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
电气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电气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电气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非常高。
电气危险点是电势高低不均、接地不良、绝缘损坏等因素导致的电击、电伤、电火灾等潜在风险点。
本文针对电气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电气安全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电气危险点的分类根据电气设备使用环境和特性,电气危险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 电势不均电势不均是指电源终端和载流体终端的电势差异。
例如,在低电压配电系统中,当某一支路发生短路时,电源和地之间出现了较大电势差,这就是一种电势不均的情况。
2. 绝缘损坏绝缘损坏是指设备绝缘层因机械损坏、电学老化等原因失效,导致电压跃迁和放电现象,产生危险。
例如,电缆绝缘皮破损,绕组导体裸露,就可能造成电击、电伤和电火灾等风险。
3. 接地不良接地不良是指电气设备中的接地系统不能有效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等带电构件接地,产生电位漂移,可能导致动力或信号线路出现故障,影响电气安全稳定性。
例如组电线或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就可能导致电动工具启动不良或电压波动现象。
4. 绝缘检修不当绝缘检修不当是指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人员对设备绝缘表面清洗不彻底、检修不及时、保护不当等情况,可能产生电击、电伤和电火灾等危险。
电气危险点的预控措施为了增强电气安全保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控制电气危险点的产生和发展,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具体的预控措施:1. 定期巡检定期巡检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
通过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故障和危险点,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升级改造电气设备的升级改造可以优化电气系统的性能和安全等级,降低电气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例如,可对旧有配电系统进行升压改造,提高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保护措施。
3.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和安全责任,并且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气事故的发生。
集控运行电气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集控运行电气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一、概述随着现代化生产管理的不断发展,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集控运行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标配,其作为整个生产线的一项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集控运行也不乏安全隐患,特别是电气操作方面。
本文将围绕集控运行电气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提供相应的预控措施,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二、电气操作危险点分析2.1 集控系统的安全隐患集控系统一般藏身于机房、控制室等封闭环境中,其中涉及的大量设备、人员和信息,对供电电网的要求也较高,一旦集控系统内出现意外,将对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具体表现在:•系统不稳定:当集控系统不稳定时,可能会因为控制信号失效而导致设备启动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事故。
•集控系统的攻击:如果集控系统遭到恶意攻击,可能会导致设备不受控制,甚至被破坏,造成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2.2 设备操作时的电气危险在集控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线路中存在电压和电流的存在,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会造成触电危险。
具体表现在:•受电设备操作不当:在关注设备工作状态的同时,需要格外注意设备电压和电流的情况,要按照设备规定的正确操作方法与顺序进行操作,避免触电伤害。
•电源插座和开关的应用不当:为了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插座和开关需要进行特殊设计和装置,同时需要进行定期巡检和检修,确保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三、电气操作预控措施3.1 确立安全操作标准为了规范集控运行电气操作,应该建立一整套指导性文件,明确对于设备和线路的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使得各位操作人员都能在相同的标准下进行操作。
同时,定期对标准进行更新,保证其与最新的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相符。
3.2 实行安全教育培训不限于对操作人员,也要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启发性教育,让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确保其符合相关资质要求。
集控运行电气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集控运行电气操作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集控运行电气操作是指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和控制,以完成特定生产或工程任务。
在进行集控运行电气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危险点,这些危险点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
因此,对这些危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预控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操作安全性。
本文将从电气操作危险点的角度出发,分析常见的危险点,并给出相应的预控措施。
首先,电气操作中一个主要的危险点是触电风险。
