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数学课件一米有多长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六单元【第四课时】《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2)》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六单元【第四课时】《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2)》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第四课时】《1米有多长(“米”的认识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含义。

2.能够感性认识1米的长度,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

3.能够初步了解厘米、分米和千米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含义。

2.让学生能够感性认识1米的长度,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厘米、分米和千米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一张米长卡片。

2.黑板、白板。

3.实物模型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概念了。

现在,我想问大家,1米有多长?请让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自己对于1米长度的感性认识和想象。

2. 讲解(20分钟)让同学们手中的米长卡片,成对进行比较,问一问有没有比1米长的,有没有比1米短的。

介绍比1米短的长度单位——分米;比分米短的长度单位——厘米。

还可以介绍比1米长的长度单位——千米。

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拿实物或图片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每种长度单位的大小,并着重强调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讨论(15分钟)请同学们列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使用到“米”的例子,并说明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好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要把20米的距离转换成分米,应该是多少呢?4. 练习(15分钟)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进行计算和换算。

例如:1.1米=____个分米2.210厘米=____分米+___厘米5. 总结(5分钟)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和掌握的技能,并且列举出可能会使用到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场景。

六、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并且在家中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了导入、讲解、讨论、练习、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运用,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注重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同学们更加容易掌握、理解知识点。

第六单元《测量》整单元优质课件(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量》整单元优质课件(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一拃长约15 厘米
黄瓜长约20 厘米
橡皮长约3 厘米
李老师身高约175 厘米
树高约10 米
“米”的认识(1)
课堂练习
1.找一把1米长的尺子,估一估,1米大约相当于几只铅 笔长?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洗衣 机的 高度
“米”的认识(1)
2.填一填。
(1)铅笔长约17_厘__米__。 (3)旗杆高约8_米___。 (5)毛巾长约60 厘__米__。
提示:注意运算顺序。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4.估一估,下面两个人的身高分别大约是各自的几 个头长。
提示: 可以通过画一画。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4.估一估,下面两个人的身高分别大约是各自的几 个头长。
左边的小学生身高大约 是自己的6个头长。
右边的模特身高大约是 自己的7个头长。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课堂小结
“米”的认识(1)
在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时,一般用米作单位。
“米”的认识(1)
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门高约2 黄瓜长约20 李老师身高约175
一拃长约15
橡皮长约3
填单位时树,高要约依1据0 物体的长 短,还要结合单位前面的数。
“米”的认识(1)
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门高约2 米
要一个紧挨 着一个摆放。
还要记录 好测量的 次数。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课堂练习
1.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得高。 说一说,你摆了 多少个易拉罐?
放的越多,摆的越高。
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
2.淘气和笑笑分别用曲别针测量了两根木条的长。
我量的木条的长度是3 个曲别针的总长。
我量的木条的长度也 是3个曲别针的总长。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解析:《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长度单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米,总结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具体出长度单位〃米〃。

通过动物游乐园场景引出长度单位〃米〃存在的重要性,并通过贴标签,摆小棒,测量,寻宝大作战等操作活动中,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重要和常用,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贴标签,摆小棒,测量,寻宝大作战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以玩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1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来激发学生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欲。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数学小故事〃我身体上漂亮的尺子〃。

师:哇,真没想到,我们身体上还藏着这么有趣的测量单位呢?那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什么长度单位呢?生:厘米。

师: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谁可以来比划一下?老师用尺子比一比,评价每个学生比划的1厘米长度……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纸条,想用它们量一量这个大讲台有多长,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可见厘米用来量较短的物体,如果要量大讲台的长度或者其它更长的距离,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那就是……生:米(板书“米〃)【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1米有多长〃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教案(word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教案(word版)

1米有多长。

(教材第53~55页)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课件、米尺。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师: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境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我看门口1米处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1米有多长”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

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

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

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

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有的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约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1米有多长》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1米有多长》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有的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 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约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用尺子量一量,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 是1米。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画1米长。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 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 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 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 用字母“m”表示。
《 1米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1米有多长》。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1米有多长》板书
1米=100厘米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m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了解和认识长度单位米,能够用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单位概念。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度单位米的概念,能够用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米的概念,能够用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清晰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中。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测量和记录物体的长度。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长度单位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重点知识点。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估。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等于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感受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长度观念,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还很模糊。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等于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等于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感受长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长度单位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米的长度。

