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初一古诗词竞赛答案

一、填空题。
(每题2分,错字、漏子、多字、空题则该题无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5、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6、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8、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9、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1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2、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3、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1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只把春来报)。
1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19、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2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1、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22千。
2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陵开。
2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5、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6、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2727、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28、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0、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二、单选题。
(每题2分,多选、字体不清、不写编号、不写在括号内该题无分)C 31、《诗经》分为三部分。
A、《赋》、《诵》、《兴》B、《风》、《雅》、《诵》C、《风》、《雅》、《颂》D、《赋》、《比》、《兴》A 32、“期颐”指多少岁?A、100B、88C、70D、108A 33、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是哪部?A、《尔雅》B、《楚辞》C、《尚书》D、《离骚》D 34、《四库全书》中,除“经”、“子”、“集”外还有哪一部?A、《乐》B、《礼》C、《诗》D、《史》C 3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八月湖水平”的下一句是?A、气蒸云梦泽B、徒有羡鱼情C、涵虚混太清D、端居耻圣明三、判断题。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注意: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竞赛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忘乡。
C.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寥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仍旧。
4.挑选适当的“风”填入上面诗句中的横线处,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细雨鱼儿出,燕子斜。
②萧瑟,洪波涌起。
③等闲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迟日江山丽,花草香。
⑤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⑥终古高云簇此城,吹散马蹄声。
A.东风金风抽丰东风东风疾风好风B.微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金风抽丰东风东风疾风金风抽丰D.东风东风好风微风冬风金风抽丰5.以下各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A.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清明节⑤中秋节B.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冬至⑤端午节C.①元宵节②春节③端五④重阳节⑤七夕节D.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七夕节⑤中秋节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君”指的是()A.王维B.孟浩然C.王昌龄D.高适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优秀的古诗文,不仅会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处世的质地,提升我们的文化品味,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B)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B)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B)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D)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夕C、清明D、重阳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A、男子十三四岁B、女子十三四岁C、男子十五六岁D、女子十五六岁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下列诗句填写空白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看到明月时的思乡之情。
2. 请写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3.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同情。
5.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6. 请写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词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7.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以红豆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8. 请默写李白的《赠汪伦》中的名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友人汪伦深厚友情的感激之情。
9. 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通过对夜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10. 请写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50分)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名句A.陈子昂 B.王勃 C.王维 D.杜甫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于谦是( )人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杜牧 C.杨万里 D.李清照4.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句是( )A.蜻蜒飞上玉搔头 B.芳草萋萋鹦鹉洲C.桃花流水鳜鱼肥 D,映日荷花别样红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 )。
”A.月黄昏 B.星如雨 C.花木深 D.蝶难来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中,主要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A.对偶 B.排比 C.反复 D.比喻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自杜甫的( )A.《登高》 B,《旅夜书怀》 C.《春望》 D.《江南逢李龟年》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出自( )A.《岳阳楼记》 B.《桃花源记》C.《醉翁亭记》 D.《小石潭记》9.《曹刿论战》选自(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国语》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姑苏”指( )A.杭州 B.苏州 C.扬州 D.赣州11.“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中“右军”指的是书法家(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1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是(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老年人如夕照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它的果实)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C.先帝不以臣卑鄙 (无耻卑劣)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与子女)14.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吾祖死于是 (在这件事上)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监狱)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沟通)15.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 )社稷庠序高堂黎庶A.国家学校父母百姓B.国家书房上房人民C.宗庙学校殿堂平民D.祖国学校朝廷百姓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百姓)B.匹夫有重于社稷者 (百姓)C.布衣之交尚不可欺 (百姓) D.今王播弃黎老 (百姓)17.下列成语与“而或长烟一空”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丝不苟 B.一相情愿C.一目了然 D.一无所有18.下面与“斗折蛇行”中的“斗”“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皆若空游无所依C.隶而从者 D.不可知其源19.下列句中的“则”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则”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非死则徙尔20.下列句中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1.《曹植聪慧》评论“曹植善属文”;(1)下面属于曹植所撰写的是( )A.《短歌行》 B.《燕歌行》 C.《白马篇》 D.《蒿里行》(2)文中“太祖甚异之”应译为( )A.曹操很奇怪他 B.曹操对他非常惊讶C.曹操认为他很奇特 D.曹操对他的才能很惊讶(3)下列成语与曹操有关的是 ( )A.老骥伏枥 B.四面楚歌 C.狡兔三窟 D.指鹿为马22.《张孝基仁爱》曰:“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初二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之涣C. 孟浩然D. 王勃答案:B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答案:A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李煜答案:A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安石B. 陆游C. 杨万里D. 李商隐答案:B6.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B.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C.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D.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年。
答案:A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什么?A.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D.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A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王勃B. 李白C. 王之涣D. 杜甫答案:A10.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2. “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13. “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化的瑰宝,可以陶冶学⽣的情操,扬民族传统⽂化。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古诗词知识竞赛题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A、朋B、⼈C、师 2、“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出⾃( )A、《论语》B、《庄⼦》C、《礼记》 3、孟⼦⽈:“孔⼦登东⼭⽽⼩鲁,登( )⽽⼩天下”。
A、泰⼭B、嵩⼭C、黄⼭ 4、《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教然后知( )。
”A、⾜B、乏C、困 5、“少壮不努⼒,⽼⼤徒( )”出⾃《汉乐府·长歌⾏》。
A、悲伤B、伤悲C、忧伤 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 )A、李⽩B、苏轼C、李之仪 7、晏殊的《浣溪沙》中“⽆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8、“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 )”。
A、慎于⾏B、慎于思C、慎于⾔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出⾃( )A、《论语》B、《孟⼦》C、《庄⼦》 10、管⼦⽈:“仓廪实⽽知( )。
”A、礼貌B、礼节C、礼仪 11、“志⼠不饮盗泉之⽔,( )不受嗟来之⾷”。
A、智者B、廉者C、仁者 12、司马光在《训俭⽰康》中说:“众⼈皆以奢靡为荣,吾⼼独以( )为美。
”A、朴素B、俭朴C、俭素 1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植B、曹丕C、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A、阴⼭B、边关C、燕⼭ 15、杜甫的《春夜喜⾬》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16、“问君能有⼏多( ),恰似⼀江春⽔向东流”是李煜的词句。
A、忧 B惆 C愁 17、“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出⾃叶绍翁的( )A、《游园不值》B、《春望》C、《春夜喜⾬》 18、“信⾔不美,美⾔不信。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在各领域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
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 )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A、八月B、九月C、十月 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在各领域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
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
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
为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
试题及答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
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 )
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D、灯火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寒食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 D )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
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 B )
A、男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
D、女子十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 C )
A、屈原
B、王羲之
C、陈子昂
D、李白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的作者是( D )
A、陆游
B、辛弃疾
C、岳飞
D、李清照
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 A )
A、汉朝李广的故事
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
C、宋代岳飞的故事
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
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B )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张籍
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 A )
A、王昌龄林逋
B、杜甫陶渊明
C、王昌龄陶渊明
D、杜甫林逋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作者是( C )
A、苏轼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