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30-202X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

合集下载

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指标 恒温恒湿箱技术指标

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指标 恒温恒湿箱技术指标

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指标恒温恒湿箱技术指标一、“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指标"起因:试验设备的校准,有些技术指标,各个版本的国家标准并不统一,这就造成了一些麻烦。

比如温度偏差这个指标,JJF1101—202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和GB/T 5170.2—20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这两个标准里面的规定就是天差地别。

下面说说温度偏差,湿度偏差也是同样的情况,就不多说了:二、“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指标"定义:1、JJF1101—202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环境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显示温度平均值与工作空间中心点实测温度平均值的差值。

(注:这里的显示温度平均值指设备控温仪表的显示温度平均值)2、GB/T 5170.2—20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zui高温度和zui低温度与标称温度的上下偏差。

三、“恒温恒湿箱温度偏差指标"区分要点:1、JJF1101—202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基准点是工作空间中心点实测温度平均值,考核对象是设备控温仪表显示温度平均值,考核其与基准点的偏离程度。

明显,这跟温度均匀度,没有半点关系。

这和GB/T 5170.2—2023里面的温度指示误差指标仿佛,但基准点有区分,GB/T 5170.2—2023里面规定的基准点是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

2、GB/T 5170.2—20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基准点是标称温度(也就是你要做的试验温度,一般情况下等效于设定值),考核对象是工作空间各个测量点(比如小设备就是9个测试点),考核其与基准点的偏离程度。

从中可以看出,这已经包含了温度均匀度,假如均匀度不好,那温度偏差确定达不到。

综合来看,执行JJF1101—2023的话,温度偏差指标很简单实现,由于它只考核设备控温仪表显示温度平均值;相比较而言,执行GB/T 5170.2—2023,温度偏差指标的实现就要困难一些,由于它要考核工作空间的各个测量点。

恒温水浴箱校准规程

恒温水浴箱校准规程

恒温水浴箱校准规程1. 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恒温水浴锅箱。

3.校准依据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3.2 JJF1030-1998《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3.3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0职责4.1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相关使用部门配合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 校准方法5.2.1 工作介质:水.5.2.2 所用设备:已检定的0~100℃温度计.5.3 校准温度点与测试点:校准温度点:60 ℃测试点选择在恒温水浴锅箱内的中部(温度均匀度测定时增加左部和右部测试点),圆柱形恒温槽温度计插入深度为其半径长度,长方形恒温槽温度计插入深度是其高度的一半.5.4 校准过程:5.4.1 将已检定的温度计插入测试点上。

5.4.2 打开电源,将水浴锅箱温度设定至校准温度60℃,此时标示温度为60℃.5.4.3 至恒温后(红灯亮时),开始记录温度计的温度,每1min 测定一次,连续进行10 次.5.5 数据处理:5.5.1 温度偏差(中部测试点): △ t d= t d- t0式中: △ t d----温度偏差,℃t d----设备显示温度(标示温度)平均值, ℃t0----中部测试温度n 次的平均值, ℃5.5.2 温度均匀度: 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左部,右部的测试点,按5.4 的步骤进行测试.△ t u=Σ(t imax-t imin)/3式中: △ t u ----温度均匀度,℃t imax ----各测试点测得的最高温度, ℃t imin ----各测试点测得的最低温度, ℃5.5.3 温度波动度(中部测试点): △ t u =±(t omax-t omin)/2式中: △ t u ----温度波动度, ℃t omax ----中部测试点测量时的最高温度, ℃t omin)----中部测试点测量时的最低温度, ℃5.6 校准过程不确定度计算式中: X i ----各测试点测试温度,℃X0 ----各测试点测试温度的平均匀埴, ℃n----测试的次数5.6.2 B 类不确定度(温度计不确定度):U B=0.22℃(温度计检定时给出,详见检定证书)5.6.3 合成不确定度5.6.4 扩展不确定度:U=k U C(k=2)5.7 校准周期:6 个月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

