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统训练设计方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教案【篇一:小班感统活动设计篇】活动名称:《宝宝滚球儿》适合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探索多种方法滚球,体验在运动中探索的乐趣。
2、触动全身神经系统的总动员,强化本体感。
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滚和接住球,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1、大笼球人手一个,平衡木、拱门、大滑梯、路障等辅助材料2、熟悉儿歌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小动物模仿操二、基本活动:1、掌握滚球与接球的方法。
(1)分散追球游戏:幼儿人手一只球,在地面上任意滚动自己的球宝宝并迅速地跑去追球。
(2)趣味游戏:全体幼儿站成大圆圈念儿歌:“大笼球,滚得快,滚给你,滚给他,滚得球儿乐哈哈。
”幼儿边念儿歌,教师依次把球滚给每一个幼儿,幼儿再将球滚回给教师??。
也可以请幼儿到中间当小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练习滚球。
3、花样滚球:老师:今天,我们可以滚着球宝宝出去旅行,路上要经过一些小桥、山坡、树桩,看谁滚球的方法多。
(1)幼儿尝试结合器械练习滚球,如:滚球过桥、上下坡、钻洞等。
(2)幼儿互相交流分享新玩法。
(3)再次游戏。
三、放松活动:压路机幼儿并排躺在垫子上,老师用大笼球逐一碾过他们身体的各部位。
活动名称:《我会上下楼梯》适合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2、促进固有感觉的输入及自身形象的建立。
3、掌握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设有楼梯的室内外场地活动过程:1、观察认识:幼儿参观室内外的各种楼梯与台阶,了解楼梯的作用及上下楼梯的安全知识。
2、学习模仿:(1)、正确方法:两脚交替上下台阶,按顺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下。
(2)幼儿自由练习上下台阶。
(3)指导胆小和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上下楼梯。
3、重点难点:不扶把手上下楼梯。
5、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大型玩具。
活动名称:《喂小动物吃糖球》适合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会将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团成小圆球,促进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
2、练习将投掷物击中目标,发展手眼协调运作的能力。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3篇)

感统训练教案(优秀3篇)感统训练教案篇一活动名称:大陀螺旋转活动器材:大陀螺活动目的:直接目的':训练身体协调性、触觉及刺激左右脑发展。
适用班级:小、中、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将大陀螺挪到较开阔的位置,然后导师请幼儿坐到其中。
活动过程:1、开始旋转:孩子一人坐到大陀螺中间,双手展开扶住边缘,后背靠在陀螺边上,借助自身重量旋转。
2、相反转圈:可顺时针转,也可反时针旋转。
结束:1、器材归位,将大陀螺放回原位。
2、延伸活动:由一人可增加至两人。
3、注意事项:针对不会的孩子需教他。
各动作分解。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篇二训练主题:《分四份》(几何图形)目的:学习分四等份。
材料:彩色手工纸(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剪刀,白纸,胶水。
要点:(1)家长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
(2)家长给孩子看准备好的彩色纸,让幼儿说出都有什么形状的纸。
请孩子把每张纸都分成四份。
(3)孩子如果一点都不会,经过尝试后,家长能够和孩子一人拿一张同样形状的纸,如正方形。
家长边做边引导孩子操作,把它折叠2次,然后按折痕剪成相等的四份。
(4)把剪成的四份图片再还原成原样贴在白纸上。
(5)用数字表示分了几分。
(6)其他图形同上。
(7)孩子反复操作,加深印象。
(8)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动手本事和发散性思维。
感统训练教学计划篇三时间飞逝,20xx年已经结束了,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对我20xx年度的工作进行考核总结:一、教学状况今年高一的生物教学工作。
能够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工作。
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要求,教学成绩和学生满意率均收到应有的效果。
在教学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具备应有的潜力。
第一,透过开展生动搞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指导正确消费,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事物,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
第二,制作修改了每一课时的PPT,增大信息量,以便于学生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感统训练方案

感统训练方案一、训练目标:通过多感官融合训练来提高儿童的感知、认知、协调和注意力等基本生理功能,并且促进大脑发育。
二、训练方法:1.视觉感统训练:(1)球类视觉追踪:让儿童用眼睛追踪一个移动的球,球的运动可以是直线、曲线、圆周等形式,要求儿童跟随球的运动并保持准确的注视。
(2)视觉合作:通过玩益智游戏,让儿童通过双眼同时注视多个目标,提高双眼的配合能力。
(3)视觉定位:将一些物体放在不同的位置,要求儿童根据指令找到指定位置的物体,帮助儿童通过视觉定位来提高空间定向能力。
2.听觉感统训练:(1)音乐训练:通过听音乐,教会儿童区别音高、音调、节奏等不同音乐元素,提高儿童对声音的敏感度。
(2)听觉合作:通过听觉游戏,让儿童同时获取多个听觉信息,并进行处理,例如听故事时用耳朵辨别不同角色的声音等。
3.触觉感统训练:(1)贴纸游戏:给儿童提供一张图纸和一些不同形状的贴纸,要求儿童通过触摸来感知不同贴纸的形状和纹理,并将其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2)触觉识别:将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袋子里,让儿童通过触摸来识别物体,并描述出触感的特点。
4.味觉感统训练:(1)食物品尝:给儿童准备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让他们通过品尝来识别味道,并积极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口味。
(2)盲品比赛:将一些不同味道的食物放在碗中,遮住眼睛后让儿童尝试识别出不同的味道。
5.嗅觉感统训练:(1)嗅味辨别:给儿童准备一些不同气味的物体,让他们闭上眼睛通过闻气味来识别物体,并描述和区分不同的气味。
