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火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秦彬涛

合集下载

浅谈钢结构防火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谈钢结构防火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谈钢结构防火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建筑日益增多。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相比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不加保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很低,必须要进行防火处理。

目前钢结构的防火材料正朝着低碳环保、高质效能、实用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标签:钢结构;防火材料;应用;发展趋势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钢结构作为一种理想的建筑结构在建筑业已日益增多。

钢结构作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形式,在常温下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韧性好、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建筑工业化强度高、空间利用率大等综合优势,以及能充分满足建筑设计美感造型的需要,因此受到建筑行业的青睐。

在单层及多层的工业厂房、大型的候机厅、候车室、高层建筑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其力学性能如屈服点、抗拉及弹性模量等均会因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钢结构通常在450~650℃温度中就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很大的形变,导致钢柱、钢梁弯曲变形而不能继续使用。

一般不加保护的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为15分钟左右。

要使钢结构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克服防火方面的不足,必须进行防火处理,将钢结构的耐火极限提高到设计规范规定的极限范围,防止钢结构在火灾中迅速升温发生形变塌落。

2 钢结构防火材料的应用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原理不外乎采用绝热、耐火材料阻隔火焰直接灼烧钢结构,降低热量传递的速度推迟钢结构温升、强度变弱的时间。

防火保护措施形式一般有外包层法、钢构件内充水、屏蔽以及防火涂料等。

2.1 外包层。

就是在钢结构外表面做耐火保护层,将构件包裹起来。

可以现浇成型,也可以采用喷涂法。

现浇成型的实体混凝土外包层通常用钢丝网或钢筋来加强,以限制收缩裂缝,并保证外壳的强度。

喷涂法可以在施工现场对钢结构表面涂抹砂泵以形成保护层。

砂泵可以是石灰水泥或是石膏砂浆,也可以掺入珍珠岩或石棉。

同时外包层也可以用珍珠岩、石棉、石膏或石棉水泥、轻混凝土做成预制板,采用胶粘剂、钉子、螺栓固定在钢结构上。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探究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探究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探究发布时间:2021-04-29T08:27:02.899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3期作者:陈涛[导读] 钢结构具有稳定性高、承重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

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使用,使得住宅结构得到优化,住宅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所提升。

长泰县消防救援大队 363000摘要:钢结构具有稳定性高、承重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

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使用,使得住宅结构得到优化,住宅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所提升。

但钢结构也存有一些缺陷,如在长期高温情况下,钢材的力学性能、材料性能会逐渐降低,若受到大火烧蚀,钢结构很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失稳或整体坍塌,从而使建筑内人员、物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下面结合实际,就钢结构的防火处理问题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措施引言钢结构系统具有综合优势,适合大量生产。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高、大、轻”的独特优点,在全世界的工商业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满足建筑规则的功能要求,必须在火灾安全性方面做好工作,以便在规定的期间内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本文讨论了钢结构建筑物的耐火设计和耐火对策的基本方法。

1火灾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与实践证明,火灾会给钢结构的物理性能、材料性能等带来很大影响。

当钢结构住宅发生火灾后,火源火焰的热作用以及烟气热作用会导致钢结构快速升温,在升温工程中就会有温度荷载产生。

当温度荷载以及外力荷载共同作用于钢结构时,结构就会出现位移、变形甚至是坍塌,进而造成钢结构整体的抵抗性、安全性丧失。

研究表明,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钢结构的承载性能就会随着钢材温度的升高而渐渐下降,当钢材内部温度达到600摄氏度时,钢结构的承载强度将下降三分之二左右。

在真实的火灾情况下,钢结构住宅中的温度场会不断变化,且这种变化是不均匀的。

当钢结构受到这种不均匀空间温度变化的影响时,建筑结构体系的平衡状态也会出现变动。

国内外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3篇

国内外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3篇

国内外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3篇国内外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1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也在持续升级,特别是钢结构作为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而备受关注,但钢结构的抗火性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内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钢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钢结构建筑应用的不断推广,国内对其抗火性能的研究日益增多。

其中,对于材料本身的耐火性能,国内研究得非常充分。

在材料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分析材料的高温强度、残余强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材料本身的抗火能力,对此国内学者认为研究越来越深入,保护措施也日趋成熟。

另外,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将关注点放在了设计方面。

他们从设计方案出发,通过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来优化设计方案,以增强建筑物的钢结构抗火性能。

国外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相对于国内研究的深入,国外的研究更趋向于对整体结构的研究,不仅考虑钢材的本身抗火能力,而且重点关注整个建筑架构的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等情况。

