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题库_概念解释_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本文档适合电气工程类专业同学朋友们,希望能帮到你们)一、填空题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
(因为U≥2/3Umax)8、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1℃,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9、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成与之具有一定关系的电量。
10、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
11、某位移传感器,当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其灵敏度为60mv/mm 。
二、选择题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嵌入式微处理器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
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A.5.0级B.2.5级C.2.0级D.1.5级4.有四台量程不同,但精度等级均为1.0级的测温仪表。
今欲测250℃的温度,选用量程为 C 的最为合理。
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A. 血常规B. 尿常规C. 心电图D. 肝功能答案:C2. 血常规检验中,以下哪项指标反映的是红细胞的数量?A. 白细胞计数(WBC)B. 红细胞计数(RBC)C. 血小板计数(PLT)D. 血红蛋白(Hb)答案:B3. 肝功能检查中,ALT的升高通常提示什么?A. 贫血B. 肝炎C. 糖尿病D. 肾炎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尿液分析的常规项目?A. 尿蛋白B. 尿糖C. 尿酮体D. 尿胆原答案:D5. 血糖检测中,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多少?A. 3.9-6.1mmol/LB. 4.0-7.0mmol/LC. 5.5-8.0mmol/LD. 6.0-9.0mmol/L答案:A二、判断题6. 血常规检验可以检测出贫血。
(对/错)答案:对7. 肝功能检查中的AST和ALT是同一种酶。
(对/错)答案:错8. 尿常规中的尿蛋白阳性通常提示肾脏疾病。
(对/错)答案:对9. 血糖检测只能检测空腹血糖。
(对/错)答案:错10. 心电图是检验心脏电生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1. 简述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答案:血常规检验是评估人体血液状况的基本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
它有助于诊断贫血、感染、炎症、出血倾向等病症。
12. 肝功能检查中的AST和ALT有何不同?答案:AST和ALT都是肝脏酶,但它们在肝脏细胞中的分布不同。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而AST则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和细胞质中。
当肝细胞损伤时,ALT和AST都会升高,但ALT的升高通常更早更明显。
13. 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哪些疾病?答案: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此外,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也可能引起尿蛋白阳性。
14. 血糖检测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完整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分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一、填空: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3.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T B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
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4.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
(2分)5.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6.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7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
8、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9、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10、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1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 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一、名词解释二、单项选择题3.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 kg大米.10 kg苹果.1 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 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4.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C 左右为宜。
A.3 倍B.1.0 倍C.1.5 倍D.0.75 倍5.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 kHz)测量频率高达500 kHz.10 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 V,该误差属于 B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6.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 kHz)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 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7.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 D 。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8.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围为0~200 ℃,精度为0. 5级,试求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A 。
A.1℃B.0.5℃C.10℃D.200℃9.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围为0~200 ℃,精度为0.5 级,当示值为2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BA.1℃B.5%C.1%D.10%10.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围为0~200 ℃,精度为0.5 级,当示值为10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C 。
