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适龄残疾儿童评估情况记录

适龄残疾儿童评估情况记录
评估适龄残疾儿童的情况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儿童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2. 评估目的:记录评估的目的,包括了解儿童的残疾情况、评估儿童的学习能力、制定干预方案等。
3. 评估方法:记录评估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例如使用问卷调查或者医学检查等。
4. 评估结果:记录儿童的评估结果,包括残疾类型、残疾程度、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评估结果。
5. 评估结论:根据评估结果,做出评估结论,包括推荐儿童参加何种康复训练、提供何种教育支持,以及诊断的建议等。
6. 备注:记录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例如评估时的注意事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等。
评估记录必须严格保密,不能随意公开或泄露。
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

➢ 家长访谈及行为观察
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长的职业、家长的文化 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是否和睦、家长对孩子 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多少 时间和精力、父系和母系三代中有无神经和精神疾 病以及智力低下者等;收集儿童的基本数据,了解 儿童的出生和生长发育史,如疾病史、诊疗史、教 育史、曾做过的测验等;了解家长能配合学校的程 度,例如家长能教哪些东西?一天能教多久等等; 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如是否安排个别智力测验或 发展测验、是否安排专业训练或支持协助等。
(1)智力测验 包括:比内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希-内学
习能力测验等。 (2)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 包括: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幼儿-初中生社会生
活能力量表、文兰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等。
3、学绩考察与教师问卷——搜集儿童的教育资料
(1)学绩考察 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通常
采用学习成就测试的方法进行。包括:标准化测试 和非标准化测试。 (2)教师问卷 是为向教师调查儿童在校学习情况而设计的,包括 六个方面:
(2)病史询问 包括:儿童母亲的妊娠史、儿童的出生史、儿童父
母的亲缘关系及家族史、儿童的生长发育史 (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尿样检查、脑脊液检查、染色体
分析、X线检查、CT检查等。
2、心理测量——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客观地测定个体的心理 过程、个性特征、发展水平的手段。
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1、取得受试者本人或其家长的同意 2、依受试者的状况设计施测情境 3、弹性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 4、非标准化测验工具的评估,应注意其信效度
评估结果注意事项:
1、注意评估结果的保密性 2、对于阅读测验结果者应做适当的解释 3、应尽可能利用评估结果设计教学方案 4、了解学生状况后在下结论
三残疾儿童鉴定表

鉴定小组(盖章) 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溆浦县智力残疾儿童检查鉴定表
姓 名 民 族 基 本 情 况 家庭住址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性 别 学 校 男 年 龄 与 测 定 一、智力与适应性行为测量(按美国韦氏智力量表简明智力测验40题进行测 量共40分) 测量项目 认识图形 检 查 记 录 图片填充 合计得分: 二、现场观察 合作程度 外型特征 语言表达 感智机能 结 论 综合分析结论 检 查 结 论 得分 测量项目 得分 测量项目 日常生活 计算 防卫能力 分辨能力 得分 测量项目 学将语言 理解能力 得分
儿童残疾评定标准

“两基”工作中残疾儿童少年实用评定标准(试用)(一)视力残疾评定标准1.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两类。
2.视力残疾的分级盲: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而低于;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低视力: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而低于。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而低于。
注:⑴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⑵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⑶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⑷视野V5度或V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二)听力残疾评定标准1.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听力残疾的分级注:本标准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或成人听力丧失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三)言语残疾评定标准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注:本标准适用于岁以上儿童或成人,明确病因,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
(四)智力残疾评定标准1.智力残疾的定义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
2.智力残疾的分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按其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来划分智力残疾的等级。
随班就读儿童(残疾学生)学习能力评估表

4.2配对和分类
4.2.1配对、分类相同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分堆
1
4.2.2依颜色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颜色分类
2
4.2.3依图形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图形分类
1
4.2.4依大小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大小分类
1
4.2.5依质地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质地分类
1
4.2.6依物品功能分类:依功能选择3件或以上物品
1
4.2.7配对、分类图片:将3组或以上相对应图片分堆
2
4.3顺序
4.3.1顺序排列物品:模仿简单顺序排列物品
2
4.3.2依序完成活动:依序完成2~3个步骤的活动
2
4.4解决问题
4.4.1设法取得物品:克服障碍自己取得想要的物品
3
4.4.2寻求帮忙:适当寻求他人帮忙解决问题
2
0
5.6非语言沟通
5.6.1实物沟通:指认实物表达需求
3
5.6.2肢体沟通:—对别人的手势有适当反应
3
—以手势表达需求
3
5.6.3图片/照片沟通:—依别人出示的图片/照片进行活动
2
—出示图片/照片表达需求
2
5.6.4文字沟通:—依单字、单词的文字进行活动
0
—出示或写出单字、单词的文字表达需求
0
本领域合计分27
2
6.2.4参与团体活动:在指时下参与团体活动并遵守活动规则
0
6.3家居技能
6.3.1清扫:—使用扫把清洁课室
2
—到指定的位置倒垃圾
2
6.3.2清洗茶杯:自己清洗茶杯且不会弄湿衣服或袖子
2
6.3.3折叠衣服:折叠夏天的衣服
残疾儿童教育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

