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案7.1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7.1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

教 学 反 思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
5.某电路两端电压一定,电路两端接入 10Ω 的电阻时,通 过这导体的电流是 0.2A,若改接 20Ω 电阻时,则通过电路 的电流是 A。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
6.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 量 是_ ___,实验结论是______ ___。
7.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测得表 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小丽同学探究得到的规律 是 在 不变时, 电压 4V 电 (Ω) 电 阻 20 10 5 和 成反比。
教
(2)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有关时, 在研究与哪个因素有关时就必须改变这个因素, 同时控制其 它因素相同。
学
二、实验情境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过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 变 。
一定,但要改
(2)请各位同学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程 (3)思考: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方案一: 方案二: (4)实验数据记录: R= 。 电流(A) 电压与电流 的比值 1
请回答: (1) 图中电路是________联电路, 电压表 V 测________ 的电压。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
(2)比较两电流表的示数,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 。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 1 示数,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 (5)定值电阻为 ________欧;第三次实验中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_欧。 (6)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示 数将 ________ ,电压表 示数将 ________ ,电压表示 数将 _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说课稿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略)
3.R-I关系图象
4.实验结论(略)
5.布置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内容
B)学生进行实验
因本节内容综合要求较高.实验探究的难度较大.因此我把正确的实验电路图投影在屏幕上.要求学生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并作友情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上”在学生分组实验时.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可能出现的电路故障、纠正学生实验中所犯的错误.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已有一定的基础(例:在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有哪些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有哪些因素等实验中都曾用到“控制变量法”).因为影响电流变化的原因有两个:电压和电阻.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问题。本次探究内容分二次完成。
第一: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新课引入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我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图.然后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先让学生积极的讨论分析.然后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引入课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并为下一步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连接电路做好铺垫。
4、板书设计(投影)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一.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电路图(略)
2.友情提醒:“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位置上”
3.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略)
4.U-I关系图象
5.实验结论(略)
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器材:电源、开关、不同阻值的电阻2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电压是由什么提供的?它的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二、导入新课在现代化社会生活里,电灯、电话、电视机……等等电器中,都有电路。
各种电器在工作时,电流在电路中静静地“流淌”……你是否想过,电流的流动遵循着怎样的规则?电流、电压电阻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其中的奥秘。
第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三、进行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已经意识到:电压是形成的电流的原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现在,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呢?换句话说,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现在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电阻上的电压随着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设计实验实验时分别把阻值不同的几个定值电阻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
对于不同的电阻,各进行几次测量,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不同阻值的电阻2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画出电路图。
进行实验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
换接另一个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
分析和论证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
电流I、电压U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结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表格式教学设计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学科学科物理物理总课时数总课时数1版本名称版本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页码页码 24 执教者执教者 聂君虎聂君虎单元章节名称单元章节名称 第七章第七章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年级年级 八 册次册次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通过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本节内容是通过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为得出欧姆定律内容,从而为得出欧姆定律内容,理解欧姆定律作好铺垫。
在探究过程的设计中突出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论证两个环节,在探究过程的设计中突出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论证两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科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大有好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科学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教具学具教具学具 教具:干电池3节,节,22.5V 5V、、6.3 V 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
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
学具:电池组,学具:电池组,55Ω、10Ω、15Ω电阻各10只,变阻器、电流表、开关、电压表各10只,导线若干。
若干。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演示实验:实验1:在同一电路中分别将2.5V 和6.5V 小灯泡接入电路。
小灯泡接入电路。
实验2:将同一个小灯泡分别接入电源电压不同的电路。
电源电压不同的电路。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思考: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思考: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引导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存在的关系。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一节研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头电压的关系【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经过实验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丈量一段导体两头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
3.使学生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头的电压。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实验研究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升学生依据实验数据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2、使学生意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领会使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胜性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信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愉悦;2.养成脚踏实地、尊敬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课要点、难点】1.要点:学生在实验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2.难点:科学实验研究的进行,对实验数据、信息的办理和综合【教课器具】教师演示实验:干电池组、和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开关一只,实物投影仪。
学生疏组实验:电流表、电压表、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Ω和 R2=10Ω)、开关、导线若干。
以上器械为一组,每四人准备一组器械。
(若学校条件同意,可将干电池组换成学生电源,实验成效会更好。
)b5E2RGbCAP 【教材剖析和教课建议】欧姆定律的实验是研究性实验,其设计是本节的难点。
因为初中物理不从理论上解说欧姆定律,所以对学生而言欧姆定律的成立完好领依靠实验研究的结果。
同时,欧姆定律的实验研究在本章中是作为物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典型典范出现的。
它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剖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所以是初中电学的要点知识。
经过本节教学,可使学生对马上要学习的欧姆定律更好的理解。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剖析和研究各样电路的要点。
侧重介绍了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
先指引学生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相关,再经过实验来研究。
