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doc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情况分析

期末测试是由中心小学统一命题各校组织实施的目标检测考试。为了

充分发挥教学测评的导向作用,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现就2015-2016 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期末考试简要评析:

二、成绩统计

本学期本人执教的六年级共28 位学生,参加数学期末考试。经过学校

统一轮换流水评卷,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平均及格优秀

30 分人数总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

分人数人数以下

28 2062 73.65 21 75 8 28.6 100 19 1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做题马虎、审题不认真。

失分最严重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所以我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

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还需要进一步讲清数量关系。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题是学生不会审题,没思考就开始答,甚至乱答题,所以错题多,

另外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

3、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本册知识难度加大,听不懂新课。

四、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措施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机械重复

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1. 教师一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

有意识地对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

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2. 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从“以

人为本”的角度,工作:“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的心

理障碍;帮助的学习习惯;方法;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学生差

异,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

3、培养孩子良好的解题习惯。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读题的习惯。首先要向学生讲明读题的重要性,

然后教学生一句一句地读。最后告诉学生如何注意看数据,单位名称,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三、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几点设想。

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书写糊涂不规范,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平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应多关心“学困生”。此次考试,学困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这些“学困生”多一些关注,加强对

他们的辅导工作,及时给予补缺补漏,确保有效地提高教学质

量。

3、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生处理灵活题能力比较差。在抓好学生的“双基”,确保中等学生的水平、努力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其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学生思维向深度、广度的延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4、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虽然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在关于较大的数计算中可以使用计算器,但对于简单的数的计算还是口算及笔算速度会比较快和合适。因此提高学生的口算及笔算能力势在必行。

5、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及综合性。

6、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等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建立清晰的概念,形成良

好的认知结构外,还要认真观察,正确分析和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期末考试,基本上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也比较理想。复习工作也比较到位,很多类似的题型都在复习中提到。但同时也反

映出我们还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学生普遍计算准确性差,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差。还有一部分后进生没得到转化等等,下一学年,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