电气设备通常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一旦接触带电部分,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人员受电击、烧伤等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触电风险,应采取以下预控措施:1.保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间距:在电气设备操作区域设置标志,并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防止人员无意中接触到带电部分。
2.要求操作人员使用绝缘工具:操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绝缘工具,以降低触电的风险。
3.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
其次,电气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这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危险点。
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控措施:1.设备合理布局:在设计和布置电气设备时,要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间距,减少电磁场的扩散。
2.对电磁辐射进行监测:通过定期的电磁辐射监测,及时发现辐射场强度超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3.选用低辐射设备:在采购电气设备时,应选择低辐射设备,减少电磁辐射对人员的影响。
此外,接地不良也是一个常见的危险点。
接地不良容易导致设备带电、漏电等问题,增加触电风险。
为了预防接地不良的问题,应采取以下预控措施:1.定期检查接地系统: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接地装置正常工作。
2.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各种接地电极进行清理、检修等维护工作,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电气设备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误操作也是一个危险点。
电气试验工作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电气试验工作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1.电击危险:-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操作步骤,确保电气设备在进行试验之前已完全断电,并采取有效的锁定和标识措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警示标识系统,明确高压区域和禁止接近区域,并在试验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灯。
-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并确保其合格、完好。
-实施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2.燃爆危险:-在试验现场周围设立阻隔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置监控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试验现场安全。
-在试验现场设置适当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排除可燃气体,减少爆炸风险。
-严格执行防火措施,禁止现场吸烟、明火等行为,并设立合适的消防器材,以备发生火灾时的紧急处理。
3.高温危险:-使用绝缘材料包覆电缆,减少电缆表面温度,防止烫伤。
-配备必要的散热设备,如风扇、冷却器等,控制电气设备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热手套、防热服等,减少烫伤的风险。
4.其他危险:除了上述主要危险点外,还存在其他危险,如触碰到尖锐物体导致划伤、误操作引发设备故障等。
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应采取以下措施:-在设备周围设置防护栏杆,限制人员接近高危险区域。
-严格培训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意识,避免误操作。
-给予工作人员足够的休息时间和保障,减少疲劳对操作安全的影响。
总之,电气试验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电气运行巡视设备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

电气运行巡视设备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电气运行巡视设备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2、戴好安全帽,不得靠近避雷器检查动作值;3、端子箱、机构箱门关紧,瓦斯继电器防雨罩完好。
1、突发性设备污闪(雾闪),接地伤人。
2、空气绝缘水平降低,易发生放电。
3、能见度低误入非安全区域内。
1、端子箱,机构箱内进雪熔化受潮直流接地或保护误动。
2、蓄电池室内温度过低,不能正常工作。
3、巡视路滑,易摔跤。
4、上下室外楼梯踏空、滑跌。
1、检查箱门关闭良好,若遇受潮时,应立即用热风机干燥处理。
2、门窗封闭良好,开启升温设备保持湿度不低于规定值。
3、穿绝缘胶鞋,慢行,及时清雪。
4、及时清雪,抓扶手慢行。
1、携带照度合格的照明器具,谨慎检查。
2、认真检查,盖板应平整,无窜动,保证夜间巡视的安全。
1、充油设备,油位升高,内压增大造成喷油严重渗油。
2、液压机构油压异常升高,开关不能安全可靠动作。
1、监视油位变化,必要时请求停电调整油位。
2、监视不超过极限压力,人工安全泄压,建立专用记录进行监视分析。
1、做好路面排水,使积水不入电缆沟,畅通排水。
2、及时排除操作台积水,操作上述设备时,必须穿绝缘靴、戴绝第 2 页共 4 页缘手套。
1、检查设备时应戴好安全帽,防止爆炸碎片伤人,同时要远离PT。
2、巡视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与接地点保持8m以上距离。
第 3 页共 4 页感谢您的浏览!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第4 页共4 页。
电气运行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操作中不能漏项,认真执行操作中其他有关规定
鼠害
关好柜门
高压电机停电
危险点
措施
电气误操作
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防止漏项,认真执行操作中有关规定
带负荷拉开关
操作前就地检查电机已停运,判断开关已断开
电机测绝缘
危险点分析
措施
人身触电伤亡
测绝缘前必须停电、测之前进行验电
测绝缘后忘记送电
刀闸操作不宜过猛,刀闸操作应检查拉合是否到位,核对刀闸位置
保护压板漏投、误投
核查线路保护压板投退正常
开关未合好
合开关时注意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带负荷合刀闸
先合电源、负荷侧刀闸,再合开关
双母倒单母
危险点
措施
确认母联开关在合
指示、表计、就地对照并断开其操作电源
倒元件应合一个拉一个,先合后拉
不得擅自更改操作
