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闭合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水准仪的使用和操作。
3. 学会闭合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计算。
二、实验原理闭合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进行的一种水平面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一系列高程点,构成一个闭合的水准路线,然后计算各点的高程,达到控制测量区域高程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1. 水准仪: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
2. 水准尺:双面水准尺。
3. 脚架:三脚架。
4. 尺垫:尺垫。
5. 记录板:记录板。
6. 计算器:计算器。
四、实验方法1. 选择测区: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测区,确保测区范围内无明显高差起伏。
2. 布置水准路线:在测区内选择若干个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
要求相邻点之间距离适中,确保观测精度。
3. 安置仪器:将水准仪安置在已知高程点上,确保仪器稳定。
4. 观测数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观测:a. 后视:瞄准后视点水准尺,消除视差,读取后视读数。
b. 前视:瞄准前视点水准尺,消除视差,读取前视读数。
c. 红黑面读数:读取水准尺红黑面的读数。
d. 记录数据: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记录板上。
5. 检核: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6. 计算高程: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点的高程。
五、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闭合差: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判断观测精度。
2. 调整闭合差:如果闭合差超限,根据调整公式对闭合差进行调整。
3. 计算各点高程:根据调整后的闭合差,计算各点的高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测量了闭合水准路线上的各点高程,并计算了闭合差。
2. 结果分析:a. 实验过程中,观测数据准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观测精度较高。
b. 通过调整闭合差,提高了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精度。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闭合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了水准仪的使用和操作,提高了测量技能。
3. 学会了闭合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计算,为今后测量工作打下了基础。
水准仪闭合线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 掌握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精平和读数方法。
3. 理解闭合水准线路的测量原理,掌握闭合差调整及待定点高程计算方法。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闭合水准线路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并组成闭合线路,通过计算闭合差来调整高程,最终求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水准线路测量原理如下:1. 测量两点间的高差: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在后视点(已知高程点)和前视点(待测点)之间,分别读取水准尺的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2. 组成闭合线路:从已知高程点出发,依次测量其他待测点的高程,最后回到已知高程点,形成一个闭合线路。
3. 计算闭合差:将测量得到的高程值与已知高程值进行对比,计算闭合线路的闭合差。
4. 调整闭合差:如果闭合差超限,则需要调整闭合差,使闭合差符合要求。
5. 计算待定点高程:根据调整后的闭合差和已知高程值,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水准仪:DS3型水准仪2. 水准尺:双面水准尺3. 脚架:三脚架4. 记录板:记录板5. 计算器: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安置水准仪: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
开箱取出水准仪,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 粗略整平: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使仪器大致水平。
3. 瞄准水准尺:转动望远镜,用准星和照门粗略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4. 精平与读数: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转动望远镜,使水准尺影像清晰。
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完成精平。
读取水准尺的读数,记入记录板。
5. 重复步骤3和4,进行前视读数。
6. 计算高差:根据前后视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7. 重复步骤1至6,完成闭合线路的测量。
8. 计算闭合差:将测量得到的高程值与已知高程值进行对比,计算闭合线路的闭合差。
9. 调整闭合差:如果闭合差超限,则需要调整闭合差,使闭合差符合要求。
2023年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

2023年水准测量实验报告6篇水准测量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观测、记录方法、水准路线成果整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每组施测一条4~6个(最好每人一个)点的闭合水准路线,假定起点高程为30.000m。
2、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DS3型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1对,尺垫2块,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录板等。
四、方法提示1、每组选定一条4~6个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相邻点之间应略有起伏且相距不远)。
确定起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如A→B→C→……→A。
2、在起始点A和待定点B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照准A点水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同法照准待定点B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分别记录并计算高差;改变仪器高度(或用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分别观测),读取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检查两次高差之差是否超限(±6mm),若未超限,计算平均高差h1。
3、将A点水准尺立于待定点C,同上法读取待定点B后视读数及待定点C 前视读数,计算平均高差h2。
4、同法继续进行,经过所有待定点后回到起点。
5、检核计算。
检查后视读数总和减去前视读数总和是否等于高差总和(即∑a-∑b=∑h是否成立),若不相等,说明计算过程有错,应重新计算。
6、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及高程计算。
统计总测站数n,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误差,即fh容=±12nmm。
若|∑h|≤|fh容|,即可将高差闭合差按符号相反、测站数成正比例的原则分配到各测段实测高差上,再计算各测段改正后的高差和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1、仪器的安置位置保持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每次读数前应保证精平及消除视差。
2、立尺员要立直水准尺。
立尺时,在起点(已知高程点)和待定高程点上不能放尺垫,其间若需加设转点,转点可放尺垫。
在观测过程中不得碰动仪器或尺垫,迁站时应保护前视尺垫不得移动。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导线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法对一定区域内的高程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该区域内各点之间的高差,以达到精确测量地形和建筑物高度等目的。
二、实验原理闭合导线水准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准仪在同一平面上进行观测,通过比较观测点之间的高差来计算出各点之间的高差。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并将两个点之间拉直一条基线。
