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

目录

第二十六章卷(1)

第二十六章卷(2)

第二十六章卷(3)

第二十六章卷(4)

第二十七章卷(1)

第二十七章卷(2)

第二十七章卷(3)

第二十七章卷(4)

第二十八章卷(1)

第二十八章卷(2)

第二十八章卷(3)

第二十八章卷(4)

第二十九章卷(1)

第二十九章卷(2)

第二十九章卷(3)

第二十九章卷(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单元测试卷(1)一、填空题

1.u与t成反比,且当u=6时,t=,这个函数解析式为u=.

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1),那么k的值为.

3.函数和函数的图象有个交点.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5)、(a,﹣3)及(10,b)点,则k=,a=,b=.

5.若反比例函数y=(2k﹣1)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k=.6.已知y﹣2与x成反比例,当x=3时,y=1,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7.函数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8.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那么k与0的大小关系是k0.

9.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一点MP 垂直x轴于点P,如果△MOP的面积为1,那么k的值是.

10.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为.

二、选择题

11.下列函数中,y与x的反比例函数是()

A.x(y﹣1)=1 B.y=C.y=D.y=

1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b),则它的图象一定也经过()A.(﹣a,﹣b)B.(a,﹣b)C.(﹣a,b)D.(0,0)

13.如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4),那么函数的图象应在()A.第一,三象限B.第一,二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三,四象限14.若y与﹣3x成反比例,x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

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

15.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4,6),则下列各点中在y=的图象上的是()A.(3,8) B.(﹣4,﹣6)C.(﹣8,﹣3)D.(3,﹣8)

16.正比例函数y=k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为()A.B.

C.D.

17.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如果y=k1x与没有交点,那么k1和k2的关系一定是()

A.k1<0,k2>0 B.k1>0,k2<0 C.k1、k2同号D.k1、k2异号

18.已知变量y和x成反比例,当x=3时,y=﹣6,那么当y=3时,x的值是()A.6 B.﹣6 C.9 D.﹣9

19.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轴),函数y=和y=kx+3的图象大致是()A.B.C.D.

20.(3分)如图:A,B是函数y=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点对称的任意两点,AC 垂直于x轴于点C,BD垂直于y轴于点D,设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S,则()

A.S=2 B.2<S<4 C.S=4 D.S>4

三、解答题

21.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培)与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电流I=0.5安培时,求电阻R的值.

2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2).

(1)求反比例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关系式,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2)y随x的减小如何变化?

(3)试判断点(﹣3,0),(﹣3,﹣3)是否在此函数图象上?

23.如图,Rt△ABO的顶点A是双曲线y=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

=.

△ABO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

24.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u与t成反比,且当u=6时,t=,这个函数解析式为u=.

【考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专题】待定系数法.

【分析】先设u=(k≠0),再把已知的u,t的值代入可求出k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解:设u=(k≠0),

将u=6,t=代入解析式可得k=,

所以.

故答案为:.

【点评】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1),那么k的值为2.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分析】直接把点(﹣2,﹣1)代入反比例函数y=,求出k的值即可.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1),

∴﹣1=,解得k=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函数和函数的图象有0个交点.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联立两函数解析式,解方程组,方程组解的个数即为两函数图象交点个

数.

【解答】解:联立两函数关系式,得,

两式相乘,得y2=﹣1,无解,

∴两函数图象无交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求法,本题也可以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位置进行判断.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5)、(a,﹣3)及(10,b)点,则k=,a=,b=﹣.

【考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点在直线上把点代入直线进行求解.

【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5),

∴k=﹣×5=﹣,

∴y=﹣,

∵点(a,﹣3)及(10,b)在直线上,

∴﹣=﹣3,=b,

∴a=,b=﹣,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一道基础题.

5.若反比例函数y=(2k﹣1)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k=0.【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次数为﹣1次,再根据图象在二、四象限,2k ﹣1<0,求解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3k2﹣2k﹣1=﹣1,2k﹣1<0,

解得k=0或k=且k<,

∴k=0.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求解,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6.已知y﹣2与x成反比例,当x=3时,y=1,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2.

【考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设出表达式,再利用待定系数法解出系数则可.【解答】解:设y﹣2=,

当x=3时,y=1,

解得k=﹣3,

所以y﹣2=﹣,

y=﹣+2.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比较基本.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或写成y=kx﹣1(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7.函数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此题可由k=﹣2<0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y随x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k=﹣2<0,

∴函数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1)k>0时,图象是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2)k<0时,图象是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8.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那么k与0的大小关系是k>0.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判定系数k的符号.

【解答】解:因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所以k>0.