(2)嗅味游戏:将一些不同气味的物体放在袋子中,让儿童通过嗅觉来识别物体,并猜测它是什么。
三、训练步骤:1.感官适应阶段:教育儿童认识不同感官,并通过简单的感官刺激来逐渐适应。
2.单感官训练阶段:依次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感统训练,每个感官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3.多感官融合训练阶段:组织多感官融合的活动,例如结合视觉和听觉训练,视觉和触觉训练等,提高多感官之间的配合能力和协调性。
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教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指对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训练,通过感觉刺激和各种动作活动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感统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均衡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为了有效地进行感统训练,游戏教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园感统训练的游戏教案。
一、触觉游戏1、材料准备: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粗糙的沙纸、光滑的塑料片、软绵绵的棉花等。
2、方法: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材质,让他们用手指触摸感受不同材质的变化,比较触感的差异。
二、平衡游戏1、材料准备:各种不同高度的块状物品,如木块、泡沫块等。
2、方法:让幼儿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行走,要求他们尽量在块状物品上保持平衡,以加强他们的平衡感觉。
三、运动游戏1、材料准备:各种大小不同的球、绳子等。
2、方法:组织幼儿进行各种运动游戏,如投球、接球、跳绳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刺激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四、视觉游戏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卡片。
2、方法:让幼儿观察各种卡片,比较它们的颜色、形状,让幼儿通过观察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五、听觉游戏1、材料准备:记录器、音乐盒等发声器材。
2、方法:通过发声器材,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进行听觉区分,训练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
通过以上的游戏教案,可以巧妙地开展幼儿园感统训练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更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游戏教案,为幼儿的成长助力。
感统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教案,必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幼儿园阶段,感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通过游戏教案的方式进行感统训练,不仅可以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幼儿园感统训练教案【篇一:小班感统活动设计篇】活动名称:《宝宝滚球儿》适合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探索多种方法滚球,体验在运动中探索的乐趣。
2、触动全身神经系统的总动员,强化本体感。
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滚和接住球,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1、大笼球人手一个,平衡木、拱门、大滑梯、路障等辅助材料2、熟悉儿歌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小动物模仿操二、基本活动:1、掌握滚球与接球的方法。
(1)分散追球游戏:幼儿人手一只球,在地面上任意滚动自己的球宝宝并迅速地跑去追球。
(2)趣味游戏:全体幼儿站成大圆圈念儿歌:“大笼球,滚得快,滚给你,滚给他,滚得球儿乐哈哈。
”幼儿边念儿歌,教师依次把球滚给每一个幼儿,幼儿再将球滚回给教师。
也可以请幼儿到中间当小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练习滚球。
3、花样滚球:老师:今天,我们可以滚着球宝宝出去旅行,路上要经过一些小桥、山坡、树桩,看谁滚球的方法多。
(1)幼儿尝试结合器械练习滚球,如:滚球过桥、上下坡、钻洞等。
(2)幼儿互相交流分享新玩法。
(3)再次游戏。
三、放松活动:压路机幼儿并排躺在垫子上,老师用大笼球逐一碾过他们身体的各部位。
活动名称:《我会上下楼梯》适合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
2、促进固有感觉的输入及自身形象的建立。
3、掌握正确上下楼梯的方法,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设有楼梯的室内外场地活动过程:1、观察认识:幼儿参观室内外的各种楼梯与台阶,了解楼梯的作用及上下楼梯的安全知识。
2、学习模仿:(1)、正确方法:两脚交替上下台阶,按顺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下。
(2)幼儿自由练习上下台阶。
(3)指导胆小和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上下楼梯。
3、重点难点:不扶把手上下楼梯。
5、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大型玩具。
活动名称:《喂小动物吃糖球》适合班级:小班活动目标:1、会将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团成小圆球,促进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
幼儿园感统训练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活动方案引言:感统训练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感官融合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详细探讨幼儿园感统训练活动的方案。
一、认识感统训练活动的意义感统训练活动能促进幼儿各项感官的协调发展,培养其专注力、学习能力和动作精确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感统训练活动的分类感统训练活动可以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运动等方面的训练,例如视觉训练可以通过观察图案、颜色辨别等活动进行。
三、视觉训练活动1. 图案配对游戏:幼儿可以观察并将相同图案的卡片配对。
2. 颜色辨别绘画:幼儿在纸上绘制出给定颜色的形状。
四、听觉训练活动1. 聆听音乐:幼儿通过聆听音乐,学习能够分辨高低音和乐器的声音。
2. 聆听声音游戏:让幼儿辨认和模仿各种声音,如动物叫声、车辆声等。
