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随机事件》(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1.1.1《随机事件的概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1.1.1《随机事件的概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1.1.1《随机事件的概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的概念》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并为后续的概率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事件的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逐步理解随机事件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随机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特点。

2.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探讨随机事件的特点。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发现随机事件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活实例的PPT,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分析随机事件。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材料,如白板、 markers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随机事件?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随机事件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考试及格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问题是否属于随机事件。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的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有关随机事件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1随机事件教案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1随机事件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随机事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确定的事情?”比如抛硬币、抽奖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随机事件的奥秘。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1随机事件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1.1随机事件教案:
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的表示方法。
2.掌握随机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事件。
3.掌握并Leabharlann 用概率的基本性质,求解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4.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判断和比较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2.提高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分类讨论和概率性质的应用,培养他们解决随机事件问题的策略。
3.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与随机事件相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共同探索随机事件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举例:求解抛两枚硬币,同时出现正面的概率。
(3)在生活实际中,如何提取出随机事件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在面对复杂的生活情境时,无法准确识别出随机事件。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随机事件。
举例:分析某商场促销活动的中奖概率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概率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25.1.1随机事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25.1.1随机事件
教师点评并总结:“很好,你们已经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描述这些随机事件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进行随机事件的运算。”
-计算抛硬币的概率,即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2;
-计算抽奖的概率,即中奖和未中奖的概率,假设是1/0和9/10;
-计算摇骰子的概率,即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是1/6。
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此外,课堂总结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今天学习的知识点掌握得还算牢固,但在提问环节,他们对一些细节问题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这说明我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可能还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以便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5.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随机事件的概念和运算,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对随机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得还算不错,但是在具体的案例分析时,有些同学对事件之间的互斥性和对立性理解不够透彻。我通过掷硬币和摇骰子的例子,强调了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之间的区别,希望他们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消化和理解。
课程结束。
完整的课程设计如下: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随机事件的定义、描述和运算。
2.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步骤:
a.引导学生回顾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b.教授随机事件的描述和表示方法;
c.指导学生进行随机事件的运算;
d.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举例:解释为什么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而对立事件则必有一个发生。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1节《随机事件》是概率统计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讲解的,为后续更深入的概率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并学会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概率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判断,以及如何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2.学会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区别。

2.如何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概率统计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如概率统计图表、实际问题等。

2.准备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3.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准备实践操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抛硬币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硬币落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让学生意识到随机事件的存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并列举出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尝试用概率来描述它们发生的可能性。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人教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优质课件2

人教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优质课件2
结论: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叫做必然事件。
晓明跑一百米只用1秒钟,信不信?
绝对不可能,即可能性为0。
结论: 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
叫做不可能事件。
试分析:“从一堆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红牌”这一事 件的发生情况?
必然发生
必然不会发生
可能发生, 也 可能不发生
思考:下列哪些现象是必然发生的,哪些现象是 不可能发生的? 1.测量某天的气温,结果为-150º。(不可能发生)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 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 的一面: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每次掷骰子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从1到6的每一个点数
都有可能出现,所有可能出现的点数共有6种,但是事先 不能预料掷一次骰子会出现哪一种结果;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出现的点数肯定大于0;
②明天,地球还会转动
③煮熟的鸭子,飞了 ④在00C下,这些雪融化
练习
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 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必然会发生,不是随机事件
(2)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可能发生,随机事件
(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可能发生,随机事件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不可能发生,不是随机事件
(5)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
灯;
可能发生,随机事件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可能发生,随机事件
牛刀小试
面1必⑴ ⑵.出指然同任现出事一意点下枚四件数骰边列之,不子形和事可连的为件续内能1是4掷角事. (哪不两和件可次都类,能,等随朝事事于机上件件一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5.1《随机事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5.1《随机事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5.1《随机事件》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学会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并能运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概率问题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概率的概念,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但对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的描述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中蕴含的随机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数学化的描述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用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方法。

2.能够运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

2.概率的描述方法。

3.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随机事件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事件的随机性,引发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并用实际例子来说明。

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是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如判断给定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并用概率来描述。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用概率来描述。