故答案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是双曲线,当k >0时,它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它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9.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一点MP 垂直x轴于点P,如果△MOP的面积为1,那么k的值是2.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

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是个定值,即S=|k|.

【解答】解:由题意得:S

=|k|=1,k=±2,

△MOP

又因为函数图象在一象限,所以k=2.

【点评】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三角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

10.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为﹣2.

【考点】反比例函数.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2﹣m﹣7=﹣1,且m﹣1≠0,解出m的值,再由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可得m﹣1<0,进而可确定m的值.

【解答】解:由题意得:m2﹣m﹣7=﹣1,且m﹣1≠0,

解得:m1=3,m2=﹣2,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m﹣1<0,

∴m<1,

∴m=﹣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重点是将一般式(k≠0)转化为y=kx﹣1(k≠0)的形式.

二、选择题

11.下列函数中,y与x的反比例函数是()

A.x(y﹣1)=1 B.y=C.y=D.y=

【考点】反比例函数.

【分析】此题应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解析式符合y=(k≠0)的形式为反比例函数.

【解答】解:A,B,C都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错误;

D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注意在解析式的一般式(k≠0)中,特别注意不要忽略k≠0这个条件.

1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b),则它的图象一定也经过()A.(﹣a,﹣b)B.(a,﹣b)C.(﹣a,b)D.(0,0)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分析】将(a,b)代入y=即可求出k的值,再根据k=xy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b),

故k=a×b=ab,只有A案中(﹣a)×(﹣b)=ab=k.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要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反之,只要满足函数解析式就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

13.如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4),那么函数的图象应在()A.第一,三象限B.第一,二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三,四象限【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表达式,再根据k的正负确定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

【解答】解:y=,图象过(﹣3,﹣4),

所以k=12>0,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常数k和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14.若y与﹣3x成反比例,x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

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

【考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列解析式y=,x=

∴y=﹣z

∴y是z的正比例函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知识.关键是先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然后代值验证答案.

15.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4,6),则下列各点中在y=的图象上的是()A.(3,8) B.(﹣4,﹣6)C.(﹣8,﹣3)D.(3,﹣8)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分析】将(﹣4,6)代入y=即可求出k的值,再根据k=xy解答即可.

【解答】解:∵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4,6),∴k=﹣4×6=﹣24,

四个选项中只有只有D选项中(3,﹣8),3×(﹣8)=﹣2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要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反之,只要满足函数解析式就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

16.正比例函数y=k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为()

A.B.C.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

【分析】因为k的符号不明确,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解答】解:k>0时,函数y=kx与y=同在一、三象限,B选项符合;

k<0时,函数y=kx与y=同在二、四象限,无此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

17.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如果y=k1x与没有交点,那么k1和k2的关系一定是()

A.k1<0,k2>0 B.k1>0,k2<0 C.k1、k2同号D.k1、k2异号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如果直线y=k1x与双曲线没有交点,则k1x=无解,即<0.【解答】解:∵直线y=k1x与双曲线没有交点,

∴k1x=无解,

∴x2=无解,

∴<0.即k1和k2异号.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比例函数与方程组的相关知识点,以及不等式的有关内容.

18.已知变量y和x成反比例,当x=3时,y=﹣6,那么当y=3时,x的值是()A.6 B.﹣6 C.9 D.﹣9

【考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专题】计算题;待定系数法.

【分析】首先设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的值;再进一步根据解析式和y的值,求得x的值.

【解答】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0).

把x=3,y=﹣6代入,得

﹣6=,k=﹣18.

故函数的解析式为y=﹣,

当y=3时,x=﹣=﹣6.

故选B.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重点.

19.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轴),函数y=和y=kx+3的图象大致是()

A.B.C.D.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

【解答】解:A、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一致,故A 选项正确;

B、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与3>0矛盾,故B选项错误;

C、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故C选项错误;

D、由函数y=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

20.如图:A,B是函数y=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点对称的任意两点,AC垂直于x轴于点C,BD垂直于y轴于点D,设四边形ADBC的面积为S,则()

A.S=2 B.2<S<4 C.S=4 D.S>4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分析】根据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

=S△BOD=|k|,再根据反比例函数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k|可知,S

△AOC

=S△AOC=|k|,S△BOC=S△BOD=|k|,进而求的对称性可知,O为DC中点,则S

△AOD

出四边形ADBC的面积.

【解答】解:∵A,B是函数y=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且AC 垂直于x轴于点C,BD垂直于y轴于点D,

∴S

=S△BOD=×2=1,

△AOC

假设A 点坐标为(x ,y ),则B 点坐标为(﹣x ,﹣y ), 则OC=OD=x ,

∴S △AOD =S △AOC =1,S △BOC =S △BOD =1,

∴四边形ADBC 面积=S △AOD +S △AOC +S △BOC +S △BOD =4.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分别向两条坐标轴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就等于|k |.本知识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同学们应高度关注.