恒温器执行标准

恒温器执行标准

恒温器执行标准1.性能要求恒温器是一种用于温度控制的设备,其主要性能要求如下:温度控制精度:恒温器的温度控制精度应达到±0.5℃以内。

调节时间:恒温器的调节时间应不超过10分钟,以确保快速的温度响应。

功耗:恒温器的功耗应尽可能低,以确保节能和环保。

2.试验方法为了确定恒温器的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

以下是试验方法建议:试验条件:在恒温恒湿试验箱中进行试验,控制温度和湿度,以模拟不同的使用环境。

测量方法:使用高精度温度计和计时器进行测量,记录恒温器的温度变化和调节时间。

数据处理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出恒温器的温度控制精度和调节时间等性能指标。

3.安全性恒温器在工作中需要接触高温和高压,因此安全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恒温器安全相关的指标:耐压:恒温器的外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工作过程中的高压。

绝缘:恒温器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漏电和短路等现象。

泄漏保护:恒温器应配备泄漏保护装置,以防止加热介质泄漏时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4.能效标准恒温器的能效直接影响到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制定能效标准。

以下是能效标准的建议:额定功率:恒温器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低于其实际工作所需的功率,以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实际功耗:恒温器的实际功耗应在其额定功率的80%以下,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能效。

能效等级:恒温器的能效等级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划分,以方便用户了解其能效状况。

5.环境适应性恒温器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需要稳定可靠的工作,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以下是环境适应性相关的指标:潮湿环境:恒温器在潮湿环境下应能够正常工作,不会出现电路短路等现象。

高温环境:恒温器在高温环境下应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不会出现过热等不良现象。

各种化学物质的环境:恒温器应能够在各种化学物质的环境中稳定工作,不会受到腐蚀和污染。

6.设计与构造恒温器的设计与构造应考虑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参数校准规范

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参数校准规范

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参数校准规范在恒温恒湿实验室中,准确的温度参数校准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参数校准规范,包括校准的目的、方法、频率和记录。

1. 校准目的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度参数校准旨在确保实验室的温度测量设备准确可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校准目的主要包括:- 确保实验室温度参数在预定范围内稳定且可重复- 确保实验室温度测量设备准确性- 发现并纠正温度参数偏差,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2. 校准方法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度参数校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使用标准温度计测量实验室不同位置的温度值并对比,以确定温度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 利用标准热电偶、热电阻或红外测温仪等设备进行温度测量,并与实验室温度测量设备的读数进行比较。

- 可以考虑使用湿度探头或相对湿度标准器对实验室的湿度进行校准。

3. 校准频率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度参数校准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频率的选择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 每季度进行一次完整的温度参数校准,包括整个实验室的各个位置。

- 每月进行一次局部位置的温度校准,以确保实验设备所在的位置温度准确可靠。

- 对于特殊需求和更高准确性要求的实验室,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校准频率。

4. 校准记录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度校准记录是校准过程的重要部分,记录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 校准日期和时间- 参与校准的人员姓名- 温度校准方法和仪器设备- 校准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湿度、气压等- 校准结果和差异比较- 校准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记录- 校准设备的状态,如故障或维护情况确保校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监控和提高实验室的温度测量准确性。

总结: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参数校准规范对于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非常重要。

校准目的在于确保实验室温度参数在预定范围内稳定且可重复,并发现并纠正温度参数偏差。

新规程恒温槽作业指导书

新规程恒温槽作业指导书
山 东 省 国 防 工 业 计 量 站 作 业 指 导 书
主题
共1页 第1页
编号
LGFJ热06C—2009
第一版
序号主题
01校准恒温槽技术性能操作规范
02校准恒温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03校准恒温槽期间核查方法
04附录
山 东 省 国 防 工 业 计 量 站 作 业 指 导 书
主题
校准恒温槽技术性能操作规范
1测量方法 依据JJF1030-2010《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
依据校准规范的方法对恒温槽技术性能进行测试,以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为标准,在90℃点进行测试,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2 数学模型
=
式中: ——恒温槽的工作区域内A、B两点的温度差,℃
——A点相对于O点的电阻差值,Ω
——B点相对于O点的电阻差值,Ω
( )
b)数字多用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数字多用表分辨力为0.01 (使用Pt25铂电阻相当于0.1 ),读数区间的半宽度为分辨力的一半,按均匀分布处理
( )
c) 两测量孔内温度变化不一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两支铂电阻温度及分别插在两个孔内,两个孔内温度变化存在不一致的可能,估计不超过1 ,取半宽度0.5 ,按均匀分布,则
2.2电测仪表短期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数字多用表在50Ω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8×10-4Ω,取均匀分布,则
Ω
换算成温度则 1.1
2.3电测仪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数字多用表分辨力为0.01 (使用Pt25铂电阻相当于0.1 ),读数区间的半宽度为分辨力的一半,按均匀分布处理
( )
2.4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短期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则 0.64

