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临床免疫检验项目介绍.
免疫学检测项目(部分)的临床应用

免疫学检测项目在肿瘤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再 生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进一 步拓展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 福音。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 测项目将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将 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并有助于实现大规模 人群筛查和个性化健康管理。
与影像学诊断相比
影像学诊断通过观察组织或器官的形态学变化来诊断疾病,而免疫学检测则通过测定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来评估疾病状 态。两者在诊断角度上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与分子生物学诊断相比
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关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而免疫学检测则关注免疫系统的应答。两者在检测 原理和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但均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免疫学检测将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减 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多组学整合
免疫学将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领域更紧密地整合,为 精准医学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个体化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免疫学检测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差异,为每位患 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诊疗方案。
预防控制
个体化医疗
免疫学检测在预防接种、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 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免疫学检测可以为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实 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02 常见免疫学检测项目介绍
抗原抗体反应类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01
用于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等感染性
01
移植免疫监测
检验免疫项目

检验免疫项目
检验免疫项目是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定抗体或抗原的检测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及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一些常见的检验免疫项目包括:
抗体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定病原体的抗体水平,包括血清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
细胞免疫学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定类型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等。
免疫组化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某些特定分子,包括补体、抗体等。
皮肤过敏试验:用于检测某些过敏原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反应,包括接触试验、注射试验等。
免疫球蛋白检测: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定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包括IgG、IgM、IgA等。
这些检验免疫项目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同时,这些检测项目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免疫系统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一、引言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是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相关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重要实验室检查方法。
免疫学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感染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器官移植、过敏性疾病等。
二、常见的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1. 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体,可分为IgG、IgA、IgM、IgD和IgE等不同类型。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或免疫异常。
2.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和免疫细胞功能评价等。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通过检测CD4+和CD8+T 细胞的比例,评估免疫系统对感染和疾病的应答能力。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检测IL-2、IL-6、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用于评估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细胞功能评价可以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杀伤力和吞噬功能等指标,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3.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或器官的抗体。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等。
4. 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帮助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划痕试验、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和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组织释放试验等。
5.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体液或血清中特定蛋白质的水平变化,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和预后评估。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等。
三、临床意义和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感染病等,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免疫系统检查项目

免疫系统检查项目临床免疫学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以及移植后免疫监测。
常见的免疫系统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一、体液免疫检测:1、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因其功能和理化性质不同分为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免疫球蛋白E。
血清及体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可因疾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可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有助于感染性疾病、免疫增殖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的鉴别诊断;2、补体系统:主要包括总补体溶血活性检测以及补体C1、补体C3测定,补体系统功能下降及补体成分的减少对于急性炎症、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组织损伤、某些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细胞免疫检测:主要包括T细胞亚群的检测、B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检测、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检测,以及细胞因子检测。
临床上各种免疫疾病均可出现不同群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对它们进行检测可用以判断细胞免疫功能。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糖脂类肿瘤标志物检测、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主要用于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对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四、自身抗体检测: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抗核抗体测定、抗组织细胞抗体测定以及其他抗体检测,是诊断风湿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炎等自身免疫病的重要依据。
五、感染免疫检测: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免疫检测、病毒感染免疫检测、寄生虫感染免疫检测、性传播疾病免疫检测。
主要用于伤寒沙门菌、结核杆菌、幽门螺杆菌、轮状病毒等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检测;六、移植免疫检测:主要包括移植前免疫检测、移植后免疫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排斥反应的发生,使移植物能在受体内长期存活。
七、其他免疫检测:主要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冷球蛋白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降钙素原检测,以及特异性IgE检测。
免疫学检查项目