此外,在国外,还涌现出了一批抗火材料制造企业,他们不断研究,生产出高强度、高耐火、环保等特点的抗火建材,以进一步加强建筑物防火能力。

多数国家提出了限制高层建筑使用钢结构的限制,而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已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问题之一。

如何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能?为了增强钢结构建筑的抗火性能,不仅仅要从材料本身入手,更需要整体的设计出发,特别是在消防方面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支持。

通过防火材料的使用、建筑结构的改进设计、逃生通道的设置等多种途径,加强建筑物的防火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钢结构作为优质的建筑材料,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虽然在抗火性能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随着国内外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未来钢结构建筑的抗火性能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会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我们期待着建筑材料的升级与改进,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建筑事业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钢结构作为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在各国建筑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于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研究

关于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研究

关于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研究【摘要】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火灾中容易受损。

针对这一问题,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现有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钢结构防火保护的新技术,并重点研究了新型防火材料的应用。

文章还探讨了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防火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耐火性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研究、现状分析、探索、防火材料、应用、发展趋势、优势、不足、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钢结构防火保护主要采用耐火涂料、耐火板等pass化保护措施,然而这些传统技术存在着隔热性能差、耐久性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防火性能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开始受到重视。

通过对新型防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从而推动防火保护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针对此背景,本文将对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提高钢结构在火灾情况下的抗火能力,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研究新型防火材料和技术,不断提升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抗灾能力。

通过新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钢结构防火保护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强度、轻质、可靠性强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钢结构在火灾中容易失去强度,导致建筑物的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谈一谈钢结构防火措施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论述题

谈一谈钢结构防火措施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论述题

谈一谈钢结构防火措施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论述题一、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钢结构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建筑结构材料,近年来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可塑性强、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选择采用钢结构。

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钢结构的防火措施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钢结构的防火措施现状分析1. 传统的防火措施传统的钢结构防火措施主要包括涂覆防火涂料、包裹防火砂浆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钢结构的防火性能,但是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 新型的防火技术为了提升钢结构的防火性能,近年来一些新型的防火技术被引入到建筑行业中,例如使用防火涂层和防火板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等。

这些新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延长钢结构在火灾条件下的耐火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

三、钢结构防火措施的发展趋势1. 防火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针对钢结构防火措施的新型材料将会不断地被研发出来,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火性能和更好的环保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建筑行业对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 防火技术的智能化应用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钢结构防火技术将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应用智能感应技术、智能自动喷水系统等,这些技术能够更及时、更有效地进行灭火和防火处理。

四、我对钢结构防火措施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我认为钢结构的防火措施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结构的防火措施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未来,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结构的防火性能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总结:通过对钢结构防火措施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未来,我期待着能够见证更多科技创新带来的防火技术突破,这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钢结构防火现状及发展

钢结构防火现状及发展

钢结构防火现状及发展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化、住宅建筑的高层化和新型建材的广泛使用,引起火灾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火灾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已成为城市灾害的主要威胁之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的火灾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人触目惊心。

建筑物的起火原因十分复杂。

一般来说,绝对杜绝火灾的发生十分困难。

火灾一旦发生后,阻止火势的迅速蔓延,组织抢救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火场,对缩小灾害范围,避免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防火涂料正是起到这样一种防护性作用的材料。

钢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一种形式,以其强度高、质量轻,并有良好的延伸性、抗震性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截至1990年底,世界上高200米以上的 100栋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了7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加强,钢结构应用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速增长。

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建成的100幢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37%,多数是近几年兴建的。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但由于钢结构自身不燃,钢结构的防火隔热保护问题曾一度被人们忽视。

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及有关机构的试验和统计数字表明,钢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较砖石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差。

钢材的机械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5000℃左右,其强度下降到40%~50%,钢材的力学性能,诸如屈服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荷载能力等都迅速下降,很快失去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垮塌。

因此,对钢结构进行保护势在必行。

钢结构防火涂料刷涂或喷涂在钢结构表面,起防火隔热作用,防止钢材在火灾中迅速升温而降低强度,避免钢结构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建筑物垮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和应用就展开了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至今仍是方兴未艾。

关于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研究

关于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研究

关于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的研究钢结构在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火灾中,钢结构也容易受到损伤。

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和长期使用,必须采取措施对钢结构进行防火保护。

近年来,针对钢结构防火保护的技术不断推进与创新,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新技术的研究。