《JJF1030-202X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

《JJF1030-202X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

《JJF1030-202X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2019年8月目录1 任务来源2 规范制定依据3 产品在国内外生产和使用情况3.1产品类型3.2主要计量性能4 国内外相关标准4.1国家标准4.2行业标准4.3国际标准5 现行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6 规范修定的主要内容和说明7 与国内外标准水平的比较《JJF1030-20**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1 任务来源201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将《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列入2018年修订计划,并于7月通过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将任务下达给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修订小组由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大连市计量检测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济南长峰国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博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唯立仪表厂等组成。

2 规范制定依据本规范修订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71-2010》3 恒温槽产品在国内外生产和使用情况本规范所定义的温度校准用恒温槽(以下简称恒温槽)主要包括在-80℃~300℃范围内以液体做导热介质,用于检定、校准各类玻璃温度计、铂热电阻、热电偶和其他各类温度传感器等的恒温槽。

3.1 恒温槽产品类型本规范所定义的恒温槽是以液体为导热介质,利用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搅拌或射流等强对流方式,使导热介质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其内部工作区域的温度稳定均匀。

恒温槽可以按照使用介质分类,也可以按照搅拌方式和循环方式等多种形式分类。

3.1.1按介质分类恒温槽按照所使用的导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恒温水槽、恒温油槽、酒精低温槽等类型。

恒温槽的使用温度范围受导热介质的凝固点、沸点、闪点、粘度以及恒温槽主体结构材料的耐热性、加热系统的发热功率、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

恒温槽常用介质使用温度范围见表1。

表1 恒温槽常用介质使用温度范围3.1.2按搅拌和循环方式分类恒温槽按搅拌和循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下搅拌式、上搅拌式、分体循环式和射流式等类型。

恒温恒湿试验箱设备检测与校准的标准分类

恒温恒湿试验箱设备检测与校准的标准分类

恒温恒湿试验箱设备检测与校准的标准分类1恒温恒湿试验箱设备检测与校准的标准分类:在日常的温度、湿度检测和校准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恒温恒湿试验设备的检测与校准,其中有高温试验箱(房)、干燥箱、培养箱、真空箱、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房)、恒温恒湿试验箱、交变湿热试验箱(房)、盐雾试验箱等各种环境试验设备。

在以上各式各样的恒温恒湿试验设备检测与校准的依据标准也有多种多样,其中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编写的GB/T5170.1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恒温恒湿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总则》、GB/TS170.2一19%《电工电子产品恒温恒湿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试验设备》、GB/T5170一19%《电工电子产品恒温恒湿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湿热试验设备等》。

(2)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编写的JJF1101一2003《恒温恒湿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3)机械电子工业部编写的GBI1158一1989《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10589一1989《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10592一1899《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GB10586一1989《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GB10587-1989《盐雾试验箱技术条件》等。

2.应用实例某住宅小区有多幢高层和多层组成(见图3),每用户的表具(如水表)用双绞线直接连接安装在底层的视频交换机上,可根据用户的多少任意设定,最大可扩充至200户。

每幢楼的视频交换机通过一对双绞专线连接到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视频切换器上,采用10xlo短阵式,通过它将每一路信号分对送到小区计算机控制中心上进行处理。

小区计算机控制中心通过ADSL或HFC上网,将有关数据传到账务中心或其它管理部门。

直读式远程抄表数据处理装置的表具选用尤为重要,图像信号生成电路及必要的照明光源安装在表具的上盖上,用于读取表具上显示的数值及地址信息,使每个表具具有唯一的识别码。

