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与因数、质数与合数训练题.doc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与因数、质数与合数训练题.doc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与因数、质数与合数训练题.doc

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与合数、因数与倍数训练题

一、填空姓名:

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

数的最小数是( )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数是( ) 2、一个数,既是12 的倍数,又是12 的因数,这个数是()将它分解质因数是() 。

3、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和(

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5、两个质数和为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是()和

()。

6、67 至少要加上()就是3的倍数。

7、a、b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a和 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8、如果 a=b+1,a b都是大于 0的自然数,那么 a 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9 、一个数千位是最小的奇数,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十位是最小

的质数,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数写(),它既是()又是()的倍数.

10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 ,这个数是(),它的所有因数有(),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1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2、一个两位数同时能被2、 5、 3整除,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13、1、如图(1)指针从“ 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60°后指向

(2)指针从“ 1”绕点 O逆时针旋转90°后指向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互质的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质数。( )

2.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3.质因数必须是质数,不能是合数。( )

4.把 28 分解质因数是: 28=4×7。( ) 5.自然数中,除去合数就是质数。( )

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7.有公因数 1 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8.18 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等。( ) 9.能同时被 2 和 3 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 10.两个数能整除,也可以说这两个数能除尽。( )

11. 12 的因数只有2、 3、4、6、 12。( ) 12. 1 是质数而不是偶数。( )

1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4.质数有两个因数,合数有三个因数。()

三、选择填空

1.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①1②小数③大数

2.1.5 能()

① 整除 3 ② 被3 整除③ 被3 除尽

3.大于 2 的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①质数②偶数③合数

4.任意两个自然数的积是()

①质数②合数③质数或合数

5.甲数的质因数里有 2 个 2,乙数的质因数里有 3 个 2,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里应该有() 。

① 2 个2 ②3 个2 ③ 5 个2

6.a 和b 是互质数, 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

公倍数是( ) 。

① a ② b ③1 ④ab

7. 1 、3、9 都是9 的()

质因数质数约数

8.20 的质因数有 ( ) 个.

12 3

三、操作题

(1)画出三角形 AOB 绕 O点顺时针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 图一 )

(2)绕 O点顺时针旋转 90 度。 ( 图二)

(3)绕 O 点逆时针旋转 90 度。(图三)

四、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 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 2.12× 2.7+7.18×2.7(2) 1.25×0.25× 3.2

(3) 24×10.2(4) 5.7 × 99+5.7

2、解方程。

(1) 5x+16.2 = 53.8(2)2x- 5×3.4 =10.6

3、下图是长方体的展开图,量出有关数据,求出这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和体积。

五、解决问题

1、新图书馆开馆了,小红每隔 3 天去图书馆一次,小灵每隔 4 天去一次,请问小红和小灵某天在图书馆相遇后,经过多少天她们有可能会在图书馆再次相遇?

2、五( 1)班有 48 人,把他们分成每组人数相等并且每组不小

于 6 人的学习小组,有几种分法?

3、一个数是 42 的因数,同时又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4、N是质数,并且N+4、 N+6、N+10都是质数,求 N最小是多少?

5、用 216 元去买一种拖鞋,正好将钱用完,如果每双拖鞋便宜

1 元,则可多买 3 双,钱也正好用完,求一共买了多少双拖鞋?

6、把长、宽、高分别是 150 厘米, 72 厘米, 48 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同样大小的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木块,木料不能有剩余,可以锯成多少块正方体木料?

7、一种电子钟,每到正点和半点都响一次铃,每过9 分钟亮一次灯,如果中午12 点时,它既响了铃,又亮了灯,那么下一次

既响铃又亮灯要到什么时间?

8、某校五年级学生去水上乐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租水上游

船时,每船坐 5 人,还多出 5 人,每船坐 7 人,则空了 5 个座位,一共租了多少条船?这批学生有多少人?

