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高频考点
初中语文中的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中的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是指人们在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时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传统文化、文学流派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这些文学常识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在语文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针对初中语文中的文学常识知识点进行归纳。
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骈文和诗歌。
骈文包括了散文、绝命诗、律诗、赋等,而诗歌则包括了古体诗和近体诗。
2. 古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古代文学中有很多重要的代表人物,例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对于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古代文学作品追求意境的表达,注重辞章之美和意象的运用。
同时,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儿女情长、山水田园等题材。
现代文学常识知识点:1. 现代文学的起源:现代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具有一系列现代性特征,包括个人主义、意识流写作、主观性表达等。
2.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代文学中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作家,例如鲁迅、韩愈、郁达夫等,他们的作品展现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问题。
3. 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流派繁多,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1.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典故: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典故,例如“五十步笑百步”、“爱屋及乌”等,这些典故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引用和借鉴。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中国古代的诗词集大成者是唐代,许多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江花月夜》等都是人们熟知和喜爱的。
文学流派常识知识点:1. 红学: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主要包括对小说的研究和解读,对作者的探讨以及对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分析。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文学常识汇总一、中国文学㈠先秦1.孔子名丘;字仲尼..论语十则孔子是我国历史和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着作..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曹刿论战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1.列子;战国前期郑人;名寇;又名御寇..列子相传是列子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内容驳杂;其中保存了一些先秦优秀的寓言和神话传说..2.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3.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4.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古代着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道家思想的重要着作..5.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着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6.韩非 -公元前233;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战国时代着名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为法家重要着作..7.吕不韦 -前235;战国时秦相..吕氏春秋相传是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8.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积极浪漫主义创始人..着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二十五篇 ..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㈡两汉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着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按照国别编订整理了战国策3.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4.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陌上桑4.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㈢魏晋南北朝1.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2.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出师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代表作: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3.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谢灵运: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着有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水经注范晔南朝宋史学家后汉书;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刘义庆南朝小说家..着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吴均陶弘景㈣唐代1.王勃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杨炯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回乡偶书陈子昂字伯玉登幽州台歌王之涣字季陵..凉州词孟浩然、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王维字摩诘他的诗句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有“诗仙”之称..艺术上具有浪漫主义风格..4.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诗圣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岑参边塞诗人: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6.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马说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人;柳河东唐代文学家..着有柳河东集..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7.刘禹锡字梦得;被时人称为“诗豪”陋室铭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歌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和种形式短小、文字简洁的独立的文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着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着有白氏长庆集..王湾李贺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着有樊川文集..代表作阿房宫赋泊秦淮等..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唐代诗人..夜雨寄北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李煜937-978;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以清丽精炼的语言;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影响极大..着有南唐二主词包括其父李璟的词..㈤宋代1.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岳阳楼记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主要作品有..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作品醉翁亭记3.周敦颐爱莲说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事;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近..4.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孙权劝学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明月几时有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周敦颐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两宋之交女词人;宋代婉约派中成就最高者..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朱熹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豪放派词人苏辛南宋“一代词宗”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6、豪放派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豪放派词作题材广泛;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豪迈奔放..7、婉约派宋词一大流派..代表作家有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作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情思曲折;含蓄蕴藉;语言婉转绮丽..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七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元代着名戏曲家和散曲作家..代表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八明代1.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2.罗贯中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3.吴承恩:西游记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宋濂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公安三袁”之一满井游记张岱㈧清代1.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狼山市聊斋志异是我的历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2.吴敬梓范进中举儒林外史是古典长篇讽刺小说..讽刺艺术最高成就..3.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着、高鹗续..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龚自珍清代、文学家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拘一格降人才九现代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孔乙己、故乡、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白话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2.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代表作有历史剧屈原等..3.朱自清字佩弦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 背影春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5.冰心原名谢婉莹;着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6.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7.艾青原名蒋海澄我爱这土地 8.孙犁课文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有“诗体小说”之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土,自称“诗魔”。
C.《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激流三部”。
D.《堂吉诃德》是中世纪葡萄牙著名作家、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给马生所写的赠别诗前的序言。
B.古代把水的南面叫作“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
C.《风筝》和《故乡》都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D.《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性戏剧作品。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作者是张养浩。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C.《三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水游记散文。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生死场》。
C.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6.(2019黄冈卷)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必考大全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必考大全
一、古代文化常识:
2.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哪些?
