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综合测试2

合集下载

高二理科地理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理科地理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理科地理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
1. 阐述什么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
- 答案:地中海盆地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面积约为2500万平方公里。

2. 解释什么是地质构造?
- 答案: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或地壳上的各种构造形态,包括地壳的变动、地震、火山活动、断层和山脉等。

3. 说明大地构造与地壳构造的关系。

- 答案:大地构造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力所形成的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的各种地壳构造形态。

地壳构造是大地构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4. 介绍地理学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 答案: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供了对环境保护的有效理论与方法,并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

5. 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

-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说明地球上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哪一种?
- 答案:地球上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气候。

7. 解释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 答案: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容纳和维持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

8. 解释地理学的区位优势理论。

- 答案:地理学的区位优势理论认为,地理位置对地区经济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处于区位优势地区的地方拥有更好的交通、资源和市场条件,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以上是《高二理科地理选修2-2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地质学基础

2.地质学基础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介绍地质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与方法,它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主体围绕物质地球、运动地球与规律地球3个专题展开,教学内容涵盖地球起源与圈层结构、地质作用、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及地球矿产资源的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是后续面向《矿物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理论课的先修课程,并支撑着地质认识实习、区域地质填图实习及地质旅行等外业实践性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和系统了解地质学的同时,为后续专业理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skills and methods of geology. It is a basic course of Earth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ubject focuses on three topics: the physical Earth, the moving Earth and the regular Earth. The teaching content cover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earth's origin and circle structure, mineralogy, petrology, earth history, structure geology and mineralogy. This course is oriented to professional theories such as mineral and petrology and structural geology, and also supports practical working skills such as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ractic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practice and geological- 8 -travel, 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geology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study.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概论,具有知识容量庞杂,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特点。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构造地质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固体地球及表层物质结构构造、形成演化过程及规律,并为维持充足的能源、固体矿产、减轻地震等地质灾害和优化环境提供构造地质学依据的学科。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对研究地球的结构、物质组成及其演化,对于指导相关区域地质调查及各类矿产资源找寻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应用意义。

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雅拉河断裂深部应力应变状态及其孕震环境

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雅拉河断裂深部应力应变状态及其孕震环境

1000 0569/2021/037(10) 3225 4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10 15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雅拉河断裂深部应力应变状态及其孕震环境孙丽静1,2 赵中宝1,3 潘家伟1,3 梁凤华1,3 张磊2 张进江2SUNLiJing1,2,ZHAOZhongBao1,3,PANJiaWei1,3,LIANGFengHua1,3,ZHANGLei2andZHANGJinJiang2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 5114581 MNRKeyLaboratoryofDeep EarthDynamics,InstituteofGeology,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2 SchoolofEarthandSpaceSciences,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3 SouthernMarineScienceandEngineeringGuangdongLaboratory(Guangzhou),Guangzhou511458,China2021 06 22收稿,2021 09 30改回SunLJ,ZhaoZB,PanJW,LiangFH,ZhangLandZhangJJ 2021 ThestressandstrainstateofYalahefaultintheKangdingsegmentoftheXianshuihefaultzoneanditsseismogenicenvironment ActaPetrologicaSinica,37(10):3225-3240,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10 15Abstract TheXianshuihefaultzone,locatedattheeasternmarginoftheTibetanPlateau,isasinistralstrike slipfaultzonewithcurrent~10mm/yrsliprate Calculationofcrustalstressstateandstrainratesoffaultzoneisimportanttounderstandseismogenicenvironmentandassesstheseismicriskalongtheactivesegmentsoffaultzone InthiscontributionweselecttheKangdingsectionoftheXianshuihefaultzone,whichhasahigherriskofstrongearthquakesinthefuture,astheresearchobject,focusingonthemyloniteintheYalahefault.Accordingtoopticalmicroscope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microstructureanalysis,grainsizestatistics,quartzfabricandTicontenttesttodeterminethechangeofdifferentialstressandtemperatureatdifferentstagesduringtheprogressivedeformationofquartz,andconstructthecrustalstrengthprofileoftheKangdingsectionoftheXianshuihefaultzone Threetypesofquartzdeformationmechanismscanbeidentified,includinggrainboundarymigration(GBM),sub grainrotation(SGR),andbulgingrecrystallization(BLG)duringthegradualmylonization TheestablishedcrustalstrengthprofileshowsthatthestrainrateoftheYalahefaultisabout6 08×10-13~1 62×10-11s-1,andtheultimatestrengthoftherockinthebrittle ductiletransitionzoneis~145 5MPa,whichiscorresponding~12 5±2 5kmdepth Theactualrockstrength(μ=0 383)issmallerthanthetheoreticalruptureMohrcircle(μ=0 85),whichindicatedthestrengthoftherockisweakenedwithinthefaultzone Thestrainlocalizationandgrainsizereductionattheductiledeformationstagecanreducethestrengthoftherock,whichmayleadtoanincreaseinthefrequencyofrupture,stressreleaseandearthquakes However,theweakeningofthemylonitecausedbythedislocationcreepleadstoadecreaseinthestrengthoftherock,whichmakesitimpossibletoaccumulatehighstressearthquakeKeywords Xianshuihefaultzone;Strainweakeningmechanism;Crustalstrengthprofile;Mohr’scircle;Brittle ductiletransitionzone摘 要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大型左行走滑断裂之一,揭示其深部应力状态与应变是认识孕震环境和评估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地大考研复试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地质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战线红旗学院”,跻身于64所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1970年迁校,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在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1987年成立中国地质大学,在京汉两地相对独立办学,是我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并首批进入"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00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由国土资源部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

