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智力儿童在互动中提升认知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儿童积极参与训练活动。
难点:根据儿童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三、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卡片、小玩具。
四、教学过程
老师:“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我们又要开始好玩的康复训练啦!”
学生:“老师好!”
老师:“那我们先来玩个认颜色的游戏好不好呀?”
学生:“好!”
老师拿出红色卡片问:“这是什么颜色呀?”
学生回答各种答案。
老师:“这是红色哦,记住啦,红色。
”然后又拿出其他颜色卡片重复。
接着老师:“那我们现在来玩找颜色的游戏吧,谁能最快找到红色的玩具呀?”
学生开始找,老师引导和鼓励。
老师:“哇,很棒哦,找到了!那再来找蓝色的吧。
”
游戏持续一段时间后。
老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特别棒,我们下次再玩更有趣的游戏哦。
”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儿童对颜色的认知还需要加强,后续要增加相关训练的频率和方式的多样性。
要更加注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第一章:智力残疾儿童概述1.1 智力残疾儿童的定义1.2 智力残疾儿童的分类1.3 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1.4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意义第二章:康复评估与训练目标2.1 康复评估的目的与方法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目标2.3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的原则2.4 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第三章:认知功能康复训练3.1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3.2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3.3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3.4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四章:语言沟通康复训练4.1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重要性4.2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方法4.3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4.4 语言沟通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五章:社交技能康复训练5.1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5.2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方法5.3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5.4 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六章: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6.1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重要性6.2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方法6.3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6.4 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七章:情绪管理康复训练7.1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7.2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方法7.3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7.4 情绪管理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八章:感觉统合康复训练8.1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重要性8.2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方法8.3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8.4 感觉统合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九章: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9.1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重要性9.2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方法9.3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9.4 创造力与艺术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章:过渡期康复训练10.1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10.2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方法10.3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实践操作10.4 过渡期康复训练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智力残疾儿童的定义和特点: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定义,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是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
2024版精选残疾学生康复训练教案[1]
![2024版精选残疾学生康复训练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85a9c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3.png)
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 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
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教授学生正确的训练方法,避免因动作不规范、不正确导 致的损伤。
注重休息和恢复 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休息和恢复,避免疲劳过度。
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 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 案,包括应急联系人、 联系方式、处理流程等。
课程实施步骤
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和教学 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
法和时间安排。
配备专业的康复训练师资和设备, 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 调整教学方案,满足残疾学生的
个性化需求。
课程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的体能测试、技能评估、心理测评等方式,全面评估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 效果。
03
训练重点
感知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社
会适应能力训练。
03
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
运动疗法
增强肌肉力量
通过有针对性的肌肉训练,帮助残疾学生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 体功能。
提高关节灵活性
利用关节松动术、牵伸技术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 硬和畸形。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平衡垫、平衡板等器材,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提高残疾学 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注重残疾学生心理、情感和社 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全 面发展。
课程内容选择
针对残疾学生运动、感知、认知、言 语、社交等方面的障碍,选择相应的 康复训练内容。
结合传统文化、艺术等元素,丰富康 复训练内容,提升残疾学生的文化素 养。
引入虚拟现实、机器人等现代技术手 段,提高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培智康复课教案模板(共7篇)

培智班康复课教案《手指谣》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培智康复课,本课主要分为两块学习基本手型和手指操。
