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皇帝的新装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完美版)PPT

找出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代表性的人物? 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皇帝
受Hale Waihona Puke 行骗 大臣 助骗
子
传
揭
小
百姓
孩
我来做演员
• 1、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 写作上标记。选择你感兴趣的角色,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要求:富 有感情、注意语气
• 2、扮演一个角色,选择你认为最精彩之处表演。
我来讲故事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可以用“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特别喜欢穿新衣服…
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 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 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 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 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 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 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我来谈收获
•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 的收获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 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 于说真话。我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一个有良知的人!
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 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做一个“诚实正直 光明磊落”的
人!
我们要“诚以待人 信以立身 ”
• 要求:形神兼备。能够表演出人物的性格
我来做评论员
这个皇帝是个怎样的皇帝?用了哪 些描写方法?
•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 童话中的其他角色怎么看? • 小组PK赛。
骗子:狡猾伪善 大臣:虚伪愚昧、阿 (ē)谀(yú)奉承、自私 孩子:纯洁天真、无 私无畏、直言不讳 百姓:怕杀头,怕被 人嘲笑、懦弱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描述了皇帝和臣民们的生活。
故事背景
社会背景
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欺 骗,揭示了人们对权力的盲目崇 拜和对真相的忽视。
文化背景
故事中的皇帝代表了当时欧洲皇 室的奢华和虚荣,同时也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
人物介绍
01
02
03
皇帝
故事中的主角,虚荣、自 负、容易被欺骗。
掌握童话的文学特点 和艺术表现手法
课程大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介绍 和创作背景
童话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
01
分析
02
03
童话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探讨
童话的文学特点和艺术表现 手法分析
04
05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的培养
02
《皇帝的新装》故事背 景
故事起源
安徒生创作灵感来源
安徒生从真实事件中获得灵感,创作了《皇帝的新装》这个 故事。
情节安排
铺垫
冲突
故事的开篇通过描绘皇帝的虚荣和愚蠢, 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故事中的冲突来自于皇帝被骗子利用,引 发了一系列有趣而又紧张的情节。
高潮
结局
故事的高潮在于皇帝裸体游行的场景,这 一场景的描绘使得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
故事的结局以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 取行动为结束,使得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完 美的结局。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课程介绍 • 《皇帝的新装》故事背景 • 《皇帝的新装》故事内容 • 《皇帝的新装》主题分析 • 《皇帝的新装》艺术特色 • 《皇帝的新装》的影响与价值
01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描述了皇帝和臣民们的生活。
故事背景
社会背景
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欺 骗,揭示了人们对权力的盲目崇 拜和对真相的忽视。
文化背景
故事中的皇帝代表了当时欧洲皇 室的奢华和虚荣,同时也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
人物介绍
01
02
03
皇帝
故事中的主角,虚荣、自 负、容易被欺骗。
掌握童话的文学特点 和艺术表现手法
课程大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介绍 和创作背景
童话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
01
分析
02
03
童话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探讨
童话的文学特点和艺术表现 手法分析
04
05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的培养
02
《皇帝的新装》故事背 景
故事起源
安徒生创作灵感来源
安徒生从真实事件中获得灵感,创作了《皇帝的新装》这个 故事。
情节安排
铺垫
冲突
故事的开篇通过描绘皇帝的虚荣和愚蠢, 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故事中的冲突来自于皇帝被骗子利用,引 发了一系列有趣而又紧张的情节。
高潮
结局
故事的高潮在于皇帝裸体游行的场景,这 一场景的描绘使得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
故事的结局以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 取行动为结束,使得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完 美的结局。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课程介绍 • 《皇帝的新装》故事背景 • 《皇帝的新装》故事内容 • 《皇帝的新装》主题分析 • 《皇帝的新装》艺术特色 • 《皇帝的新装》的影响与价值
01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7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自信又心虚,愚蠢又虚伪
皇帝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 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 是我所遇见的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皇帝吃惊、怀疑、恐惧—— 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皇帝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老百姓胆小怕事,不敢触犯皇帝,又怕别人认为自己愚蠢,
因而不敢讲真话。但百姓的顾虑没有官员那么多,无官可丢, 无职可罢,少点私心。
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作者构思设计让一个孩子喊出了“天 真的声音”,说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说明孩子既天真又大 胆、率真,也从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增强了童话 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寄托了作者改变现实,戳穿虚 伪的理想。
西也看不出来。
年轻得志、自我怀疑
“我并不愚蠢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
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
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自己 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 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
这是皇帝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他害怕国人明白自己的昏庸 和愚蠢,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充分暴露皇帝内心的怯弱 虚伪。
