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甘地》

合集下载

圣雄甘地优秀课件1

圣雄甘地优秀课件1

第11课 圣雄甘地
众说纷纭评甘地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乙:甘地是“矫揉造作的阴谋家”,是“印度封 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 士”“帝国主义的帮 神化甘地 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全盘否定 充分肯定 丙:甘地是印度“过去 30 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 印度自由的灯塔”。
1、通过学习,你最同意其中的哪一种观点?请简 要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其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 之处 。
第11课 圣雄甘地
评价甘地
地位:政治领袖、精神领袖被尊为“圣雄”、“国 父” 功绩: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 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 统治;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局限: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抵制西 方物质文明,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英国殖民统治
家庭
宗教、教育
个人
留学、斗争
第11课 圣雄甘地
宣传甘地主义思想 指导思想
实 践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突出贡献
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
教派团结
第11课 圣雄甘地
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英国统治、奠定独立基础、增强自信心、 资产阶级进步性 非暴力原则内、抵制工业文明、对英抱有幻 想、资产阶级局限性
第11课 圣雄甘地
情感触动
一个人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 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凭借掌握的技 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政治 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具有智 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 一位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推动自己民族崛起与命运改善 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 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 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爱因斯坦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4.3《圣雄甘地》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4.3《圣雄甘地》ppt课件

自主思考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
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 提示:不同意。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 人民群众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 对英国殖民统治有巨大的打击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但不是逃避 斗争;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软弱性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 性所决定的。
-18-
三 圣雄甘地
首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4 5
UITANG LIANXI
1
2
3
1.甘地非暴力抵抗的主张的孕育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思想形成于 ( )
-8-
三 圣雄甘地
首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4.影响 (1)甘地被视为印度这个新国家的国父,享有圣雄称誉。 (2)甘地被称为“过去 30 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
自主思考甘地认为:“铁路、律师与医生,他们已把印度弄

圣雄甘地
-1-
三 圣雄甘地
首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掌握甘地非暴力不 合作思想的主要内容, 理解这一思想产生的 历史背景 2.掌握甘地领导印度 国民大会党所进行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认 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 放运动中的历史作 用。感受甘地为印度 民族独立事业贡献一 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 精神

高中历史学案——《圣雄甘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学案——《圣雄甘地》(人教版选修4)

人教选修四第11课圣雄甘地一、“非暴力”思想的形成1.背景(1)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奠定“非暴力”思想基础。

(2)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受基督教影响,不要与恶人作对的宗教观形成。

(3)南非工作: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的滋味,投身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2.形成(1)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消极抵抗)(2)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背景(1)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一战后反英情绪迅速增长。

(3)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

(4)由于英国颁布损害印度人民主权的法案,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由于超出非暴力界限被甘地终止。

(5)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6)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1)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2)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3)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4)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过程(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②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③结果: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抵制了其经济势力的侵略。

1922年,发生乔里乔拉村暴力事件后,甘地宣布终止运动。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背景: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营法”。

②运动:1930年的“食盐进军”,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③结果:英国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3)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背景:二战期间关于战后自治的商讨。

第11课《圣雄甘地》课件

第11课《圣雄甘地》课件

材料一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 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材料二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 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 材料三 “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 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 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 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爱因斯坦
小结
一、政治家眼中的圣徒非暴力思想的形成、含义 为南非印侨而战 二、圣徒中的政治家 为印度自由而战 为人类和谐而战 三、甘地的遗产 伟大的心灵 非暴力思想
课后推荐
阅读参考书目: 1、〔法〕米尼克· 拉皮埃尔、〔美〕柯丁斯合著《圣雄甘 地》
2、〔法〕罗曼· 罗兰《甘地传》
3、〔印〕莫· 卡· 甘地《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耶酥受苦的榜样是形成我 对非暴力永恒信念的一个因素, 这一信念支配着我的一切行动。”
——甘地
“热爱自己的邻居, 对人类内心深处道德 再生的热望、建立没 有暴力、人人平等的 社会……
——托尔斯泰《天国就在
你心中》
2.非暴力?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 向敌人施加暴力
仁爱思想
道德准则 政治理念
一、政治家眼中的圣徒 1.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 小时候的经历 · 宗教的影响
(印度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 托尔斯泰等人思想的影响 · 受教育的背景——法律
• 小时候的甘地 • 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 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 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 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給哥哥钱)他始 終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 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紙上,愿意接受父 親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當中, 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甘地非常伤 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第一次 “非暴力教育”

圣雄甘地影片观后感

圣雄甘地影片观后感

圣雄甘地影片观后感《圣雄甘地》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它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圣雄甘地的一生。

