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历史文化
白云区祠堂文化调查报告_苏宝玲

白云区祠堂文化调查报告广州培英中学太和校区苏宝玲一、白云大地,古祠流芳在广袤的白云大地上,每一个村落的一大姓氏都有宗祠,不时可以寻访到宏伟壮观的各种祠堂。
祠堂作为先祖崇拜与神灵崇拜的产物,是白云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
白云祠堂多建于清代,一般为姓氏祠堂(其中有名人祠堂),是当地同姓宗族活动的场所,也有一些很著名的学社祠堂建筑。
二、问题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本人根据高一课程模块一政治文明的“宗法制”、“中国人民的抗争”等内容,白云区有丰富的祠堂文化以及多数学生来自白云区各个街镇、村社的实际,我在高一开设了“走进白云祠堂文化”校本课程。
三、调查的组织方式、过程(一)调查对象:白云区最有代表性的11座祠堂(祠堂式建筑)(二)调查组下分4个小组,每小组负责2—3处的调查(三)调查过程:1.查阅资料。
主要通过网络、白云区图书馆和档案馆、校图书馆等,收集关于要调查祠堂的所在地、有关人文历史等。
了解白云祠堂从古到今状况。
2.师生共同实地调查,拍摄照片、人物访问与现有资料对比。
3.分析、整理资料、小组讨论,各小组写出调查报告。
4.老师综合调查报告四、综合调查情况白云祠堂内涵丰富,展现在我们眼前就像一本历史历教科书,阅览她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
调查的11座祠堂(祠堂式建筑)可以分为两类:有光荣抗争史的祠堂(祠堂式建筑)、姓氏宗祠(其中两座名人宗祠)。
下面是调查情况(每类用一座说明):(一)祠堂承载着白云先辈光辉的抗争1.教育、习武之地——社学近代中国屡遭列强入侵,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白云区人民反侵略的先声。
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侵略斗争,为更好地组织和发动民众,很多地方建起了祠堂式建筑——学社。
这些学社基本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前后(1839——1842年),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组织人民进行英勇的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薪火相传,游击根据地记载着白云人民光辉的篇章。
青岩古镇介绍文案

青岩古镇介绍文案1.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
2.青岩古镇建筑风格独特,游览时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古代的生活气息。
3.古镇中保存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戏台、祠堂等,展现出浓厚的历史底蕴。
4.青岩古镇曾是贵阳的商业中心,现在则成为了一处宁静的游览胜地。
5.在古镇中漫步,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体验到纯正的乡村生活。
6.青岩古镇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作坊,游客可以亲自参与体验,感受手工艺的魅力。
7.古镇中的小吃也是一大特色,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是一次独特的品味之旅。
8.青岩古镇每年还会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9.古镇中还有许多文艺活动,如书画展、古乐演奏等,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10.青岩古镇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古韵和传统工艺。
11.古镇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很美丽,可以欣赏到贵州独特的山水之间。
12.古镇中还有很多历史名人的故居、行宫,游客可以了解到许多历史典故。
13.青岩古镇的夜景也很漂亮,古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古韵。
14.古镇中的民风淳朴,人们生活节奏放缓,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15.青岩古镇还有许多艺术家、作家居住在此,使得整个古镇充满了艺术气息。
16.古镇中还有许多古树参天,古韵盎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17.青岩古镇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游客可以一窥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18.古镇中充满了艺术气息,到处都有雕塑、壁画等艺术品,给人一种视觉盛宴。
19.青岩古镇的周边还有许多景点可以游览,如猕猴洞、七星关等,使得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20.古镇中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和风俗,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
21.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22.青岩古镇建于明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3.青岩古镇周围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24.青岩古镇有着独特的川黔文化和民俗风情25.青岩古镇被誉为"黔中第一镇"26.青岩古镇的古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27.青岩古镇的传统手工艺品独具魅力,深受游客喜爱28.青岩古镇的街道弯曲狭窄,蜿蜒而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29.青岩古镇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每年都有各种节日庆祝活动30.青岩古镇的夜晚宁静祥和,散发着古朴的气息31.青岩古镇是贵阳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32.青岩古镇是贵阳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33.青岩古镇是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热门取景地34.青岩古镇的美食丰富多样,有很多当地特色小吃35.青岩古镇的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36.青岩古镇的景点众多,有博物馆、古代民居等37.青岩古镇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有各种类型的酒店和客栈38.青岩古镇的交通便利,距离贵阳市区仅几十分钟车程39.青岩古镇可以乘坐当地公交车到达,非常方便40.青岩古镇的游客络绎不绝,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41.青岩古镇坐落在贵州省贵阳市南郊,历史悠久42.青岩古镇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镇43.青岩古镇曾是贵阳城的边缘地带44.青岩古镇保留了大量明清建筑45.青岩古镇的老街石板路蜿蜒曲折46.青岩古镇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47.青岩古镇的古井是古镇的标志48.青岩古镇的街道两旁是若隐若现的花木49.青岩古镇建筑群错落有致50.青岩古镇是一座典型山城古镇51.青岩古镇的古桥反映着古镇的历史52.青岩古镇每年吸引大量游客53.青岩古镇还保留着传统手工技艺54.青岩古镇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55.青岩古镇的夜晚风景迷人56.青岩古镇氛围宁静祥和57.青岩古镇的居民热情好客58.青岩古镇是个理想的旅游胜地59.青岩古镇可以感受到淳朴的民风60.青岩古镇是个打卡胜地61.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是贵阳近郊最大的古镇之一。
广州关于龙的故事