恒温油槽温度均匀性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恒温油槽温度均匀性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2018.15瀾试工具与解决方案恒温油槽温度均匀性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兰胜川(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动力计控中心,重庆,4〇1326)摘要:本文主要根据JJF1059. 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介绍使用标准钻电阻温度计与堆栈式测温仪组成的 测量系统对恒温油槽进行温度均匀性测试的过程中,通过对A、B两类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分别计算出测量结果 的各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并将各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出均匀性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恒温油槽;温度均匀性;不确定度评定Evaluation report on uncertainty of temperature uniformity test ofconstant temperature oil bathLan Shengchuan(Power meter control center of Southwest Aluminum(Group)Co.,Ltd.,Chongqing,401326) Abstract:According to JJF1059.1-2012 Evaluation and Express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easurement system composed of standard platin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and stack thermometer to test the temperature uniformity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oil tank,and calculate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respectively by analyzing the sources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 and B.Each standard uncertainty component is synthesized and the extended uncertainty of the uniformity test result is obtained.K e y w o r d s:constant temperature oil tank;temperature uniformity;uncertainty evaluation1概述(1) 测量依据:JJF1030-2010《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2) 测量标准:标准怕电阻温度计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名称型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 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计量标准器标准铂电阻温度计WZPB-1(-200 〜661)二等主要配套设备堆栈式测温仪15602562模块(0 〜25) Q(25〜400) n0.0010读数的40ppm(3)被测对象:恒温油彳*(4)测量方法:选用两支二等标准铀电阻温度计,配接堆 栈式测温仪1560进行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JF1030-202X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2019年8月目录1 任务来源2 规范制定依据3 产品在国内外生产和使用情况3.1产品类型3.2主要计量性能4 国内外相关标准4.1国家标准4.2行业标准4.3国际标准5 现行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6 规范修定的主要内容和说明7 与国内外标准水平的比较《JJF1030-20**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修订说明1 任务来源201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将《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列入2018年修订计划,并于7月通过全国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将任务下达给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修订小组由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大连市计量检测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济南长峰国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博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唯立仪表厂等组成。

2 规范制定依据本规范修订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71-2010》3 恒温槽产品在国内外生产和使用情况本规范所定义的温度校准用恒温槽(以下简称恒温槽)主要包括在-80℃~300℃范围内以液体做导热介质,用于检定、校准各类玻璃温度计、铂热电阻、热电偶和其他各类温度传感器等的恒温槽。

3.1 恒温槽产品类型本规范所定义的恒温槽是以液体为导热介质,利用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搅拌或射流等强对流方式,使导热介质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其内部工作区域的温度稳定均匀。

恒温槽可以按照使用介质分类,也可以按照搅拌方式和循环方式等多种形式分类。

3.1.1按介质分类恒温槽按照所使用的导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恒温水槽、恒温油槽、酒精低温槽等类型。

恒温槽的使用温度范围受导热介质的凝固点、沸点、闪点、粘度以及恒温槽主体结构材料的耐热性、加热系统的发热功率、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

恒温槽常用介质使用温度范围见表1。

表1 恒温槽常用介质使用温度范围3.1.2按搅拌和循环方式分类恒温槽按搅拌和循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下搅拌式、上搅拌式、分体循环式和射流式等类型。

1)下搅拌式恒温槽,又称磁搅拌恒温槽。

下搅拌式恒温槽结构见图1。

其搅拌装置位于恒温槽下部,分为内外两部分。

外部分由一台电机和一块磁铁组成,磁铁被水平固定在电机转轴的端面上;内部分由一块磁铁、轴承底座和搅拌叶组成,搅拌转轴通过轴承底座与水平放置磁铁固定联结,磁铁与桶底部保持不超过5mm的间隙。

电机启动后带动其转轴端面上的外磁铁旋转,通过磁场又带动桶内的磁铁转动,从而使搅拌叶片旋转,让导热介质导流筒内循环,使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均匀。