三、解答题

21.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 (安培)与电阻R (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 与R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电流I=0.5安培时,求电阻R 的值. 【考点】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此题直接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式把I=0.5安培代入解析式可以求出电阻R 的值. 【解答】解:(1)设

∵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U=10

∴I 与R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当I=0.5安培时,

解得R=20(欧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在物理方面的应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能力.

2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2).

(1)求反比例函数y 与自变量x 之间的关系式,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

(2)y随x的减小如何变化?

(3)试判断点(﹣3,0),(﹣3,﹣3)是否在此函数图象上?

【考点】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1)设y=,则把(2,﹣2)代入求出k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

(3)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

【解答】解:(1)设y=,

把(2,﹣2)代入得k=2×(﹣2)=﹣4,

所以反比例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关系式为y=﹣,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2)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3×0=0,﹣3×(﹣3)=9,

所以点(﹣3,0),(﹣3,﹣3)都不在在此函数图象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k为常数,k≠0);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带入解析式,得到待定系数的方程;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写出解析式.也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23.如图,Rt△ABO的顶点A是双曲线y=与直线y=﹣x﹣(k+1)在第二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

=.

△ABO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专题】计算题;综合题;数形结合.

【分析】(1)欲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求k值.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k 绝对值为3且为负数,由此即可求出k;

(2)交点A、C的坐标是方程组的解,解之即得;

(3)从图形上可看出△AOC的面积为两小三角形面积之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

【解答】解:(1)设A点坐标为(x,y),且x<0,y>0,

则S

=?|BO|?|BA|=?(﹣x)?y=,

△ABO

∴xy=﹣3,

又∵y=,

即xy=k,

∴k=﹣3.

∴所求的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分别为y=﹣,y=﹣x+2;

(2)由y=﹣x+2,

令x=0,得y=2.

∴直线y=﹣x+2与y轴的交点D的坐标为(0,2),

A、C两点坐标满足

∴交点A为(﹣1,3),C为(3,﹣1),

∴S

=S△ODA+S△ODC=OD?(|x1|+|x2|)=×2×(3+1)=4.

△AOC

【点评】此题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解方程组来确定图象的交点坐标,及利用坐标求出线段和图形的面积.

24.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专题】代数综合题;数形结合.

【分析】(1)利用已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两函数交点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利用函数图象求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据题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

∴有m=xy=﹣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1,n)

∴n=﹣2,

∴B(1,﹣2)

将A、B两点代入y=kx+b,有,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2)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

x取相同值,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即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

∴x<﹣2或0<x<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图象判定函数的大小关系是中学的难点,同学们应重点掌握.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4.1 旋转 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1 .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 ( 重点 ) ; 2 .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特点 ( 难点 ) . 一、情境导入 飞行中的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运转中的电风扇等均属于旋转现象.你还能举出类似现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类型一】旋转的概念 下列事件中,属于旋转运动的是 ( ) A .小明向北走了 4 米 B .小朋友们在荡秋千时做的运动 C .电梯从 1 楼上升到 12 楼 D .一物体从高空坠下 解析: A. 是平移运动; B. 是旋转运动; C. 是平移运动; D. 是平移运动.故选 B .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概念,图形的旋转即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1 题 【类型二】旋转的性质 如图,△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80 °得到△ AEF ,若∠ B = 100 °,∠ F =50 °,则∠ α 的度数是 ( ) A . 40 ° B . 50 ° C . 60 ° D . 70 ° 解析:∵△ ABC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80 °得到△ AEF ,∴△ ABC ≌△ AEF ,∠ C =∠ F = 50 °,∠ BAE = 80 ° . 又∵∠ B = 100 °,∴∠ BAC = 30 °,∴∠ α =∠ BAE -∠ BAC = 50 ° . 故选 B. 方法总结: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 定点——旋转中心;② 旋转方向;③ 旋转角度.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 课堂达标训练” 第 4 题 【类型三】与旋转有关的作图 在图中,将大写字母 A 绕它上侧的顶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同时作出字母 A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的图案. 解:

【必考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1)

【必考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5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A . B . C . D . 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A. 5 {1 5 2 x y x y =+ =- B. 5 {1 +5 2 x y x y =+ = C. 5 { 2-5 x y x y =+ = D. -5 { 2+5 x y x y = = 3.三张外观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从中随机一次性抽出两张,则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的概率是() A. 1 9 B. 1 6 C. 1 3 D. 2 3 4.-2的相反数是() A.2B. 1 2 C.- 1 2 D.不存在 5.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16m,宽9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如果使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12m2,设小路的宽为x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A.2x2-25x+16=0B.x2-25x+32=0C.x2-17x+16=0D.x2-17x-16=0 6.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ABC=30°,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1=20°,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可使直线m∥n( )

