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拉肚子怎么办

合集下载

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的机理及临床应用

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的机理及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 : 1 3 0浙江省仙居县 中医 要】 肠鸣腹痛 , 便泄泻 , 必腹痛属痛泻之症 , 摘 大 泻 系有 土 虚 木 乘 , 脾 不 和 , 受 肝 制 , 化 失 常所 致 , 宜 补 肝 脾 运 治
脾 柔肝 。 湿 止 泻 , 选 痛 泻 要 方 。 其 方 在 临床 中治 疗 溃 疡性 结 肠 炎 及 减 慢肠 蠕 动都 有 显 著 效 果 。 祛 宜
便 变干 , 有止 泻作 用 。另外 本方 对痢 疾杆菌 、 故 大肠
杆 菌及 金 黄色葡 萄球 菌等 有抑 制作 用 .故又可通 过 抗 菌 消炎达 到止 泻之 功 。
( 稿 日期 :0 0 0 — 2 收 2 1- 6 0 )
升则 泄泻 , 气不通 则腹 痛 , 脾 而成 为痛泄 之症 。
医学 杂 志 2 l 0 0年 9月 第 8卷 第 5期 C ieeJu n l f u a Me iie e tm e 0 0V 1 , o hn s or a, rl dc m e b r 1 o. N . oR n S 2 8 5

临床 中 医 ・
痛 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 的机理及 临床应用
与 白术 相配 , 土 中泻 木 , 臣药 ; 于 为 陈皮辛苦 而温 , 理 气燥湿 , 醒脾 和 胃为佐 药 ; 伍少 量 防 风 , 配 具升 散 之
性 , 术、 与 芍相 伍 , 能 散肝 郁 , 能舒 脾 气 , 辛 香 且有 胜
湿 以助止 泻之 功 , 又为脾 经 引经 之药 , 兼俱佐使 之 故
的升降是 全身气 机 的组 成部 分 。 肝 的疏泄 功能正 常 , 身气 机则 疏通 畅达 , 助 全 有
于脾升 胃降和二 者之 间 的协 调 。可见 肝 的疏泄 功能 是脾 胃气机 疏通 畅达 , 脾升 胃降 的一个 重要 条件 。 土得木 而达 , 肝疏 泄功 能异 常影 响脾 , 若 脾气 不

中医调理疏肝解郁缓解肝郁腹痛

中医调理疏肝解郁缓解肝郁腹痛

中医调理疏肝解郁缓解肝郁腹痛肝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它是指肝气郁结,造成身体不适的状态。

肝郁常常会导致腹痛等症状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困扰。

为了缓解肝郁带来的腹痛问题,中医调理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一、饮食调理饮食对于缓解肝郁腹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认为,肝喜怒,郁怒则伤肝,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和情绪激动。

适量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杂粮粥、蔬菜水果等,可以保持肠道通畅,减轻腹痛的发作。

另外,一些具有舒肝解郁作用的食材也可以适量食用,例如黄连、青皮等,它们可以帮助舒缓肝气郁结,缓解腹痛症状。

二、运动调理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缓解肝郁腹痛。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引发腹痛等不适症状。

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情绪紧张和压力,通过调节气血循环,舒缓肝气郁结的问题。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等,这些轻柔的运动可以放松身心,缓解腹痛带来的不适感。

三、药物调理中医药物也可以用于调理疏肝解郁,缓解肝郁腹痛。

根据个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具有舒肝散郁、痛湿化瘀作用的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香附疏肝丸等。

这些中药可通过调节肝脏功能,缓解肝郁的症状,减轻腹痛的程度。

此外,按摩疗法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调理方式,例如经络按摩、穴位按摩等,可通过刺激经络、调理气血,进而缓解腹痛问题。

四、情绪调节中医强调情志与肝气的关系,因此调节情绪对于缓解肝郁腹痛非常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排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常见的方法包括听音乐、读书、旅行等,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等。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和支持,也是情绪调节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疏肝解郁可以有效缓解肝郁腹痛问题。

在饮食调理方面,合理摄取容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食用一些舒肝解郁的食材;运动调理方面,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情绪紧张和压力;药物调理方面,中药可以缓解肝郁症状,减轻腹痛程度;情绪调节方面,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采取适当的方式排遣压力。

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6-30T14:20:58.1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作者:孙红娜[导读] 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是临床的一种特殊性病症,给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性影响。

孙红娜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科[摘要]目的:分析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随机抽选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疗法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疗法,3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疗法,评定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病症缓解率、症候积分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

结论:临床给予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肝郁脾虚;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是临床的一种特殊性病症,给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严重性影响。