刀闸拉合不到位
母联保护压板漏投、误投
操作前进行压板核对
母联开关在合
指示、就地指示对照
认真核对位置指示器
不得用省略语句
带负荷拉合刀闸
母联操作保险取下,核对位置指示器,严格操作票制度,防止漏项、跳项,认真执行唱票、复诵制度。
漏倒线路
操作前清楚要倒的线路
保护退出、投入
危险点
措施
保护漏退、漏投
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不准一个人操作,操作后进行核对,做好记录
测一个电机绝缘后立即送电,再测另一个
四、巡回检查中的危险点以及采取的措施
存在的危险点
采取的措施
1、巡回检查不告诉班长。
巡回检查必须征得班长同意。
2、巡回检查不认真走马观花设备缺陷不能及时发现。
配电线路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

配电线路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配电线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配电线路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点,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预控措施,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配电线路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以期更好地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配电线路的危险点分析1. 电路过载电路过载是指当电流超出电路的额定负荷时,会导致电气线路过热,引发火灾的危险。
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家电的普及和家庭用电量的增加,电路过载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2. 电线老化电线老化是指由于长期使用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电线绝缘层会逐渐磨损、变脆,增加了电路短路和漏电的风险,进而引发火灾。
3. 漏电漏电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是电路中的绝缘漏失或者线路接地不良,导致电流流失不畅,从而出现电路漏电,甚至引发触电事故。
4. 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故障也是一种常见的配电线路隐患,比如断路器、开关等电气设备的老化或者损坏,会导致电路不正常工作,进而引发火灾等事故。
5. 防护措施不足在一些工业企业或者建筑工地等场所,由于对电路的管理和维护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导致电路的安全隐患增加。
二、配电线路的预控措施1. 推广低电压配电系统在家庭和一般建筑中,可以通过推广低电压配电系统,降低电路过载的风险。
使用合适的线路和电缆,降低线路老化和漏电的风险。
2. 定期维护检查对于已有的配电线路,必须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特别是针对老化的电线和设备,及时更换或者修缮,以减少电气设备故障的风险。
3. 安装漏电保护器对于一些特殊地带,比如潮湿环境或者大型工厂,可以考虑安装漏电保护器,及时检测并切断漏电,避免漏电事故的发生。
4. 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在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等场所,必须建立完善的电路防护措施,比如划定禁止触电区域,安装隔离开关,设置电路排水等,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5. 加强安全培训对于一些特殊作业人员,比如电工、维修人员等,必须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电路危险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配电线路。
电气专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电气专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电气专业是指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领域,包括电力系统、电机与调速技术、自动化仪表等。
在电气专业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点,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下面将对电气专业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1.电击危险在电气专业的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高电压设备和电源,存在着电击危险。
当人的身体与带电物体接触时,如果电流通过身体,会导致电击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正确穿戴绝缘防护服、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电击风险。
-在工作中严禁穿戴金属首饰,避免形成电流通路。
-对工作区域进行明确划分,使用防护栏杆、围挡等设施,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高电压区域。
2.短路和过载危险电气系统中,短路和过载是常见的危险情况,可能导致熔断器熔断、电缆过热、设备损坏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确保线路和设备良好的绝缘状态。
-使用合适容量的熔断器和保险丝,根据负载情况定期检测。
-控制电气设备的使用电流,避免过载情况的发生。
3.触电和触摸感应危险电气专业中,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接触电子元器件和电气设备。
有时,这些元器件上的电子元件可能会产生高温或高电压,并具有触电和触摸感应的危险。
需采取以下措施:-使用绝缘工具,避免触摸裸露导线和接触高温元器件。
-在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应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员的安全。
4.火灾和爆炸危险电气设备和电路中,存在着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防火材料和防火设备,如消防器材、灭火器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灭火和疏散。
-在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区域中,安装烟雾和火灾探测装置,及时发现火灾情况。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的产生。
5.误操作危险在电气专业的工作中,误操作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电气事故等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措施)
批准:杨玉群
审核:李雷鸣
编制:魏英魁
二○一○年二月十日