A .∠2=20° B .∠2=30° C .∠2=45° D .∠2=50° 7.分式方程 ()()31112x x x x -=--+的解为( ) A .1x = B .2x = C .1x =- D .无解 8.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a 2÷ a 0?a 2=a 4 B .a 2÷(a 0?a 2)=1 C .(﹣1.5)8÷(﹣1.5)7=﹣1.5 D .﹣1.58÷(﹣1.5)7=﹣1.5 9.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 4y bx b ac =+-与反比例函数a b c y x ++=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A .2 B .3 C .4 D .5 11.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120150 8 x x =- B . 120150 8x x =+ C . 120150 8x x =- D . 120150 8 x x =+ 12.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 2·x 3=x 6 B 、(a -1)2=a 2-1 C 、3a +2a =5a 2 D 、(ab)3=a 3b 3 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在下面4个条件:①AB=CD ;②AD=BC ;③AB ∥CD ;④AD ∥BC 中任意选出两个,能判断出四 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 ) A 、 65 B 、 31 C 、 21 D 、 3 2 4.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②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 行四边形 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 边形.其中真命题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 1,x 2,x 12+x 22=7,则(x 1-x 2)2 的值是( ) A 、-11 B 、13或-11 C 、25或13 D 、13 6. 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高,∠ACB =90°,AC =3,AD =2,则sinB 的值是( ) A 、 32 B 、2 3 C 、35 D 、25 7.某商店有5袋面粉,各袋重量在25~30公斤之间,店里有一磅秤,但只有能称50~70 公斤重量的秤砣,现要确定各袋面粉的重量,至少要称( ) D C B A

L p Q (C) (A ) M M L L Q p (D) (B) M L (D) (B) M L L Q p (C) M L A 、7次 B 、6次 C 、5次 D 、4次 8.二次函数y=ax 2+x+a 2-1的图象可能是( ) 9.如图,直线l 是一条河,P 、Q 两地相距8千米,P 、Q 两地到l 的距离分别是2千米、5千米,欲在l 上的某点M 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 、Q 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10.如图,将ABC △绕点C 旋转60o 得到A B C ''△,已知6AC =, 4BC =,则线段AB 扫过的图形面积为( ) A .32π B .83π C .6π D .310π 二.填空题( 24分) 11. 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 384 000千米,将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应 A. B. C. D. A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1 - 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 得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如图,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BD 对折,使C 点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点O ,若∠DBC=15°,则∠BOD= . 2、如图,AD ∥EG ∥BC ,AC ∥EF ,则图中与∠EFB 相等的角(不含∠EFB )有 个;若∠EFB=50°,则∠AHG= . 3、现有一张长为40㎝,宽为20㎝的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要从中剪出长为 18 ㎝,宽为12㎝的长方形纸片,则最多能剪出 张. 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将 点C 折至 MN 上,落在点P 处,折痕BQ 交MN 于点E ,则BE 的长等于 ㎝. 5、梯形上、下两底(上底小于下底)的差为6,中位线的长为5,那么下底长 为 . 6、下面是五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的一览表. 在15、5、16、16、28这组数据中,众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 7、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内接于⊙O ,则圆心O 到△ABC 一边的距 离为 . 8、已知:如图,抛物线c bx ax y ++=2过点A (-1,0),且经过直线3-=x y 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B 、 C.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若点M 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且OM ⊥BC ,垂足为D ,则点M 的坐标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9、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若AD=4,AE=5,BC=12,则△ADE 的周长是( ) A 、7.5 B 、30 C 、15 D 、24 10、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2,AE ⊥BD ,垂足为E ,∠BAE=30°,那么△ECD 的面积是 ( ) A 、32 B 、3 C 、23 D 、3 3 11、抛物线342-=x y 的顶点坐标是( ) A 、(0,-3) B 、(-3,0) C 、(0,3) D 、(3,0) 12、在共有15人参加的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因此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 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方差 13、直线y =x -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C 最多有( )个 A 、4 B 、5 C 、7 D 、8 14、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直线b ax y += 与双曲线x ab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位置大致是( ) A C E O (第1题) A B C D E F G H (第2题) 40cm 20cm (第3题) A B C D P Q M N E (第4题) (第8题) 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E (第9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 [本章知识要点] 1.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并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3.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和关系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4. 会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5. 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6. 会通过对现实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6.1 二次函数 [本课知识要点] 通过具体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MM 及创新思维] (1)正方形边长为a (cm ),它的面积s (cm 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 厘米,则面积增加y 平方厘米,试写出y 与x 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 取哪些值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02≠-m m . 解 若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 02 ≠-m m . 解得 0≠m ,且1≠m . 因此,当0≠m ,且1≠m 时,函数)1()(2 2 +++-=m mx x m m y 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 形如c bx ax y ++=2 的函数只有在0≠a 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 若函数)1()(22 +++-=m mx x m m y 是以x 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 取哪些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浏阳市2005年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同学:希望你树立信心,迎难而上,胜利将一定会属于你的! 一、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出现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 。 2、约分x 2-4x+4 x 2-4 = 3、一元二次方程(2x-1)2-7=x 化为一般形式 4、a 8÷a 2= 5、如图1,点A 、B 、C 在⊙O 上,∠ACB =25°, 则∠AOB = 。 6、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2cm ,每线长为6cm ,则 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 7、已知如图2,△ABC 中,D 在BC 上,且∠1= ∠ 2,请你在空白处填一个适当的条件:当 时,则有△ABD ≌△ACD 。 8、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9、方程x 2=x 的根是

