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引

合集下载

SMT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SMT外观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作成审核批准产品名作业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1:接到当天的《生产计划》,安排贴片机操作员进行准备工作。

2:检查《贴片元件料站表》是否及时挂出,是否和《生产计划》相符合。

B:操作员工作前的准备:1:佩带好防静电手环和防静电手套,接到班长下达的生产通知,进入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开机前:首先,请检查贴片机气压是否正常,(正常值参照各种系列的《贴片机操作作业指导书》)若发现气压异常,请即刻通知SMT 设备工程师解决。

然后检查整个机仓内有无杂物。

检查轨道的两边和中间有无杂物。

轨道中若放置有支撑板或支撑顶针,应无翘起、变形等现象。

如果有使用0402的物料,则必须在安装该料的FEEDER 上垫好0402的物料垫片。

开机:调用程序:对照《料站表》,检查贴片机电脑程序上的程式和料站表的内容是否一致。

如对应的结果存在不一致,请即通知SMT 班长或工艺工程师,查明原因,着手解决。

首件检查:如上述步骤一切正常,即可通知PQC 人员开始进行首件检查工作检查卡在贴片机Feeder 站位上的Feeder ,看上去应是很整齐,所有相同的Feeder 高度应该平齐,无翘起变形现象,用手去按它们,应不会有松动。

最后检查贴片机所有的吸嘴,查看有无变形、破裂等现象。

吸嘴的高度是否一致、平整,可用手轻拨一下所有吸嘴,应有弹性。

若发现有异常,应立即报告SMT 组长,SMT 组长立即排除故障,如果SMT 组长无法解决,请即刻通知SMT 设备工程师解决。

然后参照《调机专用PCB 板清单》,选用一块相对应的PCB ,调整整条生产线传送带的轨道宽度,同时把传送带的电源开关打开,保证PCB 在传送带上正常运行。

(注意:回流炉前的传送带的速度,必须和回流炉的链条速度一致,以免发生叠板的现象)。

贴片贴装作业指导书编号:DXZC-3-ZD-Z143-70-01裁决通用LINE5 KE-2050(1)贴片作业步骤:A:班长工作前准备:对于贴片时需要使用顶针的笔记本等内存产品,应事先把顶针依模板摆放好,其它产品需事先把FIXTURE 摆放好。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作业指导手册

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作业指导手册

则可能使成品发生白化,变形或龟裂之现象。

造成脱模不良的主要原因有:1、模具制作不良,容易在射出时产生毛边。

2、成型条件不适当。

3、成型品脱模时,会附在模具的定模上。

4、顶出系统不良,脱模销位置不适当等。

(十九)烧焦和黑条:1、烧焦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成型品的合模线部位,或是在成型品的最后成形的部位产生。

这主要是由于模穴中空气不能顺利排出,而受到射入材料的压缩,此气体压缩将造成大量热能放出,从而使某部位的材料发生烧焦的现象。

2、黑条的现象是由于材料在料筒中的温度过高,在未射出前已有裂解产生。

所以在射出成型时,会沿着材料流动方向呈现黑色的条纹。

三、检验1、原料报验:开机打样测试,观察制品的颜色、材质、外观是否合格。

2、塑料件的材质就是成型塑胶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塑胶产品的材质一般不作检验,由原材料的供货商提供材料的质量保证书。

以保证所用之材料符合图面或合同之要求。

在发生质量异常时,若经分析是原材料物性的不良,可依据质量保证书进行追溯和索赔。

3、产品封样:试产时由客户指定专人对制品外观、结构、颜色、材质予以承认。

4、首件检验:依封样件作为生产线生产标准。

5、塑料件的配合面100mm范围内不直度、不平度小于0.5mm。

6、塑料件的配合面、型腔内表面、外露面不得有翘曲(弯曲,变形)、缩水、流痕(波纹、流纹)、缺料、气泡、喷痕、熔接缝、断裂(裂痕)、泛白杂物及线性毛尘等缺陷。

7、尺寸。

按产品图对影响产品功能,组装配合等重要尺寸作量测,依据尺寸公差做出正确的判断。

量测尺寸(1(2(3要记(1(2。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料检验1.1 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1.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1.4.1 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1.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

