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_盐 化肥知识点汇总(全)

合集下载

盐化肥知识点归纳总结

盐化肥知识点归纳总结

盐化肥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盐化肥的定义盐化肥是指通过化工工艺将矿物质原料加工成可溶性肥料,并以盐形态存在的肥料。

盐化肥一般以氮、磷、钾为主要营养元素,通过加工工艺制成可溶性复合肥或者单一元素肥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和果树园艺等领域。

二、盐化肥的种类1. 复合肥:复合肥是在工厂生产时,将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制成颗粒状或粉状的肥料。

复合肥通常含有多种元素,具有养分均衡、效果较好的特点。

2. 单一元素肥料:单一元素肥料即只含有一种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例如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等。

三、盐化肥的优点1. 养分含量高:盐化肥一般含有较高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

2. 施肥简便:盐化肥通常以颗粒状或者粉状肥料形式存在,使用方便,施肥简便。

3. 效果显著:盐化肥中的养分能够迅速被土壤吸收利用,作用快,效果显著。

四、盐化肥的缺点1. 腐蚀性:盐化肥中含有大量的盐分,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壤肥力。

2. 导致土壤酸化:盐化肥中硫酸铵、硝酸铵等肥料,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

3. 环境污染:盐化肥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氨气,导致环境污染。

五、盐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1. 合理施肥:使用盐化肥时要根据农作物的品种、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期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施肥。

2. 配合有机肥:盐化肥在施用时可以配合有机肥一起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能够调节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肥力。

3. 分期施肥:在作物生长期中,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分期施肥,避免施肥过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六、盐化肥的应用领域1. 农作物种植:盐化肥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中。

2. 果树园艺:果树对养分需求较高,盐化肥可以满足果树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要。

3. 观赏植物养护:盆栽植物、花卉等观赏植物也可以使用盐化肥进行养护。

七、盐化肥的市场现状1. 复合肥市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复合肥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中考知识点总结盐化肥

中考知识点总结盐化肥

中考知识点总结盐化肥盐的形成和性质:1. 盐的形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来说,金属离子通过失去电子和非金属离子通过获取电子,形成带电的离子,它们会通过电子的相互吸引形成盐晶。

金属离子一般是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而非金属离子一般是卤素或者氧家族元素。

经典的盐的生成反应包括氯化钠、氯化钾等。

2. 盐的性质盐是晶体的结构,外形多样,有立方体和六方等不同的晶体形态。

在盐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在晶体的空间结构中。

盐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一般来说,离子间力较小的盐溶解度较大。

而溶解后的盐水可以导电,这是因为盐溶解后会产生离子,这些离子在水中可以导电。

化肥的种类和作用:1. 化肥的分类化肥一般分为无机肥和有机肥。

有机肥主要是由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堆积而成,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物质。

而无机肥是通过化学合成或者某些矿物质加工后制成的化学物质。

在无机肥中,常见的有磷肥、氮肥、钾肥等。

磷肥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着色,氮肥则是促进植物的叶芽茁壮生长,钾肥则是增加植物的抗逆性能。

2. 化肥的作用化肥主要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其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茁壮生长,是蛋白质合成的必需元素。

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花果着色,是ATP合成的必需元素。

钾肥可以增加植物的抗逆性能,调节植物的渗透压和减少病害。

化肥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 化肥的使用化肥的使用应按照一定的用肥量和合理的施肥时间,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期间进行适量的施肥。

需要注意的是,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影响植物的生长。

此外,化肥施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技术,尤其是液体肥的施用要掌握好浓度和施肥均匀度。

2. 化肥的注意事项化肥施用时要注意避开雨天,防止雨淋肥流失,同时也可以避免施肥及时的施肥效果。

化肥施用后应及时覆盖土壤,避免直接散失和保持肥料的效果。

盐 化肥知识点(大全)经典

盐 化肥知识点(大全)经典
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
C、C+H2O高温H2+CO,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或处理方法会造成环境问题的是( )
A.植树造林B.滥施化肥
C.利用地热和太阳能D.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Na2CO3
HCl
BaCl2
---

----
Na2CO3

---

HCl
---

---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只有一个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钡,有一个沉淀和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碳酸钠,只有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故选B。
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紫色石蕊、HCl、MgSO4、NaOH
D、由图可知, 为氢氧根离子,○为氢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结合生成水分子,选项正确,故选A。
7.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考点:气体除杂的某些反应原理
5.“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盐化肥知识点总结

盐化肥知识点总结

一、盐化肥概述盐化肥是指由矿物原料或化工合成原料为原料,经过工业化生产过程制成的肥料。

它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包括矿物盐肥料和化工合成肥料两大类。

盐化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减少农产品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盐化肥的种类1. 尿素尿素作为一种氮肥,是盐化肥中重要的一种代表。