A. 1℃B.5%C. 1%D.10%11.欲测240 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若选用量程为250 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B 级。
A. 0.25B.0.5C. 0.2D.1.012.欲测240 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若选用量程为300 V,其精度应选 C 级。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检测技术的主要分类?A. 分子生物学技术B. 电子技术C. 光学技术D. 化学分析技术答案:B2.以下哪项是检测技术的基础设备?A. PCR仪B. 手持式光谱仪C. 气相色谱仪D. 全自动分析仪答案:A3.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RNAD. 糖类答案:A4.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仪器可用于精确测量溶液的浓度?A. PH计B. 紫外分光光度计C. 核磁共振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B5.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DNAC. 药物D. 病原体答案:C二、填空题1. PCR全称为________。
答案:聚合酶链反应2. 质谱仪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_分析仪器。
答案:质谱3.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作用下,在______________上分离和检测样品成分的一种方法。
答案:色谱柱4.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和测定物质的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层析技术,可用于检测_____________。
答案:抗体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PCR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答:PCR是一种通过不断复制DNA段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DNA双链解链,然后引入引物(寡聚核苷酸链),再通过DNA聚合酶酶作用,使DNA段复制多次,最终得到大量指定DNA段。
PCR 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遗传病检测、法医学等领域。
2.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答: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化合物离子化,然后分离、加速和检测这些离子,最终得到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信息。
质谱仪在化学分析中广泛应用于物质的结构鉴定、定量分析、生物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等方面。
3. 请简要说明生物传感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本文档适合电气工程类专业同学朋友们,希望能帮到你们)一、填空题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 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
(因为U≥2/3Umax)8、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1℃,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9、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成与之具有一定关系的电量。
10、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
11、某位移传感器,当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其灵敏度为 60mv/mm 。
二、选择题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嵌入式微处理器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
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2024年试验检测师题库加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混凝土衬砌厚度检查,每()检查一个断面。
A.20mB.30mC.40mD.50m【答案】A2.某空心板共有2种病害,混凝土剥落掉角,实际评定标度为2类,(最大评定标度为4类),梁底有横向裂缝,实际评定标度为2类,(最大评定标度为5类),该片空心板评分接近于()A.75B.70C.65D.55【答案】3.请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对某单跨箱板拱桥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1)经检查两岸桥台(t=10),发现其中一个桥台存在台帽裂缝,评定标度2(最高标度4);台身裂缝,评定标度2(最高标度5);台身剥落,评定标度2(最高标度4);另一个桥台存在台帽裂缝,评定标度2则桥台的最低构件得分值为()。
A.48.29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题目待补充)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题目待补充)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题目待补充)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题目待补充)六、分析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题目待补充)七、实践操作题:2道(每题5分,共10分)(题目待补充)八、专业设计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适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检测频率和判定标准。
2.针对一座大跨径斜拉桥,设计一套桥梁索塔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方案。
3.设计一个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方法。
4.针对一座港口码头,设计一套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
5.设计一个针对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控制指标、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
九、概念解释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解释什么是动态荷载试验,它在桥梁检测中的作用是什么?2.简述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3.解释“疲劳寿命”的概念,并说明其在桥梁设计中的重要性。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四)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韧致辐射:具有高能量的带电粒子通过物质量,在核电场作用下急剧减速所发出的电磁辐射。