纳米防火涂料技术纳米材料具有特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

通过将纳米材料掺杂在涂料中,制成纳米防火涂料,可以在钢结构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提供防火和耐久的保护。

据研究,使用纳米防火涂料能够将钢结构的防火等级提高1-2级,大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综合隔热防火板技术传统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方法主要采用钢板覆盖或保护材料涂覆方式。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提供防火保护,但是难以解决隔热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向综合隔热防火板技术。

这种技术在防火板上覆盖一层隔热材料,能够同时达到防火和隔热的效果。

其优点是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环保性,同时也能够提供较长的使用寿命。

射频辐射法防火技术射频辐射法防火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通过将大量的射频辐射能量聚焦在钢结构表面,使其表面温度快速升高,形成一种玻璃质保护层,大大提高防火性能。

与传统的防火涂料相比,此种技术具有更快的硬化速度,对钢结构的腐蚀性更小,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建筑业关注。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和创新,钢结构防火保护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

这些新技术为钢结构在防火方面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保护,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需要指出的是,钢结构防火保护的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未来还将涌现更多的新技术,为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提供更多选择。

钢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钢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2 1 年 4月 00
Sihu id n atra s c an Bu l i e M e i l
I之材 ・ J
2 1 年 第 2期 00
第3 6卷 总 第 14期 5
钢 结 构 抗 火 研 究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李 金 哲 刘 晓鹏
(.中国建筑西 南设计 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四川 成 都 60 8 ; 1 10 1 2 庄 河城 乡规 划设计 有 限公 司 ,辽 宁 大连 160 ) . 40 1
Se e 大学 、M nhsr hf l i d acee 大学对 钢结构节点进 行了试验研 t
究 ,英 国的 B E和澳大利亚 曾经进 行过足 尺模型 的钢结构 R 抗火性能试验研究 。同济大 学对钢 结梅 端板连 接 的抗 火性 能 进 行 了 试 验 研 究 。 此 外 ,英 国 的 S e i d大 学 和 Ma. hfe l n cetr hs 大学 、国内的同济大 学都对 钢结 构端 板连 接 、组合 e 节点和高强螺栓连接进行 了理 论研究 ,S e e hf l i d大学采用 了 结 构 力 学 的方 法 ,同 济 大 学 和 Macetr 学 均 采 用 有 限 n hs 大 e
0 前