2006年9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

在数十万名毕业生中,有37人成为两院院士,200余人成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逐步成为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MBA、MPA等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现任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邓军。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普通地质学试题

普通地质学试题

普通地质学试题1. 地质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球表面变动以及地质历史的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岩石、矿物、地质构造、地球表面和大气等。

2. 地质时间尺度及其划分方法地质时间尺度是按照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地质历史分为不同的时代和年代的体系。

最常用的地质时间尺度划分方法是根据岩石地层的特征进行划分,即依据岩石地层中化石和地层特征来判断地质历史的时代和年代。

3.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物质组成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部分。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壳体,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一个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体层,主要由铁、镁、硅等元素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4.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地球的构造可以划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板块运动理论认为地球表面被划分为数个板块,这些板块随着地壳的运动而变化。

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会导致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发生。

5. 地球表面的动力学过程地球表面的动力学过程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外力作用以及构造力作用。

这些动力学过程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形成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

6. 地球的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地下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地下水的水质、水文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研究。

7. 地球的矿产资源及其形成地球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它们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地球化学变化以及生物作用等有关。

8. 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地球科学的发展是基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测,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划,以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结论:通过对普通地质学的试题讨论,我们了解了地质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地质时间尺度的划分方法、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物质组成、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地球表面的动力学过程、地球的水文地质学、地球的矿产资源及其形成,以及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

测井地质学第一章绪论1.测井地质学的基本含义:以测井学、地质学和岩石物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测井信息来解决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以及油田地质学中的各种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2.主要研究内容:基础地质研究、石油地质研究、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

(1)基础地质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配合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和标定,建立区域统一的地层层序,确定沉积体系域,找出不同体系域的测井曲线相应,进行井间层序与体系域的分析.主要研究地层、地质构造、和测井沉积学。

(2)石油地质研究:研究生油岩,确定生油岩有机质含量和生烃潜力;研究盖层的封盖性能;进行储集层综合研究;进行油气藏静态、动态描述。

(3)钻井和油藏工程地质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生产实践中,将多种测井信息用于地震解释设计、钻井设计、油井压裂、试油过程中的泥浆配制、固井质量检查、套管的损伤和变形、油层保护等工程地质的研究,是测井地质研究的又一领域。

3.研究方法:测井地质学工作方法的核心是“地质刻度测井” ,或称“岩心刻度测井”,针对地质任务建立精细解释模型。

第二章倾角成像测井方法1.测井资料地层对比:通过对相邻井的测井曲线进行分析,根据曲线形态的相似性,进行井与井之间地层追踪的过程。

岩性对比方法,在开发中、后期,随着开发的深入和井点的增加,测井曲线对比在地层对比中占有绝对优势。

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

主要用于:区域地层对比和油层对比(小层对比)。

域地层对比:以区域地质研究为重点,在油区范围内对比大套地层,目的是确定地层层位关系。

油层对比:以油层研究为重点,在一个油气藏范围内,对区域地层对比时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确定油气层主要关系。

举例: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

2.用测井资料主要研究井筒内可见的小型规模的地质构造。

(1).测井资料的褶皱解释:(2).测井资料的断层解释:断层类型不同,倾角模式组合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构造地质学课程综合测试2
学习层次:专科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将断层分为____、____、____。

2.根据褶皱的作用力方式,可以将褶皱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

3.逆冲推覆构造的组合型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4.根据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可以把侵入体的产状划分为两大类,分别为____、___。

5.A型线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6.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变形的主要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连续劈理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8.根据翼间角的大小可以把褶皱描述成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倾向
2.劈理
3.递进变形
4.枢纽
5.韧性剪切带
6.地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简述断层运动方向的确定标志。

3.对比张、剪节理主要特征。

4.褶皱的组合型式主要有哪三种?试分别描述。

5.简述弯滑褶皱作用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2.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

3.叠瓦式、对冲式、背冲式、楔冲式。

4.整合侵入体、不整合侵入体。

5.生长线理、拉伸线理、擦痕、压力影。

6.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围岩温度溶液时间。

7.板劈理、片理、千枚理、片麻理。

8.平缓褶皱、开阔褶皱、中常褶皱、紧闭褶皱、等斜褶皱。

二、名词解释
1.倾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倾向。

2.劈理:将岩石按照一定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3.递进变形:在外力作用条件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变形是由无数瞬间微量应变及相应的应变状态的无穷积累、发展而成的变形过程。