10、一段时间里,某学生记录了其中7天他每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结果如下(单位:分钟)80、90、70、60、50、80、60,那么在这段时间内该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需时间约为 分钟。 二、认真选一选。(将每小题内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入下表中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3分,共30 11、计算2006°+(3 )-1 的结果是: A 、20061 3 B 、2009 C 、4 D 、43 12、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 、有一锐角对应相等 B 、有两锐角对应相等 C 、两条边分别相等 D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 应相等 13、若x =1是方程x 2+kx +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与K 的值是: A 、 2,3 B 、-2,3 C 、-2,-3 D 、2,-3 14、三角形的外心是指: A 、三角形三角平分线交点 B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 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D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15、已知如图3,AC 是线段B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最新九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九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bx-3=0的一根为-3,在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上有三点(-45,y1),(-54,y2),(16,y2),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 A.y1<y2<y3 B.y2<y1<y3 C.y3<y1<y2 D.y1<y2<y3 7.如图,机器人从A点出发,沿着西南方向行了4个单位,到达B点后观察到原点O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点A的坐标为(A) A.(0,22+236) B.(0,22) C.(0,236) D.(0,3) 8.小敏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15x2+3.5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若命中篮圈中心,则他与篮圈中心的水平距离l是(C) A.4.6 m B.4.5 m C.4 m D.3.5 m 9.一人乘雪橇沿坡比1∶3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m)与时间t(s)间的关系为s=10t+2t2,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4s,则此人下降的高度为(C) A.72 m B.363 m C.36 m D.183 m

10.(2015•嘉兴)如图,抛物线y=-x2+2x+m+1交x轴于点A(a,0)和B(b,0),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 D.下列四个判断:①当x>0时,y>0;②若a=-1,则b=4; ③抛物线上有两点P(x1,y1)和Q(x2,y2),若x1<1<x2,且x1+x2>2,则y1>y2;④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E,点G,F分别在x轴和y轴上,当m=2时,四边形EDFG周长的最小值为62.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C) A.①B.②C.③D.④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ABC中,AC∶BC∶AB=3∶4∶5,则sinA+sinB =__75__. 12.(2015•怀化)二次函数y=x2+2x的顶点坐标为__(-1,-1)__,对称轴是__直线x=-1__. 13.△ABC中,锐角A,B满足(sinA-32)2+|tanB-3|=0,则△ABC是__等边三角形__. 14.抛物线y=x2-(2m-1)x-2m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A(x1,0),B(x2,0),且x1x2=1,则m的值为__12__.15.(2015•东营)4月26日,2015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比赛拉开帷幕,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用直升机航拍技术全程直播,如图,在直升机的镜头下,观察马拉松景观大道A处的俯角为30°,B处的俯角为45°,如果此时直升机镜头C处的高度CD为200米,点A,D,B在同一直线上,则AB两点的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6),则k 值为( ) A .-12 B .12 C .-3 D .3 2.对于函数y =4 x ,下列说法错误是( ) A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 B .这个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在反比例函数y =k -3 x 图象的任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 B .k >0 C .k <3 D .k <0 4.位于第一象限的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点F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O 是坐标原点.若EO =EF ,△EOF 的面积等于2,则k 的值为( ) A .4 B .2 C .1 D .-2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 大致是( )