它通过合成过程制得,是一种无色、呈正交晶体结构的物质,是植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

尿素的主要优点是氮含量高达46%,营养素释放快,同时烧叶、灼茎现象比较轻微。

但是,尿素的缺点是不能直接供给植物利用,需要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铵态氮,容易挥发,造成土壤肥力流失等问题。

2. 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主要特点是含有高浓度的氮和硫元素,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作物的品质。

硫酸铵具有氮磷比例适中,肥效持久的特点,同时也具备杀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但是硫酸铵也有一些缺点,如易溶解于水、容易流失和具有酸性等特性。

3. 磷酸二铵磷酸二铵是一种磷肥,其主要特点是既含有氮元素,又含有磷元素。

磷肥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开花结果,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但是,磷酸二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磷肥在土壤中会与铁锰等元素形成难溶盐,导致磷的有效利用率降低。

4. 硫酸钾硫酸钾是一种氯化肥,其主要特点是同时含有钾元素和硫元素,对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硫酸钾能够增加作物对抗旱、寒、病虫害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对抗逆境的适应性。

但是硫酸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土壤中易溶解、易流失,需要合理用肥进行管理。

5. 硝酸铵硝酸铵是一种复合肥料,其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其中氮的形态以硝态氮为主,能够提供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氮元素。

硝酸铵具有吸湿性强、易挥发等特点,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施用,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以上便是盐化肥的主要种类以及其特点。

初中盐化肥知识点总结

初中盐化肥知识点总结

初中盐化肥知识点总结一、盐的基本知识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晶体内部呈规则排列。

盐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通常在室温下是固态的,但在加热时可以变成液态或气态。

不同种类的盐有不同的用途,比如食盐是用来调味食物的,硫酸钠盐是用来制造玻璃的。

盐的分类:1. 按照化学性质来分,盐可以分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

2. 按照来源来分,盐可以分为海盐、矿盐、生盐等。

3. 按照用途来分,盐可以分为食用盐、工业盐等。

盐的性质1. 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其他化合物,比如氯化钠可以通过电解分解产生氯气和钠金属。

2. 盐具有溶解度大的特点,很多种类的盐都可以在水中溶解,形成盐水或盐酸。

3. 盐在加热时会发生熔化,成为液态盐,这种液态盐可以用来制造金属、电解产生氯气等。

二、化肥的基本知识化肥是一种用于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它通常包含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

化肥可以提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化肥的分类1. 按照来源来分,化肥可以分为人工合成肥料和天然有机肥料。

2. 按照成分来分,化肥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等。

3. 按照用途来分,化肥可以分为基础性肥料、中间性肥料和追肥等。

化肥的性质1. 化肥的营养元素含量高,可以迅速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

2. 化肥的成分比例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各种植物的生长需要。

3. 化肥的施用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通过撒播、浇灌、喷雾等方式进行施用。

三、盐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盐的应用盐在农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比如用来在土壤中调节 pH 值,改善土壤的结构;用来杀菌灭虫,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用来调控作物的生长节律,促进作物的生长等。

2. 化肥的应用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化肥可以在播种前、生长期和结果期进行施用,以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四、盐化肥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1. 盐对环境的影响盐在大量积累时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盐化肥考点梳理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盐化肥考点梳理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考点一常见的盐1.定义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2.常见盐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能与酸反应。

(2)碳酸盐(CO2-3)的检验: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详见“实验探究”)考点二复分解反应及共存1.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实质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a(OH)2+CO2=== CaCO3↓+H2O。

(2)复分解反应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三者至少有一种。

(3)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

2.物质共存问题分析(1)物质共存的条件①组内物质均可溶。

②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2)常见的相互不能共存的离子 Cl -——Ag +(AgCl)SO 2-4 ——Ba 2+(BaSO 4)OH -——⎩⎨⎧H +(H 2O )Cu 2+、Fe 3+、Mg 2+[Cu (OH )2、Fe (OH )3、Mg (OH )2]NH +4 (NH 3+H 2O )CO 2-3 ——⎩⎨⎧H +(H 2O +CO 2)Ca 2+、Ba 2+(CaCO 3、BaCO 3) HCO -3 ——H +(H 2O +CO 2)(3)注意题干中的条件酸性(pH <7)条件:溶液中含有H +; 碱性(pH >7)条件:溶液中含有OH -。

3.酸碱盐的溶解性酸:初中学习的酸均能溶于水碱: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微溶)、钡。

盐:盐的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都易溶;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硫酸盐中钡不溶; 盐酸盐中银也同;碳酸盐中多不溶(钾、钠、铵除外)。