钢结构具有 强度 高、 自重 轻 、制作 安装 方便 ,商 品化 程度高 ,抗震性 能好 、环 境污染 少等 特点 ,在建 筑工 程 中 发 挥着重要 的作用 。随着钢 结构 的广泛应 用 ,特别是 高层 建筑的大量 建造 ,钢结 构 的抗 火设计 越来 越引起 重视 。目
前, 钢结构往往 用 于大型 的体育 馆 、展览 馆 、飞 机库 、剧
元的方法进行模拟计算 』 。
3 抗火 设计 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钢结构的抗火研究水平已接近国际水平。
结构进行三维抗火设计计算,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有效的计算方法。
4 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
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主要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主动式
防火是直接对火灾发生和发展进行限制的技术,例如防火安全设计技
术、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等;被动式防火则是通过增强构件或者材料的承
受力达到抗火的目的,如钢结构防火涂料保护法、混凝土防火保护法、
防火板保护法等。
5 钢结构抗火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所采用的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对实际情况进行
了简化,导致最终的试验结果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出构件在火灾发
生时的力学性能以及承载能力.基于构件和平面钢框架的抗火研究已较
图 1 ISO834 标准升温曲线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年 7 月(中)
建筑科学
钢结构防火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秦彬涛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钢结构防火设计的研究现状和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 键 词 :钢结构;防火设计;现状
1 引言
极限状态来判断构件的耐火极限,并且考虑温度内力的影响,因此在分 程学院学报.2008,1(26):75-78.
析过程中不会出现基于试验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中的问题。在《建筑钢
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中归纳了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具体步骤如下[3]:
(1)确定防火措施以及防火被覆厚度。
(2)对钢构件在第一步中所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内部温度计算。为了
为成熟,但基于整体钢结构的抗火分析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
2.2 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术的迅速发展,火灾模拟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通过计算机模拟
构件、节点和整体结构是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钢结构抗火性能的理 火灾实验,分析整体钢结构力学性能的变化,从而改善钢结构的整体设
论和试验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Pentti 计,提高抗火性能。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钢结构抗火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是,基于构件的现代方法同时考虑了载荷的分布、大小以及构件端部的
3 存在的问题
约束。1990 年,英国建筑研究院曾对一幢 8 层足尺钢框架建筑模型进行
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1)构件的的耐火时间
了 6 组火灾试验,发现施加约束对钢结构构件的抗火性能有很大的影 并不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中构件的耐火时间,导致在大空间建筑的
包覆防火涂料、添加防火板等。建立高温条件下钢构件升温的微分方
目前,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强度 程,边界条件为外界传入钢构件的热量等于钢构件升温所吸收的热量,
高、安装便利、自重轻、跨度大以及施工周期短等优点。然而,由于钢材的 然后求解微分方程,得到高温条件下,钢构件的内部温度 Ts(℃)随时间 t
构件在钢结构中的端部约束和实际受力情况,导致很难分析出这些因 程序来完成。有限元法是整体钢结构抗火计算最通用有效的方法,它可
素对钢构件耐火时间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基于构件的现代计 以模拟出火灾中的各种因素,如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温度分布不
算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结构抗火设计方法。与结构抗火方法不同的 均匀以及热应变对钢结构产生的影响[4]。
高温下结构钢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温钢材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但能够更合理的模拟实
特性、钢结构抗火性能理论和实验研究等方面。之后,清华大学、哈尔滨 际火灾的温度变化曲线还没有被提出;(3)钢结构是一个整体,通过分析
建筑大学等单位也投入到钢结构的抗火研究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 一个构件或平面框架来反应整体结构的性能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对
Makelaninen[2]等人利用恒载加温即瞬态抗拉的试验方法分别对 S355 和 是国内外专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以下几个方面将
S420M 结构钢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恒载加 是研究的重点:(1)实验设备大型化;(2)研究内容多样化;(3)考虑因素综合
温即稳态抗拉试验方法所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试验结果 化;(4)设计方法性能化。
响,在多数情况下,受约束的构件比独立的构件具有更好的抗火能力。 抗火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使用材料多余的情况;(2) 在钢结构抗火设计
在我国,钢结构抗火设计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 90 年代,同济大学 过程中,人们普遍采用标准升温曲线来模拟火灾现场温度的变化,而标
在国外钢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结构钢的特性,对 准升温曲线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实际火灾中温度的上升和下降阶段。
2.3 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科学.2011,3(20):146-151.
2.3.1 基于计算的抗火设计方法
[3]刘伟鹏.钢结构抗火设计综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2:22-25.
基于计算的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是通过利用高温下构件的承载力 [4]赵欣莉,薛素铎,赵磊.钢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河北建筑工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达到验算的目的。
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5)重复以上步骤,确保钢结构的抗火承载能力满足要求.2 基于整体的结构钢抗火设计方法
1970 年。在这之前,试验分析是抗火设计的主要依据,即对梁、柱等不同
有些情况下单个构件被破坏整体却不一定同样被破坏,因此当钢
使构件在高温下满足耐火极限要求,一般会有适当的防火保护措施,如
- 174 -
类型的构件在规定载荷分布及标准升温条件下(标准升温曲线如图 1 所 结构抗火设计是以防止整体结构倒塌为目标时,采用基于整体结构的
示)进行耐火试验,从而确定采用不同防火措施后构件的耐火时间,最后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结构进行抗火设计更为合理。一般情况下,对整体
优化防火设计方案。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试验过程中难以准确的模拟 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的难度很大,所以研究人员常借助计算机
的正确性;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在钢柱、钢梁、高强度
参考文献
螺栓连接以及钢框架的抗火性能做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基础 [1]江雪玲.国内外钢结构抗火的研究状况[J].研究与探讨.2008,5:10-13.
上,编制了我国首部结构抗火法规-《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等等。 [2]方垒,徐伟良.建筑钢结构中钢构件的防火性能与抗火设计研究[J].火灾
某些性能如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对温度很敏感,当温度超过 300℃时, (s)的变化曲线。
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会有明显的降低;当温度达到 400℃左右时,其屈
(3)确定钢材料的性能参数,计算在温度和外载荷同时作用下构件
服强度几乎降低了一半,而且弹性模量也减小了 40%左右;当温度超过 中的内力,从而得出高温下钢构件材料的极限强度、屈服极限、极限应
500℃时,塑性变形便会出现,使得钢构件的承载能力急剧下降[1]。当火灾 变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曲线。
发生时,钢构件的温度升高速率很快,因此对钢结构进行抗火设计是十
(4)对构件的抗火承载极限状态进行验算。高温下构件的极限承载
分必要的。
能力可按类似于常温下钢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