6.某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F(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它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 ) A .180千米/时 B .144千米/时 C .50千米/时 D .40千米/时 7.反比例函数y 1=m x (x >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 其中A(1,2).当y 2>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x <1或x >2 8.如图,函数y =-x 与函数y =-4 x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分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数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设要求的,请把你认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填写在下表内) 1.若反比例函数)0(≠= k x y 的图象经过点P (-1,1),则k 的值是 A .0 B .-2 C .2 D .-1 2.一元二次方程652=+x x 的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A. 1,5 B. 1,-6 C. 5,-6 D. 5,6 3.一元二次方程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没有实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是2:3,其中较小多边形的面积为4cm 2,则较大多边形的面积为 A .9cm 2 B .16cm 2 C .56cm 2 D .24cm 2

5.000sin30tan 45cos60+-的值等于 A.3 B.0 C.1 D. 3- 6.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 知∠C=90°,∠A=60°,AC=103,则BC 等于 A .30 B .10 C .20 D .53 7.如图1,Rt △ABC ∽Rt △DEF ,∠A=35°,则∠ E 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5° 图1 图2 图3 8.如图2,为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 、B 间的距离,在距A 点16m 的C 处(AC ⊥AB ),测得∠ACB =52°,则A 、B 之间的距离应为 A .16sin 52°m B .16cos 52°m C .16tan 52°m D.16 tan 52° m 9.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为了了解某池塘里青蛙的数量,先从池塘里捕捞20只青蛙,作上标记后放回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池塘中捕捞出40只青蛙,其中有标记的青蛙有4只,请你估计一下这个池塘里有多少只青蛙? A .100只 B .150只 C .180只 D .200只 10.如图3,△ABC 的顶点A 、B 、C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 ⊥A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初中数学试卷 2014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计算(6)(1)-?-的结果等于 (A )6 (B )6- (C )1 (D )1- (2)cos60?的值等于 (A )1 2 (B (C (D (3)下列标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4)为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天津市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13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约为 1608000000人次.将160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7160.810? (B )816.0810? (C )91.60810? (D )100.160810? (5)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6 (A (B )2 (C )3 (D )(7)如图,AB 是⊙O 的弦,AC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BC 经过圆心.若 25B ∠=?,则C ∠的大小等于 (A )20? (B )25? (C )40? (D )50? (8)如图,在中,点E 是边AD 的中点,EC 交对角线BD 于点F ,则 EF FC : 等于 (A )32: (B )31: (C )11 : (D )12: (9)已知反比例函数10 y x =,当12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 05y << (B )12y << (C )510y << (D )10y > (10)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 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 ABCD (C ) (A ) (D ) (A ) (C ) (B ) (D ) (B ) 第(5)题 第(8)题 C F B A E D 第(7)题 C

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2020年最新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若方程x 2 -5x =0的一个根是a ,则a 2 -5a +2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4 2.如图,⊙O 的半径OA 等于5,半径OC 与弦AB 垂直,垂足为D , 若OD =3,则弦AB 的长为( ) A .10 B .8 C .6 D .4 3.将抛物线y =2x 2 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抛物线y =2(x +3)2 +4?( ) A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4.小莉站在离一棵树水平距离为a 米的地方,用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这棵树的高度,已知小莉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那么她测得这棵树的高度为( ) A .m )3 3 (a B .m )3(a C .m )3 3 5.1(a + D .m )35.1(a + 5.如图,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 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 , 记△AOB 与△CDE 对应边的比为k ,则位似中心的坐标和k 的值 分别为( ) A .(0,0),2 B .2 1), 2,2( C .(2,2),2 D .(2,2),3 6.将抛物线y =x 2 +1绕原点O 族转180°,则族转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y =-x 2 B .y =-x 2+1 C .y =x 2 -1 D .y =-x 2 -1 7.如图,PA 、PB 与⊙O 相切,切点分别为A 、B ,PA =3,∠P =60°,若AC 为⊙O 的直径,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 2 π B . 6 π3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框架

2019年春最新人教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 26.1.1 反比例函数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重点) 一、情境导入二、合作探究 三、板书设计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形如y= k 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形式: (1)y= k x(k为常数,k≠0);(2)xy=k(k为常数,k≠0);(3)y=kx -1(k为常数,k≠0). 3.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4.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内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现实背景.因为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内容与正比例函数相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为基础,在学生之间创设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充分讨论交流后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在此基础上来揭示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1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会用描点的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重点) 2.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某面粉厂加工出了4000吨面粉,厂方决定把这些面粉全部运往B市.则所需要的时间t(天)和每天运出的面粉总重量m(吨)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图形吗? 二、合作探究 三、板书设计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地观察与讨论,实现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每个象限内”这句话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重点) 2.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重点) 3.探索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几何图形以及图形面积的综合应用.(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A卷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数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二次函数y=x2﹣2的图象的顶点是() A . (2,﹣2) B . (﹣1,0) C . (1,9) D . (0,﹣2) 2. (2分)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240°,则圆锥的母线长为() A . 9㎝ B . 12㎝ C . 15㎝ D . 18㎝ 3. (2分)《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直径是多少?”() A . 3步 B . 5步

C . 6步 D . 8步 4. (2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BD、AC分别为2、2 ,以B为圆心的弧与AD、DC相切,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 2 ﹣π B . 4 ﹣π C . 4 ﹣π D . 2 5. (2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BC=3,AC=4,则sin∠DCB 的值为() A . B . C . D .