该片深入挖掘了甘地的家庭背景、他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以及他对非暴力抗议和和平手段的坚定信念。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震撼,对圣雄甘地的伟大和他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整个电影以甘地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展开,首先介绍了他在南非争取印度人权益和平等的经历,随后回到印度参与独立运动,最终击败了英国殖民者,实现了印度的独立。

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历史片段,展示了甘地一生中的艰辛,他的非暴力抗议和对和平的追求。

首先,电影描绘了甘地在南非的经历。

作为一名律师,甘地亲身经历了在南非的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他目睹了印度移民在南非被歧视的场景,这激发了他对不公正行为的愤怒。

在南非,甘地开始了他的非暴力抗议,通过罢工、非合作运动和抵制英国商品等手段来争取印度人的权益与尊严。

这一段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甘地始终坚守非暴力原则的决心和勇气。

回到印度后,甘地成为了独立运动的领导者。

他带领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通过民族团结和和平手段来争取民族独立。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印度人民和甘地共同努力,团结一心的场景。

甘地发起了盐行动,呼吁印度人民抵制英国盐税法。

这个运动的目标是让印度人民重新获得对自己盐资源的控制权。

通过这个行动,甘地展示了他对非暴力抵抗的坚定信念,最终使得印度人民意识到他们拥有实现独立的力量。

在整个电影中,非暴力和和平一直是甘地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他通过教育和启发人民,呼吁他们放下仇恨和暴力,用和平和对话来解决问题。

甘地认为,经过良好的教育和非暴力思维的灌输,人们可以成为更好的公民,并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这个观点在电影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通过甘地与人民的对话和互动,观众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这种对和平的追求。

最后,电影展示了甘地在印度独立后如何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甘地主张社会平等、废除种姓制度,并大力倡导农村发展和工业化。

4.2 《圣雄甘地》课件03

4.2 《圣雄甘地》课件03

(1)甘地(2)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 (1)从合作到不合作。
(2)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拓展2 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宗教信仰;家庭影响和个人经历;印度国家和民族遭受 压迫的现实等。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角度2】甘地的主要历史贡献有哪些? 提示 (1)南非斗争实践。领导南非印侨以罢工、游行和请愿
为主要形式的 “ 非暴力抵抗 ”运动,迫使南非当局废除歧视
印度人的法律。 (2)为争取民族解放发起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力地推动 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甘地在斗争中获得了崇高的威望,被 称为圣雄。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英国的高压政策(根本原因);1919年 阿姆利则 惨 案的发生(直接原因)。 (2)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
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3)结果: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 非暴力 的界限,甘地 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 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第2课 圣雄甘地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课程标准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 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内容解读 1.甘地的主要历史事迹。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教 材 题 解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基 础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选修四专题四3圣雄甘地

选修四专题四3圣雄甘地

甘地生平简介:1869-1948,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是" 伟大的灵魂"。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 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 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 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课标要求】 “亚洲觉醒”的先驱 基本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 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感受 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 信念和斗争精神.发展要求:认识其在印度民 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 难点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一、甘地社会政治观的基本形成 “上帝在 阅读课文第一目,概述总结 南非为我 1、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原 的生活铺 因: 下了基石, ①家庭影响;②印度教(仁爱 并播下了 “以德报怨,以善报恶”、不杀生、 为民族自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 素食、苦行)、《圣经》(不要与 尊而斗争 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 恶人作对)、托尔斯泰(以宗教之 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 的种子。” 爱改革社会)影响;③南非遭遇: 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 种族歧视,侨民不公正待遇。 1915年,甘地45岁回到印度成为 ——甘地 永远都是这样”。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1)爆发:
1920年,三步走渐进策略 第一步:放弃头衔和名誉职位 第二步:抵制机关法院学校; (2)概况: 第三步:抵制英货,抗税 范围: 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 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遍及 全国(学生、商人)
方式: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动摇性和妥协性 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圣雄甘地》 说课稿

《圣雄甘地》 说课稿

《圣雄甘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圣雄甘地》。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圣雄甘地》是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甘地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印度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甘地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宽历史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甘地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早年经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阶段和内容。

(2)理解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涵和实践,分析其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3)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甘地为实现印度独立和社会公正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阶段。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涵和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对甘地非暴力思想的理解和评价。

(2)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过程中的局限性。

二、说教法(一)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甘地的生平事迹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史料分析法提供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问题探究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一)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甘地的相关知识。