广州关于龙的故事广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与广州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将为您讲述广州关于龙的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神奇魅力。
一、五仙观与五龙传说五仙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创建于东晋时期,是广州著名的道教宫观。
相传,五仙观是为了纪念五位骑龙而来的神仙而建。
这五位神仙乘五色龙降临广州,分别为青龙、白龙、赤龙、黑龙和黄龙。
他们为广州带来了福祉和吉祥,因此五仙观成为了广州人祈福的圣地。
二、白云山龙洞传说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南粤名山之一。
在白云山的深处,有一个神秘的龙洞。
相传,古时候有一条善良的龙居住在此,为当地百姓带来雨水和好运。
后来,有一位贪心的财主企图占有龙洞的宝物,结果激怒了龙神,引发了洪水。
洪水过后,财主和恶势力被消灭,龙洞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三、荔枝湾龙船赛荔枝湾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每年端午节,荔枝湾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船赛。
相传,这一传统始于南宋时期,是为了纪念抗金英雄岳飞。
比赛时,参赛队伍划着装饰有龙头的龙舟,争夺锦标。
这项活动不仅传承了广州的民间文化,还展现了龙的勇敢和智慧。
四、广州塔龙形灯光秀广州塔位于广州市珠江南岸,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
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广州塔都会举办盛大的灯光秀。
其中,龙形灯光秀尤为壮观。
灯光师巧妙地利用广州塔的线条,勾勒出一条蜿蜒的龙,寓意着广州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五、龙母文化广州还有一种独特的龙母文化。
龙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的海洋女神,相传她曾经养育了一条小龙,后来小龙成为守护海洋的神龙。
龙母文化在广州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许多地方都建有龙母庙,供奉龙母神像,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总结:广州关于龙的故事丰富多彩,既有神秘的神话传说,也有民间习俗和现代艺术的表现。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广州白云区 景点

广州白云区景点
广州白云区拥有着许多独特而美丽的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探访。
其中,
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便是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广州市内最高的山峰,也是广州市区内唯一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白云山因其美丽的风景和悠久
的历史而备受游客青睐。
白云山景区包括云台花园、白云观、云台花园索道、白云山缆车等多个景点。
云台花园是白云山的主景区,这里风景如画,山花烂漫,云雾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白云观是白云山的标志性建筑,古朴典雅,是游客必到之处。
云台花园索道和白云山缆车是游客游览白云山的便捷方式,可以俯瞰整个广州市区的美景。
除了白云山,白云区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白云湖和白云山森林公园。
白云湖是一个人工湖泊,四季风景各异,是白云区的休闲胜地。
白云山森林公园则是一个集自然景观、生态保护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市民健身、游玩的好去处。
此外,白云区还有许多文化古迹和历史遗迹,如白云古井、白云古村等。
这些
古迹和历史遗迹见证了白云区的发展历程,也是了解白云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总的来说,广州白云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景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
都能让游客领略到白云区的独特魅力。
前来白云区游玩,不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壮美,还可以体验白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
欢迎大家来白云区,发现这个美丽的地方!。
广州白云区红色故事小论文

广州白云区红色故事小论文
8月28日,由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导游协会主办的“讲好广州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广州红色文化导游宣讲队培训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指导,联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广州近代革命史纪念地和红色历史文化遗迹单位,以“讲好广州故事,传承革命经典,弘扬红色精神”为己任,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广州市导游素质高,传播能力强的优势,打造一支红色文化宣讲导游队伍。
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需要提高红色景区景点讲解员和导游人员的讲解水平和服务技能。
据悉,本次参训导游经培训考核通过后,将由广州市导游协会颁发"广州红色文化宣讲员“证书,成为第一批可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中进行讲解的持证导游。
本次培训还将包括导游礼仪礼节、政务接待、政治教育等内容。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红色是广州的城市底色。
广州红色文化诞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过程中。
广州红色文化在这些革命运动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产生了红色遗址、红色建筑、红色人物、红色事件、红色器物、红色文献、红色文艺等红色文化资源。
现存于广州市区的中共三大遗址、黄埔军校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纪念
馆、苏维埃旧址等红色革命史迹,都是广州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见证着广州英雄城市的历史。
广州白云山简介