通过把手指动作运用到儿歌当中,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容,使学生的小肌肉群得到了锻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随老师正确做动作。
2、能正确的朗读儿歌,并能完成手指操的动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手指灵活性及模仿能力。
情感目标锻炼学生的首脑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多运动、多锻炼。
个训目标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做出动作。
2、能认真上课,不打扰他人上课。
教学重点手指指型、手指操的动作。
教学难点手指操的完整及连贯性。
教学方法直观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手指指型三、新授导入(伸出两只手)这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能做很多事,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让自己的两只手动起来。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指合指切指拳头扇指钩指弯指提问我们学习过了分指、合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几种手指指型。
教师分别示范切指、拳头、切指、扇指、钩指、弯指的指型动作,并讲解要领,让学生模仿动作。
在熟练之后教师喊口令做手指指型动作组合,教师指导。
2、学习儿歌并做手指操——《五个好兄弟》五个好兄弟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拳心面向身体,拇指伸直),比比一样高(拳心相对,拇指并在一起),相互点点头(两手拳相对,拳心向身体,拇指向前弯屈),接着弯弯腰(拳心相对,拇指向前弯屈)两个小拇指(两手小指伸直)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屈运动)相互拉拉勾变成好朋友(两手小指反复互勾)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屈运动)五个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团结起来力无比(拳头)教师带领学生熟读儿歌之后,教师完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分节教授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游戏《手指操》。
五、小结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其他同学鼓励。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一、什么是智力残疾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智力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障碍而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基本要素1.康复训练的内容智力残疾的教育康复主要包括六个领域,它们是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了儿童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按照这些方面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训练,促进他们的发展与功能改善。
2.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为了使康复训练能够系统有效地进行,应该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该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计划。
制定这一计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六个领域中的训练目标,对照儿童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儿童的现有水平,确定最适合该儿童需要的训练目标,列入个别化训练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3.实施康复训练可以在学校、机构或家庭里进行。
4.评估康复训练始终伴随着评估。
三、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一)成年智力残疾的概念成年智力残疾一般是指成人(18周岁以后,包括18岁),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大脑出现器质性的损害,或者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障碍。
也就是说,这些成人的智力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的平均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障碍。
(二)康复基本知识1、成年智力残疾人的康复原则(1)自立性原则(2)个别化原则(3)小步子、多重复的原则(4)功能性原则(5)充分发挥潜能的原则(6)参智力残疾的康复训练与性原则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培智康复训练教案

一般每周进行2-3次训练,每次训练时 间为1-2小时,具体时间和频率可根据 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认知能力训练
注意力提升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
通过设计一系列游戏和活动,刺 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 种感官,提高他们对环境的感知
和注意力分配能力。
指令训练
给出简单明了的指令,让学生执行 ,并逐渐增加指令的复杂性和长度 ,以训练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和理解 能力。
呼吸训练
通过吹气球、吹泡泡等活动,练 习腹式呼吸,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
发音训练
从单音节开始,逐渐过渡到多音 节词语和句子,纠正发音错误,
提高发音清晰度。
口语表达练习
组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 ,引导学员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 进行自由表达,增强口语表达的
自信心和流畅度。
听力理解能力提高
听觉注意力训练
通过听指令、听声音找物品等活动,提高学员的听觉注意力和分 辨能力。
常见心理问题
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 题,如焦虑、抑郁、自 卑等,并解释这些问题 的表现和成因。
心理求助途径
告知学员在遇到心理问 题时可以寻求帮助的途 径,如心理咨询、心理 治疗等,鼓励他们积极 寻求支持。
06
家庭参与及支持体系建设
家长在康复训练中的角色定位
积极参与者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训练,了解训练计划和目标, 与康复师保持密切沟通。
02
介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等辅助沟通工具,根据学员需
求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训练。
手语与辅助沟通工具整合应用
03
引导学员在实际交流中综合运用手语和辅助沟通工具,提高沟
通效率和质量。
04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训练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训练班级
五年级
学生及情况分析
马菊兰中轻度智残
训练容
口语训练: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
训练目标
体会不同语调的口语所表示意义。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步骤
孩子们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能够体会出不同语调所表示的意义。
(3)下颌运动有四节,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训练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训练班级
五年级
学生及情况分析
马菊兰中轻度智残
训练容
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发音儿歌、口部按摩。
训练目标
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步骤
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训练时间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训练班级
五年级
学生及情况分析
马菊兰中轻度智残
训练容
找反义词、近义词、添量词
训练目标
丰富学生词汇。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步骤
找反义词:远——近,有——无,白天——黑夜,喜欢——讨厌,赞扬——批评……;找近义词:美丽——漂亮……;量词练习:一(棵)树,一(本)书,一(支)笔,一(匹)马,一(条)毛巾,一()桌子,一(把)椅子……
效果
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低下儿童康复训练教案

智力低下儿童康复训练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为智力低下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指导。
