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标准

合集下载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十级工伤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十级工伤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十级工伤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十级工伤是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规定,以便于企业和职工了解工伤认定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十级工伤的认定标准,以便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内容。

一、轻伤。

1. 一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经治疗后伤残程度达到1-10%。

2. 二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经治疗后伤残程度达到11-25%。

二、中伤。

3. 三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经治疗后伤残程度达到26-50%。

4. 四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经治疗后伤残程度达到51-70%。

三、重伤。

5. 五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经治疗后伤残程度达到71-100%。

6. 六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导致丧失一个或多个劳动能力器官。

四、特重伤。

7. 七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双手或双脚丧失劳动能力。

8. 八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导致脑损伤、脊髓损伤、器官移植术或其他丧失生命活动自理能力。

五、特别重伤。

9. 九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导致严重烧伤、化学物质中毒、尘肺病等严重职业病。

10. 十级工伤,因工作原因导致其他特别严重伤害。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十级工伤的具体标准如上所述,企业和职工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工伤认定申请,以便及时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伤认定标准,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标准十级

工伤认定标准十级

工伤认定标准十级工伤认定标准是指对于工伤事故的认定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程度,将工伤分为十个级别。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伤认定标准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工伤认定标准十级进行详细介绍。

一级,对于轻微伤,如皮外伤、扭伤等,需要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进行医疗观察,无需住院治疗。

二级,对于轻伤,如简单骨折、轻度烧伤等,需要住院治疗3-7天。

三级,对于一般伤,如中度烧伤、中度骨折等,需要住院治疗7-14天。

四级,对于较重伤,如重度烧伤、严重骨折等,需要住院治疗14-30天。

五级,对于重伤,如重大烧伤、严重挤压伤等,需要住院治疗30-60天。

六级,对于特重伤,如重大挤压伤、重大烧伤等,需要住院治疗60-90天。

七级,对于特别重伤,如颅脑损伤、重大灼伤等,需要住院治疗90-180天。

八级,对于特别重大伤,如重大颅脑损伤、重大烧伤等,需要住院治疗180-365天。

九级,对于特别重大伤,如重大颅脑损伤、重大烧伤等,需要住院治疗365天以上。

十级,对于特别重大伤,如重大颅脑损伤、重大烧伤等,需要住院治疗365天以上,并且造成严重后遗症。

在进行工伤认定时,需要根据以上十级标准,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定。

同时,对于工伤认定的程序和要求也需要严格执行,确保工伤认定的公平和公正。

总之,工伤认定标准十级是对于工伤事故的不同程度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规定,对于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企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伤认定标准,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十级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十级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十级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是关乎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对于劳动者来说,一旦发生工伤,工伤认定和赔偿标准将直接影响到自身权益的保障。

因此,了解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十级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十级的相关内容。

一、工伤认定标准。

1. 事故发生地点。

工伤认定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事故发生地点,即工伤是否是在工作场所发生的。

如果事故发生在工作场所,且与工作有直接关系,那么就可以认定为工伤。

2. 工伤原因。

其次是要考虑工伤的原因,即工伤是否是由于工作原因造成的。

如果工伤是由于工作原因造成的,比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那么就可以认定为工伤。

3. 医学证明。

最后是需要有医学证明来证实工伤。

劳动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取得相关的医学证明,以证实工伤的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是工伤认定的主要标准,只有符合了这些标准,工伤才能被认定为合法的工伤。

二、赔偿十级。

1. 医疗费。

对于工伤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承担其因工伤所产生的医疗费用。

包括住院治疗、手术费、药品费等。

2. 工伤补助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支付工伤补助金。

补助金的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伤残程度来确定。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补助金的标准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来确定。

4. 丧葬补助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支付丧葬补助金。

补助金的标准根据劳动者的死亡原因和家庭经济状况来确定。

5. 生活护理费。

对于因工伤导致需要生活护理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支付生活护理费。

费用标准根据劳动者的生活护理需求来确定。

6. 误工费。

对于因工伤导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支付误工费。

费用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来确定。

7. 康复费。

对于因工伤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支付康复费。

费用标准根据康复治疗的需要来确定。

8. 工伤津贴。

1-10级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1-10级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1-10级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1.对于一级工伤认定标准,工人需要因工作受伤,在职工作能力损失10%~25%。

For a first-level industrial injury recognition standard, a worker needs to have a 10%~25% loss of on-the-job work capacity due to a work-related injury.2.一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包括基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停工伤亡津贴。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s for first-level industrial injuries include basic medical expenses, one-time disability allowance, and work-related injury and death benefits.3.二级工伤认定标准要求工人因工作受伤,在职工作能力损失25%~50%。

The second-level industrial injury recognition standard requires that a worker have a 25%~50% loss of on-the-job work capacity due to a work-related injury.4.二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包括一定的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用补偿。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s for second-level industrial injuries include certain disability allowances and compensation for daily care expenses.5.三级工伤认定标准规定工人因工作受伤,在职工作能力损失50%以上。