残疾儿童教育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
残疾儿童能力评估:常见的学习评估就要写清楚他对方的一些障碍,以及他学习的效果。
残疾儿童能力评估表现出刻板、僵化、不会变通。
例如,即使下了大雨,负责给花浇水的学生也可能冒雨打伞继续去浇水,做他平时所做惯的事。
三是思维缺乏独立和批判性。
表现在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难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
残疾儿童能力评估思维特点:
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研究人员对9岁多的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物体分类的实验表明,他们的概括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幼儿园大班(6岁)的水平,只接近于中班(5岁)的儿童。
这一特点,在数学过程中表现为他们难以掌握各种规则和概念,对语言材料和数学概念的学习,困难很大。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及其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作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及其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作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是由美国心理测量家约翰·韦伯(John C.Wechsler)创造的用于测量智力的量表,也是最近研究的一种测量工具。
它可以帮助评估儿童的智力和真实的相关能力水平。
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的作用1、测量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可以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包括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建构知识、一般推论能力和解释现象(表象)能力等方面。
2、诊断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可以用来诊断儿童是否存在智力残疾,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学习残疾以及儿童发育迟缓(DD)等。
3、档案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可以为儿童提供参考档案,以识别有哪些水平表现需要进一步努力改善。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的作用1、检查是否存在残疾: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可以帮助确定儿童是否存在智力残疾,从而帮助家长更准确地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进行相应治疗,同时也简化了诊断过程的耗费时间和花费的成本。
2、确定智力水平: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可以有效地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从而更精准地确定其综合智力水平,并为管理残疾提供科学标准以及合理的测量参数。
3、指导康复治疗:通过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可以对儿童进行合理的康复治疗,有效の地确定康复的能力水平。
总之,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中文版)六分测验简版在智力残疾评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疗效更准确的发现智力残疾和及时识别早期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

