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第十三稿)
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工程思想和较高的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素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创新意 识和国际视野,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同时掌握现代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的效率、质量、成本及环境友好 等管理与工程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能在制造业、服务业从事运营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分析评 价、改善创新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工业工程学科、机械设计制: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对工业工程问题进行适当表述; 1.2 能够针对工业工程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推理,给出解答; 1.3 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业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并付诸实施。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 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将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与方法综合运用于工业工程问题的识别和表述中; 2.2 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并试图改进; 2.3 能够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工业工程活动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 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了解本专业创新途径,掌握基本创新方法; 3.2 能够通过类比、改进或创新等方式提出生产或服务组织运作系统的设计方案; 3.3 能够在解决方案设计过程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多种制约因素, 并阐明应用方案的合理性。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 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通过理论分析对生产或服务运作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进行研究; 4.2 能够根据研究基础资料制定实施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段获取相应数据; 4.3 能够正确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 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Industrial Engineering制定人:徐新胜审校人:曾其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对生产系统及其质量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能在技术监督行业、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管一体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基本素质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表达、交流及社会活动能力。
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和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注重个性和谐发展。
5、具有一定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知识、较强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从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专业要求1、掌握机电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应用技能,工业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和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生产系统及其质量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业工程导论、基础工业工程、管理学、运筹学与系统工程、互换性与测量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工程、人机工程学等。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701)一、专业简介青岛大学的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获批,自2008年开始招生,青岛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隶属于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81年,于2001年设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工业工程专业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了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专业师资队伍,且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
本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0名,占教师比例83.3%。
工业工程专业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
近年来,本专业每年招生近60人,就业率均为95%以上,为社会经济各领域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本专业学生适应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
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深造,其中不乏有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也有多名学生考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外优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院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提高其对教学的支持水平。
学院先后建成了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ERP等6个实验室,已纳入青岛大学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备工程技术基础,掌握信息技术,具有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能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对企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解决企业效率、质量、成本、标准化及环境友好等综合性问题,提高系统整体效益,有良好的创新与创业能力,既通晓工程技术又擅长运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2023工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2023工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工业工程专业啊,就是要把同学们培养成那种超级厉害的工业领域“全能小超人”。
简单来说呢,就是让大家既能懂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能掌握管理科学的诀窍。
以后到了工业界,不管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效率,还是合理规划资源啥的,都能轻松搞定。
咱的目标就是让同学们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在工业这个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课程设置。
# (一)基础课程。
1. 数学类。
这数学可是咱们的基础武器啊。
像高等数学,那就是给大脑做的“思维体操”,让你学会严谨的逻辑思考。
线性代数就像是密码本,帮你解开很多复杂关系的密码。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呢,就像是预测未来的魔法书,让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业世界里,也能有一定的把握去预估风险和收益。
2. 工程基础类。
工程力学、工程制图这些课程是让同学们先入门工程这个神秘的世界。
工程力学就像研究物体的“武林秘籍”,搞清楚各种力在工程结构里的作用。
工程制图就像是画画课,但画的可是工业世界的蓝图,学会这个,以后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变成可以施工或者生产的图纸啦。
# (二)专业核心课程。
1. 工业工程概论。
这门课是工业工程的“导游课”,先带同学们把整个工业工程的世界逛一遍。
让大家知道咱们这个专业到底是干啥的,有哪些厉害的方法和工具,就像给你一张地图,让你对未来的学习旅程心里有数。
2. 运筹学。
运筹学可是个超级有用的东西,就像是下一盘大棋的策略宝典。
在工业生产中,资源有限,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得靠运筹学来合理安排各种生产要素。
比如说怎么安排生产线的任务顺序,才能让效率最高,就像你玩游戏,要合理分配技能点一样。
3. 生产计划与控制。
这门课就聚焦在工业生产的核心——计划和控制。
就好比是指挥一场大乐队演奏,每个乐器(生产环节)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怎么协调配合,都要精心安排。
这门课会教大家各种制定生产计划的方法,以及怎么监控生产过程,一旦有问题就能及时调整。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工业工程、机械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领域的运营管理、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规划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机械工程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要求为依托,综合管理学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知识方面强调应用性,方法方面强调综合性,能力方面强调基本技能及运用,业务素质方面强调工程意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2.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4.掌握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工业工程与机械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5.掌握管理学、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6.熟悉了解工业工程理论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的公关能力和团队精神;9.具有进一步专业和职业发展能力;10.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运筹学、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