2、X线体层摄影:简称CT是X线扫描术和电子计算机密切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
3、窗口技术:是指调节数字图像灰阶亮度的一种技术,即通过选择不同的窗宽和窗位来显示成像区域,使之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
4、切线方向:5、反转时间:反转时间仅出现在具有180°反转预脉冲的脉冲序列中,是指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6、听眉线: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7、MR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1技术,获取突出水信号的重T2WI,和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指对体内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
)8、X线对比度:又称射线对比度,当X线透过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形成了强度分布的不均。
9、脉冲序列:指具有一定带宽、一定幅度的射频脉冲和梯度脉冲组成的脉冲程序。
10、部分容积效应:在同一扫描体素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真实反应任何一种组织真实的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部分容积效应。
11、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以医学成像为目的将某种特定物质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像对比度,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12、容积扫描:是指在计划检查部位内,进行连续的边曝光边进床,并进行该部位容积性数据采集的检查方式。
13、密度分辨力:又称低对比分辨力,是从影像中所能辨认密度差别的最小极限,是对影像细微密度差别的辨别能力。
14、伪影:伪影指不能真实反映组织结构,同时可能影响诊断的影像。
15、靶扫描:仅对被扫描层面内某一局部感兴趣区进行图像重建。
16、激励次数:信号平均次数,指数据采集的重复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技术与钻井工程仪表”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二、概念解释题(每题15 分)1.检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常以信息流的过程来划分,一般由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变换)和结果表达(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举二个钻探(井)工程中的实际例子说明检测系统组成。
图l参考答案:例一,(1)被测信号:钻压,物理量:油压;(2)传感器:电阻应变片;(3)中间变换:电桥将电阻变换为电压;(4)显示、记录:数字电压表等。
例二,(1)被测信号:流量,物理量:流动速度;(2)传感器:涡轮流量计;(3)中间变换:涡轮将速度信号变换为脉冲频率;(4)显示、记录:频率计数装置。
2.仪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其进行标定,请解释标定的内容与方法。
参考答案:必须选择一精度更高的同类传感器对该仪表进行标定。
标定时,让被测量按一定的间距取值,从精度更高的传感器读数并画出标定曲线(一般为直线),再与该仪表的实测曲线对比,可确定仪器的线性度。
3.请解释传感器及仪表的回程误差(滞环)。
参考答案:实际测试装置在输入量由小增大和由大减小的测试过程中,对应于同一个输入量往往有不同的输出量,即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叫滞环,这种现象是由于仪表元件的能耗所致。
4.请解释传感器及仪表的负载效应及其在工程检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任何检测仪表(装置或系统)总需要从被测对象中(或各环节间)吸取一些能量,这势必改变被测量的真实数值,从而引起测量误差,这种现象即称为装置或系统的“负载效应”。
在工程检测应用中应注意输出环节的输出阻抗应愈小愈好;而负载环节的输入阻抗必须越高越好。
5.有三个电压表,其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5级100mv;1.0级200mv和0.5级1v,若用上述电表测量85mv的电压,可能产生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根据这一结果说明选择仪表时量程和精度等级应如何考虑?参考答案:可能产生的相对误差分别是:100mv×1.5%=1.5 mv,200mv×1.0%=2.0 mv,1000 mv×0.5%=5 mv。
说明选择仪表时,其量程和精度等级应综合考虑,既要选择精度等级较高的仪器,又应使被测值尽量接近仪表的满量程,这样测量结果越精确,即“2/3以上范围使用”原则。
6.请举例解释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疏失误差(粗差)的含义。
参考答案: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会发现测量值时大时小,误差的绝对值及正、负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该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于某些无法严格控制的复杂因素造成的,例如,测量环境的无规律振动、电磁场干扰等。
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规律变化。
系统误差产生于测量仪表不准,或测量方法不正确,或介质温度、环境条件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
系统误差可通过仪器校准、补偿等措施减小或消除。
疏失误差是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这种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没有任何规律。
应将该数据从测量结果中剔除。
7.某待测钻机的转速为1000 r/min,现有1.0级精度,量程为1000 r/min及2.0级精度,量程为3000 r/min的两个转速表,请问使用哪一个转速表较好,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根据应接近仪表满量程和“2/3以上范围使用”原则,使用精度1.0量程1000 r/min 的转速表较好。
因为它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10 r/min,而使用精度2.0量程3000 r/min转速表的最大绝对误差可能达60 r/min。
8.举例说明传感器的基本功能环节——敏感元件。
参考答案:在工程检测中常用弹性元件作为检测力、力矩、压力等机械量的敏感元件。
首先弹性元件在力、力矩、压力等作用下产生变形,再通过其上贴的应变片,或它连接的铁心、线圈把变形转为电阻、电感、电容的变化,最终输出与被测物理量成比例的电量信号。
常用弹性敏感元件有:弹簧、弹性柱体、等强度悬臂梁、膜片、波纹管等。
9.举例说明传感器的基本功能环节——传感元件。
参考答案:例如,检测技术中用得最广泛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元件。
电阻应变式传感元件能把弹性敏感元件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
当弹性敏感元件产生应变时,使应变片敏感栅电阻丝变形,电阻值随变形而改变,便可实现应变-电阻的转换,用来检测位移、力和温度等物理量。