2.在基线两端分别设立控制点,并在控制点处安装水准仪。
3.在起始点处设置高程基准面,并通过观测确定该基准面的高程值。
4.从起始点开始,依次观测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的高程值。
5.观测完毕后,回到起始点重新观测起始控制点处的高程值,并与起始时所确定的基准面相比较,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6.根据所得结果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绘制高程图。
三、实验器材1.水准仪:用于测量各个点的高程值。
2.三脚架:用于支撑水准仪。
3.测量杆:用于确定各个点的高程值。
4.基线拉线:用于连接起始点和终止点,并保证其在同一平面上。
5.铁钉和木桩:用于标记控制点和待测点。
6.计算器:用于计算各个点之间的高差。
四、实验步骤1.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拉直基线并确定控制点位置。
2.在起始点处设置高程基准面,并通过观测确定该基准面的高程值。
3.从起始点开始,依次观测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的高程值,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4.观测完毕后,回到起始点重新观测起始控制点处的高程值,并与起始时所确定的基准面相比较,计算出各个控制点和待测点处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5.根据所得结果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绘制高程图。
6.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保证水准仪的准确性,避免误差。
2.控制点和待测点的位置要尽量选在平坦的地面上,以避免高差产生误差。
3.观测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风力、温度等。
4.测量数据要及时记录,以免遗漏或出错。
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华扶电力*孑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实验报告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1、认识水准仪的各部分构造。
2、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3、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1、水准测量是按一定水准路线进行的,并已知一点高程,求算另一点高程的一般方法。
当两点间距较远或高差过大时,则需要将两点之间分成若干段,逐段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如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如要测A、B两点的高差,在A、B 两点之间依次设三个点(称为转点,起传递高程作用),安置四次仪器,即设四个测站,每一站可读取后(aj、前(b i)视读数,得各段高差为:h i =a i -b i h 2=a 2-b 2 h 3=a 3-b 3 h 4=a 4-b 4两点之间的高差为四个测段高差之和,即:H AB 二刀 h=E a-刀 b2、双面尺法:采用红、黑两面尺观测,由于同一根尺两面注记 差一个常数,这样在一个测站上对每个测点既读取黑面读数, 又读取 红面读数,据此校核红、黑面读数之差。
由红、黑面测得高差之差应 在5mm 内。
3、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的水准 点开始,沿一条闭合的路线进行水准测 量,最后又回到该起点,称为闭合水准程已知,由该点开始依次测量相邻两点 间高差h i ,h 2,h 3,h 4与BM1点组成闭合水 准闭合路线。
这时高差总和在理论上应 等于零,即:刀h 理=0。
但由于测量含有 误差,往往刀h 理工0而存在高差闭合差f h ,即f h 二刀h 测。
高差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质量,闭合差的允许值 f h 允视水准测量的等级不同而异,等外水准测量允许的最大闭合差为平原丘陵区fh 允二士40VE L(mm)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习报告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习报告英文回答:Introduction:During my internship,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a closed-loop leveling route survey. This practical experience allowed me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nvolved in this type of surveying.Methodology:The closed-loop leveling route survey involved measuring the vertical elev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benchmark points along a specific route. We used a precise leveling instrument, such as a digital level, to measure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benchmark point. The instrument was set up at each benchmark point, and a staff rod was held vertically at the target point. The instrumentthen measured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trument and the staff rod, giving us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Data Collection:We collected data at regular intervals along the route, ensuring that each benchmark point was included. This allowed us to create a continuous profile of the route's elevations. The data was recorded in a field notebook, including the benchmark point number, instrument height, staff reading, and any relevant notes.Data Processing:Once the data collection was complete, we processed the data to determine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enchmark points. This involved applying corrections fo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nstrument errors, and curvature and refraction effects. We used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formulas and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corrected elevation differences.Analysis and Results:After processing the data, we were able to generate a profile of the route, showing the elevation changes along its length. We analyzed the results to identify any significant variations or anomalies in the elevation profile.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route for various engineering projects or to identify potential areas of concern.Conclusion:Overall, the closed-loop leveling route survey provided valuable hands-on experience in surveying techniques and data processing. It allowed me to apply the knowledge gained in the classroom to real-world situations. The survey also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te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for reliable results.中文回答:简介:在我的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方法。
2、熟悉水准仪的使用,提高测量精度和操作技能。
3、加深对水准测量原理的理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仪器1、水准仪 1 台2、水准尺 2 根3、记录板 1 块三、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尺的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闭合水准路线是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系列的水准点进行测量,最后又回到原水准点,形成一个闭合环线。