(完整)五年级下学期质数和合数练习题

质数和合数练习题一 一)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5、在15、3 6、45、60、135、96、120、180、570、588这十 个数中: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有(),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 6、下面是一道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A÷B=C……R 若B是最小的合数,C是最小的质数,则A最大是 ( ),最小是( ) 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7,这三个连续的奇数分别是()、()、() 2. 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 3. 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 4. 判断(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3)7的倍数都是合数。()(4)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171。()(5)只有两个约数的数,一定是质数。()(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7)2是偶数也是合数。()(8)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9)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10)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7() 6. 分解质因数。 65 、56、94、76、25、135、105、87、93、 7. 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多少? 8. 一个两位质数,交换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这个数是()。 9. 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因数与倍数的练习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 2、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3、是2的倍数的数叫()。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4、凡是个位上是()或()的数,都是5的倍数。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5、凡是个位上()的数,都是2的倍数。 6、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也是()的倍数。 7、如果要让□729成为3的倍数,那么□里可以填()。 8、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9、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10、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11、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7,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所有因数有()个;a-b的差的所有因数有()个;a×b的积的所有因数有()个。 12、比6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 )的因数,又是( )的倍数。 13、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 14、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15、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就是5的倍数。 1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这三个偶数是( )、()、( )。 17、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我是()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作为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起步课,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先寻找1~20各数的因数,然后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设想: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不能“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展学习能力。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上。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和重组,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遇到挑战,引导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经历概念的模糊——清晰——不断完善——应用的过程。并不断在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学习乐趣,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求让学生在学习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对自身终生发展起长久作用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为“再创造”作好铺垫。

(完整)五年级质数和合数练习题

质数和合数 一、填空。 ⒈在0、1、2、9、15、32、147、60、216中,自然数有,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是3的倍数的数有。 ⒉ 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 ⒊能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⒋ 18的因数有,其中质数有,合数有。 ⒌ 50以内11的倍数有。 ⒍一个自然数被3、4、5除都余2,这个数最小是。 ⒎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⒏ 40以内最大质数与最小合数的乘积是。 ⒐从1、0、8、5四个数字中选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有因数5的最小三位数是。 ⒑一个三位数,能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10以内最大奇数,这个数是。 ⒒用10以下的不同质数,组成一个是3、5倍数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⒓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两个数的积是15,这两个数是和。 ⒔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15,两个数的积是26,这两个数是和。 ⒕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数是。 ⒖个位上是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⒗□47□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小是 ⒘两个质数的和是22,积是85,这两个质数是和。 ⒙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⒚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二、判断。 ⒈任何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⒉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⒊能被2和5整除的数,一定能被10整除。 ⒋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⒌一个质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质数。 ⒍质数的倍数都是合数。 ⒎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⒏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⒐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⒑质因数必须是质数,不能是合数。 三、选择。 ⒈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 A.奇数 B.质数 C.质因数 D.合数 ⒉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 1 B. 2 C. 3 D.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质数和合数练习题

质数和合数练习题. 一、填空。 (1)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有()。 (2)能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有()。 (3)18的因数有(),其中质数有(),合数有()。 (4)50以内11的倍数有()。 (5)一个自然数被3、4、5除都余2,这个数最小是()。 (6)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这三个偶数分别是()、()、()。(7)50以内最大质数与最小合数的乘积是()。 (8)从1、0、8、5四个数字中选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有因数5的最小三位数是()。(9)一个三位数,能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10以内最大奇数,这个数是()。 (10)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和()。 (11)用10以下的不同质数,组成一个是3、5倍数最大的三位数是()。(12)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这两个数是()和()。(13)有两个数都是质数,两个数的积是26,这两个数是:()和()。(14)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的数是( )。 (15)个位上是()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16)□47□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小是(),这个四位数最大是()。 (17)两个质数的和是22,积是85,这两个质数是()和()。(18)24的因数中,质数有(),合数有()。 (19)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的最小