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该病症病发率持续上涨。

目前,临床大多借助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虽可改善病症,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故而,需探究有效、合理的疗法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1]。

下面,将我院收治患者的资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9月随机抽选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疗法组:30例对照组中,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3例、17例,年龄段18-67岁,平均(45.2±1.6)岁;疾病史2-20天,平均(10.2±0.8)天;30例研究组中,女性、男性患者分别12例、18例,年龄段19-68岁,平均(45.3±1.7)岁;疾病史3-20天,平均(10.3±0.9)天。

2组患者的疾病史、男女例数等资料统计无区别,P>0.05。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

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

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

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

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

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

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

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

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葛来安主任医师运用中药联合蒸脐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 综合征(腹泻型)验案举隅

葛来安主任医师运用中药联合蒸脐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 综合征(腹泻型)验案举隅

葛来安主任医师运用中药联合蒸脐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验案举隅葛来安主任医师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患者的治疗过程,通过蒸脐疗法和中药联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验案。

患者王女士,女性,32岁,因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就诊于我院。

王女士反复出现腹泻症状已有3年,每次发作时腹泻次数多,有时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便,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

王女士情绪较为焦虑,易怒,食欲不振,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

葛来安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和望闻问切等综合情况,初步判断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他认为肝郁脾虚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病因,需及时调理肝脾,舒肝调情,才能有效治疗该疾病。

针对王女士的病情,葛来安主任医师制定了中药联合蒸脐疗法的治疗方案。

中药方主要包括柴胡、白芍、茯苓、甘草等药物,以调理肝脾,疏肝和胃,缓解腹泻的症状。

蒸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通过蒸蒸发艾灸的方式刺激脐部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理脏腑的目的。

治疗开始后,王女士按时服用中药,并定期到医院接受蒸脐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女士的症状逐渐好转,腹泻次数减少,粪便恢复正常。

她的情绪焦虑减轻,食欲也有所改善。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王女士几乎没有腹泻的发作了,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葛来安主任医师指出,中药联合蒸脐疗法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中药可以调理脾胃,平肝和胃,缓解腹泻的症状;蒸脐疗法可以刺激脐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调理脾胃的功能。

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此次治疗,葛来安主任医师再次验证了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

他表示,中医药在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肠道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痛泻要方治疗肝脾不调的泄泻

痛泻要方治疗肝脾不调的泄泻

痛泻要方治疗肝脾不调的泄泻#健康明星计划# #健康科普排位赛#痛泻要方是治疗泄泻的经典名方,全方仅由四味药组成,方小而精炼,主治肝脾不调引起的泄泻。

肝脾不调为什么会引起泄泻,这种泄泻有什么特点呢?这里说的肝脾不调主要是脾虚肝旺。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水谷不化,小肠无以分清秘浊,容易发生泄泻。

肝主疏泄,一旦脾土虚,则更容易发生肝木郁而克脾土,风动生疏泄,疏泄太过,加重泄泻。

所谓“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这种泄泻的特点是泻必腹痛,所以又被称为“脾虚肝旺之痛泄”。

痛泻要方就是针对这种泄泻所设立的方,全方共四味药,白术燥湿健脾,白芍柔肝缓急,陈皮和防风条畅肝脾气机,共奏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效,使脾健肝柔,痛泄自止。

要会用痛泻要方,要抓住两个重点,“痛泄”和“肝旺”。

“痛泄”就是泻必腹痛,一般多见泄泻之前腹部胀痛,肚子咕噜噜叫,要马上跑厕所,泻下急迫,甚至是气屎俱下,但泻后痛减,一日发作数次甚至是十数次。

“肝旺”说的是肝气郁迫,即伴有明显肝气郁结的其他症状。

肝主疏泄也包括舒畅情志,情志不舒是肝气郁结常见的病因和表现。

痛泄病人发病诱因很多都与精神情绪变化有关,比如多愁善感,抑郁急躁,情绪波动大都是诱发本病的常见因素。

肝除了主疏泄,还主谋虑,所以肝也被称为将军之官。

平日思虑太过,不仅忧思伤脾,谋虑太过也容易引起肝郁,也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此外,肝气郁结常见胸闷,胁肋胀,女性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等症状,而肝郁日久,还可能出现口干口苦,烦躁,容易上火等郁而化火的表现。