免疫学检查项目免疫学检查项目是用于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测免疫系统相关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并辅助诊断各类免疫相关疾病。
一、免疫细胞计数免疫细胞计数是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基础项目之一。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得到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数量,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
这些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反映出免疫系统的整体状态,从而帮助医生判断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二、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等。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低于正常范围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免疫缺陷疾病。
三、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以评估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它们的异常水平可能与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四、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针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抗体。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自身抗体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包括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甲状腺抗体等。
五、炎症标志物检测炎症标志物是反映炎症反应程度和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性疾病,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常见的炎症标志物包括C 反应蛋白、血沉等。
免疫学检查项目的结果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同时,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如遵守空腹和特殊饮食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通过免疫学检查,能够更好地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类免疫相关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

免疫学检测的方法有哪几种免疫学检测是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以及病情预估的检测方法。
尽管免疫学检测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多数人对其包含的具体方法了解的并不透彻,下面就免疫学的检测项目及方法进行科普。
1. 免疫学检测项目临床免疫学检测的项目包含种类很多,以下列几种的应用较为频繁,临床较为常见,即细胞免疫检测、体液免疫检测、感染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自身抗体检测,而移植免疫学检测项目则较为少见。
(1)细胞免疫检测:细胞免疫学检测通常会针对多种类型的细胞进行含量及形态的测定,除了我们熟悉的淋巴细胞、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以外,还包含前体细胞及单核细胞等[1]。
(2)体液免疫检测:体液免疫检测是针对免疫球蛋白(IgA、IgE 、IgG、IgM)、血清B因子以及血清补体(CH50、C3、C4)进行含量及形态的测定。
通过体液检测结果能够让医师了解受检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患有免疫性疾病或者感染性疾病;通过对血清补体指标的检测结果还能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肾小球肾炎、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红斑狼疮等疾病[2]。
(3)感染免疫检测:感染免疫检测主要通过对寄生虫、病毒及细菌等指标的测定,判断受检者是否感染轮状病毒、结核杆菌、脑炎病毒、艾滋病毒、寄生虫或者微生物等。
(4)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针对酶类、激素类、组织多肽抗原、糖类抗原、甲胎蛋白(AFP)以及癌坯抗原(CEA)等多种标志物的检测。
医师可通过检测结果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肿瘤及肿瘤的良恶程度,进而对病情、预后以及治疗效果展开预估和评价[3]。
(5)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是针对多种不同抗体的测定,包括抗核抗体、抗组织细胞、风湿因子等。
医师可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炎性疾病、甲状腺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
(6)移植免疫学检测:移植免疫学检测主要针对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并对其移植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有助于医师判断移植组织是否出现排斥反应,以便能够及时作出应对[4]。
免疫全套检测内容及意义

免疫全套检测内容及意义
免疫全套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机体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 等)水平,以评估机体对感染的免疫状态。
2. 抗体检测:检测机体对特定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产生的抗体水平,以判断是否已经感染过该病原体或已经接种过相应的疫苗。
3. 免疫细胞检测:可以检测机体的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数量和功能状态,以评估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4. 免疫功能评估:综合考察机体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抗体水平和免疫细胞状态,以评估机体整体的免疫功能。
这些检测的意义在于:
1. 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可以了解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情况,判断机体是否具有免疫力,以及已经感染过哪些病原体。
2. 掌握免疫细胞状态: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状态可以评估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了解机体在抵抗感染和疾病发展中的免疫调节能力。
3. 评估免疫功能:通过综合考察免疫球蛋白、抗体和免疫细胞等指标,可以评估机体整体的免疫功能,判断机体在面对感染和疾病时的免疫应答能力。
免疫全套检测对于了解个体的免疫状态、预防疾病、诊断疾
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具体的检测内容和意义可能会因个体情况和医学需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全套检测。
检验科免疫项目