p1EanqFDPw 本节从开头引入课题后,就提出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物理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

物理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一步熟悉“操纵变量法”,进一步熟悉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或电压的方法,学会科学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失误,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关心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缘故,研究实验改进的措施,研究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图和连接电路,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教具:教师用:家用调光台灯,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座与灯泡学生用:干电池组(三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1A〕、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15Ω〕28组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师:前面我们差不多学过了电学中的三个差不多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问:1、什么叫作电流?如何测量?生: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用电流表测量。
师:〔在黑板上画出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电路图〕问:2、什么叫作电压?如何测量?生: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缘故,用电压表测量。
师:〔在黑板上画出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电路图〕问:3、什么叫作电阻?生:一切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师:一切导体都有电阻,如连接电路的导线,小灯泡的灯丝等,但导线的电阻一般忽略不计。
请同学观看桌上的电阻器和滑动变阻器,观看上面的铭牌,电阻器标称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的铭牌“10Ω1A”表示它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同意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
【二】新课教学:演示一:调节调光灯的亮度,让同学观看灯的亮度变化师:灯的亮度变化是缘故通过灯的电流强弱变化,在特别多地方需要改变电流的大小,那么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思考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一、和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允许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同时测量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和流过该段导线的电流。
3.使学生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和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规律的。
2.让学生了解使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体会使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优越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2.树立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在实验中探索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难点:科学实验探究的进行,对实验数据、信息的处理和综合[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干电池组、2.5v和6.5v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开关一只初三,实物投影仪。
学生分组实验:电流表、电压表、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R1=5Ω,R2=10Ω)、多个开关和电线。
以上设备为一组,每四人配备一组设备。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用学生电源代替干电池组,实验效果会更好。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欧姆定律实验是一个探索性实验,其设计是本部分的难点。
由于物理学不能从理论上解释欧姆定律,对学生来说,欧姆定律的建立完全取决于实验探索的结果。
同时,欧姆定律的实验研究作为物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典型例子出现在本章中。
它不仅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也是进一步了解电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基础。
因此,它是电学的关键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和研究各种电路的关键。
本文主要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变化关系的研究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的结论,然后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本节从开头引入课题后,就提出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案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类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一、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
结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
引导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存在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课题
0.5’
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提出探究内容
设计
实验
7.5’
引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法
1.5’
引导思考
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2.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3.电路图
4.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实验方法、电路图同上
2.滑动变阻器作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敢于置疑
演示实验
11’
若时间有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可不做,通过上面的实验数据也可分析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引导学生利用上面的实验数据分析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分析: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
2
3
4
5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7)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5Ω的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5Ω,则通过的电流为。
五、学后记:
2、学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教师下组指导。
3、学生选择所需器材进行实验,教师下组指导。强调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4、交流汇报和展示探究结论。
5、引导归纳整理结论
6、评估拓展,学生完成反馈练习
【预习】我会做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
(1)、本次实验所需的器材。
(2)、实验电路图和电路连接图:
3)、实验表格的设计:
4、实验步骤:
【展示】:我能做
5、分析和论证:
(1)、根据所测数据利用坐标图分析研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根据所测数据利用坐标图分析研究电压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结论。
6、评估
(实验设计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的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结论。
我的困惑:
四、【反馈】
(1)电流和电压都用什么表测量?说说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电阻是已知的,它的大小都标在了装置上,你都知道各个电阻的大小了吗?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各是什么?
(4)多次实验时,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使用干电池怎么办?使用滑动变阻器怎么办?
7、交流合作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互相弥补不足)
【归纳整理】我总结
1、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结论。
我的困惑
【反馈】
(1)电流和电压都用什么表测量?说说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电阻是已知的,它的大小都标在了装置上,你都知道各个电阻的大小了吗?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各是什么?
(4)多次实验时,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使用干电池怎么办?使用滑动变阻器怎么办?
(5)如何同时能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呢?其电路图该如何设计?
﹙6﹚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2)、根据所测数据利用坐标图分析研究电压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结论。
6、评估
(实验设计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的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7、交流合作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互相弥补不足)
三、【归纳整理】:我总结
1、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7)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5Ω的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5Ω,则通过的电流为。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期物理学案(学生用)
课题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备课人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Fra bibliotek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案(教师用)
课题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课型
新授
课时
课模
预习+展示
主备
协备
班级
审核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学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3、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过程和方法:感悟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将电源、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然后要求学生提供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
二、【导学步骤】
1、引导提问进入新课。
3、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探究过程
一、【预习】我会做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
(1)、本次实验所需的器材。
(2)、实验电路图和电路连接图:
3)、实验表格的设计:
4、实验步骤:
二、【展示】我能做
5、分析和论证:
(1)、根据所测数据利用坐标图分析研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