下搅拌式恒温槽的优点是工作台面比较宽敞、噪音较小,温场性能良好。

由于搅拌力矩有限,液面容易形成漏斗状,且中心出现空洞旋涡,液面高度偏低,与上盖板有一定距离(偏低2cm左右)、垂直温差性能受一定影响。

电机易脱速空转、搅拌系统需要经常维护等问题。

2)上搅拌式恒温槽也称侧搅拌恒温槽,内部由两个中间相隔上下联通的导流筒组成。

搅拌电机安装在一个导流筒的中心的上方位置,通过一个较长的转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使得导热介质在两个导流筒之间循环流动。

上搅拌式恒温槽结构见图2。

上搅拌式恒温槽的优点是电机搅拌装置安装和维护简单,不需要经常维护,搅拌效果明显,液面可以达到上盖板位置,温场性能,特别是垂直温差性能远优于磁力搅拌式。

但是由于电机安装位置偏心且较高,存在一定的振动和噪音问题。

3)分体循环式恒温槽由主\副两个槽体构成,两个槽体通过两条流通管路连接。

副槽配有控温装置和循环泵,主槽带有搅拌装置。

分体循环式恒温槽结构见图3。

设定温度、启动循环泵后,副槽和主槽的内的介质不断循环交换,实现主槽温度的稳定和均匀。

液面可以保持在规定位置,主槽比较平静,没有明显振动。

图1下搅拌式恒温槽结构示意图图2上搅拌式恒温槽结构示意图图3 分体循环式恒温槽结构图4)射流式恒温槽由槽体(包括内、外槽体)、射流泵、控温器等组成,工作介质在射流泵的驱动下进入与之串行的控温器,通过加热/制冷并借助介质载热作用实现温度控制与恒温。

安装于工作槽体底部,具备一定喷射角度的静止喷嘴将介质喷出,使槽体内液体自下而上的旋转,在溢流后进入外槽体,回流到射流泵内,再次进行循环。

射流式恒温槽结构见图4。

射流式恒温槽工艺结构比较复杂,但温场性能比较突出。

图4射流式恒温槽结构图3.2 恒温槽主要计量性能恒温槽的使用温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设定调整,在-80℃~300℃范围内,根据恒温槽产品设计要求以及所采用导热介质的不同,一般恒温槽的控制温度幅度可达到一百摄氏度甚至两、三百摄氏度。

恒温槽主要计量性能有温度均匀性、温度波动性,部分恒温槽还具有控制升、降温速率的功能。

3.2.1 温度校准用恒温槽的主要计量性能指标常见恒温槽计量性能主要包括温度均匀性、波动性等,具体指标见表2。

3.2.1.1 温度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中有关恒温槽的性能要求目前在温度计量领域主要有《JJG 226-2001 双金属温度计检定规程》、《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程》、《JJG310-2002压力式温度计》、《JJG111-2003玻璃体温计》、《JJG131-2004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JJF1171-2007温度巡回检测仪》、《JJF1226-2009医用电子体温计》、《JJG130-2011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JJG161-2010标准水银温度计》、《JJG 229-2010工业铂、铜热电阻》、《JJF1379-2012热敏电阻测温仪》、《JJF 1098-2003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和《JJF 1632-2017 温度开关温度参数校准规范》等14项计量规程(规范)对恒温槽的均匀性(或均匀度)和波动性(或波动度)都有相应的要求。

在上述计量规程(规范)中,对恒温槽均匀性分别采用了“均匀性、均匀度、温差、温场、水平温差和垂直温差、水平温差和最大温差”等术语,主要规定恒温槽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温差和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温差。

一般最大垂直温差要大于最大水平温差,目前部分规程中规定的最大温差,实际上都是“最大垂直温差”。

恒温槽波动性则分别采用了“波动性、波动度、稳定温度”等术语。

部分波动性(度)采用无符号数表示,部分波动性(度)带有“±”表示,带有“±”号的波动性(波动度)实际上是无符号的波动性(波动度)再除以2后得到的结果。

无符号的波动性(波动度)反映的是恒温槽在一段时间内波动的幅度,而有符号的波动性(波动度)则并不能说明恒温槽处于等幅波动状态,使用无符号的波动性(波动度)更客观合理。

由于以往对各类温度计的检定\校准主要是示值误差等稳态需求,没有升降温速率等动态需求,所以相关温度计量领域的规程和规范也都没有相应的升降温速率要求,直到《JJF 1632-2017 温度开关温度参数校准规范》颁布实施,才首次提出对恒温槽升降温速率的要求。