The third-level industrial injury recognition standard stipulates that a worker have a loss of on-the-job work capacity of 50% or more due to a work-related injury.6.三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包括长期护理费用和一定的生活护理费用。

10级工伤认定标准

10级工伤认定标准

10级工伤认定标准一、一级工伤。

一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休息治疗,但不影响工作能力。

例如,轻微的皮肤擦伤、扭伤等。

二、二级工伤。

二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休息治疗,且影响工作能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例如,骨折、裂伤等。

三、三级工伤。

三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休息治疗,且影响工作能力,且影响日常生活。

例如,重度烧伤、严重中毒等。

四、四级工伤。

四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治疗,且造成轻度残疾。

例如,手指截肢、耳朵受损等。

五、五级工伤。

五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治疗,且造成中度残疾。

例如,手臂截肢、视力受损等。

六、六级工伤。

六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治疗,且造成严重残疾。

例如,双腿截肢、严重听力受损等。

七、七级工伤。

七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治疗,且造成全残。

例如,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等。

八、八级工伤。

八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死亡。

例如,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

九、九级工伤。

九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治疗,且造成二级伤残。

例如,双腿残疾、双目失明等。

十、十级工伤。

十级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劳动者需要长期治疗,且造成一级伤残。

例如,双手残疾、全身瘫痪等。

以上就是10级工伤认定标准的详细介绍。

在工作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该了解这些标准,以便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和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希望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能够加强对工伤认定标准的了解,共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

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

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一、概述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身体伤害、职业病或者其他健康问题。

工伤赔偿是指用于弥补因工伤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的经济补偿。

本文档旨在介绍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以匡助雇主和员工了解相关规定并合法维权。

二、工伤认定1. 工伤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工伤:(1) 在工作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事故,导致员工身体受伤或者死亡;(2) 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原因,导致员工浮现职业病。

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 事故发生时间在工作期间;(2) 事故发生地点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期间要求到达的地点;(3) 事故发生前没有私自离开工作岗位。

2. 工伤认定程序(1) 雇主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工伤,并协助员工进行医疗救治和工伤认定手续;(2)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伤认定,认定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告知雇主和员工。

三、工伤赔偿1. 工伤赔偿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赔偿分为以下几种:(1) 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等与工伤有关的合理费用;(2) 护理费用:对于因工作原因造成残疾,需要护理的员工,应赋予相应的护理费用;(3) 伤残津贴:对因工伤造成伤残的员工,应赋予一次性的伤残津贴或者按月支付的伤残补贴;(4) 生活费津贴:对因工伤造成失能、失业或者死亡的员工家庭,应赋予适当的生活费津贴;(5) 殡葬费用:对因工伤造成死亡的员工,应赋予一定的殡葬费用。

2. 工伤赔偿标准(1) 医疗费用: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报销比例不低于80%;(2) 护理费用:根据护理等级和护理时间进行计算;(3) 伤残津贴:按伤残程度分为一至十级,每级对应的津贴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4) 生活费津贴: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社会救助标准进行津贴;(5) 殡葬费用:根据当地殡葬费用标准进行赔偿。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流程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流程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流程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流程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中国的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流程:
标准:
1. 工伤定义:在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况下,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工伤范围和条件。

2. 工伤认定条件:伤害发生时在单位工作地点,工伤原因与工作有因果关系,并属于劳动合同保障范围内。

3. 工伤认定程序:劳动者首先需要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劳动能人鉴定。

经医疗鉴定合格后,再由认定委员会根据医疗鉴定意见和相关证据进行评定认定。

赔偿流程:
1. 报告工伤:劳动者受伤后应该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报警(需要)。

2. 就医治疗:劳动者应该寻求就医治疗,并保存相关的医疗证明、报告和发票等文件。

3. 医疗鉴定:劳动者需要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劳动能人鉴定,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及其他证据材料。

4. 认定工伤:认定委员会根据医疗鉴定意见和相关证据进行评定认定,劳动者可获得工伤认定证明。

5. 鉴定结果申诉:如果劳动者对认定结果不满意,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

6. 赔偿支付:用人单位根据工伤认定结果进行赔偿支付,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伤认定标准和赔偿流程可能会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解释。

在具体情况下,建议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获取确切的信息。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九级工伤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九级工伤

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九级工伤一、一般工伤认定标准。

1. 一般工伤认定标准是指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故或者患职业病,造成劳动者的伤残或者死亡,经鉴定符合《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范围和程度的,由劳动保险经办机构认定为一般工伤。

2. 一般工伤认定的标准包括工伤的范围和程度。

工伤的范围是指工伤的种类,包括事故和职业病。

工伤的程度是指工伤造成的劳动者的伤残程度或者死亡。

3. 一般工伤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的认定标准;(2)职业病的认定标准;(3)伤残程度的认定标准;(4)死亡的认定标准。