3.知识拓展:介绍1米等于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长度换算。

4.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测量教室的长度,体验长度单位的作用。

5.总结: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米 = 10分米1米 = 100厘米1米 = 1000毫米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换算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1米有多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1米有多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3课《1米有多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学习流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游乐园里真好玩儿,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也要到游乐园去玩,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什么情况了。

(PPT出示情境图)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发表看法: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师追问:那么1米是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引入“米”的认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学程第一学程:认识“米”。

学生说一说1厘米有多长。

(用任意一种方式表示1厘米)2.出示1厘米的小棒。

3.100根这样的小棒接起来,才够1米长呢!课件演示:摆小棒。

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m表示。

4.认识米尺。

5.动手做一做,感受1米有多长。

小组活动:①看看1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②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

③用尺子量一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长多少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意识。

并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加深对1米的认识与感知,并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二学程:体验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的大小。

1.出示问题: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门高约2()。

黄瓜长约20()。

李老师身高约175()。

一拃长约20()。

橡皮长约3()。

树高约10()。

2.自主思考,填写上面空格。

3.全班交流,说一说填哪个长度单位,为什么?门高约2(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间、地 点、官 职,人 物的行 为、实 效方面 ,应仔 细查对 原文的 词句, 全面理 解,综 合分析 ,两者 间的差 别正是 把握全 文的关 键所在 。对似 是而非 处,要 有借题 解文的 意识。

8.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 续的的 消沉, 而是在 一片肃 杀的秋 景之中 强调一 种高洁 的人品 。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 的月光 透过松 树的虬 枝翠叶 ,星星 点点地 洒落下 来。清 清的泉 水淙淙 地流泻 于山石 之上, 在月光 辉映之 下,宛 若一条 洁白的 绸布闪 闪发光

2、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 是一群 勤劳淳 朴的山 村姑娘 刚洗完 衣服, 披着月 光笑盈 盈地归 来了, 也许她 们正为 什么开 心的事 儿在竹 林里嬉 戏追逐 着,笑 闹声传 出翠竹 林外。 密密的 荷叶纷 纷倒向 两旁, 莲花摇 动,水 波荡漾 ,原来 是顺流 而下的 渔舟正 轻盈地 穿过荷 花丛, 弄乱 的荷塘 月色, 划破了 大山的 宁静。
数学二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
测量
第3课时 一米有多长
一、导入新课
1米究竟有多长 呢?
二、探究新知
想一想,摆100根有多长?
1厘米
怎样才知道长度是不是1米呢?
1米=100厘米,米可以 用m表示
米尺
起点
一样长 1米=100厘米
从脚到身体什么地方是1米? 手臂伸开到什么地方是1米?
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门高约2 米
一祚长约15 厘米
黄瓜长约20 厘米
橡皮长约3 厘米
李老师身高约175
厘米 树高约10 米
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1 米有多长
三、巩固练习
书本长约26( )厘米 房子宽约5( )米 粉笔长约7( 厘)米
杯子高约9( 厘)米
大树高约8( )米
黑板宽约1( )米
四、课堂小结
➢ 1米=100厘米 ➢ 一个小朋友手伸开大约1米

3、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 ,石上 清泉的 声音, 浣衣村 女的笑 声,渔 舟穿过 荷丛的 动态, 和谐完 美地融 合在一 起,有 声有色 ,有景 有人, 有静有 动,构 成了空 山秋天 恬静幽 美的乡 村生活 图景。

4.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 人过安 静淳朴 生活的 ,以人 和而望 政通。 泉水、 青松、 翠竹、 青莲, 可以说 是诗人 高尚情 操的写 照,也 是为诗 人理想 境界的 环境烘 托。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 己。诗 人曾为 王孙、 来自官 场,而 今隐居 山间; 表达了 诗人寄 情山水 田园, 对隐居 生活怡 然自得 的满足 心情, 也是他 高洁品 质的写 照。

6.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 庭中度 过的。 家庭不 仅为人 的生存 发展提 供基本 物质保 障,而 且也为 人的精 神生活 提供重 要环境 。人生 的幸福 很大程 度上可 归结为 家庭的 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