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它同时是质数()和()的倍数。(20)如果两个不同的质数相加还得到质数,其中一个质数必定()。(2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二、判断对错: (1)任何一个自然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2)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3)能被2和5整除的数,一定能被10整除。() (6)质数的倍数都是合数。() (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5)一个质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质数() (7)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8)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9)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10)质因数必须是质数,不能是合数。 ( ) 三、选择题.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 A. 奇数 B. 质数 C. 质因数 D、合数 (2)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 1 B. 2 C. 3 D 、4 (3)1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A. 18 B. 17 C. 26 D、19 (4)在100以内,能同时3和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A、 95 B 85 C、 75 D、99 (5)从323中至少减去()才能是3的倍数。 A、减去3 B、减去2 C、减去1 D、减去23 (6)20的质因数有()个。 A、 1 B、2 C、3 D、4

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陈袁滩中心小学郝学兵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的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白板的展现和思维导图功能,经历探索发现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质数. 2、利用教学助手的共享资源,寻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探索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熟练记住50以内的质数 教具准备:希沃白板辅助功能,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方法指导: 1、利用教学助手共享资源合理组合教学资源,使得《合数和质数》设计最优化,课前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运用最常见的学位号,学生喜闻乐见,很容易就进入了课堂。 2、利用教学助手的同步课堂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不同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并利用西沃授课助手,将学生学习交流的结果呈现在白板之上,让学生交流讨论,获得知识。 3、利用教学助手的在线监测和课后作业的辅助功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并能够检测到自己的掌握知识的情况。 4、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激励机制,让评价在课堂之中无处不在,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的学号,你能否将你学号的数字的因数找出来?(利用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将学生说出学号因数展现白板上便于学生观察。) 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并说出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让学生很轻松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利用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学习新知: 1、用思维导图呈现出1--10的因数的个数。 观察这些因数的个数,有几个数都是只有2个因数,把它们找出来。(随学生回答圈出来。)这些因数有什么特点?(1和它本身) 指出:像2、3、5、7这几个数,它们的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板书:质数(读一读)或质数(板书:质数) 剩下的数中,4、6、8、9的因数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怎样的数叫质数?怎样的数叫合数?(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质”有少的意思,少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合”我们常说“合家欢”,一般至少有3个:父母和孩子,类似的,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用希沃授课助手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投影到白板上,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总结) 想一想: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为什么? 指出:在自然数中,1是最孤单的,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利用希沃擦出功能,让学生很容易对知识有了建构) 2、按因数的个数用集合的方式,将非零自然数分成几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

3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24例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记住100以内的质数,掌握正确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质数、合数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 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写岀下面各数的所有因数。 1的因数2的因数3的因数4的因数5的因数6的因数7的因数8的因数9的因数10的因数11的因数12的因数13的因数14的因数15的因数16的因数17的因数18的因数

2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纸上写,集体订正。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 ?引导学生归纳。 (1 )按这些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也就是说这些数的因数都有几个?从少到多找一找。 (2 )分组讨论后汇报。 (3 )引导学生说明。 有一个因数的。(板书:有一个因数的) 有两个因数的。(板书:有两个因数的) 有三个因数的,有四个因数的,有六个因数的。 (4 )教师提示:像有三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因数,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一种情况, 用一句话概括为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板书: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2 ?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把自然数分成几种情况。 (1 )分组讨论。 (2 )汇报讨论结果。 (3 )引导学生说岀:1的因数是1。(板书:1的因数:1 ) 有两个因数,它们分别是2、3、5、7、11、13、17。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它们分别是:4、6、8、9、10、12、14、15、16、18。 3 ?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1 )引导学生观察2、3、5、7、11、13、17的因数,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讨论后发言。(如果有困难,教师可做提示) ②启发学生知道:每个数的约数都有1,每个数的约数都有它本身,即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教师概括:也就是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并且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P23、24,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找20以内数的因数和分类,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在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用筛选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加以记忆。 3.在研究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富于探究的精神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想一想,判一判(教师先介绍题意,然后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 用同样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能拼几种。 2.师: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2、5;一类是4、6、12。这两类数我们分别给他们新的名称:质数,合数。(在相应的数下面板书)那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讨论:6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6;2×3) 12个小正方形能拼成几种长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板书:1×12;2×6;3×4) 2.师:请你观察,这些数与6、12有什么关系?(是它们的因数)