6. (2分)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A . 1 B . C . D . 7. (2分)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符合题意的个数是() ①点D到∠BAC的两边距离相等;②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③AD=2CD④AB=2 CD A . 1 B . 2 C . 3 D . 4 8. (2分)若抛物线y=x2-2x+c与y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好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好题】九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矩形ABCD 的顶点A 和对称中心均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0,x >0)上,若矩形ABCD 的面积为12,则k 的值为( ) A .12 B .4 C .3 D .6 2.函数3x 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 B .x ≥-3且1x ≠ C .1x ≠ D .3x ≠-且1x ≠ 3.如图,在ABC V 中,90ACB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12 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若34B ∠=?,则BDC ∠的度数是( ) A .68? B .112? C .124? D .146? 4.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 ) A .只有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5.如图,直线l 1∥l 2,将一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使得直角顶点在直线l 1上,两直角边分别与直线l 1、l 2相交形成锐角∠1、∠2且∠1=25°,则∠2的度数为( )

A.25°B.75°C.65°D.55° 6.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正方形A的边长为6cm、B的边长为5cm、C的边长为5cm,则正方形D的边长为() A.14cm B.4cm C.15cm D.3cm 7.若点P1(x1,y1),P2(x2,y2)在反比例函数 k y x (k>0)的图象上,且x1=﹣ x2,则() A.y1<y2B.y1=y2C.y1>y2D.y1=﹣y2 8.如果,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下列二次根式中的最简二次根式是() A.30B.12C.8D.0.5 10.若正比例函数y=mx(m≠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它和二次函数y=mx2+m的图象大致是() A.B. 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25章:概率统计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 【设计意图:“抽签”这个活动是学生容易理解或亲身经历过的,操作简单省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设计意图:随机事件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它不同于其他数学概念,因此要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由学生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活动2很有必要,便于学生透过随机事件的表象,概括出随机事件的本质特性,从而自主描述随机事件这一概念】提出问题,探索概念 (1)上述两个活动中的两个事件(3)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在哪里? (2)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呢?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补充,相互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建构随机事件的定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 (3)打靶命中靶心; (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 (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入学考试试卷(无答案).docx

2019-2020 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入学考试试卷(无答案) 数学试卷 ( 说明 :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 满分为 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表格里) 1 1.的值是 2 A.11 D. 2 B.C.2 22 2.近几年某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据2016年末统计的数据显示,仅普通初中在校生就约有 334 万人, 334 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34 ×106人 B. 3.34× 105人 C. 3.34× 104人 D. 3.34×107人 3.下面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如图 , 它需再添一个面, 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 下图中的黑色小正方形分别由四位同学补画 , 其中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B C D 5.如图, AB∥ CD, EG⊥ AB,垂足为 G.若∠ 1=50°,则∠ E= A. 60° B . 50°C. 45°D. 40° 第5题图 6.如图,身高为 1.6m 的某学生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沿着树影BA 由 B 到 A 走去,当走到 C 点时,她的影子顶端正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 测得 BC=3.2m , CA=0.8m, 则树的高度为 A、 10m B、8m C、6.4m D、4.8m 第6题图

7.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 a4a4a4 B.( 2a2 )36a6 C. a8a2a4 D.a3 a2a5 8.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在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 等 9. 若 A(1, y1)、 B( 2,y 2)、 C( -3,y3)为双曲线y k1 x上三点,且 y1> y 2>0> y 3, 则 k 的范围为 A、 k>0 B、k>1 C、k<1 D、 k≥ 1 10.已知△ ABC和△ A′B′C′是位似图形.△ A′B′C′的面积为6cm2,△ A′B′C′的周长是△ ABC的周长一半.则△ABC的面积等于 A. 24cm2B.12cm2C.6cm2D.3cm2 11.如图,点P 在双曲线y=上,以P为圆心的⊙ P与两坐标轴都相切,E 为 y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 PF⊥ PE 交 x 轴于点 F,则 OF﹣OE的值是 A.6 B.5 C.4 D.25 12.定义符号min{a,b}的含义为:当a≥b时 min{a , b}=b ;当 a< b 时 min{a , b}=a .如: min{1 ,﹣ 3}= ﹣3, min{ ﹣ 4,﹣ 2}= ﹣ 4.则 min{ ﹣ x2+1,﹣ x} 的最大值是 A. B. C.1 D.0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的表格 ... 里) 13.因式分解:3x 2-3=▲; 2x 40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 ____. 3 x0 15.某中学篮球队12 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测试卷含答案

