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精度

合集下载

制造工艺机械加工精度

制造工艺机械加工精度

a y y Ha
BH
B
一般:
车床: H 1 ~ 2
B 23
磨床:
H B
1
对零件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3. 传动链精度
以车螺纹为例,说明传动链精度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如图所示:
P工 i P丝 i z1 z3
z2 z4
对上式微分:
dP工 i dP丝 P丝 di 工件导程误差可表示为: P工 i P丝 P丝 i
2. 机床导轨误差对工件精度的影响:
b. 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影响
由于刀尖相对于工件回转轴线 在加工表面径向方向的变化属 敏感方向,故其对零件的形状 精度影响很大。
R' y
2. 机床导轨误差对工件精度的影响:
c. 导轨之间垂直方向的平行度误差的影响
tg a , sin y
B
H
很小, tg sin
二.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
误差的性质
变值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① 随机误差有大有小它们对称分布于 尺寸分布中心的左右。
y
1
(xx)2
e 22
2
X
② 距尺寸分布中心越近的随机误差出 现的可能性越大。

③ 随机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分布。
第二节 加工原理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近似刀具加工所造成的误差 二.由于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方法所造成的误差
一般刀具如:车刀、立铣刀等,主要靠调整刀具位置来保证加工 尺寸,其制造精度不会影响加工尺寸精度。但刀具的磨损将对工 件的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a.
初期磨损阶段:
NB
L L1
B
b. 正常磨损阶段:
NB

机械加工的精度

机械加工的精度

机械加工的精度引言机械加工的精度是评估加工工艺和零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精度是指零件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

在机械加工领域,精度的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了解机械加工的精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精度的定义精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概念,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下面分别对这些概念进行探讨。

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指的是零件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可以通过测量零件的尺寸并与设计尺寸进行比较来确定。

尺寸精度通常用公差来表示,即在设计阶段就规定的可接受的尺寸范围。

尺寸精度的提高需要采用更加严格的制造工艺和更加精密的加工设备。

形状精度形状精度是指零件表面形状与其设计形状之间的偏差程度。

形状精度通常涉及到轮廓、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各种形状参数。

形状精度对于一些需要与其他零件配合的零件尤其重要,因为形状精度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零件的配合性能。

位置精度位置精度是指零件特定特征的相对位置与其设计位置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可以通过零件的测量和位置分析来确定。

位置精度通常与夹持、定位和加工顺序等因素有关。

位置精度的提高需要更加精细的工艺控制和更加准确的加工设备。

提高精度的方法要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于不同的零件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减少加工误差并提高加工精度。

例如,对于需要加工高精度的零件,可以选择数控加工或激光加工等高精度加工工艺。

2. 优化机床和刀具机床和刀具是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

优化机床和刀具的性能可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例如,采用更加刚性和稳定的机床可以减少振动和变形;选择质量优良的刀具可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加工表面精度。

3. 控制加工参数加工参数的调整对于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至关重要。

合理地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可以减小加工误差并提高加工质量。

此外,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的零件,可以采用后处理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名词解释

机械加工精度名词解释

机械加工精度名词解释
机械加工精度指的是针对零件或工件加工过程中所要求的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精确度。

精度是指实际测得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或误差程度,常用的机械加工精度名词包括以下几个:
1. 尺寸精度:指零件加工后尺寸测量值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这是表征零件尺寸准确程度的指标,通常用公差表示。

2. 形状精度:指零件加工后形状特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例如,平整度、圆度、直线度等,用来描述零件表面的平整程度以及曲线、直线等特征的精确程度。

3. 位置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特定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

常用的位置精度名词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用来描述零件特征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4.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光洁程度。

常用参数包括Ra(平均粗糙度)、Rz(Z向平均粗糙度)等,用来描述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这些机械加工精度的指标对于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功能至关重要,能够影响到零件的装配性能和使用寿命。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方法是指利用机床和切削工具对金属、合金、塑料等材料进行切削、锻造、焊接、抛光等操作,以达到工件设计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有着不同的加工精度,下面将对常见的几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进行详细介绍。

1.车、铣、刨、磨加工:
车、铣、刨、磨加工是最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之一,其加工精度通常可达到0.01mm级别。