检验科免疫项目篇一:临床试验免疫检验项目介绍临床免疫检验项目介绍临床免疫组是我院检验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生化、临检相同,在检验科这个大家庭内茁壮成长,但他们都有着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
现将他展现在大家面前,做个“自我介绍”。
我室目前所项目投资检测建设项目大致分为四类,分别包括:1、传染病类,项目主要包括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梅毒特异性抗体TP,丙型肝炎抗体ant-HCV等,是术前检查必做的项目。
2、内分泌类,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七项(T3,T4,FT3,FT4,TSH,ATP,ATG),性激素六项(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gest、睾酮T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C肽,胰岛素,药物浓度(卡马西平、丙戊酸)及新加新增项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
3、肿瘤标记物类,项目包括CEA、AFP、CA125、CA15-3、CA19-9、CA724、CYRA21-1、NSE、Ferr、SCC、ProGRP、PSA、FPSA等。
4、其他投资项目包括结核抗体,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TPPA等。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检测底下前务必。
免疫类测试基本都是用检测黄头管,最好是空腹采血,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脂血、胆红素等阻挠因素默许对结果的影响。
注意事项:如果不是清晨空腹采血而所查项目又是内分泌类的,那么一定要考虑时间段,因为人体在一天之内各个时间段分泌的激素是有差别的,在进行复查判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注意。
免疫类各项的临床应用:一、传染病类着重介绍一下乙肝数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乙肝感染的一个特异性标志,是乙肝病毒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在急性乙肝的潜伏期,血清中HBsAg即可出现阳性,持续5-6周,于发病后4-5个月内转阴。
若阳性结果持续6个月以上,则为慢性乙肝感染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免疫检验项目介绍
临床免疫组是我院检验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生化、临检相同,在检验科这个大家庭内茁壮成长,但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使命。
现将他展现在大家面前,做个“自我介绍”。
我室目前所检测项目大致分为四类,分别包括:1、传染病类,项目包括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梅毒特异性抗体TP,丙型肝炎抗体ant-HCV等,是术前检查必做的项目。
2、内分泌类,项
目包括甲状腺功能七项(T3,T4,FT3,FT4,TSH,ATP,ATG),性激素六项(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gest、睾酮T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C肽,胰岛素,药物浓度(卡马西平、丙戊酸)及新增项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
3、肿瘤标记物类,项目包括CEA、AFP、CA125、CA15-3、CA19-9、CA724、CYRA21-1、NSE、Ferr、SCC、ProGRP、PSA、FPSA等。
4、其他项目包括结核抗体,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TPPA等。
下面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检测前注意事项。
免疫类检测基本都是用黄头管,最好是空腹采血,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脂血、胆红素等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注意事项:如果不是清晨空腹采血而所查项目又是内分泌类的,那么一定要注意时间段,因
为人体在一天之内各个时间段分泌的激素是有差别的,在进行复查比对的时候尤其要
注意。
免疫类各项的临床应用:
一、传染病类
着重介绍一下乙肝五项: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为乙肝感染的一个特异性标志,是乙肝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在急性乙肝的潜伏期,血清中HBsAg即可出现阳性,持续5-6周,于发病后4-5
个月内转阴。
若阳性结果持续6个月以上,则为慢性乙肝感染状态。
HBs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通常用于监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否接种成功。
乙型肝
炎表面抗体对防止乙肝病毒感染十分重要。
诸多研究已经表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刺激
免疫系统产生HBs抗体以及防止HBV感染的有效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项目也用于监测乙肝病毒感染病人的恢复和康复。
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出现HBs抗体及乙
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是评价乙肝感染治愈的有效指标。
在无症状个体中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可能提示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可用于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进展状况。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早期,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后,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在急性感染病毒复制期,这两种抗原的滴度迅速升高。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出现与
感染病毒(Dane颗粒)数量的增加、肝细胞核中核心颗粒的出现以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
