽东 D.邓小平5.(2016陕西中考)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
这说明( B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C.“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6.(2016苏州中考)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B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7.(2016枣庄中考)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8.(2016呼和浩特中考)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C )A.思想-制度-器物 B.制度-器物-思想C.器物-制度-思想 D.思想-器物-制度二、非选择题9.(2016贵阳适应性考试)【国是家,孝当先,勤为本,俭为德】把孝悌作为家庭和社会伦理准则,对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选-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轮专题突破综合训练专题三中外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1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 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2 分)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分)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2
答案:(1)《最后的晚餐》或《蒙娜丽莎》等。人文主义。(2 分) (2)哥伦布。提供了资本、原料、市场。(3 分) (3)《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 分) (4)英国。工业革命。(2 分) (5)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市场的扩大;技术的革新。(答出其中 3 点即可,3 分)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
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
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9
材料四 见下图
——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0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7
2.(2014,27)14 至 18 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 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 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 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 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 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标记。
2018 广 东
专题三 中外近代化的探 索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中考热点突破专题:三 中外近现代化的探索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25张

对策 ① ② ③
任务二 【阐释文献——探抉择之因】(3分) (2)根据年代尺上的信息,简述下面三部重要文献颁布的历史 背景。
《独立宣言》: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独立战争爆发,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爆发以后,林肯为调动黑人的积极 性颁布了这份宣言,扭转了战局。(1分) 《工业复兴法》: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1933 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1分)
人物 探索事件 学习领域
概况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新文化运 主张学习西方 提倡“民主”与“科学”,是 动 的思想文化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李大钊
传播马克 主张学习马克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
思主义 思主义
介绍
秋收起义 主张学习马克
毛泽东
、建立井 思主义,把马 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 冈山革命 克思主义与中 导思想
林肯
领导北方赢得美国南北战争胜利;颁布《解放黑人 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玻利 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与圣马丁被誉为
瓦尔 南美的“解放者”
卡德 在墨西哥进行一系列改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
纳斯 定了基础
拿破仑 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明治 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一、中国近现代化探索的时空隧道
二、多维探究中国近现代化 [2019.17(2),2018.19(2),2016.19(2)] 1、经济近现代化
2、政治民主化的探索历程
3、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中外近代化的探索
1.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思想解放】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
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却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
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
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三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
《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
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
(3)综上所述,根据俄美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3.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通常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对比中西近代化的历程,回答问题。
【整理脉络】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图
(1)把材料一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探究异同】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的近代化是从哪一领域开始的?
【总结感悟】
(4)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
回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4.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青年》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愚昧和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恶果。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14—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追求人生的幸福。
——《世界通史》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批判王权、教权,表达资产阶级的意志和愿望。
——《世界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倡导者或代表人物有哪些?(写出两个人物即可)
(2)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什么?
(3)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什么革命?19世纪末中国受启蒙思想影响发生了哪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理论与实践、先进人物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19世纪60年代:军事企业;19世纪70年代:民用企业。
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戊戌变法。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新文化运动。
传播马克思主义。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5)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言之有理即可)
2.(1)城市化水平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俄国:改革;美国:革命或战争;相同的条件:自由的劳动力;扩大的商品市场。
(3)废除旧制度,顺应社会的发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1)①洋务运动②制度
(2)因为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
(4)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阻碍和封建思想的束缚;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等。
落后就要挨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等。
4.(1)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写出两个人物即可)
(2)人文主义。
(3)法国大革命。
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维新运动、百日维新)。
(4)进步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理论指导实践;改革创新推
动社会发展;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