广州白云山简介
广州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南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云山地势险峻,山势峭立,峰峦叠嶂,山峰高耸,是广东省内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
白云山景区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景区内有数百种植被,其中以古松、红豆杉和银杏等长寿树种最为引人注目。
此外,还有池塘、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
其中,白云山瀑布是广东省内最大的瀑布之一,气势恢宏,壮观非凡,是旅游者不容错过的景点。
除了自然景观外,白云山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作为佛教圣地,白云寺是广东省内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建于公元前684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寺内的大雄宝殿、天王殿、药师殿等建筑,具有浓郁的南方佛教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宗教文化的重要资料和景点。
总之,广州白云山是一个兼具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自然爱好者还是文化追随者,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乐趣。
- 1 -。
广州白云区邮编

广州白云区邮编广州白云区是广东省广州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域,位于广州市中心的东北部,总面积约为877.4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组成部分,白云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广州白云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时期。
这个区域在古代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拥有许多港口和商贸集市。
在唐朝时期,白云区成为广州市的行政区开始得到一些发展,成为商业和文化中心。
白云区的名字来源于白云山,这是这个区域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白云山是一个具有大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的山脉。
它被赞美为“羊城第一山”,以其秀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许多人来到白云山,登高远眺,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并参观古老的寺庙和建筑。
白云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景点。
黄花岗、白云公园、白云湖等自然风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这些景点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展示了广州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
除了自然风景之外,白云区还拥有一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这个区域有很多优质的学校、大学和医院,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白云区还拥有现代化的商业区和购物中心,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在交通方面,白云区也非常便利。
这个区域有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连接广州市内的其他地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也坐落在此,方便了人们的国内和国际出行。
总的来说,广州白云区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城市区域。
它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这里的居民享受着高品质的生活,并有机会参与到这个繁荣城市的建设中。
最后,广州白云区的邮政编码为510000。
这个邮编能方便人们邮寄信件和快递,维系了白云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
随着广州的快速发展,相信白云区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广州白云区的旅游景点