毒特异性DNA及DNA聚合酶的存在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可能会与HBsAg同时持续存在。
然而,有一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HBeAg,但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anti-HBe)呈阳性;这些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
毒DNA也可能呈阳性。
HBeAb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乙型肝炎e抗原及其抗体(抗-HBe)的发现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
BeAg 在HBV感染的早期阶段,即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首先被检测到。
2在
急性感染的病毒复制期间,这两种抗原滴度急剧上升。
急性乙肝感染期间HBeAg与抗-HBe的血清转换通常提示HBV感染缓解和感染性降低。
HBeAg阴性结果可能表示(1)病毒复制高峰期前的早期急性感染或(2)如果HBeAg已降低到可检测水平以下,则
为早期康复。
抗-HBe的存在可用于对这两个阶段的鉴别。
另外一种慢性乙肝亚型的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HBeAg,但对抗-HBe呈阳性。
这些患者的血清中乙肝病毒DNA
也可能呈阳性。
此外,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时,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可作为病毒学应答的一个指标。
HBc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可作为当前或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
抗
HBc包括IgG、IgM抗体。
IgM出现于急性肝炎的早期,在整个病期呈上升趋势,滴度高,数月后稳定下降,下降快则预后好,慢性乙肝活动期抗HBc_IgM 呈中或低滴度阳性,有助于区分慢性活动性或非活动性肝炎。
抗HBc_IgG出现较迟于抗HBc_IgM,主
要见于恢复期和慢性感染,可以保持相当高的滴度至数年或更长。
抗HBc_IgG的确切意义只表示机体有过HBV感染。
我室现联合检测IgG和IgM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艾滋病的病原体。
其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暴露于血液或血液制品,及胎儿的出生前感染或新生儿的围产期感染。
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无症状的个体中几乎
都能检测到HIV抗体。
我室现用试剂联合检测HIV Ag/Ab。
Ant-HCV丙型肝炎抗体为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的标志。
TP梅毒特异性抗体,用于梅
毒的辅助诊断。
二、内分泌类
1、甲功七项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辅助诊断,几项指标结合判断疾病进展。
其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是主要的甲状腺组织自身抗体,是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与甲状腺组织免疫性损伤密切相关。
ATP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 IT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细胞介导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自身免疫相关的甲减,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指标,是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指标。
ATP的主要临床应用:诊断桥本氏病(HD)
和自身免疫性甲亢;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Graves);监测免疫治疗效果;检测家族甲状腺
疾病的发病可能;预测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是一种潜在的自身抗原,当进入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ATG。
ATG是甲状腺疾病中首先发现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
状腺疾病(AITD)常用指标。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可发现ATG浓度升高,出现频率大约是70-80%。
Graves病ATG的阳性率约为60%,经治疗后滴度下降提示治疗有效,如果滴度持续较高,易发展成粘液性水肿。
甲亢病人测得ATG阳性且滴度较高,提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
甲状腺癌与ATG呈一定的相关性,阳性率可达13%-65%,ATG值的升高是肿瘤恶化的一种标志。
2、性激素六项: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男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
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ogest、睾酮TT,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
三、肿瘤标记物
CEA、AFP、CA125、CA15-3、CA19-9、CA724、CYRA21-1、NSE、Ferr、SCC、ProGRP、PSA、FPSA。
我们先将这些肿瘤标记物分了几个组合方便临床检查,分别介
绍一下:肺部肿瘤标记物,包括CEA、CA125、CYRA21-1、NSE、SCC、ProGRP 、
CA724;肝部肿瘤标记物,包括CEA、AFP、CA125、CA19-9、CA724、Ferr;消化道
肿瘤标记物,包括CEA、CA125、CA19-9、CA724、Ferr。
肿瘤标记物全项,包括CEA、AFP、CA125、CA15-3、CA19-9、CA724、CYRA21-1、NSE、Ferr、SCC、ProGRP、PSA、FPSA。
其中ProGRP、PSA、FPSA是新近开展的项目,我们会在后续做进一步的
介绍。
请大家注意FPSA与PSA的比值只有在总PSA在4-10之间时才有意义,用于鉴别前列腺疾病性质。
总PSA正常或大于10时是不用看比值的。
ProGRP不作为正常人群疾病筛查项目,如果单项升高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CA724这个项目的检测在中国人群中普遍偏高,临床医生在判定结果的临床意义上应有正确的认识,化验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