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

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

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

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

“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书面许可。

塑胶件外观检查作业指引规范

塑胶件外观检查作业指引规范

1目的对塑胶产品的各类缺陷予以界定,统一产品检验的标准,为塑胶产品外观检查提供判断依据。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塑胶产品外观检查及检测。

3职责品管部负责外观检查项目的规定及检查。

4检查内容4.1不良分类a.严重缺点 (Critical Defect)在零件组装作业中,会有危害作业人员安全之顾虑;或组装为成品后,会有危害产品使用者或携带者生命安全之缺点,例如:遭致电击.、引起火灾、意外伤害、抵触安全规格要求。

b.主要缺点 (Major Defect)各种主要电气或尺寸规格超出标准规格,结构不符,足以影响作业性效率;或标示错误/混料,导致使用者误用及影响品质的信赖性。

如:严重变形、破裂、断柱、严重碰伤、颜色错、会影响功能的披峰、严重顶白顶高、异色点过大、孔堵、油漆测试NG等。

c.次要缺点 (Minor Defect)不影响特性规格及作业性效率之缺点。

如:轻微划伤,油污渍,气纹,不影响功能的披峰、缩水, 料花、气泡、异色点等。

4.2检验测量面 (一级、二级、三级表面的界定)a.一级表面: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直接能看到的表面。

如: 顶部、边部、正面。

b.二级表面: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能直接能看到的表面。

如: 后部、底部或平面在另一个影下。

c.三级表面: 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很难或根本看不到的表面。

如: 内部、表面隐藏其它部分。

d.内装件: 整个部件在组装成成品后看不见或者只有在拆机维修时才能看见的,一般只要外观缺陷不影响装配与使用功能均可接受。

4.3主要不良缺陷a.披峰: 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的塑料飞边,多在模具的分型面、顶针、滑块、边缘等活动处。

b.缩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一般在骨位,柱位背面等。

c.熔接线(即夹水线): 塑胶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分两道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胶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一般是两点或两点以上进胶的产品,多在孔边上等)。

产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精编版

产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精编版

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 蛀 g ILKt书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为使公司产品外观检验有据可依,特制订之.2.管理责任者:品保部主管3.工作程序电镀类产品3. 1. 1定义A面:产品安装后,从前方观察到的表面。

B面:产品安装后,观察者须左(右)水平转动90° ,才可被看到的表面,即产品的两侧面。

C面:产品安装后,一般情况观察者不易看到的面,即产品的底面或后面。

D面:从下面或底部看到的为D面。

起泡:镀层与基材之间附着性不良,而造成的镀层隆起现象.剥离:镀层从底层或基材之间剥落起皮之现象.烧焦:镀层表面发白目视表层粗糙.发黃:镀层表面露出黃色傑层.麻点:镀件表面细微小点,常有群体现象.杂质(电镀):镀件表面较明显凸状附着物,手感粗糙.发蓝:镀件表面有蓝色雾状痕迹或蓝点露底材:镀件表面未镀上锯、银层等之现象.碰伤:工件表面因碰撞产生凹状痕迹.划伤:镀件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擦花:镀件表面被物体擦出细微线状痕迹.发白:镀件表面有白色雾状痕迹.白点:因靶材卷边表面有氧化颗粒,在镀膜时溅射在工件表面形成白点.弧伤:工件表面不干净,在镀膜过程中烧伤,呈不规则的雪花状针孔:电镀和PVD镀之后看到工件表面的小孔。

砂眼:机加、铸造、焊接、压铸件抛光后,表面留有之较大凹洞.缩水:胶件的边缘位缺料或表面出现明显的凹陷,不饱满.砂印:产品上有留下未抛光之打砂痕迹。

色差:指要求为同种颜色的产品,各组件颜色深浅不一之现象.麻轮印:用粗糙麻轮抛光,导致表面有残留麻轮打磨之严重痕迹。

水纹:产品表面有纹络或金属流动痕迹。

过度抛光:指抛光时用力过大或打砂过多而导致产品失去原来形状或把表面致密层打掉露出产品内层缺陷。

抛光痕:抛光时(特别是较大平面)因用腊量少或腊型号不对,抛光时用力过大,产品表面发抛光类产品 3. 2. 1定义3. 2. 1. 1抛光面缺陷(产品在抛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