广州白云区的旅游景点广州白云区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的区域,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光秀丽的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以下是白云区的几个著名景点:1.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白云山是广州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中国南方的著名山脉之一。
它以奇峰怪石、植被丰富、风景秀丽而著称于世。
景区内有许多景点,如光明顶、观音阁、五云山、翠微峰等,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爬山。
2. 黄花岗古墓群黄花岗古墓群是广州市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墓葬群之一,始建于东汉时期,历经百年修建,共有墓葬377座,是中国墓葬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这里已成为了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3. 飞鹅塔飞鹅塔是广州的一座古代建筑,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佛教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塔高五层,高42米,与白云山、黄花岗古墓群一样,也是广州市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4. 珠江夜游在白云区,你还可以乘坐游船欣赏广州市的夜景。
夜游珠江是广州旅游的重要经典项目之一,一般从白云山码头出发,沿途经过海心沙、广州塔、珠江新城等著名景点,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繁华而浪漫的城市之中。
5. 广州南泥湾海滨旅游区广州南泥湾海滨旅游区是广州市内著名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之一,位于白云区南部。
这里海滩洁净、水质清澈、沙质细软,是一处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景区内有海滨浴场、海景大草坪、篮球场、足球场等娱乐设施,还有美食小吃摊贩、各式商铺供您选择。
以上就是几个位于广州白云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如果您有机会去广州旅游,不妨到这些风景秀丽的地方一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井桥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内,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遗迹。 桥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全桥长68米,宽3.8米,有6个桥墩,属 梁式石桥。桥两旁有石栏,两端各建有一亭,西亭已拆毁,东亭仍在。 亭为歇山顶,绿琉璃瓦脊。桥西头有"道光岁次辛卯"纪年石刻。西侧还 有"好进仙人履;能通驷马车"一副石刻的对联。石井桥是近代史上帝国 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清咸丰六年(1856年)9月,英国以"亚罗"号 船事件为借口,于23日派出军舰炮轰广州城,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年正月,法国与英组成侵略联军,于12月炮轰广州。具有光荣革 命传统的广州人民组织了团练武装抗击侵略者。当时这里的石井乡是群 众武装最为活跃的。现在石井桥石栏板上面,还留有市东北部,坐落于 白云区太和镇与良田镇交界处,离 广州市中心25公里。帽峰山森林公 园总面积4534.8公顷,为白云山风 景名胜区的2倍。最高峰海拔534.9 米,比白云山摩星岭高出152.9米, 是广州市老八区的最高峰。公园属 丘陵区,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 上的山峰20多个,形成复杂的地形, 山的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差大, 加上山坡陡峭,沟谷幽深,给人莽 莽苍苍之感,全园森林覆盖率大于 95%,景色秀美,环境幽静。帽峰 山森林景观非常丰富,沟谷幽深, 景色秀丽。硬件上配有大型餐厅 (可同时容纳100人用餐),客房 20间。 户外拓展项目有:定向越 野,野战,攀岩,速降,毕业墙, 抢滩登陆,露营,场地练习等项目。 烟花篝火晚会,烧烤,台球, 乒 乓球。是开展野外拓展培训的好地 方。
东平公社旧址位于白云区沙河镇燕塘。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光绪末年(1908年)重修,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遗址。 增城、从化一带240余乡乡民在绅士王韶光、高梁材等倡导下,经两广 总督批准,仿效石井乡的昇平公社,在沙梨园建立东平公社。以武装本 地人和客家人共同抵抗外国侵略者为宗旨。主要领导人还有钟占棋、谢 锡恩、周秉钧等人。东平公社成立后,东连鹿步、东圃各乡,北连从化、 增城、花县,与昇平公社形成了犄角之势。 旧址尚有正门额,上刻 “东平公社 道光二十三年程?(yu,橘字没有木 字旁)采题”,石门联为 :“东北苞桑固;平成雅颂登。”左右两门额 分别题 “左藏器械”、“右藏粮食”。另尚保存碑刻4方,其中《创建 东平公社碑记》于1963年移置广州博物馆碑廊。旧址现由东平小学使用。
六榕寺祖师墓塔群在白云山柯子岭和顺岗,现存面积2000多平方 米,是广州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佛教墓塔群。原有历代 住持僧人等墓塔100多个,一行行供奉在松荫之下。墓塔群在60年代 后期遭破坏,杂草野藤丛生。1986年几经寻查,斩棘开路才见墓塔, 不少塔有基无顶,有的仅存塔顶,零乱不堪。经近年修葺整理,现 存垅环形墓5座,环形孖墓2座,墓塔46座。 墓塔群始建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据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墓塔 碑记云,该地“原有祖塔七座,因岁久风雨侵蚀,石塔湮没,…… 贤举等命工重修,大围之穴,将各祖名衔总勒一碑,普同永远奉祀, 以垂不朽。”即在天启三年将原7位大师祖塔合建为一大墓穴。7位 大师为首是梁朝敕命建塔净慧寺始祖翁昙裕智大师,还有前住山彻 翁证老和尚、前住山景岩坪老和尚、理田继嵩老耆旧、前住山月堂 照老和尚、前住山逊庵谦老和尚、前住山玉峰瑨老和尚。到清光绪 七年(1881)又再次重修。现该墓为两重垅环形墓,用不规则的麻 石加灰砂砌筑二重垅环形墓壁,正中立一块上雕祥云拱月的青石碑, 碑文刻昙裕智大师等7人名字。墓长10.4米、宽7米
除祖师墓外,还有芥隐堂本师则安棉 老和尚墓塔;明代前住山央真柱老禅师、 前住山沛然洁老和尚、前住山守素节老 禅师3人合葬墓塔;前住净慧中兴常住 开创禅堂本师具五乘老和尚墓塔、前住 净慧先师蹈通慈老大师塔;前住净慧本 师松衣讳觉师老和尚之塔;“寂静常乐” 塔及前住净慧中兴常住太祖豁融悟老和 尚塔与杨文曜、梁安人合葬墓塔等。 “寂静常乐”墓塔在墓园西北面,单重 垅环形墓,垅环前两端立灰砂抱鼓,用 麻石加灰砂砌筑墓壁,中立一“寂静常 乐”青石墓碑,碑前墓圹内建一砂岩八 角攒尖顶多层小石塔,高1.76米、身径 0.6米、座宽0.64米。 46座小佛塔散布于墓园之中,用砂岩、 红砂岩和花岗石等打制而成。高约1.6 米~1.8米,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 分,塔座多为四方形或六角形。塔身为 莲子形,中间开一小碑龛,内嵌墓碑。 塔刹多为八角攒尖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