二次函数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二次函数y=2x 2 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 2.函数y=(x -2)2+1开口 ,顶点坐标为 ,当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若点(1,0),(3,0)是抛物线y=ax 2 +bx+c 上的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4.一个关于x 的二次函数,当x=-2时,有最小值-5,则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开口一定 . 5.二次函数y=3x 2 -4x+1与x 轴交点坐标 ,当 时,y>0. 6.已知二次函数y=x 2-mx+m -1,当m= 时,图象经过原点;当m= 时,图象顶点在y 轴上. 7.正方形边长是2cm ,如果边长增加xcm ,面积就增大ycm 2 ,那么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8.函数y=2(x -3)2 的图象,可以由抛物线y=2x 2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9.当m= 时,二次函数y=x 2 -2x -m 有最小值5. 10.若抛物线y=x 2 -mx+m -2与x 轴的两个交点在原点两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二次函数y=(x -3)(x+2)的图象的对称轴是( ) A.x=3 B.x=-3 C. 12x =- D. 12 x = 12.二次函数y=ax 2+bx+c 中,若a>0,b<0,c<0,则这个二次函数的顶点必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3.若抛物线y=0.5x 2 +3x+m 与x 轴没有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4.5 B.m≥4.5 C.m>4.5 D.以上都不对 14.二次函数y=ax 2 +bx+c 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0,b>0 B.b 2 -4ac<0 C.a -b+c<0 D.a -b+c>0 15.函数是二次函数 m x m y m +-=-2 2 )2(,则它的图象( ) A.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 轴 B.开口向下,顶点在x 轴上方 C.开口向上,与x 轴无交点 D.开口向下,与x 轴无交点 16.一学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关系是 3 5 321212++- =x x y ,则铅球落地水平距离为( ) A. 5 3 m B.3m C.10m D.12m 17.抛物线y=ax 2 +bx+c 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B 、C 两点,且BC=2,S ΔABC =4,则c 的值( ) A.-5 B.4或-4 C.4 D.-4 (第14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C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02=++c bx ax B.)1(2)1(32+=-x x C. 021 12 =-+x x D.1322-=+x x x 2.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B. 3.已知平面内两圆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是2,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4.利用配方法解方程x 2-12x +25=0可得到下列哪一个方程 ( ) A.(x +6)2 =11 B.(x -6)2 =-11 C.(x -6)2 =11 D.(x +6)2 =51 5.右图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 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 ) A.90 B.60 C.45 D.300 6.方程 (x -1)2= 1 的根是 ( ) A.x =2 B .x = 0 C .x 1= -2, x 2=0 D .x 1= 2, x 2=0 7.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6cm ,底面圆的半径为3cm ,则此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 A.18πcm 2 B.36πcm 2 C.12πcm 2 D.9πcm 2 8.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经过两次降 价后,由每盒60元下调至52元,若设每次平均降价的百分率为x ,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 A.52+52x 2 =60 B.52(1+ x )2 =60 C.60-60 x 2=52 D.60(1- x )2=52 9.已知正六边形的周长为24cm ,一圆与它各边都相切,则这个六边形的面积为( ) A.123 cm 2 B.24 3cm 2 C.483 cm 2 D.963 cm 2 10.若将函数y=2x 2 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可得到( ) A.y=2(x -1)2 -5 B.y=2(x -1)2 +5 C.y=2(x +1)2 -5 D.y=2(x +1)2 +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二次函数y =3 (x +2)2 -1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12.已知点A(a ,1)与点A ′(5,b )是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则a= ;b = . 13.袋中放有北京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纪念币一套, 依次取出(不放回)两枚纪念币,求取出的两枚纪念 币中恰好有一枚是“欢欢”的概率是 . 14.若0)1(22=-++n m ,则_______ __________)(2007=+n m . 15.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 围是 . 16. “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 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 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此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CE=1,AB=10, 求CD 的长”。根据题意可得CD 的长为 . 三、计算题(第17题每小题6分,第18题8分,共20分) 17.解下列方程: (1))3(2)3(2-=-x x x (2)5)1)(3(=-+x x 18.已知a =8,求 3 的值 四、知识应用题(第19题8分,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2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