其中,精度最高的是磨加工,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01mm级别。

而车、铣、刨加工的加工精度相对较低,通常在0.01mm 至0.015mm之间。

2.钻削加工:
钻削加工是通过钻头旋转和轴向进给运动,以及工件的切削超前量来进行的。

其加工精度一般可达到0.02mm级别。

3.线切割加工:
线切割是利用金属丝或者金刚线经过电火花腐蚀加工,从而将工件切割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05mm级别。

4.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放电现象进行切削的一种加工方法,其加工精度可达到0.001mm级别。

5.冲压加工:
冲压加工是通过冲床对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弯曲、深冲等形变加工的方法。

其加工精度一般在0.05mm至0.1mm之间。

6.锻造加工:
锻造加工是通过加热和机械力的作用,改变金属原始形状并获得所需形状的一种加工方法。

其加工精度通常为0.2mm至0.5mm之间。

7.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是利用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切割、焊接等加工的方法。

其加工精度通常可以达到0.01mm级别。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精度
(1)机床的热变形
a)床身、主轴变形
b)床身、工作台、主轴变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提高精度的主要措施
工艺系统热变形的改善措施 1)在机床大件的结构设计上采取对称结构或采用主动控制方式均衡关键件的温度。 2)在结构连接设计上,其布局应使关键部件的热变形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小。 3)对发热量较大的部件,应采取足够的冷却措施或采取隔离热源的方法。 4)在工艺措施方面,可让机床空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当其达到或接近热平衡时再 调整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 5)将精密机床安装在恒温室中使用。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改善措施
(1)减小接触面间的表面粗糙度,增大接触面积,适当 预紧,减小接触变形,提高接触刚度。
(2)合理地布置肋板,提高局部刚度。 (3)减少受力变形,提高工件刚度。 (4)合理装夹工件,减少夹紧变形。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提高精度的主要措施
3.工艺系统热变形产生的误差及改善措施
(2)导轨误差 导轨是机床的重要基准,它的各项误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
零件的精度。
机床导轨误差对 工件精度的影响
车床导轨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提高精度的主要措施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及改善措施
a)腰鼓形的圆柱度误差
b)带锥度的圆柱度误差
三、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提高精度的主要措施
—机械加工精度—
感具、工件和刀具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称之为工艺系统。
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及改善措施
(1)主轴误差 机床主轴是装夹刀具或工件的位置基准,它的误差也将
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主轴的轴向窜动 ➢主轴摆动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
(2)夹具安装法
夹具安装法是指通过夹具保证工件加工表面与定 位基准面之间位置精度的安装方法。这种方法定位迅 速方便,定位精度高且稳定,但专用夹具的制造周期 长,费用高,因此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3)机床控制法
机床控制法是指利用机床本身所设置的保证相对 位置精度的机构来保证工件位置精度的方法,例如坐 标镗床和数控机床等。
自动控制法生产率高,加工精度稳定,加工柔 性好,能适应多品种生产,是目前机械制造的发展 方向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
2.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
(1)成形运动法
成形运动法是指使刀具相对于工件作有规律的 切削成形运动,从而获得所要求形状精度的方法, 如2.1节中所介绍的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和相切 法等。成形运动法主要用于加工圆柱面、圆锥面、 平面、球面、回转曲面、螺旋面和齿形面等。
(2)非成形运动法
非成形运动法是指通过对加工表面形状的检测, 由工人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整加工,以获得所要求形状 精度的方法。非成形运动法生产率较低,但当零件形 状精度要求很高或表面形状比较复杂时,常采用此方 法。
3.位置精度的获得方法
(1)找正安装法
找正是指用工具或仪表根据工件上的有关基准, 找出工件在加工或装配时正确位置的过程。用找正 法安装工件称为找正安装。找正安装可分为划线找 正安装和直接找正安装两种。
试切法的生产率较低,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 较高,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2)调整法
调整法是指预先调整好刀具相对于工件加工 表面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一位置不产率较高,对操作工的要求不高,但 对调整工的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
一、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
工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 置精度三部分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精确度和精度保持稳定的程度。

机械加工精度在现代工业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现代工业需要高精度零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取决于工件的大小、工件的形状、加工方式和机床的准确性等因素。

在一些机械加工过程中,精度可高达几微米。

为了达到这样高的精度,机械加工行业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机床和加工过程做出各种精细的调整。