3.想一想:2、5的因数有什么特征?4、6、12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得出:2、5只有2个因数,是1和它本身;4、6、12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就是有3个或以上的因数)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5.教师小结,齐读P23的结论。 6.讨论: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P23做一做。 2.自学P24例1,学习方法制作质数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3.重点熟记20以内的质数,背一背。 4.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小组中说说理由。 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10=()+() 15=()+()=()-() 四、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8面 第4题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

第5课时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案

(4)操作监控: 请4的一组上前边展示表格,汇报方案。 能想象出他们摆的是什么形状吗? 出示课件:3种方案图形 ③请你仔细观察这三种形状,你对他们的方案有什么要说的吗?为什么? ④小结: 这两种方案中一个是竖放,一个是横放,但摆的结果都是一种长方形,所以这两种方案就算一种,正方形的是第2种方案,其他组再汇报时要去掉重复的。 (5)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方案,教师同时进行板书。 (6)小结过渡: 看来这7个小组,用24张卡片的方案最多,摆出了多个长方形,那么这个组就应该是本次竞赛当之无愧的冠军······同意吗?为什么? (7)设置冲突,引起悬念,提出猜想 ①学生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疑问,提出猜想 ②小结过渡: 看来你们还都有自己的想法,真会思考,如果这次让你们自己选个数,愿意吗?每组只选一个。 2.开展第二次竞赛,由数到形再次探究,明确数形之间的联系,验证猜想,抽象概念 (1)出示并贴出7个数:28、32、36、46、25、51、59 (2)要求: 请大家观察老师给出的都是哪些数,心里静静地想,在小组里议一议,选出想要的数,快速派一名代表到前边的学具筐里取卡片,只需取一捆! (3)指名说选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都选36?怎么不选59呢?那46呢? (4)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对刚才大家说的3个观点,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

(10)练习: 判断这7个数谁是质数、合数?说说理由,补充板书内容。 (11)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质数合数,理解、巩固概念。 你能再举出一个黑板上没有的质数、合数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出示“2”进行质疑——明确它是唯一的最小的偶质数。 出示“1”进行质疑——小组讨论——明确1是非质非合,补充板书。 (12)小结过渡: 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质数、合数,还知道了自然数中的1是非质非合,2是最小的偶质数,那么关于质数、合数的知识,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了解吗? 早在200多年前就曾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听说过吗? 我这有一些资料,想看看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资料课件: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材料2),师加解说, 理解奇素数。 (哥德巴赫(1690~1764)是18世纪的德国数学家。他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说:“是否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数)的和?如:12=5+7,30=7+23。”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 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这一猜想我虽然还不能证明他,但我确信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这便是至今尚未彻底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N=1+1”,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简单表达式,即任何一个大偶数N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1+1”即一个奇素数加上一个奇素数。) 2.过渡: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此领域取得了最新的成就,请看(材料3)。 3.要求: 学生快速浏览手中资料,请一人读,同时出示课件:滚动出示文字(配乐、滚动字幕)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质数和合数