4.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5.韧性剪切带: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形成的狭窄高剪切应变带。

不存在不连续界面或破裂面,带内岩石发生塑性变形。

具有“断而未破,错而似连”的特点。

韧性剪切带又称韧性断层。

一条向下切割的大断裂,在浅层次为脆性断层,向深层次则过渡为韧性断层。

6.地堑:两条或两组断层面相向的正断层大致平行排列,中间的断盘下降,称之为地堑。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变质核杂岩是美国学者Coney和Davis等在研究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山伸展构造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指从破裂和伸展的上地壳岩石下被拉出来的、位于大规模缓倾的正断层之下的、由中下地壳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穹形地质体,其上为构造滑脱和扩张的不变质盖层。

变质核杂岩是大陆伸展构造的重要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既核部为老的变质岩及侵入体,中间为固态流变韧性层以及上部浅变质或未变质沉积盖层。

2.简述断层运动方向的确定标志。

答:断层运动方向的识别标志很多,主要有如下标志:
(1)牵引褶皱,其的弧形弯曲突出方向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

(2)张剪裂脉或张剪节理
(3)根据断层面上的擦痕、阶步及断层带中的构造透镜体判别两盘运动方向
擦痕由粗—细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正阶步:陡—缓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反阶步:陡坎对着的方向为本盘运动方向。

构造透镜构造透镜体的长轴与断层面锐夹角的方向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4)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
一般来说,正断层上盘新,逆断层上盘老。

对于走向断层:上升盘出露老地层,下降盘出露新地层;如果地层倒转或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老岩层出露在下盘。

对于横向切过褶皱的断层:如是背斜,上升盘核部变宽,下降盘核部变窄;如是向斜,上升盘核部变窄,下降盘核部变宽。

(5)根据标志体的错开。

3.对比张、剪节理主要特征。

答:剪节理的特点
1)剪节理产状稳定,延伸较远,如被矿脉充填,则矿脉的厚度、产状也较稳定。

2)节理面光滑、平直,有时可见擦痕、摩擦镜面。

3)砾岩中的剪节理可切穿砾石,而不改变其方向。

4)剪节理常密集成带出现,节理间距较小且大致相等。

5)节理面上常见羽状微裂现象,羽状微裂面与节理面的锐角方向指向本盘运动方向。

6)剪节理常发育两组,相交形成“x”型共扼节理。

张节理特征如下:
1)张节理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如被矿脉充填,则矿脉的厚度、产状变化较大。

2)张节理面粗糙不平,较少擦痕或不发育。

3)发育于砾岩中的张节理不切穿砾石。

4)张节理很少密集成带出现,节理间隙较大。

5)张节理可出现尖灭侧列现象,尾部常呈树枝分叉。

6)张节理常追踪两组剪节理而呈锯齿状展布。

4.褶皱的组合型式主要有哪三种?试分别描述。

答:在同一构造运动期和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规律的褶皱的总体样式,称为褶皱的组合型式。

具体可分为三类:全型(阿尔卑斯式)褶皱,过渡型(侏罗山式)褶皱,断续(日耳曼式)褶皱。

①全型(阿尔卑斯式)褶皱(复背斜和复向斜)
呈带状分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上与带的延伸方向一致,整个带内褶皱连续发育,背斜和向斜同等发育,相间排列,布满全区。

这类组合的代表是区域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

复背斜展布的中心地段,地层的年代最老,越往边缘,地层的年代越新;复向斜的特点则与之相反。

全形褶皱多形成于地壳运动强烈的地带。

②过渡型(侏罗山式)褶皱
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

可为分两类:
隔档式褶皱: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

隔槽式褶皱: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其间的背斜则平缓开阔。

③连续(日耳曼式)褶皱
以背斜为主,相邻的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构造常不明显,其形态完全取决于背斜的形状和分布情况。

其代表性构造为雁行褶皱,常是由一系列的短轴状背斜呈雁行式斜列而成。

一般发育于变形轻微的地台盖层区,以卵形穹隆、短轴背斜和长垣为主。

核部近于水平;翼部倾角小,亦可渐变为水平状态。

5.简述弯滑褶皱作用的特点。

答:岩层在褶皱过程中岩层通过相互滑动弯曲形成褶皱的作用。

弯滑褶皱作用具有以下
特点:1)在褶皱未发生翻转情况下,新岩层向背斜转折端运动,老岩层向向斜转折端运动。

(2)褶皱的各岩层有自己的中和面,整个褶皱无中和面。

(3)褶皱各岩层的弯曲程度基本相同,岩层的真厚度各处一致,成为等厚褶皱。

(4)层间和层面的伴生构造发育。

由于岩层间的相互滑动,层面上可形成擦痕,层间可形成小褶皱、剪节理;转折端处可形成虚脱、扇形张节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