其高差闭合差应等于零,或者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四、实验步骤1、选点和设站在实验场地选定若干个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将水准仪安置在离起点和终点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并进行粗略的整平。
2、观测(1)后视已知水准点上的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
(2)前视转点上的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
(3)记录观测数据,包括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和高差。
(4)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测量各测段的高差。
3、计算(1)计算各测段的高差。
(2)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3)若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高差改正数的计算,并对高差进行改正。
(4)计算各点的高程。
五、实验数据记录测站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高程备注1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2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3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4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5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6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7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8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9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1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六、数据处理1、计算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 高差观测值(起始点高程终点高程)2、高差改正数计算高差改正数=高差闭合差/总测站数 ×测站数3、改正后的高差计算改正后的高差=高差观测值+高差改正数4、计算各点高程已知起始点高程,依次加上各测段改正后的高差,得到各点的高程。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确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控制点,并进行高程测量,以验证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
闭合水准路线是指在地面上选取若干高程控制点,通过水准仪测量它们之间的高程差,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测量路线。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理:1.高程控制点的选择,高程控制点应选择地势较高、位置较为稳定的地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闭合路线的布设,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应尽可能围绕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以确保闭合路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高程测量的精度,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受到地面大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测量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校正和修正。
三、实验步骤。
1.选择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控制点,并在地面上进行标志。
2.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记录下各个高程控制点之间的高程差。
3.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评估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为±0.02m,表明本次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
同时,通过对比实测值和设计值,发现实测值与设计值基本吻合,说明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闭合水准路线测量,验证了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实际工程测量提供了可靠的高程控制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测量过程中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加以注意和处理。
六、实验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考虑在测量过程中增加对环境因素的监测和校正,以及对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以确保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参考文献。
1.《测量学》,李明,2009。
2.《工程测量学》,王强,2012。
以上就是本次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
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组别: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认识水准仪的各部分构造。
2、利用水准仪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
3、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1、水准测量是按一定水准路线进行的,并已知一点高程,求算另一点高程的一般方法。
当两点间距较远或高差过大时,则需要将两点之间分成若干段,逐段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如各段高差,然后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如要测A、B两点的高差,在A、B 两点之间依次设三个点(称为转点,起传递高程作用),安置四次仪器,即设四个测站,每一站可读取后(a i)、前(b i)视读数,得各段高差为:
h1=a1-b1
h2=a2-b2
h3=a3-b3
h4=a4-b4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四个测段高差之和,即:
H AB=∑h=∑a-∑b
2、双面尺法:采用红、黑两面尺观测,由于同一根尺两面注记差一个常数,这样在一个测站上对每个测点既读取黑面读数,又读取红面读数,据此校核红、黑面读数之差。
由红、黑面测得高差之差应在5mm内。
3、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的水准
点开始,沿一条闭合的路线进行水准测
量,最后又回到该起点,称为闭合水准
路线。
如右图所示,设水准点BM1的高
程已知,由该点开始依次测量相邻两点
间高差h1,h2,h3,h4与BM1点组成闭合水
准闭合路线。
这时高差总和在理论上应
等于零,即:∑h理=0。
但由于测量含有
误差,往往∑h理≠0而存在高差闭合差f h,即f h=∑h测。
高差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质量,闭合差的允许值f h允视水准测量的等级不同而异,等外水准测量允许的最大闭合差为平原丘陵区 f h允=±40√∑L(mm)
山区 f h允=±40√∑n(mm)
式中∑L——水准路线总长度,km;
∑n——水准路线测站总数。
若|f h|>| f h允|,说明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当返工重测。
4.平差改正:将闭合差反号,按与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段所测高差观测值中,可按下式计算改正值:
V hi=(-f h L i)/∑L
或:V hi=(-f h n i)/∑n
式中:V hi——某高差观测值的改正值;
L i——第i段长度;
n i——某高差的测站数。
四、实验步骤
1、选测点,定测站,如右图:
2、按顺时针方向从测站1开
始测量,每个测站均用双面尺法
测量前后视数;用皮尺分别量出
A~TP1(L1)、TP1~B(L2)、…TP4~A
(L8)的长度。
3、将数据计入表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表1 水准测量记录表
根据表格数据,用实验原理中所给的公式计算高差闭合差,并改正平差,将最后数据填入表格2。
表2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平差表
计算过程如下:
六、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