特别提醒 AgCl 和BaSO 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考点三 化学肥料 1.化肥的种类(1)合理施用:促进农作物增产。

(2)过量施用①污染空气(产生氮化物、硫化物气体)②污染土壤(使土壤酸化、板结)③污染水体(使水体含有的氮和磷增多,富营养化,赤潮)④危害人体健康(农药残留成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3)不合理施用: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同时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盐化肥的知识点总结:1. 盐化肥的定义:盐化肥是指由无机化合物制成的肥料,主要是以盐酸、硫酸、磷酸等无机酸与氨、氮肥、磷肥等无机化合物反应得到。

2. 盐化肥的分类:- 氮肥盐化肥:如硫酸铵、尿素磷铵等。

- 磷肥盐化肥:如磷酸二铵、磷酸铵等。

- 钾肥盐化肥:如氯化钾、硫酸钾等。

- 复合肥:包含多种养分,如氮、磷、钾等。

3. 盐化肥的优点:- 养分含量高,能迅速提供作物所需养分。

- 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和土壤的需求。

- 便于携带和施用,易于控制肥料的用量和施肥方式。

4. 盐化肥的缺点:- 长期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导致土壤微生物的减少和土壤酸化。

- 容易挥发和淋溶,造成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 不能提供有机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修复有限。

5. 盐化肥的施用方法:- 基本原则: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施肥时间:一般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需要养分的时期进行施肥。

- 施肥方式:包括根部追施、撒播施肥、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

习题:1. 下列哪种是氮肥盐化肥?A. 硫酸铵B. 磷酸二铵C. 氯化钾D. 硫酸钾2. 盐化肥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养分含量高B. 适用范围广C. 便于携带和施用D. 全部都是3. 盐化肥的主要缺点是什么?A. 长期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B. 容易挥发和淋溶C. 不能提供有机质D. 所有都是4. 盐化肥的施用方法包括:A. 根部追施B. 撒播施肥C. 叶面喷施D. 全部都是答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 A. 硫酸铵2. D. 全部都是3. D. 所有都是4. D. 全部都是第3页/共3页。

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

盐 化肥知识点总结

盐化肥知识点总结一、盐的知识点总结1. 盐的定义和分类盐是一类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我们指的是氯化钠,即食盐。

盐可以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两种,无机盐包括氯化钠、碳酸钠等;有机盐包括乳酸钠、醋酸钠等。

2. 盐的作用盐在农业生产中有多种作用。

首先,盐可以提高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其次,盐可以提供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生长;此外,盐还可以抑制一些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杂草种子的生长。

3. 盐的施用原则盐的施用量要适度,过多的盐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盐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作物的需求来确定,同时要注意盐的深度和时间,以免对土壤和植物造成伤害。

4. 盐的影响过量的盐会对土壤和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过量的盐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同时,过量的盐也会造成植物的离子失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化肥的知识点总结1. 化肥的种类化肥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

有机肥主要是指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等有机物质,如畜禽粪便、秸秆堆肥等;无机肥则是指化学合成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2. 化肥的作用化肥可以为植物提供多种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绿叶的形成;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钾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3. 化肥的施用原则化肥的施用要有针对性,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同时,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和品种来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

4. 化肥的影响过量使用化肥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过量的化肥会导致土壤的养分失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同时,过量的化肥也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植物的生长异常和产品的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盐和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两种物质,正确的使用和管理盐和化肥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说法错误。
5.向 CuCl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 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 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Fe>Cu B.滤渣含有铁和铜 C.滤液中不含 Cu2+
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 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铁是过量的,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亚铁, 滤渣中含有铁和铜,所以 A、铁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Fe>Cu,故 A 正确; B、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滤渣含有 铁和铜,故 B 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铁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故 C 正确; D、每 56 份质量的铁会生成 64 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故 D 错误.故选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 )
A.蔗糖和无水硫酸铜
B.食盐和生石灰
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
D.烧碱和生石灰
【答案】C
【解析】
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故 A 错误;B.生石灰能防止食
品受潮,但食盐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故 B 错误;C.还原铁粉能吸收氧气并发生反应,
生石灰则能吸收水分,故 C 正确;D.烧碱与生石灰都能吸收水分,但不能防止食物被氧
境。
【详解】
A、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改善环境,故 A 选项说法正确;
B、滥用化肥可以污染水资源,应适当使用化肥和农药,故 B 选项说法错误;
C、利用地热和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故 C 选项说法正确;
D、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应处理后再排放,故 D 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加入物质 现象
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OH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HCl 溶液 无明显现象
A.CuSO4 溶液 【答案】A
B.(NH4)2CO3 粉末 C.稀硫酸
D.CuO 固体
【解析】
A、硫酸铜溶液与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铜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氢氧化铜硫酸沉淀;硫酸铜溶液与 HCl 溶液不能反应,无明显变化,正确;B、碳酸铵与氯
变化;氧化铜溶液与 HCl 溶液反应,溶液变为蓝色,错误。故选 A。
点睛:熟悉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 B.氧化铁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和 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故选 D。 点睛∶ 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可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石蕊或酚酞,通过溶液 颜色的变化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HCl
BaCl2