四、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物流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工业工程专升本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升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工业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工业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能胜任工业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 紧密联系产业需求,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2.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3. 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工程数学2. 工程力学3. 工程热力学4. 工程材料学5. 电路基础6. 控制工程基础7. 生产系统工程8. 工业系统工程9. 人因工程学10. 设备管理11. 供应链管理12. 质量工程13. 工程项目管理14. 工业工程实践15. 毕业设计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能力;2. 开设实践型课程,如工业工程实践、实习等,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变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 开展企业实践,并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实际工作。
五、实习和实训1. 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实习和实训任务,以加深对工业工程理论和实践的理解;2. 学校将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优质的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3. 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担任角色,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六、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1. 学校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2. 学校将提供实验室资源和科研经费,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工作;3. 学校将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七、对学生的要求1.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合作;3.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4.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5.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pdf

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起源于美国,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一起,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业工程专业创建于2007年,初始设置在经济系,2012年调整到控制工程学院,2015年归属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目前在国内仍属于新兴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管理学或工学博士学位,拥有工业工程和人因工程专业实验室。
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车辆、电子等大型制造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为我国的新兴制造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专业工程技术基础,并掌握经济与管理知识与方法,能够从事工业工程类的教学、科研和运营管理与实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坚守执业规范;(2)具有在工业工程相关领域、行业和技术体系内,较熟练进行项目分析与设计的专业能力;(3)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实施工业工程相关领域的项目;(4)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具有健强体魄和稳定心理素质、能够负担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重任。
三、毕业要求1、专业技能: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并具有应用工业工程理论和方法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指标点1-1:掌握生产、服务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方法,能够对典型的生产、服务系统做出性能分析与评价;指标点1-2: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利用上述方法从多角度设计或改良典型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指标点1-3:掌握设施规划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设计或改良制造、服务企业的厂区布局与设备布局;指标点1-4:掌握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胜任制造、服务企业的计划与调度工作;指标点1-5: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胜任制造、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工业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知识,较宽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IE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并能够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中综合性技术与管理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既具备较为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生毕业后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质量等为目标,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计划、控制、评价、持续改善和创新,并能够成为从事工业工程领域应用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重点培养面向先进管理及工业工程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具体的人才培养类型包括:①专业学术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启发其学术创新精神,培养基本的科研学术能力,使其能够为后续的学术型硕士或博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全面的能力基础。
②工程实践型人才:工业工程是集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重点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达到有效的利用人力和经济资源的目的;工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与工业工程职业密切关联的广泛、深入的学科知识,全面培养其综合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成为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兼备的工程实践型人才。
③就业创业型人才:通过丰富的教育手段和培养方法,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业大赛、实习实践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创新空间和良好的创新条件,鼓励学生自我发展,充分激发其潜能,使得学生能够以个性化发展并成功的开展并推进创业计划。
二、基本要求(一)知识结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工程管理的要求,需要培养学生全面、扎实的知识结构。
具体包括: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扎实的机电工程技术基础和管理科学知识,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在制造、电子和服务等多行业,从事对各种复杂的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咨询,提高系统的运作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原则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一门工程专门知识和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现代经济和现代管理理论,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制造业或服务业提出的实际问题。
通过系统的学习,要求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工程专门知识;
2.系统掌握工业工程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往合作和表达沟通能力;
4.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优化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
主要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系统工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子设备制造工艺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工程经济、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人因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工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业工程综合训练等。
一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34周。
四、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200学分。
其中,课内教育:理论教学为158学分,实践教学为34学分(包括:所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类实习);课外教育8学分(包括: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活动、技能训练、文体实践活动等)。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六、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七、各类课程的课内学分分配表:(见附表二)
八、本专业供辅修的核心课程:(见附表三)
附表一
主管校长:古天龙教务处长:景新幸院系领导:佘秋平
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实践与其他环节部分)
注:1、加“▲”符号的课程记入学分绩。
2、加“()”表示课外学时。
附表二
培养计划总学时、学分统计表
附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