第五课时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7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判断或写出质数或者合数,并说明理由;体会非0自然数的分类,了解50以内的质数。 2.使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活动认识质数和合数,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观察、比较,以及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质数和合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同学们在前面研究因数和倍数中,以是不是2的倍数为标准对大于O 的自然数进行过分类,还记得按这个标准,把大于0自然数分成了哪几类吗?(板书:偶数奇数)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大于O的自然数的分类。今天要按怎样的标准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分成的每一类是什么数呢?老师期望大家一起来研究分类的标准,通过自己的分类认识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了解题意,明确要求。 让学生分别写出6个数的所有因数。 交流:这6个数各有哪些因数?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并板书出6个数的全部因数。 引导:现在大家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不同,你想按什么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在小组里先讨论,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交流:你想按什么把这些数分类,分成几类?(学生交流不同想法,教师引导统一为两类) 引导:大家想到了可以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只有两个因数的为一类,有两个以上因数的为另一类。那这里只有两个因数的是哪几个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呢?请你在课本上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观察这3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是怎样的两个数?(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揭示:像2、3、5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板书:质数)像6,8、9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也就是有两个以上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板书:合数) 追问:上面这几个数里,哪几个是质数?为什么?哪几个是合数?你是怎样想的? 2.完善分类。 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提问:回顾上面学习过程,你认为大于O的自然数还可以按什么分类,分成几类? 说明:大于O的自然数按它的因数个数分类,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l。[完善板书: 自然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大于O的)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两个以上)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先填写因数,再判断各是什么数。 交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指名交流,呈现结果) 4.回顾整理。 引导:上面我们把大于O的自然数分成哪几类?每类数有什么特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 范例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教案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 4和24 49和7 91和13 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练习:最小的质数是谁?最小的合数是谁?质数有多少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5。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 师: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把非零自然数分为哪几类? 生:质数,合数,1。 2、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五年级数学:质数与合数

五年级数学:质数与合数(一)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二)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个数进行分类。(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质数、合数的意义。 (二)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 教学用具 投影片,2~50的自然数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奇数和偶数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投影片)2,3,4,9,14,15,101,187,235,561,740,927,839,456。 2.按照能否被2整除对自然数进行分类:(投影片) 3.请说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投影片出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1的约数有________;2的约数有________; 3的约数有________;4的约数有________; 5的约数有________;6的约数有________; 7的约数有________;8的约数有________; 9的约数有________;10的约数有________; 11的约数有________;12的约数有________。 教师:请观察板书,左边和右边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左边是奇数,右边是偶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按照能否被2整除对自然数进行分类。除了这种分法还有没有别的分法呢?这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质数、合数的意义。 (1)教师:(指板书)请把1至12各数的约数的个数就出来(学生口答,老师在每列数的后面补出括号,填上数)?

教师:请观察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个数,看一看约数的个数有几种情况?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有三种情况,约数个数是一个,两个,两个以上。 教师:请再举几个数,看一看它们的约数的情况是不是与这几种情况相符合? 学生举例并分析出所举出的数的约数是2个或者两个以上。(小组活动) (2)教师:请观察只有两个约数的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看看这些约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出:1和它本身。 教师:如上面这些数,都具有这个特点,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板书:质数。 教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质数?学生口答后老师再把板书补充完整: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质数和合数》教材解读

《质数和合数》教材解读 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只是让学生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在本单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并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经历探究、发现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质数。 3.进一步体会探究数的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内容分析: 例6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教材先让学生写出2、3、5、6、8、9这几个数的所有因数,再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标准把这些数进行分类。然后组织讨论: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这样,既明确了观察、分析的重点,突出了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教材给定的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上述分类和讨论分别描述了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启发:1的因数有

几个?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对非0自然数的认识,加深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随后的“试一试”要求学生先找出4、7、10这几个数的所有因数,再判断它们分别是质数还是合数,既巩固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又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使他们对1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练一练”要求学生找出1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将它们分别填入标有质数或合数的集合圈里,一方面进一步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丰富对质数和合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相对完整地把握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教案

质数和合数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测试题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质数和合数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判断。 ( )1. 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 )2.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 )3. 一个合数至少得有三个因数。 ( )4. 在自然数列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5. 15的因数有3和5。 ( )6. 在1—40的数中,36是4最大的倍数。 ( )7. 1是16的因数,16是16的倍数。 ( )8. 8的因数只有2,4。 ( )9.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也就是说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 的最小倍数。 ( )10. 任何数都没有最大的倍数。 ( )11.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1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3. 质数与质数的乘积还是质数。 ( )14.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 )15. 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 ( )16. 743的个位上是3,所以743是3的倍数。