本文出现了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子几个 角色,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的性格、语气。思考:骗子为 什么能够成功?这反映了这些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皇帝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 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 是我所遇见的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皇帝吃惊、怀疑、恐惧—— 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皇帝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老百姓胆小怕事,不敢触犯皇帝,又怕别人认为自己愚蠢,
因而不敢讲真话。但百姓的顾虑没有官员那么多,无官可丢, 无职可罢,少点私心。
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作者构思设计让一个孩子喊出了“天 真的声音”,说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说明孩子既天真又大 胆、率真,也从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增强了童话 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寄托了作者改变现实,戳穿虚 伪的理想。
西也看不出来。
年轻得志、自我怀疑
“我并不愚蠢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
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颜色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
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自己 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 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
这是皇帝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他害怕国人明白自己的昏庸 和愚蠢,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充分暴露皇帝内心的怯弱 虚伪。
本文出现了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子几个 角色,分角色读课文,注意不同人物的性格、语气。思考:骗子为 什么能够成功?这反映了这些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课件(共4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0bdf0f01f69e314332948f.png)
你知道吗?
1、这篇童话故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来刻画人物?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2、文章为了突出皇帝形象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
夸张修辞手法 小思路: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皇帝赤身 裸体的游行吗?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通 过大脑思考更直白的告诉我们生活中有 类似皇帝这样的人。
28
学习第四部分,思考:
1、为什么骗子说话时要用上“像”、“好像”这 样的词语?
骗子这样说使他们的欺骗更具迷惑性,更能让皇帝 和大臣们相信穿上这美丽的新装的确像没穿衣服一样从 而使他们的骗术更容易成功。揭露了骗子的丑恶嘴脸。
2、分析“转”和“扭”这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写出了皇帝做作的丑态,揭示了皇帝自欺欺人的心理。
27
学习第三部分,思考:
4、皇帝亲自来看织布时,那两位“诚实的官员” 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以先入为主的方法,极力 称赞布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 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同时,也表现了两位官员仍 有疑虑,急于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 这精美布料的急切心情。 5、第19-22段写皇帝亲自看织布,运用了哪些描写人 物的方法?刻画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运用了心理、语言、神态描写。 刻画了皇帝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等性格特想象
主题
揭露了皇帝及 大小官吏虚伪、愚 蠢的丑恶本质。
本文围绕 新衣 ,并通过描写 人物的语言、行动 、心理 分别 刻画了皇帝 、 骗子、官员、孩子 、 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 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 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 朽。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 要军情)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皇帝的反 应。)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两个“难道”的 反问,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 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 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 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转”、“扭 ”写出皇上做作的 丑态。也表现了皇 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 一套贵重的衣服。”
这里使用排比的修辞 手法,用四个“多么” 来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 上在更衣室里。”
这里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 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 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 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在写法上,本文采用丰富而且奇特的想象,兼有大胆而且 合理的夸张,使这个虚构的故事,能够处处让人信服。
皇帝的新装
同学们,在古装剧中,我们 常常会看到皇帝举行各类大典 ,其场面是多么的隆重而且庄 严。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笔 下有一位皇帝,他举行的大典 却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裸体 游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 下这篇文章。
作者展示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 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 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 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皇帝的新装》等。
——发展(大臣和皇帝看、 百姓、小孩;中心人物
穿看新装)——高潮、结局 :皇帝
(皇帝穿新装)
内容展示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转”、“扭 ”写出皇上做作的 丑态。也表现了皇 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 一套贵重的衣服。”
这里使用排比的修辞 手法,用四个“多么” 来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 上在更衣室里。”
这里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 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 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 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在写法上,本文采用丰富而且奇特的想象,兼有大胆而且 合理的夸张,使这个虚构的故事,能够处处让人信服。
皇帝的新装
同学们,在古装剧中,我们 常常会看到皇帝举行各类大典 ,其场面是多么的隆重而且庄 严。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笔 下有一位皇帝,他举行的大典 却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裸体 游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 下这篇文章。
作者展示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 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 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 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皇帝的新装》等。
——发展(大臣和皇帝看、 百姓、小孩;中心人物
穿看新装)——高潮、结局 :皇帝
(皇帝穿新装)
内容展示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9《皇帝的新装》课件(25张ppt)

安徒生(丹麦)
童话大师—— 安徒生
19世纪丹麦著名 的童话家
代表作: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丑小鸭》
xuàn
炫耀
你会读吗?