外观检验标准书

外观检验标准书

发行日期
1、作业员均有本工序的上岗资格和作业熟练度教育;2、确认作业员佩戴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3、确认相关的作业场地、设备、容器、齐全完好; 1.确认批号、模号等标识清晰可见;
图号/批号 图示
检查 步骤
2.检查冒口颈、入水及毛边残留≤1mm,无毛刺,不刮手,无缺肉、裂纹、碰伤等缺陷。
图示
毛边
修订日期
外 观 检 查 作 业 标 准 书
文件编号 工 程 别 顾 客 QT/BHHS-QD-03-QCB004 外观检验及研磨作业标准书 鹤正商贸 1 版 本 A/0 品质保证部 DRUM(鼓) 件 模 穴 数 作业 前 检查 步骤 材 质 FCD450 号 1028028 页 次 1/2
制定单位 品 名
版本 REV
修订记录
客户批准:
会签: 批准 审核 制定
外 观 检 查 作 业 标 准 书
QT/BHHS-QD-03-QCB004 外观检验及研磨作业标准书 鹤正商贸 1 版 本 A/0 品质保证部 DRUM(鼓) 件 模 穴 数 材 质 FCD450 号 1028028 页 次 2/2ຫໍສະໝຸດ 文件编号 工 程 别 顾 客
2
图中用蓝色、橙色标识的位置为此铸件的加工面打孔处
备注:铸件在强度上或使用上无关紧要的外伤可进行修补。
客户批准: 批准 审核 制定
制定单位 品 名
发行日期
3.确认加工面及非加工面, 加工面淡绿色标识处允许有深度小于 2.5mm 的任何缺陷,加工面红色线 检查 步骤 画出区域表示从表面到表面下 8mm 处不允许有缩松,蓝色标识处不允许有缩松,橙色标识处不允许 有气孔和缩松;非加工面允许深度小于 1mm×ф2mm 的气孔、砂渣眼缺陷在 400cm 范围内的个数不 能超过 5 个。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在产品进入生产流程之前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的质量控制检验。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并能够提供一致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I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

二、文档概述本文档旨在为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提供一个标准的格式,以确保检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该指导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检验项目和要求:列出需要检验的项目和相应的质量要求。

2. 检验方法:描述用于进行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3. 检验设备和工具:列出用于进行检验的设备和工具,并提供相应的校准证书。

4. 检验记录和报告:说明检验记录的要求和格式,并提供相应的报告模板。

三、检验项目和要求在此部分中,将列出需要进行检验的项目和相应的质量要求。

例如,对于电子产品的IQC检验,可以包括以下项目:1. 外观检查: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坏或污染。

2. 尺寸和尺寸公差:测量产品的尺寸,并与规定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

3. 功能性能测试:测试产品的功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4. 材料成分分析:使用相应的测试方法,对产品的材料成分进行分析。

四、检验方法在此部分中,将描述用于进行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对于外观检查,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坏或污染。

2. 使用放大镜对产品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细小的缺陷。

3. 检查产品的颜色、纹理和标识是否与规定的要求一致。

4. 记录检查结果,并将有缺陷的产品进行标记或隔离。

五、检验设备和工具在此部分中,将列出用于进行检验的设备和工具,并提供相应的校准证书。

例如,对于尺寸和尺寸公差的检验,可以使用以下设备和工具:1. 卡尺:用于测量线性尺寸,如长度、宽度和高度。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小的尺寸,如孔径和间距。

3. 高度规:用于测量高度和平面度。

4. 校准块:用于校准上述设备和工具,并提供相应的校准证书。

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

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

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与范围为使公司内部品质检验手法及定义清晰明确,特制定本标准。