五、触觉训练活动1. 触摸材质认识:幼儿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认识不同的触感。
2. 探宝游戏:在教室里隐藏一些小物品,幼儿用触觉去探索并找到它们。
六、嗅觉训练活动1. 香味辨别游戏:让幼儿分辨不同香味,并说出对应的物品。
2. 闻味猜猜猜:幼儿根据所闻到的香味猜测放在盖子下的食物。
七、运动训练活动1. 跨爬练习:幼儿双手双脚触碰地面,通过爬行来提高协调性。
2. 平衡球运动:幼儿站在平衡球上练习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八、感统训练活动的教学原则1. 渐进式训练: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渐增加训练难度。
2. 针对性训练:根据幼儿的不同感统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 积极鼓励: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九、实施感统训练活动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活动的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细心观察: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活动内容。
十、感统训练活动的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改善等方式来评估感统训练的效果。
结语:感统训练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

幼儿感统训练教案幼儿感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感知和控制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动作规范性。
4. 增强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训练。
2. 平衡感统训练:包括前后平衡、左右平衡、协调性训练等。
3. 运动感统训练:包括跑步、跳跃、爬行、匍匐等各类运动能力训练。
4. 精细动作感统训练:包括抓握、拧转、扔接、绘画等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操纵气球、摆动摇铃等,以帮助幼儿调整身体状态。
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a. 触觉训练:分别给幼儿提供不同质地的物品,让他们用手触摸并描述感觉。
b. 视觉训练:播放不同形状、颜色的图像、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分类。
c. 听觉训练:播放不同音频,让幼儿辨别不同声音来源。
d. 嗅觉训练:给幼儿提供各种气味,让他们通过嗅闻辨别。
e. 味觉训练:给幼儿尝试不同味道的食物,并描述味道。
3. 平衡感统训练活动:a. 前后平衡:让幼儿走直线,一脚跟踩到另一脚的脚跟上,保持平衡。
b. 左右平衡:让幼儿左右脚抬高,保持平衡。
c. 协调性训练:让幼儿两手同时做相同或相反的动作。
4. 运动感统训练活动:a. 跑步:让幼儿在指定区域内自由奔跑。
b. 跳跃:让幼儿跳过障碍物或跳到指定位置。
c. 爬行:设置障碍物让幼儿爬行通过。
d. 匍匐:让幼儿在地上匍匐前进。
5. 精细动作感统训练活动:a. 抓握: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玩具,让他们练习抓握。
b. 拧转:给幼儿练习旋钮、开关等动作。
c. 扔接:让幼儿练习投掷和接住球类物品。
d.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练习绘画。
四、教学评价:根据幼儿在各项训练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感觉训练的准确性、平衡感统训练的稳定性、运动感统训练的速度和灵活性,以及精细动作感统训练的精确性等方面。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发展特点,结合感统训练的理论,选取《幼儿园感统训练指导手册》中的第3、4、5章内容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第3章:触觉感知训练,主要包括触觉识别、触觉记忆和触觉辨别等内容。
2. 第4章:前庭觉训练,主要包括平衡木、旋转木马和摇头晃脑等活动。
3. 第5章:本体觉训练,主要包括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感知能力,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2.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增进同伴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
2.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旋转木马、软垫、球类、绳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个触觉板、一个球、一根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找不同”游戏,引导幼儿关注触觉感知。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触觉识别为例,讲解触觉板的用法,引导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触觉识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的训练。
六、板书设计1. 触觉识别:触觉板、球类、绳子等。
2. 前庭觉平衡:平衡木、旋转木马等。
3. 本体觉协调: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触觉识别游戏。
(2)在户外活动时,尝试进行前庭觉平衡训练。
(3)与同伴一起进行本体觉协调练习。
2. 答案:(1)触觉识别:找出触觉板上的不同物品。
(2)前庭觉平衡: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3)本体觉协调:完成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感统训练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感统训练设计方案
一、个案简介:
1.早期情况:XX,男,4岁1个月,轻中度自闭症。
足月,剖腹产,黄疸。
2.接受感统训练前的基本情况:
⑴言语能力:
①语言表达与理解:能理解简单的口头动作指令(如:坐下、起来、不能动等),但执行时仍需要在提示下完成。
词汇贫乏,仅能说出一些常用的名词,简单的叠音形容词。
②语言交往: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对于老师的问话往往不能理解,答非所问。
⑵情绪行为:
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差,哭闹现象严重。
自我保护意识强,讨厌被别人触碰,但无自伤和攻击行为。
对母亲过分依赖,训练过程中如果家长在场,即不停地要求拥抱和爱抚。
注意力易分散,喜欢各种盒子,如果不能满足他,则会哭闹不止。
⑶运动能力:
动作协调性较差,姿势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动作计划组织能力差。
双脚原地跳跃能力较弱,不能完成立定跳远。
会扔出球(从肩以
第1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