通过综合运用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方法,帮助儿童提高认知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训练目标1. 提升智力低下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促进智力低下儿童的社交技能,包括和他人合作、理解他人情感和处理人际关系。
4. 加强智力低下儿童的运动协调和精细动作能力。
训练方法1. 认知训练:- 利用游戏方式进行观察、分类、比较等认知能力的训练。
- 使用图片和物体进行记忆力的训练。
- 提供问题和谜题,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语言训练:- 使用简单的图画和动作指示,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意思。
- 通过故事讲解和角色扮演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提供与儿童相关的主题词汇,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和语言能力。
3. 社交训练:-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儿童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 使用角色扮演和情感教育,帮助儿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 组织情景练和模拟社交场景,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4. 运动训练:- 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和运动能力。
- 利用精细动作训练器材,提高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
训练计划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每次训练的时间应适中,避免过于紧张和疲劳。
每周进行3-5次的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超过45分钟。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训练,智力低下儿童可以得到全面的康复培训,提高自身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此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2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
训练目标
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1)口部运动有噘起嘴、咧开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节。
(2)舌部运动,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弹响舌、舔绕唇和顶两腮六节。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0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大肌肉群活动训练:爬行训练
①伏卧匐行,手腹支持体重。
②手足爬行。用手、膝盖着地支撑身体。
训练目标
动作功能训练
场地及器械
感统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对这种原始的训练方式开始似乎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后逐渐在游戏活动中进入角色,手、足、膝盖能够很好的配合,较协调地完成游戏。
口语训练: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
训练目标
体会不同语调的口语所表示意义。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能够体会出不同语调所表示的意义。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8周
训练班级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3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找反义词、近义词、添量词
训练目标
丰富学生词汇。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找反义词:远——近,有——无,白天——黑夜,喜欢——讨厌,赞扬——批评……;找近义词:美丽——漂亮……;量词练习:一(棵)树,一(本)书,一(支)笔,一(匹)马,一(条)毛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3)下颌运动有四节,张口闭口、左右移动、前后移动和上下扣齿。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5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口部活动训练:口部运动、舌部运动、下颌运动、发音儿歌、口部按摩。
训练目标
训练舌头、嘴巴运动灵敏度。
场地及器械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舌尖中音练习:1、有个面铺门朝南,门上挂着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面铺门朝南;挂上蓝布棉门帘,面铺还是门朝南。
2、大刀对单刀,单刀对大刀,大刀斗单刀,单刀夺大刀。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图片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唇齿配合能力明显增强,个别不爱言语的孩子出现了主动表达的愿望,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鼻韵母练习1、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2、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不能说成人名,人名也不能说成任命。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个别生喜欢听大家说,自己说出绕口令存在困难,多数生能较流畅地说出绕口令,孩子们的“舌”、“唇”、“齿”得到很好的锻炼。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个别生唇齿配合较好,能极其熟练地说出绕口令,多数生能较流畅地说出绕口令,孩子们的“舌”、“唇”、“齿”得到很好的锻炼。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8周
训练班级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3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复韵母练习:出南门,走六步,见着六叔和六舅,叫声六叔和六舅,借我六斗六升好绿豆;过了秋,打了豆,还我六叔六舅六十六斗六升好绿豆。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已经对绕口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希望表现自己,与他人主动交流的欲望增强。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5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唇音练习:1、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单韵母练习1、坡上立着一只鹅,坡下就是一条河。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2、山前有只虎,山下有只猴。虎撵猴,猴斗虎;虎撵不上猴,猴斗不了虎。
2、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
训练目标
锻炼“舌”、“唇”、“齿”相互配合的技巧。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先自主练习,然后同桌只见互相对练,找出问题,大家都认真听取他人的表达,表现出很大的耐性。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8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组词、扩词、词语填充。
训练目标
丰富学生词汇。
场地及器械
教室、词卡、小黑板
训练效果分析
组词、扩词:美——美丽、美容、美发、美国、美貌、健美、美好、美满等;词语填充:我们正在(上课),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或(小同学),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伟大)的祖国……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发音儿歌,根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写了一首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等。
口部按摩有六节,抹口轮、捏下颜、擦下巴、弹颧腮、揉面颊和轻拍面部。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6周
训练班级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一年级
学生姓名及情况分析
蔡雯雯中轻度智残
训练内容
讲故事训练《鲸鱼的户口》
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场地及器械
教室
训练效果分析
孩子们先听故事,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来叙述,不要怕错误,要敢于发言,能力差的孩子可以提出问题要大家来思考。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备课教案
训练时间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