通过讨论和分享,巩固学生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考试及格概率等。

让学生尝试运用概率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概率的描述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随机事件 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随机事件 课件
1.随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可以用“可能性极小”“不大可 能”“可能”“很可能”“可能性极大”等来描述. 2.我们说两个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一样,是指这两个事件产生的可能性的大 小相同. 3.不大可能产生的事件是指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有可能产生, 因此它是随机事件.
合作探究
要知道事件产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一要确定这个事件是什么事件.一般 有如下结论. (1) 必然事件一定会产生,即产生的可能性是100% ; (2)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产生,即产生的可能性是0; (3) 随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的大 小有可能不同,但产生的可能性都在0~100%之间(不包括0和100%).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确定性事件 随机事件
事件
典型例题
指出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 (1)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随机事件 (2) 买一张彩票,中奖;随机事件 (3) 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小于7; 必然事件 (4) 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双号; 随机事件 (5) 向空中抛一枚硬币,硬币不向地面掉落. 不可能事件
合作探究
比较随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比较随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可在相同的条件和总数一定的情 况下,通过可能出现的结果数进行比较,结果数越多,则这个事件产 生的可能性越大.
典型例题
如图,水平放置的长方形纸板上有一些黑白小方块,李飞用一个小球在上 面随便滚动,小球停在黑色方块上与停在白色方块上的可能性哪个大? ( 每 个方块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导入新知
小明、小麦、小米三位同学分别从装 有5个白球5个红球、10个白球、10个红 球的不透明袋中摸球,每次摸出一球, 记下颜色,放回,再重复摸球。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5.1.1随机事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25.1.1随机事件优秀教学案例
2.分工合作: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课堂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展示: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予他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4.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2.学会用列表、树状图等方法展示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学会运用概率公式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随机事件的相关概念,能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学生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我将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作业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教科书习题25.1第1题;(必做题) 2、教科书习题25.1第6题。(选做题)
(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 (9)抛掷一千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解:⑴⑸⑻是必然事件,⑺⑼是不可能事件,⑵⑶⑷⑹是随机事件。
追问:现在可以解决课前提出的“生死签”的故事中的三个问题了吗? (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的机会是50%,这类事件称作随机事件; (2)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一定会死,这类事件称作必然事件; (3)在大臣的计策中,大臣一定不会处死,这类事件称作不可能事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探究新知
问题3 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 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团,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 序的数字1,2,3,4,5。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 盒中抽取一个纸团。请思考以下问题: (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 (3)抽到的数学会是0吗? (4)抽到的数学会是1吗?
总结:随意翻开数学课本,左边页码为偶数这个事情一定会发生;抛掷 一枚硬币,某一面向上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问题引入
问题2 古代有个王国有一条法规:凡是死囚,在临刑前都要当众抽一次“生死 签”,若抽到“死”签,则立即处死,若抽到“生”签,则当众赦免。有位忠 臣得罪了国王被叛死刑,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上 都写成“死”,两死抽一,必死无疑。行刑时,大臣迅速抽出一张纸签塞进嘴 里吞下肚子,说:“我听天意将苦果吞下,现在看剩下的签是什么字就清楚 了。”剩下的当然写着“死”字,国王怕犯众怒,只好当众释放了大臣。 (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的机会是多少?这类事件称作什么事件? (2)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一定会死吗?这类事件称作什么事件? (3)在大臣的计策中,大臣会被处死吗?这类事件称作什么事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性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应用新知
例3:如图,这是一个寻宝示意图,宝物随意藏在这所住宅100块地砖的某 一块下面,藏在哪的可能性最大?
解:客厅的面积最大,宝物藏在客厅的地砖下面可能性最大。
巩固新知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练习1 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 A、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10 B、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C、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之积为21 D、一个星期为七天
探究新知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小于6”, 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大于0”,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相反地,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0”,问题2中 “出现的点数是7”,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 确定性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确定。例如, 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1”,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4”,这两个事件是否发 生事先不能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巩固新知 练习2 一个人随意翻书三次,三次都翻到了偶数页,我们能否 说翻到偶数页的可能性就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巩固新知
练习3 课桌倒扣着背面图案相同的5张扑克牌,其中3张黑桃、 2张红桃。从中随机抽去1张。 ⑴你认为抽到那种花色的可能性大? ⑵能否改变扑克牌的花色数量,使“抽到黑桃”和“抽到红桃” 的可能性相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应用新知
例2:一个袋子里装有20个形状、质地、大小一样的球,其中4个白球,2 个红球,3个黑球,其它都是黄球,从中任摸一个,摸中哪种球的可能性最 大?
解:因为这个袋子里的20个球,有4个白球,2个红球,3个黑球,11个黄球, 黄球的数量最多,所以从中任摸一个,摸中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探究新知
问题5 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 即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 (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追问1:比较表中记录的数字的大小,结果与你事先 的判断一致吗? 追问2:“摸出黄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相同吗?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社 九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问题引入
问题1 (1)同学们,随意翻开数学课本,看一看左边的页码是奇数还 是偶数?多试几次,一定会有同样的结果吗? (2)我们再抛掷一枚硬币,请同学们猜一猜,当硬币落地时,硬币向上 的一面是正面还是反面?抛掷硬币之前你能知道结果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探究新知
问题4 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 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 (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应用新知
例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
(3)打靶命中靶心;
(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
(5) 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