二、九级工伤认定标准。

1. 九级工伤是指《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九种特别严重的伤残或者死亡事故,经鉴定符合九级工伤的,由劳动保险经办机构认定为九级工伤。

2. 九级工伤包括以下九种情形,(1)全身性伤害;(2)严重烧伤;(3)严重粉尘肺病;(4)严重尘肺病;(5)严重职业中毒;(6)严重职业噪声聋;(7)严重职业放射病;(8)严重职业患者;(9)其他情形。

3. 九级工伤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伤残程度的认定标准;(2)死亡的认定标准。

4. 九级工伤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劳动者必须符合特别严重的伤残或者死亡情形才能被认定为九级工伤。

5. 对于九级工伤的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残的程度,医疗诊断书等。

6. 九级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标准应当严格执行,确保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同时也要防止虚假骗取工伤认定的情况发生。

7. 九级工伤的认定标准是为了保障特别严重伤残或者死亡事故的劳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伤保险金和医疗补助,以帮助他们尽快康复和重返工作岗位。

8. 对于九级工伤的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劳动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提供真实的证据材料,确保工伤认定的公正和合理。

9. 九级工伤的认定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劳动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3-17李迎春作者:李迎春来源:劳动法库(Laodongfaku)本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最高法院行政庭答复、国务院法制办相关复函以及人社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最新意见,归纳总结了工伤认定的29种情形,并简明扼要提示了认定要点,供实务中参考。

一、认定工伤的七种法定情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认定要点】“三工”中最核心的因素的“工作原因”,是构成工伤的充分条件,“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更多的是证明工作原因的辅助因素,同时也对工作原因起补强的作用。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则推定为工作原因,亦可认定为工伤。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认定要点】所谓“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

诸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

所谓“收尾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诸如清理、安全贮存、收拾工具和衣物等。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认定要点】“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违法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些人出于报复而对该职工进行的暴力人身伤害;另一层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意外伤害,诸如地震、厂区失火、车间房屋倒塌以及由于单位其他设施不安全而造成的伤害等。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中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是指受到的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

(四)患职业病的;【认定要点】职业病必须是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如果某人患有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某种疾病,但不是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其居住环境周围有生产有毒物品的单位引起的,那么,该人的这种疾病就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中所称的职业病。

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可直接认定工伤。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认定要点】因工外出期间包括:1、职工受用人单位唱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2、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3、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不能认定工伤。

职工因工作原因驻外,有固定的住所、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工伤认定时按照在驻在地当地正常工作的情形处理。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要点】“上下班途中”包括:1、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2、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3、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4、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

“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

“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固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视同工伤的三种法定情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视同工伤的情形有三种:(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认定要点】“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不要求与工作有关联。

“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注意:职工虽然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经过48小时抢救之后才死亡的,不属于视同工伤的情形。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认定要点】本项仅列举了抢险救灾这种情形,但凡是与抢险救灾性质类似的行为,都应当认定为属于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无需符合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等因素。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认定要点】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的职工在用人单位旧伤复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享受,但其它工伤保险待遇均可享受。

三、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认定工伤的四种情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可认定为工伤:(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四、国务院法制办有关答复中认为可认定工伤的三种情形(一)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5号)中认为,职工所受伤害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规定,就应当认定为工伤。

(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安徽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复函[2008]375号)认为:职工李某从单位宿舍至其父母家的情形,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认定为工伤。

(三)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职工参加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受到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1号)认为,作为单位的工作安排,职工参加体育训练活动而受到伤害的,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中关于“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的规定,认定为工伤。

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相关答复中认为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一)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61条等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受聘于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其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9号)认为,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三)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7号)认为,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在车辆运营中伤亡的,应当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认定是否构成工伤。

(李迎春注:依据最高法院民一庭2013年的答复意见,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不具备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宜认定其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关的行政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法[2008]139号)认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用人单位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恢复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道路抢修、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晶的供应、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等过程中,临时雇用员工受到伤害的,可视为工伤,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国家机关聘用人员工作期间死亡如何适用法律请示的答复([2009]行他字第2号)认为,鹤岗市公安局东山分局东方红派出所临时聘用、未参加工伤保险、不是正式干警的司机王奎在单位突发疾病死亡,应由鹤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认定是否属于工伤、确定工伤待遇的标准。

有关工伤待遇费用由聘用机关支付。

(六)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认为,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七)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应否认定工伤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236号)认为,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证据不能排除非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和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认定为工伤。

六、人社部关于达退休年龄工伤认定最新规定2016年3月28日,人社部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中对达退休年龄人员工伤认定问题做了新规定,规定了两种情形可以认定工伤:(一)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二)用人单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七、不得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认定要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井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