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4]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小学文言文《守株待兔》翻译和考点

小学文言文《守株待兔》翻译和考点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先秦〕
正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注释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赏析
《守株待兔》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是先秦韩非的《韩非子·五蠹》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农夫偶然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从此放弃了农耕,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出现。

古诗文可以参考《守株待兔》的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然而,兔子是不会再跑树桩子边来撞死了。

结果,他什么兔子也没有得到,却被宋国人耻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指望意外获得成功是不明智的。

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实现目标。

《守株待兔》的意思

《守株待兔》的意思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成语故事:
韩非子《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意思是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人要主动努力,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

战国时期,有位农民每天都在地里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耕种。

突然,有一只受了惊吓的兔子一头撞死在田边的树桩上。

农夫开心的捡起兔子,晚上回到家,美美地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兔子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全解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全解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全解及同步练习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

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知识卡片一词多义“释”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消除、解脱;②解释;③释放,放下;④舍弃,抛弃。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兔走触株()(2)因释其耒而守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这个故事中的宋国人被大家嘲笑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不知道投机取巧。

B.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C.他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D.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

4.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的人。

古文今译从前宋国有个耕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于是,那个农民就放下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兔子不可以再一次得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

《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

《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
《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守株待兔》原文:
韩非〔先秦〕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身:自己。

12、为:被,表被动。

作者简介: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
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守株待兔》原文、译文及注释

《守株待兔》原文、译文及注释

《守株待兔》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守株待兔
先秦-韩非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对照翻译:
宋人有耕者。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

田中有株。

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注释:
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欲〕想用。

守株待兔诗意全解

守株待兔诗意全解

守株待兔诗意全解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字词注释: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全文翻译: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诗意解析:
这则寓言故事仅39 个字,却寓意深刻。

故事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原本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极其偶然的事件,但农夫却异想天开,幻想这种巧事能经常发生,从此不再劳作,一心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再次撞上来。

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导致他的田园荒芜,还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它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