总之,如果泄泻病人满足“痛泄”的特点,同时还伴有肝旺的表现,就可以用痛泻要方了。

如果病程久远,久泻的病人可以加炒升麻助升阳止泻,如果肝郁化火,有明显上热症状,舌苔黄腻,可以加黄连少量助清热燥湿。

肝郁脾虚的症状之一:泄泻

肝郁脾虚的症状之一:泄泻

肝郁脾虚的症状之一:泄泻
泄泻(肝郁脾虚证)中医泄泻(肝郁脾虚证)属于西医学肠易激综合征的范畴,其症候群主要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异常等,其中,腹痛和腹部不适是最重要的临床症状,可通过排便得到改善。

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指由于精神紧张,忧郁恼怒,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或思虑伤脾,土虚木乘,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

《景岳全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凡遇怒气便作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

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使脾气本强,即有肝邪,未必能入,今即易伤,则脾气非强可知矣” 。

关于本病的治疗,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指出,久患泄泻,“阳明脾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 ,故以甘养胃,以酸制肝,由此创立了“泄木安土” 的治法。

《医方考》曰:“泄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泄” ,指出了本病的特点是“泻必腹痛” ,故其治宜柔肝健脾,祛湿止泻,以痛泻要方为代表方。

《医方集解· 和解之剂》对痛泻要方的解析为:“此足太阴、厥阴药也。

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泄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疏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

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 。

肝郁脾虚型久泻治疗经验浅谈

肝郁脾虚型久泻治疗经验浅谈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经 验
交 流
1 4 8・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Ex p e ie r n c e C o mmu n i c a t e
化湿止泻为主 ,佐以理气调 中,温补脾肾 ,涩肠止泻 ,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随证 加减 , 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值得推 广。
【 关键词】 久泻 ;肝郁脾虚 ;痛泻要方 ;临床经验 ;党中勤 【 中图分类号】R 2 5 6 . 3 4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8 5 1 7 l 2 0 1 4 )1 5— 0 1 4 8 — 0 2
腻 ,则配藿香正气散 ,以散寒燥湿 止呕 ;若 病人肝 旺明显 ,
证见腹痛 明显 ,腹痛 即泻 ,泻后 痛减 ,性情 急躁 易怒 ,脉
阴阳应象 大论 》 日:“ 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 ,则
生 (月真 )胀 。 ” 指脾 气 虚弱 ,纳 运 乏力 ,饮 食难 化 ,清
弦 ,则配 四逆散 ,重用 白芍 ,以疏 肝柔 肝 ;若 以肝郁 气滞 为 主 ,症见脐周 痛甚 ,肠 鸣 明显 ,则加 用乌 药 、徐 长卿 以
肝 郁 脾 虚 型 久 泻 治 疗 经 验 浅 谈
李昆仑 党中勤
郑州 4 5 0 0 0 8 河南 中医学 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 胃病科 ,河南
【 摘
要】 久泻的病因不外脾失健运 ,肝失 疏泄 ,小肠 泌别清浊 、大肠 运化失 司和肾阳不 足;肝 郁脾虚 型久 泻治疗 上以疏 肝健脾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气郁结拉肚子怎么办
肝气郁结就是精神抑郁,情绪不稳定,胸闷气短的,还经常痛无定处,没有食欲,,而且还会造成拉肚子。

肝气郁结拉肚子的拉肚子跟平时的拉肚子不一样,不是着凉,或者消化不良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情绪的不稳定导致的,它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得了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可以去做肠镜检查,排除一下炎症性肠病的可能,若是没有什么异常,注意平时饮食规律,不吃冷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无需吃药。

二肝气郁结腹泻一般腹泻腹痛多和情绪变化等有关,常随着心情的好坏而变化,所以平时不断遇到什么事都要冷静对待,时刻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胁肋胀满疼痛较甚者,可加郁金、青皮、佛手疏肝理气。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而见嗳气频作,脘闷不舒者,
可加旋覆花、代赭石、苏梗、法半夏和胃降逆。

兼有食滞腹胀者,可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消食化滞。

四肝气乘脾而见腹胀、腹痛、腹泻者,可加苍术、茯苓、乌药、白豆蔻健脾除湿,温经止痛。

兼有血瘀而见胸胁刺痛,舌质有瘀点、瘀斑,可加当归、丹参、郁金、红花活血化瘀。

五肝气郁结一般病程较长,用药不宜峻猛。

在实证的治疗中,应注意理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败胃,祛痰而不伤正;在虚证的治疗中,应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肝肾而
不过腻。

当出现拉肚子的时候不要简单的以为只是着凉或者肠炎,肝气郁结也会引起拉肚子的,这是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下系统的检查,看到底属于什么拉肚子,什么样的病症就用什么药,而且肝气郁结辣子的病程比较长,用药一定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