目前已有部分恒温槽具有程控温度功能,可以对恒温槽升降温速率进行控制。

现行温度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对恒温槽技术性能的要求见表3.通过比对表2和表3,目前多数恒温槽产品计量性能指标基本能够满足现有计量规程(规范)的要求。

3.2.1.2 恒温槽工作区域恒温槽工作区域是指恒温槽内满足一定温场性能要求的范围,一般以一段浸没深度范围来表示。

各类接触式温度计在检定或校准时,都有浸没深度的要求。

全浸式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浸没深度要求,一般在温度计下限温度标度线和上限温度标度线之间。

标准水银温度计是目前常见对工作区域浸没范围要求最大的温度计。

一般标准水银温度计全长在500mm左右,下限温度点标度线的浸没深度一般在150mm左右,上限温度点标度线的浸没深度在450mm左右。

所以一般恒温槽的工作区域所选择的上、下水平面,一般选择在距液面150mm和450mcm的两个位置。

部分石油、焦化用局浸式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浸没深度比较浅,包括有90mm、55mm、甚至25mm等。

其中在国家标准《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GB/T514-2005》、检定规程《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JJG130-2010》中,标号为“GB-5”,名称为“开口闪点2号”的温度计的浸没深度是25mm。

在石化、焦化行业,还有少量专用恒温槽用于对超长玻璃温度计或超长双金属(压力式)温度计等进行校准和测试,该类恒温槽的最大浸没深度可以达到1000mm~2000mm。

一般热电偶、热电阻、集成温度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在检定或校准时的浸没深度可以在150mm~300mm左右。

还有部分短型热电偶、热电阻的浸没深度在50mm~100mm 。

综上所述,针对一个具体的恒温槽,其工作区域,是指满足特定温场性能的一定的浸没深度范围。

不同温场性能要求,对应着不同的浸没深度范围。

但是一般在恒温槽产品说明书以及现行恒温槽性能测试规范中都没有明确恒温槽工作区域的具体位置或范围。

不利于对恒温槽性能的客观准确评价以及恒温槽的正常使用。

表2 常见温度校准用恒温槽计量性能表3温度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对恒温槽计量性能的要求第10 页共36 页3.2.2其它用途恒温槽计量性能目前在电磁计量专业以及海洋专业计量中都有相应的恒温槽技术性能要求。

波动度、均匀度最高指标分别为0.002℃和0.001℃。

远高于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温场性能指标,但目前尚无专门的设备和测试方法。

3.2.2.1 电磁计量专业《JJG153-1996标准电池检定规程》中对专用恒温槽温差最高要求达到0.002℃,见表4。

表4 《JJG153-1996标准电池检定规程》中的技术要求3.2.2.2 海洋计量专业《JJG763-2002温盐深测量仪检定规程》中对恒温槽控温波动度、温场均匀度分别要求不大于0.002℃和0.001℃,见表5。

表5 《JJG763-2002温盐深测量仪检定规程》中有关技术要求4 国内外相关标准4.1 行业标准目前恒温槽相关行业标准有《JB5376-1991 低温恒温槽技术条件》、《JB/T5377-1991 恒温水槽技术条件》、《JB/T9518-1999 恒温油槽技术条件》。

等三项行业标准。

4.1.1 《JB/T5377-1991 恒温水槽技术条件》《JB/T5377-1991 恒温水槽技术条件》将恒温槽分为精密型和普通型两种型式,而每种型式又分为A级和B级。

该标准中规定的计量性能有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包括水平和垂直)和升温时间。

具体技术性能要求见表6,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恒温槽的计量性能都可以满足该标准要求。

表6 《JB/T5377-1991 恒温水槽技术条件》中技术性能要求在该标准中,推荐使用两支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或贝克曼温度计或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通过先集中比对,再分开测量,以抵消系统误差的方法,进行温场均匀度测试。

由于标准水银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对浸没深度有严格要求,如果浸没深度过大则无法读数,浸没深度过小则存在漏热影响,采用玻璃温度计测量温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早已被淘汰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