3.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4.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书是什么?
5.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哪部书?
6.古代的《神仙传》是列传文学体裁,它写了哪些人物的传记?
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二、中国古代名著常识:
三、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常识:
1.我国最早的一种风琴是什么?
2.乐器中最早被记录下来的是什么?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4.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经典是什么?
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1.传说中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是发生在哪里?
2.古代的一部《论语》是谁编写的?
3.我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是什么?
4.我国古代的一本军事经典是什么?
5.我国古代一部关于音乐的文学著作是什么?
6.我国古代一部以神话为内容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五、世界文化常识:
1.恐龙的化石最早是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2.人类最早出现的地区是哪里?
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叫什么?
4.罗马帝国的创建者是谁?
5.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兄弟有哪些?
六、民俗文化常识:
1.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2.清明节是哪一天?
3.端午节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4.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5.春节是在农历的哪一天?。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梳理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梳理语文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常识。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化常识,旨在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下面是对初中语文中常考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
1.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常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1)孔子及《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涉及仁、义、诚、孝和礼、乐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古代神话传说:古代神话传说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源泉。
常见的古代神话传说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学生需要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2.世界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是指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了解。
常考的世界文化常识有:(1)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对于理解西方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需要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古希腊哲学家等,如《奥德赛》、《安提戈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2)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对于世界戏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
(3)古典音乐家及其作品: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了解一些古典音乐家及其作品对于拓宽视野和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古典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3.文学作品常识以上是初中语文中考常考的文化常识的梳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学作品,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中考传统文化知识梳理

中考传统文化知识梳理中考是中国学生所参加的一种全国性考试,它是一个多学科的考试,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在语文科目中,传统文化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对于学生来说很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以下将梳理一些中考传统文化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1.《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文化的代表作,是一部独特的骚体诗集。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离骚》。
3.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唐诗包括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4.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个高峰,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江城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二、古代科技与发明1.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3.指南针是用来辨别方向的工具,最早是由中国古代发明的,用于海上航行。
4.火药最早是由中国古代发明的,最初用于医疗和制作烟花等用途。
5.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它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传播。
三、古代艺术与建筑1.中国古代的绘画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不同类型,最有名的画家有王维、张择端、吴道子等。
2.中国古代的建筑以宫殿、庙宇和园林为代表。
有名的建筑包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
3.中国的京剧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古代哲学与思想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2.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自然和道的思想。
3.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主张公平和人道主义。
4.法家思想注重法律和制度的作用,提出了“法治”的思想。
五、传统节日与习俗1.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2.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会去祭拜先祖,并扫墓。
3.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会吃月饼,赏月,与家人团聚。
中考语文必考国学常识

中考语文常考国学常识以下是一些中考语文常考国学常识的知识点:1.古代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3)古代文学中的常见题材和表现手法(4)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和思想2.古代文化常识:(1)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礼仪、服饰、建筑、音乐等(2)古代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习俗(3)古代文化中的常见符号和象征(4)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3.古代哲学常识:(1)古代哲学的概念和分类(2)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思想(3)古代哲学中的常见命题和思考方式(4)古代哲学中的重要人物和著作4.古代艺术常识:(1)古代艺术的各个方面,如书法、绘画、雕刻等(2)古代艺术的风格和流派(3)古代艺术中的常见题材和表现手法(4)古代艺术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5.古代历史常识:(1)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3)古代历史中的常见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4)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6.古代语言常识:(1)古代汉语的构成和特点(2)古代汉语中的常见词汇和用语(3)古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4)古代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7.经典名著解读:(1)对经典名著的深入解读,包括主旨、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
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文化内涵;《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社会意义等。
(2)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能够理解文言文的文章结构和主旨,同时能够正确判断文言文的字词含义和用法。
(3)古诗词鉴赏:考生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风格、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能够鉴赏古诗词中的名句和名篇,同时能够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4)历史人物评价: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包括政治家、文化名人等,能够对他们的历史地位、贡献和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名人传》的作者是__罗曼·罗兰__,他是二十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__法__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__约翰·克利斯朵夫__》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9.《老人与海》的作者是__美__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__海明威__。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__圣地亚哥__的老渔夫。
