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二、足量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酸(盐酸、稀硫 酸)反应
1、金属越活泼曲线越陡; 2、反应完全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生成氢气的
质量就是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此图反映的两种情况: 1、金属足量等质量时,金属 至少一种过量(相对原子质量 小的过量); 2、金属足量不等质量时,放 入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 气 的质量恰好相同。例如: 6.5g锌和5.6g铁。
A.相对原子质量:x<y B.金属活动性顺序: x > y C.b点时,x、y两种金属均完全反应 D.a点时, x、y两种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
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题型对应练
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 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 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
+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3.(2018河北中考)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
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反应图像PPT

图5
19
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反应 图像ppt 【公开 课课件 】
专项训练
2.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 图5所示。反应结束时,下列可能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D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图2
7
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反应 图像ppt 【公开 课课件 】
考点突破
(2)归纳
三个量
原理
结论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
越快,反应时间越短
Mg>Al>Zn>Fe
产生氢 气质量
生成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 决定,酸质量相等,生成氢气 质量相等
Al=Mg=Fe=Zn
消耗金 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化合价
属质量 越高,消耗金属质量越小 Al<Mg<Fe<Zn
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反应 图像ppt 【公开 课课件 】
图1
8
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反应 图像ppt 【公开 课课件 】
考点突破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图像 •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遵循“远距离先置换”的规律。反应结束后,固体中的成
分不与溶液的成分反应,能共存。
16
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反应 图像ppt 【公开 课课件 】
专项训练
1.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图4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二 坐标曲线题

(3)图③,向酸性溶液中加碱溶液,起点时,pH<7,随着碱溶液的加入, pH 逐渐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碱溶液,溶液 显碱性,pH>7。 (4)图④,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溶液,起点时,pH>7,随着酸溶液的加入, pH 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酸溶液,溶液 显酸性,pH<7。
(3)酸、碱、盐反应中有先后反应次序的有: ① HCl、MgCl2 + NaOH ② HCl、FeCl3 + NaOH ③ Fe2O3、Fe(生锈的铁钉) + HCl ④ NaOH、Na2CO3 + HCl ⑤ HCl、CaCl2 + Na2CO3 【总结】一般情况下可假设,混合溶液中 H+优先与 OH-反应,CO23-优先与 H+反应。
酸、碱稀释
类型 6:溶液的 pH 曲线
图象:
图象解读: (1)图①,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 pH 由小于 7 的某个数值开始,逐渐 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 pH 只能接近 7,而不能大于或等于 7。 (2)图②,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溶液 pH 由大于 7 的某个数值开始,逐渐 减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 pH 只能接近 7,而不能小于或等于 7。
3.如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能表示固体质量 变化的曲线是 BB (填字母,下同),能表示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是 CC 。
c
金属与盐溶液的优先反应原则曲线 图象:
图象解读: (1)图①,一定量 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Fe 粉,Fe 先和 AgNO3 反应,反应完全后再和 Cu(NO3)2 反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Fe<Cu<Ag,因 此溶液(或溶质)质量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金属与酸的反应不同横坐标的图像

金属与酸的反应图像一、质量与m 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1)质量为m 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H 2SO 4 + Fe = FeSO 4 + H 2↑ 98 56 152 2 m x256 = xm得:X =562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562m。
(2)质量为m 的锌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H 2SO 4 + Zn = ZnSO 4 + H 2↑ 98 65 161 2 m x265 = x m 得:X =652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652m。
(3)质量为m 的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H 2SO 4 + Mg = MgSO 4 + H 2↑ 98 24 120 2 m x224 = x m 得:X =242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42m。
(4)质量为m 的铝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3H 2SO 4 + 2Al = Al 2(SO 4)3 + 3H 2↑ 294 54 342 6m x654 = x m 得:X =546m =273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73m。
总结:当足量的酸与一定质量m 的金属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要通过金属来求。
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M×,(M 为金属的实际质量)。
在同一坐标图中(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产生氢气的质量)表示反应情况:单独比较Mg 、Fe 、Zn 三种等质量m 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规律: ①金属越活跃,曲线越陡;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消耗的酸越少在同一坐标图中(横坐标是稀硫酸质量,纵坐标是产生氢气质量)表示反应情况:求四种金属消耗的硫酸的质量Fe +H 2SO 4 = FeSO 4 + H 2↑ Zn + H 2SO 4= ZnSO 4 + H 2↑ 56 98 65 98 m X m X9856 = x m 得: X =5698m 9865=x m 得:X =6598mMg + H 2SO 4= MgSO 4 + H 2↑ 2Al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24 98 54 294 m X m X9824=x m 得: X =2498m 29454=x m 得: X =54294m =1898m由此可见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的酸的量不一样。
【中考锦囊】金属与酸反应坐标图分析