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2.0术语定义MAJ 主要缺陷 D 直径(单位:mm)MIN 次要缺陷N 缺陷个数CR 致命缺陷L 长度(单位:mm)S 面积(单位:mm²)W 宽度(单位:mm)H 高度(单位:mm)DS 缺陷与缺陷之间的距离(单位:mm)Logo 图案密集15*15mm范围内缺陷>10个以上定义为密集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熔接线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熔融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气流痕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涂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缩水因成型冷却收缩使产品局部或整体表面下陷封堵配件应该通的地方由于溢料造成不通水花因注塑成型中结构尺寸的不规则变化,导致配件表面多条线条状收缩纹变形成型产品因各部收缩率的差异形成的扭曲现象毛刺/飞边/披锋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废料生料因熔融不充分或混料不均的料露底漏喷或覆盖位太薄显底色称露底口部变形配件口部失圆或变形等缺陷造成与密封垫或塑胶件无法组装段差两配件装配后接合处一边高于另一边,与设计方向一致为顺差,不一致为逆差间隙装配时形成的缝与设计时固有的缝的叠加针孔/气泡由于喷涂、电镀或成型造成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杂色/黑点与配件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原料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断裂配件材料局部断开后的不合格流纹产品表面上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划伤因受外力作用造成的刮痕,分为有感和无感划伤磨痕产品因碰撞摩擦后所留下的痕迹烧焦塑胶件模温过高或五金件抛光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的配件表面烧焦,局部发黄发黑缺陷色差材料差异及加工过程造成的颜色变化,使两个及以上相邻配件的表面有目视颜色差别麻点表面附着的有感的细小颗粒掉漆配件表面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喷漆后液体脱落3.0职责3.1 工程:产品功能的标准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1.1建立公司对零件的外观质量要求及测试技术,确保零件质量,进而达成设计所期望的功能。

1.2作为样品承认测试及IQC进料检验依据。

2 范围:
2.1凡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上所用的零件均属。

2.2但本规范若与工程蓝图有相抵触时,以工程图面为准。

3 抽样计划及判定标准:
3.1依据MIL-STD-105E抽样表,一般检验水平Ⅱ级,采正常检验。

3.2判定标准区分:
3.2.1 致命缺点(CRITICAL DEFECT) AQL 0
3.2.2 主(重)缺点(MAJOR DEFECT) AQL 0.65
3.2.3 次(轻)缺点(MINOR DEFECT) AQL 1.5
4 检验环境:
4.1 检验光源80~150烛光或照度700ULX以上的正方1M,表面与检验者45°。

4.2 距离30CM。

4.3 时间5秒。

4.4 检验时,禁止在反光的状况下检验而突显其缺点。

5 依零件分类:
5.1五金类(SEREW﹑NUT﹑WASHER ﹑BRACKET﹑CASE﹑PLASTIC.)
5.2印刷类(MANUAL﹑LABEL﹑DISPLAY、GIFT BOX 、CARTON)
5.3 PCB类
5.4电子零件类:
5.4.1主动组件:IC﹑晶体管﹑二极管﹑振荡器。

本数据所有权属XX有限公司,非经书面准许不可翻印,复制或以其它任何形式传递或揭露。

5.4.2被动组件:RES﹑CAP﹑TRANSFORMER
5.4.3电子机械件:CONNECTOR﹑COIL﹑FILTER﹑SWITCH﹑FUSE﹑SOCKET﹑
STICK﹑HEADER.
5.5 线材类(POWER﹑CORD﹑CABEL﹑WIRE)
5.6 包装材料(CARTON﹑PE FOAM﹑GIFT BOX﹑EPE)
6 检验标准如下:
本数据所有权属XX有限公司,非经书面准许不可翻印,复制或以其它任何形式传递或揭露。

本数据所有权属XX有限公司,非经书面准许不可翻印,复制或以其它任何形式传递或揭露。

本数据所有权属XX有限公司,非经书面准许不可翻印,复制或以其它任何形式传递或揭露。

本数据所有权属XX有限公司,非经书面准许不可翻印,复制或以其它任何形式传递或揭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