机械加工精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粗加工、精加工和超精加工。

在粗加工阶段,机床和工具不断切削工件以使其达到粗略的形状和尺寸。

在精加工阶段,机床和工具必须在更精细的水平上操作,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和更精确的尺寸。

超精加工则是最高的加工精度,需要极其精密的机床和工具,以便达到微观尺度的精度要求。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者都必须小心谨慎地选择和操作机床和工具,以使加工过程达到最佳效果。

低质量的机床和工具可能会导致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不准确,以及表面有缺陷和瑕疵。

这对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产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机械加工精度还取决于加工过程中的气氛和压力。

例如,在高压冲洗和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对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气氛和压力的控制必须得到重视,以便达到最佳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机床的准确性、工具的磨损、工件材料的变形等。

这些误差可能会导致工件尺寸和形状不准确,从而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机械加工精度必须在生产中得到不断的监测和调整,才能保证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的要求。

总之,机械加工精度是生产高质量高品质产品的关键之一。

为了达到高水平的精度和质量,必须对机床和工具进行优化和精细调整,同时还需要避免误差和监测和调整加工过程。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培养出精通机械加工技术的机械加工行业人才,并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

机械加工精度(完整版)
加工质量和产品的装配质量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括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
和加工表面质量两方面
3
一、机械加工精度
• 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机械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
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9
2.2 工艺系统的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0
一、加工原理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 的刀刃轮廓代替理论的成形运动或刀刃形状进行 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数控加工原理误差:直线或圆弧插补(功能强、 精度高的机床配B样条插补)近似的成形运动。 展成刀具加工成形表面误差: (1)采用阿基米德蜗杆或法向直廓蜗杆代替渐开 线基本蜗杆而产生的刀刃齿廓形误差 ; (2)由于滚刀刀齿有限,实际上加工出的齿形是 一条由微小折线段组成的曲线,和理论上的光滑 渐开线有差异,从而产生加工原理误差。
41
铰刀的类型
(a)直柄机用铰刀(b)锥柄机用铰刀c)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 (d)手用铰刀(e)可调节手用铰刀(f)套式机用铰刀(g)直柄 莫式圆锥铰刀(h)手用1:50锥度铰刀 42
加工槽类铣刀
43
拉刀的类型
44
图3-27 车刀磨损过程
45
11
二、调整误差
工艺系统两种调整方法:试切法和调整法 (1) 试切法 测量误差 机床(微量)进给机构的位移误差(精度) 切削层厚度的影响(试切与正式切削的切削厚 度不同),对精加工影响尤甚 (2) 调整法加工 定程机构的误差 样件或样板的误差 测量有限试件造成的误差(调整尺寸的误差)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精度
一、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
程度。

符合程度越高,加工精度越高。

一般机械加工精度是在零件工作图上给定的,其包括:1)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理想尺寸相符的程度。

2)零件的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形状与零件理想形状相符的程度。

3)零件的位置精度:加工后零件的实际位置与零件理想位置相符的程度。

2、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即试切--测量--再试切--直至测量结果达到图纸给定要求的方法。

2)定尺寸刀具法: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

3)调整法:按零件规定的尺寸预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加工表面尺寸的方
法。

3、加工误差:实际加工不可能做得与理想零件完全一致,总会有大小不同的偏差,零件加
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的大小表示了加
工精度的高低。

生产实际中用控制加工误差的方法来保证加工精度。

4、误差的敏感方向:加工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方向,为误差的敏感方向。

例如:车削外圆柱面,加工误差敏感方向为外圆的直径方向。

(见P195图7.2)
二、加工经济精度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同一种加工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精度是不同的。

任何一种加工方法,只要精心操作,细心调整,并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都能使加工精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这样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加工成本。

加工误差δ与加工成本C成反比关系。

某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不应理解为某一个确
定值,而应理解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说是经济的。

三、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因素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

(见P194)
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等方法,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
响。

一般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同时作用,主要是分析各项误差单独的变化规律;
统计分析法: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中一批工件的实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用以控制工艺过程的正常进行。

主要是研究各项误差综合的变化规律,只适合于大批、大量的生产条件。

四、原始误差
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会有各种各
样的误差产生,这些误差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工作条件下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扩大、或缩小)反映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