【中考锦囊】⾦属与酸反应坐标图分析⾦属与酸反应曲线关系是中考常考点,根据⾦属⽤量和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量的不同,⼤致可以分为三种曲线图。
下⾯我们以Zn、Fe与稀盐酸反应为例。
第⼀种: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量)混合。
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成的⽓体质量为纵坐标。
①根据⾦属活动顺序表,我们知道锌在铁的前⾯,也就是说锌和盐酸反应速率要更快,表现在⾦属锌的曲线在⾦属铁的前⾯。
②根据化学反应⽅程式: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我们知道65g的锌⽣成2g氢⽓,56g的铁⽣成2g氢⽓。
因此,对于等质量的锌和铁,最终铁⽣成的氢⽓更多。
最终曲线如下图:第⼆种:等⾜量的锌⽚和铁⽚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混合。
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成的⽓体质量为纵坐标。
①根据化学反应⽅程式: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我们知道氢⽓中的氢原⼦来源于稀盐酸中的氢原⼦,由于稀盐酸少量,根据原⼦守恒,最终⽣成的氢⽓质量是⼀样的。
②根据⾦属活动顺序表,我们知道锌在铁的前⾯,也就是说锌和盐酸反应速率要更快,表现在⾦属锌的曲线在⾦属铁的前⾯。
最终曲线如下图:第三种:等质量的锌⽚和铁⽚中滴加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以稀盐酸质量为横坐标,以⽣成⽓体的质量为纵坐标。
①根据化学反应⽅程式: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我们知道65g的锌⽣成2g氢⽓,56g的铁⽣成2g氢⽓。
因此,对于等质量的锌和铁,最终铁⽣成的氢⽓更多。
②由于是滴加,稀盐酸少量,根据原⼦守恒,在滴加少量稀盐酸的时候,⽣成的氢⽓质量是⼀样的(如图前半段)。
最终曲线如下图:中考怎么考:1 、把等质量的X、Y、Z三种⾦属分别加⼊到同体积、同浓度的⾜量稀盐酸中,X、Y、Z能与酸反应的均表现为+2价.相关的反应关系如图所⽰.据此对三种⾦属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属活动性:Z>X>YB .⾦属活动性:X>Y>ZC .相对原⼦质量:Z>X>YD .若X、Y、Z分别为Zn、Fe、Cu中的⼀种,则X是Zn,Y是CuA .向氯化钠溶液中逐滴加⼊硝酸银溶液⾄过量B .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稀盐酸C .向⾜量稀硫酸中加⼊⼀定质量的镁带D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3 、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稀释B .镁在氧⽓中燃烧C .分别往等质量的Mg和Fe中滴加⾜量稀H2SO4D .⽤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是否⽤⼆氧化锰催化)A .将⽔电解⼀段时间B .向等质量镁、铝中分别加⼊稀硫酸⾄过量C .向盛有⼀定质量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铁粉⾄过量D .向⼀定量铁粉中逐滴加⼊稀盐酸⾄过量答案在下⾯1 、由反应关系图可知:X 、Y、Z三种⾦属,分别投⼊稀盐酸中时,只有X、Z有反应;说明X、Z的活泼性⼤于Y;⼜因为⾦属活动性越强的⾦属,与酸反应时速度越快,根据图象可以看出X与酸反应时快,所以可判断X的活动性⼤于Z,⽽Z>Y;所以三种⾦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根据⽣成氢⽓的质量=(化合价÷相对原⼦质量)×⾦属质量,则推测相对原⼦质量:X >Z.因为Y与稀盐酸不反应,⽆法推测其相对原⼦质量⼤⼩。
化学中考复习考点突破: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