10.《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作者是__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__,__奥地利__(国籍)作家,有“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之称。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昆虫记》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
B.《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均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D.“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严”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A项中法布尔是法国人;B项中《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C项中《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来源:学科网]1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来源:学|科|网Z|X|X|K]A.《马说》《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长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C.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是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是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解析】A项“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B项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巨匠”;D项对联中出现的《野草》是散文诗集。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
B.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有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C.《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伊索所写。
D.《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全书共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热风》等。
【解析】D项《热风》是杂文集。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是《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B.海伦·凯勒是英国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五柳先生传》是西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品。
【解析】A项《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B项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D项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1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人,《蚯蚓和狐狸》嘲讽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B.成语“豁然开朗”“扑朔迷离”“心旷神怡”分别出自《桃花源记》《木兰诗》《岳阳楼记》。
C.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指书信。
D.高尔基的《童年》讲述了小茨冈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解析】D项《童年》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小茨冈是阿廖沙的伙伴。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B.法布尔,著名昆虫学家,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
《蝉》这篇科学小品即出自他的《昆虫记》。
C.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北冥有鱼》出自道家著作《庄子》。
D.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说”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比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解析】D项“表”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
17.(2018·嘉兴秀洲区模拟)下列活动与清明节无关的一项是( D )A.扫墓B.荡秋千C.插柳D.踩高跷【解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与清明节有关的主要活动有:扫墓、荡秋千、插柳、放风筝、踏青、植树、蹴鞠等。
D项踩高跷一般出现在庙会上。
18.(2018·台州模拟)“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
二十四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及其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的生活。
请按要求写出括号内的节气。
清明——谷雨——(__立夏__)——(__小满__)——芒种——夏至【解析】解答此题,先要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19.(2018·温州瓯海区模拟改编)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A.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叫垂询、垂问,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叫垂念。
B.小语的生肖属狗,小文比小语小一岁,小文的生肖应该属鸡。
C.六艺的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D.“仲”有“在当中的”的意思,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
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
【解析】我国十二生肖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B项中小文比小语小一岁,狗后面的一个生肖是猪,所以小文的生肖应该是猪。
20.(2018·嘉兴南湖区模拟)下面是关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的对联,请挑出两对相关的上下联,抄在答题线上。
我选春节。
上联:__岸柳垂春翻云绿__下联:__庭梅落雨化土香__我选元宵节。
上联:__近景远景良宵美景__下联:__灯花礼花火树银花__我选中秋节。
上联:__满地花阴风弄影__下联:__一亭山色月窥人__【解析】对联的一般规则:①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②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③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然后根据“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上下联即可。
21.(2018·金华婺城区模拟)下面四幅吉祥图案中不属于民间通过谐音而产生的一幅是( C )A BC D【解析】A项“鹿”谐音为“禄”;B项狗叫声“汪”谐音为“旺”;C项中鹤常指代长寿、和睦,没有谐音;D项“鱼”谐音为“余”。
22.(2018·衢州五校联谊模拟)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阴,以山北水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北,江阴在长江之北。
B.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C.“迁”指官职调动,一般指升职;有时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的官员。
D.“弱冠之礼”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解析】A项错误,古人将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因此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23.(2017·祁阳模拟)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古人记录时间有特定的法则。
以一个月来说,每月的第一天称之为“朔”,最后一天称之为“晦”。
B.“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和状元。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D.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若你要写一篇有关端午节的简介,可选用的词条有艾叶、粽子、龙舟、菊花等。
【解析】D项中的“菊花”与重阳节有关,重阳节一般有赏菊及饮菊花酒等习俗。
[来源:学科网]24.(2017·祁阳模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
B.“分野”是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
C.《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纪昀、陆锡熊等四千余人编,清代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
D.杜甫号称“诗圣”;孔子号称“文圣”;张仲景号称“医圣”;关羽号称“武圣”。
【解析】C项中以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
25.(2017·武城模拟)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B.“丝竹”“芳草”“风骚”“婵娟”在古诗文中分别和“音乐”“离愁”“文学才华”“月亮或嫦娥”有关。
C.在古诗文中,同一事物往往有若干名称,例如:“信”被称为“鸿雁”“尺牍”“尺素”“函”“札”等。
D.“乡试”是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一种形式,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考试,《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在乡试中考中的举人,“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解析】D项中“乡试”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