10.图2为柱式应变压力传感器,请指出其中的敏感元件是什么,传感元件是什么,它们分别在压力测量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其中的敏感元件是弹性柱体3,传感元件是电阻应变片2。
当Z方向作用有载荷时,弹性柱体3产生变形,其上的电阻应变片也随之伸长或缩短,从而引起与作用载荷成比例的电阻变化。
再通过电桥可测出与电阻变化成比例的电压,从而确定Z方向的载荷大小。
图211. 请解释等臂电桥的“和差特性”。
参考答案:应变片在直流电桥中有三种基本线路:(a) 单臂接法——桥路中一个桥臂为随被测对象变形的应变片,(b)半桥接法——两个桥臂为工作应变片,(c)全桥接法——四个桥臂为工作应变片。
单臂接法 ε0041K U U S =半桥接法 )(414100εε-=K U U S 全桥接法 )(41432100εεεε-+-=K U U S 电桥的和差特性:若相邻桥臂的应变极性相同,电桥的输出电压与两应变之差有关;若相邻桥臂应变的极性相反,则输出电压与两应变之和有关。
实测中常利用和差特性来增大电桥的输出电压。
12. 请解释应变片的温度补偿。
参考答案:由于应变引起的电阻变化很小,温度的干扰将严重影响其测量准确性。
温度补偿方法可消除这种干扰,使电桥输出仅与传感器的应变有关。
常采用桥路补偿或应变片自补偿两种方法。
可在电桥电源回路上另外串接一只温度敏感电阻,以便抵消由传感器温升所增加的虚假信号。
应变片自补偿是指选用有温度自补偿功能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3. 完善图3并解释霍尔效应。
参考答案:霍尔效应是这样的一种电磁现象:把通有电流I 的导体或半导体置于磁场强度为H 的磁场中,并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那么,在垂直于磁场与电流的方向上,将会产生一个正比于电流和磁场强度的霍尔电势:H I K H I hR U H H H ⋅⋅=⋅⋅= 式中:R H ——霍尔常数,其值取决于材料性能;h ——霍尔元件的薄片厚度;I ——控制电流;H ——穿过元件的磁场强度;K H ——霍尔元件的灵敏系数。
14. 请解释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效应。
参考答案:热电效应的实现是把两种不同材质导体A 和B 串接成一闭合回路,如果两结合点间出现温差,则在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两节点间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势。
这两种不同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
热电势是由两个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同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
15. 请解释压电效应,并举例说明其工程应用。
参考答案:某些晶体.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在晶体的两个特定晶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外力撤去后,该晶体又恢复其不带电状态。
而且,在作用力方向改变时,其特定晶面上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
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如果对晶体施加一交变电场激励,晶体本身又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则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电致伸缩效应。
在工程中常采用压电式力传感器来测力,也可做成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
16. 请解释光电效应,并举例说明其工程应用。
参考答案:某些物质吸收光子能量后将出现某些电的效应,称为物质的光电效应。
有:外光电效应(光电管等);内光电效应(光敏电阻等)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光电池等)。
例如,光电式转速传感器,在被测转轴上涂有黑白相间的反光标志,光源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投射到被测旋转物体上。
被测转轴旋转时,明(白条)暗(黑条)反光标志交替变换,光电元件随转轴的明暗反光变换输出与转速相对应的光电脉冲信号,即可测得旋转物体的转速。
17. A/D 转换把模拟信号随时间的变化转换成数字信号时,必须遵循“采样定理”,请解释采样定理。
参考答案:连续信号能由一组瞬时测量值或者由时间间隔相同的采样信号值表示和构成。
采样时必须遵循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两倍。
这样,模拟信号所包含的信息就可全都包含在其样值中。
18. 图4为用应变片测弯曲的情况,请根据图中电桥的接法写出输出电压U 0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εεε0210021)]([41K U K U U S S =--= 19. 分别写出电阻应变片测量桥路单臂接法、半桥接法和全桥接法的电压输出公式。
参考答案:单臂接法 ε0041K U U S = 半桥接法 )(414100εε-=K U U S 全桥接法 )(41432100εεεε-+-=K U U S20. 电涡流传感器除了能测量位移外,还能测量哪些非电量?参考答案:电涡流式传感器除了能测量位移外,还可以检测金属导体的振动、厚度、转速、温度、硬度等参数,并进行无损探伤。
21. 用两个功率计测量电机的三相总功率时,按一定的规则把两个功率计接到三根火线上能测出功率P 1、P 2,那么总功率是它们的代数和P 1+P 2。
请解释(简述+示意图)两个功率计与三根火线的连接方式。
图4第21题图 “两功率计法”测三相功率第23题图 转速传感器 1-信号源;2-探头;3-回转器外壳;4-立轴 参考答案:用“两功率计法”测三相功率时,必须遵循以下接线规则:①两功率计的电流支路串入任意两相线,它们的“发电机端”(即接线柱标有“*”号者,参见图)必须在电源一侧。
②两功率计的电压支路的“发电机端”接到各自功率计电流支路所在的那一相线上,而“非发电机端”都接在第三根线上。
22. 靶式流量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适于测量含固相颗粒浆液(如泥浆、砂浆)等优点,请分析其缺点或使用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缺点及使用中的局限性:由于靶式流量计的刻度为非线性,测量结果易受流体密度变化的影响,且对插入管道中的部分密封要求较高,故在使用中必须注意进行实际标定,同时不适用于来测压力很高的流体。
23. 请解释(简述+示意图)间接法测钻杆扭矩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答案:间接法测扭矩——分别测出驱动电机的三相有功功率(参见第21题的内容及插图)和钻机立轴的转速,然后通过硬件或软件按下式算出钻进扭矩M (Nm)ηnN M 9550= 式中:N —三相有功功率 (kw);n —立轴转速 (r /min);η—传动效率。
霍尔开关式转速传感器(见图)把永磁体作为信号源固定在回转器立轴六方套外径上,保证它与立轴同步回转却不参加上、下移动,而在回转器外壳上安装有霍尔开关的探头。
立轴回转时,每当信号源接近一次探头的霍尔开关,就有一个电脉冲输出,检测两次脉冲之间的时间t (秒),即可测出立轴转速min)/(60r Ntn = 式中:N —永磁体信号源的个数。
24. 试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常用的冲击器冲击频率检测方法。
参考答案:(1)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冲击器上、下缸压力,用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测量活塞的位移量,并输出波形,都可反映出冲击频率,但它们都只能在实验台上检测冲击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