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重点突破: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突破技巧】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必须用金属或酸中的不足量进行计算: 1.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金属氢气⨯=m m ,因为金属质量相等,所以“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的得数越大(注:Al 为+3价),产生氢气越多:Al(3/27)>Mg(2/24)>Fe(2/56)>Zn(2/65 )。
2.当等质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时,酸不足,以酸来算,与哪种金属及金属质量都无关。
如果同种酸和酸的质量浓度都相等,则产生氢气的量一样。
3.当横坐标的意义不同时,图像也会不同。
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以镁、锌、铁为例):类型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金属消耗完,酸过量)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金属消耗完,酸过量)等量的稀盐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
(酸消耗完,金属过量)等量的稀盐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
(酸消耗完,金属过量)图像分析横坐标是时间,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快,开始时曲线越陡。
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的得数越大,产生氢气越多横坐标是酸的质量,开始时,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加入等质量的酸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曲线重合。
“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的得数越大,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多横坐标是时间,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快,曲线越陡,越先将酸消耗完。
由于金属足量,酸一定,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开始时,金属不足,酸过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的得数越大,产生氢气越多,曲线越陡。
由于金属足量,酸一定,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基础练1.现有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甲的活动性小于金属乙B.反应完全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同C.因为生成气体,故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均减小D.反应完全后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反应的时间短,反应的速率快,金属甲的活动性大于乙,故A错误;B、甲乙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生成的氢气相同,反应完全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不相同,故B错误;C、由于金属参加了反应,虽然生成气体,但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均增加,故C错误;D、通过图象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反应完全后消耗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故D正确。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

考向2 m(H2)——m(酸)曲线
如图3,向等质量的Al、Mg、Fe、Zn中逐滴滴入等质量分数的酸,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由__酸____ 的质量决定,由于酸等量,故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_相__等___;待四种金属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气的质 量是:金属的价量比越大,产生氢气的质量越___多___。
图3
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
考向3 m(H2)——m(金属)曲线
第8题图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 B.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 C. 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D. 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例2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绘制了如下关系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 )
A. ①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B. 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C. ③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粉和铁粉 D. ④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
考向1 m(H2)——反应时间
图1
图2
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
1.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与相同浓度的酸反应,曲线拐点出现的越早,金属的活动性越 强。
以金属Al、Mg、Zn、Fe四种金属和酸的反应为例,图1、2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为 Mg>Al>Zn>Fe 。 2. 判断产生氢气的质量: (1)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由 酸 的质量决定。如图1,四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 气的质量 相等 。
2023年中考化学分析专题课件图象专题

图 成 H2 的质量 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
象 由酸的质量决 量:m(H2)=
分 定;金属活动性 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
,生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析 越强,反应所需
时间越短,拐点பைடு நூலகம்成氢气质量越大,曲线越
出现越早
陡,越先将酸消耗完,最终
生成氢气质量相等
等质量的镁、铝、铁、锌
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
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
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
分别向等质量的
与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
镁、铝、铁、锌
数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中逐滴滴入稀硫
金属活动性越强,斜率越大;
酸时,开始时生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在
成氢气的质量由
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和金属
加入酸的质量决
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定,最终金属反
关:m(H2)=
应完全时生成氢
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
;所 气的质量与金属
是( D )
2.(2017广东)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D.发生的反应为 2KNO3
2KNO2+O2↑
3.(2021广东)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