---

----
Na2CO3

---

HCl
---

---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只有一个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钡,有一个沉淀和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碳酸 钠,只有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故选 B。
7.有一物质 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 NaOH 溶液、氯化钡溶液、HCl 溶液 中,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物质 X 是下列各项中的
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铵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
酸铵与 HCl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错误;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稀
硫酸与 NaOH 溶液反应,无明显变化;稀硫酸与 HCl 溶液不反应,无明显变化,错误;D、
氧化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无明显变化;氧化铜溶液与 NaOH 溶液不反应,无明显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 Cu 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C.若步骤二中将 H2 换为 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 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以推测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从而求得样品 中 Cu2(OH)2CO3 的质量分数,选项 A 正确; 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变成铜,质量减少 16 份,玻 璃管内有水会导致实际减少质量偏小,算出来氧化铜偏小,铜的质量分数偏大,选项 B不 正确; C、步骤二中将 H2 换为 O2,不能还原 CuO,但是可以将铜氧化,也可以测量质量变化,从 而推测出铜的质量,选项 C 正确; D、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的质 量,可推算出 Cu2(OH)2CO3 的质量分数,选项 D 正确。 故选 B。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气体,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灼热的氧化铜能
够使一氧化碳变成二氧化碳,而氮气跟它们都不起反应,所以最后排出的气体是 C
考点:气体除杂的某些反应原理
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
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你认为放在
10.某溶液由 HCl、MgCl2、Na2CO3、Na2SO4 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液中滴入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 HCl B.一定含有 Na2SO4 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MgCl2 D.一定不含 Na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在滴加的 Ba(OH)2 溶液达一定体积时,才开始出现沉淀,此现象说明原混合溶液中含有 能与 Ba(OH)2 反应但却不生成沉淀的物质,该物质是盐酸,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故一 定不会含有碳酸钠,故 A 选项错,D 选项正确;硫酸钠和氢氧化钡能够反应生成不溶于酸 的白色沉淀,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B 错误;氢氧化钡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能溶于盐 酸,只有当盐酸反应完了之后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镁,故 C 错 误。
C。
点睛:用一种试剂把三种溶液区分开,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现象才行,因此应选择一种至
少能够和这三种溶液中的两种发生反应且都有明显现象的物质。
15.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 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 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 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CuCl2NaNO3Na2SO4 C.FeCl3HCl Na2SO4
B.BaCl2Na2CO3HCl D.NaHO3Na2SO4H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可以随便取一种溶液,往另外两个里加,记录三次的实验现象,如图
BaCl2
Na2CO3
分;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和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反应但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和
盐酸不反应,也是无现象,不能将三种溶液区分;
C、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沉淀生成,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和氢氧化钠混合
无现象,能将三种溶液区分;
D、氯化钡溶液和这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混合后均为无现象,不能将三种溶液区分。故选
铵盐遇碱会放出氨气,说明加入的是一种碱;两种铵盐加入乙后碳酸氢铵产生二氧化碳气
体,因为碳酸氢根离子遇酸会生成二氧化碳,则乙是一种酸。
【详解】
A、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熟石灰是碱,稀盐酸是酸,故 A 正确;
B、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故 B 错误;
C、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乙不符合,故 C 错误;
【点睛】
掌握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NaCl、KNO3、MgCl2 B.NaOH、Na2CO3、NaCl、H2SO4 C.NaCl、Na2SO4、AgNO3、HNO3 D.FeSO4、NaNO3、KCl、H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透明,错误; B、碳酸钠、氢氧化钠都和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钠,硫酸和碳酸钠还会产生无色气体, 但是最终溶液是无色透明溶液,正确; C、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是沉淀,不透明,错误; D、四者之间不反应,但硫酸亚铁溶于水呈浅绿色,错误。 故选 B。
化,故 D 错误;故选 C。
4.“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 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 FeCl2
B.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
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
D.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答案】D
【解析】
A、①处物质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 FeCl2,故选项
D、因甲是碱乙是酸,选项中甲乙均不符合要求,故 D 错误。
故选 A。
2.将 N2、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NaOH 溶液、浓硫酸、灼热的 CuO,假设每次处 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 )
A.N2、CO 【答案】C
B.H2O (气)、N2 C.N2、CO2
D.HCl、CO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