发电运行部电气运行危险点分析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
危害后果
控制措施
3.1
发电机
3 1.1
发电机组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
3 l1 l
发电机绝缘检查
发电机绝缘电阻不合格
发电机损坏
1.发电机启动前,依照规定必须测量并确认发电机各部绝缘合格。
碳刷弹簧、螺丝等异物飞出
人身伤害
工作前戴护目眼镜和安全帽,注意防止碳刷弹簧、螺丝及随身工具等物品掉出伤人
头发、衣服卷
正确着装,禁止穿短袖衣服或把衣袖卷起来进行工作,袖口扣好,安全帽要系紧,女工应把辫子或长发盘入帽内
碳刷温度高
烫伤
调整前.用远红外测温仪测量碳刷及刷辫温度
2.发电机解列后,机组减速前应迅速将励磁电流减到零,防止发电机变压器组低频运行而引起过励磁。
逆功率
汽轮机末级叶片磨损
1.当发电机有功和无功负荷均减到零时,应及时拉开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断路器。
2.正常运行中逆功率保护应按规定投入
操作过电压
发电机及变压器的绝缘损坏
解列操作前应合上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
2.正常情况下采用微机自动准同期方式进行并网,可用同步表监视其合闸过程。合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断路器时必须采取“同期合闸”方式。
4.自动准同期并网时,只有在同步表指针缓慢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时方可按下装置的“启动”按钮。
5.对于发电机同期回路、TV及其二次同路经过接线改动或设备更换的机组,并网前应核对发电机与系统的相序,核实同期系统的正确性,并做假同期试验。
解列后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分支开关小车在工作位置,易误合
厂用电倒送,带发电机运行
发电机解列后,检查厂用电已倒至备用电源供电,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分支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将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分支开关小车拉出间隔。
3 l6
发电机运
行维护
3.1 6 1
运行中更
换碳刷
碳刷电流分配不均
烧坏发电机转子
1.检查更换的碳刷应与原来的碳刷为同一厂家、同一型号且属同一批产品。
6.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操作监护和唱票复诵制度。
7.汽轮机调速系统不正常时,不允许进行并网操作
过励磁
温度升高,发电机及变压器因过热而损坏
1.发电机升压前应检查相应开关位置正确,励磁电流为零。
2.确认汽轮机已稳定在额定转速上,防止转子低转速时误将电压升至额定值,使发电机变压器组低频运行造成过励磁。
3 1 2
发电机启
动过程中的
检查
碳刷接触不
良、跳动或卡涩
碳刷冒火,发电机转子损坏
汽轮机低速暖机时,应检查并确认发电机、主励磁机的碳刷在刷握内无卡涩、跳动及其他妨碍正常运行的情况,否则应及时调整
冷却系统未及
时投运
发电机因温度升高而损坏
机组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氢气系统及密封油系统投运正常,各冷却介质应符合规定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
危害后果
控制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不当
触电
1.调整碳刷时,应穿绝缘鞋,并站在绝缘垫上,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注意防止发生短路和接地。
2.禁止用两手同时碰触励磁回路和接地部分或两个不同极的带电部分。
3.调整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并有专人监护
调整不当
烧断刷辫
1.调整碳刷时压力应一致,防止电流分配不均。
空载励磁电流
大于正常值
转子绕组短路,励磁电流过大可能使转子绕组过热,损坏发电机转子
1.根据转子绕组匝间短路在线监测系统,综合判断转子绕组是否短路。
2.运行中注意监视发电机温度和转子电流。
3.发电机励磁回路过负荷保护应按规定投入。
3 l4
发电机并
列操作
非同期并列
1系统冲击。
2发电机损坏
1.同期闭锁继电器动作正常,发电机无TV断线信号。
3.升压过程应缓慢进行,接近额定值时,防止调整幅度过大,误加大励磁电流引起过励磁
操作过电压
发电机变压器组绝缘损坏
并网操作前应合上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
危害后果
控制措施
3 1 5
发电机解
列操作
过励磁
过电压损坏设备
1.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断路器跳闸或发电机甩负荷后,励磁调节器自动失灵或手动运行或由备励运行时,应立即手动调整发电机励磁电流,防止电压突升而引起发电机变压器组过励磁。
2..调整碳刷应逐个进行,不允许同时提起两个及以上碳刷:
3..若碳刷冒火比较严重时,应尽量降低无功,或转移部分有功负荷后再调整,以降低转子电流。
4..调整时应从不冒火或冒火及发热比较轻微的碳刷开始依次进行,待其他碳刷均已调整并接触好后,冒火及发热程度应明显好转,温度降至正常范围后,方可对冒火及发热严重的碳刷进行调整
2.用专用工具将碳刷加工出一定的弧度和光洁度,各碳刷的接触面一样,碳刷接触良好。
3.调整碳刷弹簧压力一致。
4.加强监视,注意观察火花
3 1 6 2
运行中调
整碳刷
转子一点接地发信时进行碳刷调整
可能引起转子两点接地,使保护动作跳机
调整前应检查励磁回路有无接地,励磁回路一点接地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发生两点接地。当转子两点接地保护投入时,禁止在励磁回路上工作
2.当绝缘电阻不满足规定值时,应采取措施加以恢复;若一时不能恢复,发电机能否投入运行,应由厂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 绝缘电阻不合格时,禁止将发电机接地保护退出运行
3 1 1 2
发电机变
压器组出口
断路器拉合
闸试验
当发电机变压
器组出口隔离开
关在闭合位置时,
进行拉合闸试验
系统向发电机倒送电
进行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断路器拉合闸试验前,必须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断路器母线侧隔离开关的三相在断开位置
发电机升压过程应缓慢进行,当电压升至95%UN时,在接近额定值时,调整不可过急,以免超过额定值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
危害后果
控制措施
升压时定子三
相电流不为零
定子绕组可能短路或接地,短路电流使发电机损坏
开机前应检查并确认接地刀闸(地线)在断开位置,发电机绝缘合格
若定子电流有指示,说明定子绕组可能短路或接地(或地线未拆除)。此时应立即减励磁到零,拉开灭磁开关进行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升压
3 1 3
发电机升
压操作
发电机在低于额定转速时,就将电压升至额定值
发电机过电压
当发电机转速稳定在额定转速后,方可加励磁升压升压过程中发电 NhomakorabeaTV断线
发现“TV断线”信号时,应立即降压,拉开灭磁开关。检查发电机TV一、二次熔断器是否完好,防止因熔丝熔断或接触不良使表计指示失常而造成的判断错误
升压速度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