chèn
称职
tuǒ
qīn chāi
妥当 钦差大臣
jué
jī bì
hài
爵士 滑稽 陛下 骇人听闻
说故事
请同学们看图进行复 述,完成故事接龙。
要求: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力求 生动。
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做一个真诚 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 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想象练习
作业
发挥想象,从两个题目任选一篇,写成100字左右的小练笔。
1、二十年后小孩长大成人,你觉得他还 会揭穿骗局吗?
2、 两个骗子又到另一个王国行骗,你觉 得他会再次成功吗?
布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 看不见这衣服
爱皇帝
揭小孩
做骗子
穿皇帝
看君臣
说人物
读完课文之后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 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可鄙的?谁又是最 可爱的?
皇帝
大臣
骗子 老百姓 小孩儿
老大臣、官员—— 虚伪愚昧
骗子——
狡猾贪婪
老百姓—— 畏惧权势
小孩子—— 天真无邪
主题: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 束。讽刺与揭露了封建 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 腐朽的本质,表达了对 纯真事物的热切向往。
说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 通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来塑造 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 折 ,引人入胜。
说感悟
只有孩子说出了真话,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敢于说 真话吗?“天真的声音”给我们什么启示?
童话大师—— 安徒生
19世纪丹麦著名 的童话家
代表作: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丑小鸭》
xuàn
炫耀
你会读吗?
chèn
称职
tuǒ
qīn chāi
妥当 钦差大臣
jué
jī bì
hài
爵士 滑稽 陛下 骇人听闻
说故事
请同学们看图进行复 述,完成故事接龙。
要求: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力求 生动。
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做一个真诚 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 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
想象练习
作业
发挥想象,从两个题目任选一篇,写成100字左右的小练笔。
1、二十年后小孩长大成人,你觉得他还 会揭穿骗局吗?
2、 两个骗子又到另一个王国行骗,你觉 得他会再次成功吗?
布的特性:任何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 看不见这衣服
爱皇帝
揭小孩
做骗子
穿皇帝
看君臣
说人物
读完课文之后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 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可鄙的?谁又是最 可爱的?