(二)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局限:
1)政治: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 2)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不利社会进步; 3)对外: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 级局限性。
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斗 争形式
• 政策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 印度的自治独立。
• 斗争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 和绝食祈祷。
印度总理辛格向 国大党主席索尼
圣雄甘地纪念坛 娅在圣雄甘地纪
抛撒花瓣。
念坛前祈祷。
一想起甘地的忍辱负 重自我牺牲精神,印 度人民就以眼泪和祷 告表示崇敬。
第61届联合国大 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 年的10月2日,即印 度圣雄甘地的诞合作运 动1919-22
法案颁布和阿姆 利则惨案激起印 度反帝运动高涨
运动内容
从拒绝在政府就 职、学校教育、 法院、服役、选 举到抵制英货
结果:
运动突破非暴 力范围,甘地 宣布终止运动
第二次非暴 力不合作运 动 1930-31
英国在印度实行 “食盐专卖法”
1930年的
1、运动渐突破 非暴力的范畴。
(2)爆发: “食盐进军”(高潮) (3)概况: 沿海响应,全国各地开展反英斗争
(讨4论)一结:果甘:地及停止国不大合党作为运动什么决定停止这 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二战中和战后的新发展
(1)原因:
①二战期间关于战后自治的商讨 ②二战后英国的衰落,印度的反抗
(2)概况: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 发出不合作号召
二、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爆发的背景:(亚洲觉醒) (根本原因)
①一战后英国殖民统治使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 ②20C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 的殖民统治,掀起非暴力抵抗运动 ③1919年罗拉特法案,甘地领导“文明不服从”运动, 超出非暴力抵抗限制,甘地宣布停止运动;但英国殖 民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食盐进军” 2、殖民当局改
变策略
第三次非暴 力不合作运 动二战期间
二战期间英国殖民 势力的衰落 印度人民强烈反抗
“英国退出 印度”—— 争取印度的 统一与独立。
二战结束后, 英国被迫同意 印度独立。
评价甘地
1、地位: 政治领袖、精神领袖。被尊为“圣 2、功绩: 雄”、“国父”
1)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 治; 3)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总结一下,甘地形成“非暴力” 思想的原因?
①家庭影响和性格 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 训 ③尝到种族歧视之后,投身争取印侨权益 的斗争。赞同托尔斯泰书中所提到的以宗 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非暴力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思想 主要 来源
宗教的仁爱思想 (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答:爱,仁慈,非暴力;宗教,教育,家庭, 性格,资产阶级民主博爱思想。
请思考:甘地传奇的一生就是努力实践着用 真理与爱来得胜。非暴力的思想贯穿着甘 地的一生 。非暴力的含义是什么呢?
非暴力含义: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 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暴力。
非暴力理论: 消极抵抗 (弱者武器,用暴力手段) 坚持真理(强者武器,仁爱与真理统一)
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 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 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 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材料二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 终盲目。”
请回答:甘地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影响甘地早期 社会思想的因素有哪些?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 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
他发动了三个群众大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 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
• 世界上存在三种伟大:
• 第一是帝王、首领的伟大;
• 第二是精神、理智的伟大;
• 第三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帕斯卡尔
• 而甘地应属于第三种的伟大。
第2课 圣雄甘地
甘地雕像(纽约) 甘地雕像(伦敦)
北京朝阳公园的圣雄甘地铜像
甘地雕像(南非的彼得马里茨堡)
2005年发行的纪念甘地“食盐进军”邮票
有甘地头像印度纸币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 着一块缠腰布;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 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
(2)概况:
范围:
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 役、选举到抵制英货,遍及全国
(学生、商人)
方式: 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3)结果:1922年惨案,停止,走向低潮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 (1)原因:
主 观: 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 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客 观: 1930年,英国制定和颁布了食 盐专卖法,引起当地人民强烈不满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身穿土布服装的甘地 核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晚年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 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 洒满花瓣的圣雄遗体在
前往参加甘地葬礼
火化前一刻供人瞻仰
缅怀圣雄甘地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中) 在新德里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敬礼。
• 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 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 望;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 子弹的威力。
• ——伦敦《新闻纪事报》
甘地生平简介:出生于186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 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 是"伟大的灵魂"。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 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 甘地被极右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请回答:甘地在1915年建立起一个非暴力抵抗基 地,用什么教育青年?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 迫使英国赐予印度所希望的独立
(直接原因)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爆发: 1920年,三步走渐进策略
第一步:放弃头衔和名誉职位 第二步:抵制机关、法院、学校; 第三步:抵制英货,抗税
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含义):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1946年6月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 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 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 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 运动内容①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 和荣誉; ②拒绝为英国殖民当局工作, 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③拒绝纳税。④学 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⑤律师抵制英人 法庭。
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 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 自治或独立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 物质文明
一、成长历程 (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
(一)经历 1、早年熏陶——家庭、宗教影响 2、英国求学——基督教影响 3、南非工作——律师工作、文学阅读、
凤凰新村 4、回国斗争——国大党领袖
印度国大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1885年创立,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它一 直是执政党,代表大地主及私人垄断资本的 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