( )17. 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9。 二、填空。 1. 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 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3. 在20以内的质数中,()加上2还是质数。 4. 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4,可以是()+(),()+()或()+()。 5. 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6. 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 7. 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 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 9. 在 27、68、44、72、587、602、431、800中。 奇数是:偶数是: 10. 在2、3、45、10、22、17、51、91、93、97中。 质数是:合数是: 三、选择。 1. 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 ①质数②因数③质因数 2. 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认识质数和合数课件汇编

认识质数和合数课件 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认识质数和合数课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 本部分知识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和2、3、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学情分析: 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理解感悟质数、合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号牌、彩笔、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排一排——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表演方阵图片) 学生欣赏,从中明确:“方阵”就是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队伍。 2、思考:能否排成方阵与什么有关? 预设一:与因数的个数有关。 学生交流,明确:41和47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所以只能排成一列;而48和49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所以可以排成不同的方阵。 预设二:与奇数和偶数有关。 学生交流,并用反例说明:49是奇数,49=7×7可以排成方阵,48是偶数也可以排成不同的方阵,所以能否排成方阵与奇数、偶数无关。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质数和合数》教案

第四课时质数和合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对于质数合数的概念,教材通过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全部因数,然后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例1是让学生运用质数的概念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由于小学用到的质数比较少,所以教材只要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这些质数不必要求学生都背,但是熟悉20以内的质数是必须的。 (二)核心能力 在认识质数与合数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找100以内质数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引导、归纳推理,理解质数(素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根据质数合数的意义,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学会有条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四)学习重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五)学习难点 正确掌握判断质数和合数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课前复习 (1)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2)观察找出的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引入 师:学号是每位同学在这个班级的数字代号,每个人对自己学号的数字都会有特殊的感情,是吗?谁愿意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学号是个怎样的数呢?

师:刚才很多同学在介绍学号时很多用到了奇数和偶数的知识,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哪些人学号是偶数呢?都站过了吗?可见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换个角度,通过研究因数进一步来研究自然数,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2.问题探究 (1)认识质数和合数 ①引导观察,分类思考 师:课前大家都找出了1~20各数的全部因数,谁来展示一下。 生展示引导学生评价是否正确。 师:现在请所有同学一起来观察大屏上(课件出示)这些数字的所有因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板书: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归纳小结。 可以分成三类: 有一个因数:1 有两个因数:2、3、5、7、11、13、17、19 有两个以上因数:4、6、8、9、10、12、15、16、18、20 ②认识质数 师:先观察只有两个因数的特征,他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我们给这样的数取名为:质数(或素数)(课件出示)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师:谁能举出几个质数的例子,并说说为什么是质数。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有无数个) 师: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大的呢? ③认识合数 师:再看4、6、9、10等这一类的数,它们的因数跟质数的因数比较,有什

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

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例1,例2 数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会用质数表判断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熟记20以内的全部质数。 3.知道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知道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2. 找出1~20奇数,偶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3.分类:

师:自然数可以分为哪两类?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2的倍数分的)二.探究新知。 a:1.导入课题: 师:自然数可以按照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两类。 那么自然数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来研究“质数与合数”(板书课题) 2.提问: 师:看了这一课题后,你们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些什么内容呢?归纳问题(板书) 1) 怎样的数叫质数,怎样的数叫合数? 2) 自然数除了质数、合数外还有哪一类? 3) 用什么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b.学习质数,合数。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课件出示,学生完成表格) 1的因数1 6 1,2,3,6, 11 1,11, 16 1,2,4,8,16, 2 1,2, 7 1,7, 12 1,2,3,4,6,12, 17, 1,17, 3 1,3, 8 1,2,4,8, 13 1,13, 18 1,2,3,6,9,18, 4 1,2,4, 9, 1,3,9, 14 1,2,7,14, 19 1,19 5 1,5, 10, 1,2,5,10, 15 1,3,5,10 20 1,2,4,5,10,20

质数和合数教案

质数与合数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07—10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那么在2×3=6中,6是2和3的什么数?2和3是6的什么数?6除了2和3这两个因数以外,还有那些因数?因此,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多少?最大的因数是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健身意识,学校准备召开运动会,各班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的方阵。(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入手,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本节课的顺利实 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适当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