皇帝
大臣
骗子 老百姓 小孩儿
老大臣、官员—— 虚伪愚昧
骗子——
狡猾贪婪
老百姓—— 畏惧权势
小孩子—— 天真无邪
主题: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 束。讽刺与揭露了封建 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 腐朽的本质,表达了对 纯真事物的热切向往。
说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 通过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来塑造 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 折 ,引人入胜。
说感悟
只有孩子说出了真话,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敢于说 真话吗?“天真的声音”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教版初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addaclearbu
文章梳理
1、提问: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
图穿得漂亮。 2、提问: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写皇帝爱穿着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 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文章梳理
3、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 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 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童话寓意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 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 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 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 心。
人物介绍
官员 面对织工设置的骗局、走火入魔的皇帝,上至大臣下到百姓,没有 一个人敢站出来仗义执言,力谏皇帝。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自身安 全不得不说假话。有官职的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怕人家嘲笑自己 太愚蠢,可悲。于是,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皇帝受骗,虚伪、欺骗 充斥了整个社会。
人物介绍
小孩 小孩没有经过世风的污染,眼睛是明亮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对有些事情, 他们总是直言不讳,绝不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 呀!”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小孩 的身份。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说出了所有老百姓的心里话,以致大家都重复 着小孩的这句话—“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 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从而戳穿了骗局,揭示了真相。
addaclearbu
作者简介
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 文学 童话创始人。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独自来到 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童话有(《海的女 儿》)、(《皇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 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 从(丹麦)传向世界。1875年8月4日,安徒 生病逝于麦尔乔家中,享年60岁。
文章梳理
1、提问: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
图穿得漂亮。 2、提问: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写皇帝爱穿着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 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文章梳理
3、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 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 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童话寓意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 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 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 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 心。
人物介绍
官员 面对织工设置的骗局、走火入魔的皇帝,上至大臣下到百姓,没有 一个人敢站出来仗义执言,力谏皇帝。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自身安 全不得不说假话。有官职的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怕人家嘲笑自己 太愚蠢,可悲。于是,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皇帝受骗,虚伪、欺骗 充斥了整个社会。
人物介绍
小孩 小孩没有经过世风的污染,眼睛是明亮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对有些事情, 他们总是直言不讳,绝不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 呀!”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小孩 的身份。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说出了所有老百姓的心里话,以致大家都重复 着小孩的这句话—“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 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从而戳穿了骗局,揭示了真相。
addaclearbu
作者简介
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 文学 童话创始人。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独自来到 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童话有(《海的女 儿》)、(《皇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 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 从(丹麦)传向世界。1875年8月4日,安徒 生病逝于麦尔乔家中,享年60岁。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30张PPT)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 非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 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 的爱慕虚荣,生活奢靡, 朗读应读出自然嘲讽的语 气,语调平缓。这段话用 了概括,对比的手法,写 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 狂的地步。
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 他想起凡是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就 看不见这布料的时候,他心里的确 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 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 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 展情形比较妥当。
• 2、“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骗子胡 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 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 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 3、不可以。那样不足以揭露整个宫廷的腐败。
• 4、老大臣、“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 纱帽。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老百姓:怕人嘲笑愚 蠢; 怕招杀身之祸。
• 为什么皇帝“感到不大自然”?这段自相矛 盾的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 联系课文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 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 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 里感到“不大自然”。
• 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 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表明皇帝及大 臣的昏庸、愚
蠢、虚伪
1、这篇课文 文章内容 2、课文情节
写了哪些人 物?
官员
是围绕哪一个 字展开的?
助
皇帝
百姓
骗
骗子
孩子
3、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 进行活动的?(用一个字加以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认为皇帝受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皇帝的虚伪、愚蠢、无知
自私自利
官员
百姓
骗子
皇帝
私
小结:
对话
愚蠢
心理
皇帝
虚伪
神态
无知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皇帝新装 一个…… 的皇帝
不称职 昏庸 虚伪 愚蠢 贪婪等
请用一个字概括一下故事 所讲述的内容并说一说理 由是什么?
哪一个能最贴切地概括 文章内容,为什么?
官员
上当受骗有哪些原因? (1)皇帝好新衣想巩固王权 (2)骗子花言巧语 (3)大臣官员不诚实 (4)小市民虚荣心驱使
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出身于贫困的家 庭,14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 在那里得到帮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 岁开始发表作品。
安徒生的创作十分丰富,最出色的 是童话。创作有很大关系。安徒生共写 了168篇优美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 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教学目标:
1、掌握童话的特点 2、认识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恶本质 3、体会对话、神态描写的作用
第一段采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 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皇帝想去看新衣织的怎 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 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 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 活动说明了什么?
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 看布料,场面相同,但 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 同在哪里?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 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 什么?
授课人 刘颖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
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 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 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 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