4.2.6依物品功能分类:依功能选择3件或以上物品
√
4.2.7配对、分类图片:将3组或以上相对应图片分堆
√
4.3顺序
4.3.1顺序排列物品:模仿简单顺序排列物品
√
4.3.2依序完成活动:依序完成2~3个步骤的活动
√
4.4解决问题
4.4.1设法取得物品:克服障碍自己取得想要的物品
√
4.4.2寻求帮忙:适当寻求他人帮忙解决问题
√
本领域合计分:22
3.
感
官
知
觉
3.1视觉的运用
3.1.1视觉敏锐度:看到眼前约1m的小物体
√
3.1.2视觉追视能力:—追视视野内一个方向移动的物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追视视野内任何方向移动的物体
√
3.1.3视觉辨别能力:—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形状
√
—以视觉辨别不同的颜色
√
—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大小
√
3.1.4眼手协调能力:—依大小套杯5个或以上
√
4.4.3了解因果关系:对所经历的事件能说出其前因后果
√
4.4.4应用所学:将所学技能类化应用在相似的情境
√
本领域合计分:14
5。
语
言
交
往
5.1内在语言
5.1.1模仿能力:在指示下模仿各种手部、口部动作
√
√
2.3工具使用
2.3.1仿画线条:仿画直线、横线
√
2.3.2粘土类造型:—用器物切割橡皮泥
√
—用手把橡皮泥搓成条形
√
—用手把橡皮泥搓成圆球形
√
2.3.3折纸:模仿把纸张对折2次
√
2.3.4开关容器:拧开、关上常见的容器盖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评估人
评估日期
评估
领域
评估内容
评估结果
3
2
1
0
1.
粗
大
运
动
1.1姿势控制
1.1.1头部控制:头部变换姿势时能随时保持平衡且能自由转动
√
1.1.2坐姿控制:能自己坐着并能自由转动身体
√
1.1.3站姿控制:能持续站着5分钟并能自由秒
√
1.2.6跳:—在原地双脚连续跳10次
√
—连续向前跳过5cm高的障碍物
√
—在弹跳床上连续跳10下
√
1.2.7上下楼梯:自己左右脚交替上下10个阶梯
√
1.3运动与游戏技能
1.3.1球类运动:—有目标地抛球
√
—有目标地接球
√
—有目标地投球(投5次有2次准确)
√
1.3.2垫上运动:—能模仿做各种做翻滚的垫上运动
√
—用绳子穿珠10粒或以上
√
—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
√
—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
√
—将颜色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
√
—将颜色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
√
—将大小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
√
—将大小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
√
3.1.5形象背景区分能力:在一堆物品中找出指定的物品
√
3.1.6视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看到的物品3种以上
√
2.3工具使用
2.3.1仿画线条:仿画直线、横线
√
2.3.2粘土类造型:—用器物切割橡皮泥
√
—用手把橡皮泥搓成条形
√
—用手把橡皮泥搓成圆球形
√
2.3.3折纸:模仿把纸张对折2次
√
2.3.4开关容器:拧开、关上常见的容器盖子
√
2.3.5使用文具:会使用2~4种文具(铅笔、橡皮、尺子、本子)
√
2.3.6使用剪刀:自己剪断纸条
√
1.1.5蹲姿控制:半蹲着5秒
√
1.2移动能力
1.2.1翻身:—能左右侧翻
√
—能自己由俯卧翻成仰卧,或由仰卧翻成俯卧
√
—能自己连续翻身
√
1.2.2爬行:—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行
√
—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过障碍物
√
1.2.3跪行:以跪姿交换双膝向前行50㎝
√
1.2.4行走:维持平衡自己行走3m
√
1.2.5跑步:以正确姿势跑5m米或以上
2.1.2释放物品:将手中物品释放在指定位置
√
2.1.3腕部旋转:能连续旋转腕部
√
2.1.4双手协调:双手能协调操作且用力适当
√
2.2作业能力
2.2.1堆叠能力:将5个方块堆成高塔形
√
2.2.2嵌塞能力:将5个小物品塞入窄口容器内
√
2.2.3顺序工作能力:依上、下、左、右的顺序工作
√
2.2.4顺序套物能力:依顺序套叠3种大小的物品
√
—说出刚才闻到的食物
√
本领域合计分:23
4.
认
知
4.1物体恒存性
4.1物体恒存性:物品被更换位置时仍能准确找到此物品
√
4.2记忆力
4.2.1对经历事件的记忆力:能表现刚才经历的事件
√
4.2.2对物品操作的记忆力:能模仿3个以上步骤的操作
√
4.2.3对地点位置的记忆力:能到适当地位置做某事
√
4.2.4对物品所属的记忆力:能指出熟人的物品
√
4.2.6依物品功能分类:依功能选择3件或以上物品
√
4.2.7配对、分类图片:将3组或以上相对应图片分堆
√
4.3顺序
4.3.1顺序排列物品:模仿简单顺序排列物品
√
4.3.2依序完成活动:依序完成2~3个步骤的活动
√
4.4解决问题
4.4.1设法取得物品:克服障碍自己取得想要的物品
√
4.4.2寻求帮忙:适当寻求他人帮忙解决问题
√
3.1.7空间位置的知觉能力:—分辨上下空间位置的关系
√
—分辨左右空间位置的关系
√
—分辨里外空间位置的关系
√
3.1.8视动统整能力:—模仿画线段(如直线、左斜线、右斜线)
√
—模仿画简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
√
—仿写简单的文字
√
3.2听觉的运用
3.2.1听觉敏锐度:能注意身边熟悉的或特定的声音
√
3.2.2听觉辨别能力:能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
4.2配对和分类
4.2.1配对、分类相同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分堆
√
4.2.2依颜色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颜色分类
√
4.2.3依图形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图形分类
√
4.2.4依大小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大小分类
√
4.2.5依质地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质地分类
√
—能模仿做各种做爬行的垫上运动
√
—能模仿做各种做姿势模仿的垫上运动
√
1.3.3模仿运动:模仿做简单的体操动作
√
1.3.4游戏:玩有规则的游戏且遵守游戏规则
√
1.3.5循环体能:能自己在各种器材间循环前进
√
本领域合计分:35
2.
精
细
动
作
2.1抓放能力
2.1.1捡取小物品:用拇指、食指捡取1个小物品
√
3.4.1味觉敏锐度:对不同味道做出适当的喜恶反应
√
3.4.2味觉分辨能力:分辨酸、甜、苦、辣的味道
√
3.4.3味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吃到的食物
√
—指说出刚才吃到的食物
√
3.5嗅觉的运用
3.5.1嗅觉敏锐度:对不同气味做出适当的喜恶反应
√
3.5.2嗅觉分辨能力:闻到气味时能分辨其香、臭
√
3.5.3嗅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闻到的食物
√
3.2.3听觉记忆能力:听简单的指令展开活动
√
3.2.4听觉顺序能力:依序反应刚才听到的2个或3个指令
√
3.3触觉的运用
3.3.1触觉敏锐度:对触觉刺激做出适当反应
√
3.3.2触觉辨别能力:以手部触觉分辨各种物品
√
3.3.3触觉记忆能力:—指出刚才摸到的物品
√
—说出刚才摸到的物品
√
3.4味觉的运用
√
本领域合计分:22
3.
感
官
知
觉
3.1视觉的运用
3.1.1视觉敏锐度:看到眼前约1m的小物体
√
3.1.2视觉追视能力:—追视视野内一个方向移动的物体
√
—追视视野内任何方向移动的物体
√
3.1.3视觉辨别能力:—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形状
√
—以视觉辨别不同的颜色
√
—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大小
√
3.1.4眼手协调能力:—依大小套杯5个或以上
√
4.4.3了解因果关系:对所经历的事件能说出其前因后果
√
4.4.4应用所学:将所学技能类化应用在相似的情境
√
本领域合计分:14
5。
语
言
交
往
5.1内在语言
5.1.1模仿能力:在指示下模仿各种手部、口部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