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填空题及论述简答题
宋代文学的期末考试试题

宋代文学的期末考试试题宋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宋代文学的代表流派是以下哪个?A. 唐诗B. 宋词C. 元曲D. 明清小说2. 下列哪位不是宋代著名的词人?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杜甫3. 宋代文学中,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词人是?A. 柳永B. 欧阳修C. 苏轼D. 秦观4. 宋代文学中,以“婉约”著称的词人是?A. 辛弃疾B. 苏轼C. 李清照D. 王安石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宋代的文学作品?A. 《水浒传》B. 《红楼梦》C. 《东坡志林》D. 《临川四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宋代文学的两大流派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宋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圣”的是________。
8. 宋代文学中,以“豪放”著称的词人是________。
9. 宋代文学中,以“婉约”著称的词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10. 宋代文学中,被称为“诗鬼”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宋代文学的特点。
12. 请列举宋代文学中几位著名的词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风格。
13. 简述宋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宋代文学中“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区别与联系。
15.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分析其词作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 D C B B二、填空题6. 词诗7. 苏轼8. 辛弃疾9. 李清照10. 黄庭坚三、简答题11. 宋代文学的特点包括:(1)文学形式多样化,以词为代表;(2)文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3)文学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派的细腻柔美,也有豪放派的大气磅礴;(4)文学创作手法更加成熟,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
12. 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轼的词作以豪放著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壮志;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著称,擅长描写女性情感和生活细节;辛弃疾的词作则融合了豪放与婉约,既有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词人不属于“豪放派”?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以下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煜D. 秦观答案:A二、填空题4. 宋词中的“婉约派”以_______和_______为代表人物。
答案:柳永;李清照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名句,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答案:声声慢三、简答题6. 请简述宋词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北宋初期的词风较为婉约,以柳永、晏殊等为代表;北宋中期,苏轼等人开创了豪放派词风,词作内容更加广泛,风格更加豪迈;南宋时期,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了豪放派词风,同时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的作品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古典文学的形式,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四、论述题7. 论述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派风格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
她的词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是对爱情的描写,既有热烈的追求,也有深沉的哀怨。
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她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情感,使得她的词作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婉约派词风的继承和发展,她的词作成为后世词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对明清时期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诗歌鉴赏题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文学填空题

宋代文学填空题1.“宋初三体”指的是、和。
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根本的推动力是北宋的政治改革、先有,后有。
3.唐代古文运动至宋代由于、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得以成功。
“唐宋八大家”的宋六家是、、、、、和。
4.宋初效法白居易的诗人中,主张学白又不为白体所缚,写出自己特色的诗人是。
他记述长安流民饥寒交迫惨状的作品是《》。
5.西昆体因编集的《》而得名,集中收有17人的作品,而、、和三人之占了总数的五分之四。
三人即为西昆派的代表作家。
6.在诗文革新运动中,追随欧阳修,既有理论建树,又有丰富创作实践,开宋诗一代之面目,与西昆派抗争的作家是和。
7.欧阳修的《》开历代诗话的先河,为诗歌理论推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8.欧阳修为学提倡简易,于诗亦主张“辞严意正质非俚,”。
9.欧阳修与并称“晏欧”,与并称欧曾,与并称“欧苏”,与-并称“欧梅”。
10.王安石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的主张。
11.王安石的咏史怀古之作,勾画王昭君的形象和她对国家的怀念的作品是《》;晚年退居金陵,所作小诗新颖别致,意境清丽,人称“”。
12.《墨池记》的作者是欧阳修的积极追随和支持者。
他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故称之为“”。
13.“三苏”指、和。
“二苏”指和。
14.苏洵散文的主要成就在的创作,选自《权书》的《》借古伤今,表达对朝廷币赂契丹、西夏的不满。
该文入选中学教材。
15.人称“小苏”的苏辙认为文章是作者气质的表现,因而继承孟子的观点,提出“”说,要求作家从和两个方面来做到这一点。
16.熙宁年间,苏轼作了几任地方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陷于著名的文字狱“”中。
五个月后结案,被贬往任团练副使。
由此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了明显变化。
17.苏轼思想比较复杂,他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而其主体是思想。
故终其一生不曾放弃事君、报国的政治理想。
18.苏轼的文学主张同号“六一居士”的比较接近。
他主张文与道俱,在批评吴道子的画时,曾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宋代文学题库

宋代文学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北宋初期的“西昆体”诗人?()A 杨亿B 刘筠C 钱惟演D 梅尧臣2、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是()A 晏殊B 柳永C 欧阳修D 张先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名句出自()A 晏殊的《浣溪沙》B 欧阳修的《蝶恋花》C 柳永的《雨霖铃》D 王安石的《桂枝香》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范仲淹所作?()A 《渔家傲·秋思》B 《岳阳楼记》C 《苏幕遮·怀旧》D 《醉翁亭记》5、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 白居易B 元稹C 刘禹锡D 柳宗元6、下列哪位词人开创了豪放词派?()A 苏轼B 辛弃疾C 陆游D 张孝祥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他对()的思念之情。
A 兄弟B 妻子C 朋友D 父亲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江城子·密州出猎》C 《定风波》D 《临江仙》9、下列哪首词不是李清照所作?()A 《声声慢·寻寻觅觅》B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C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D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南宋时期,以“中兴四大诗人”著称的是()A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B 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C 陈亮、叶适、刘克庄、刘过D 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周密二、填空题1、宋初诗坛上,林逋的诗以咏梅著称,其中“_____,_____”两句最为有名。
2、柳永的词在题材上有所开拓,大量创作了_____词。
3、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以“_____,_____”两句评价梅尧臣的诗。
4、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用得巧妙,前人称赞为“_____”。
5、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月出之后江上的美景。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六)——宋代文学部分(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六)——宋代文学部分(1)1.试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答:首先,唐诗和宋诗是一脉相承的。
从整个诗歌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诗人正是充分吸收了唐诗的营养才创造出一代诗风。
例如诗歌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
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语,这种趋势是从杜甫开始的,中唐韩愈、白居易、孟郊、贾岛及晚唐皮日休、罗隐等人又有所发展,而宋代诗人则沿其流而扬其波。
又如在诗歌中发议论,也是从杜甫、韩愈开始,在晚唐杜牧、李商隐的诗中已屡见不鲜,入宋以后则发展成为诗坛的普遍风气。
其次,宋诗对唐诗又有创新,表现在:第一,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只能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较成功的开拓,便是向口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且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多是普通人。
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但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
第二,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宋诗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其整体性的风格追求是以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
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
第三,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唐诗和宋诗,是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宋以后的诗歌,虽然也有所发展,但大体上没能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
从美学风格来看,宋诗中的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比较温和、内敛,不如唐诗那样热烈、外扬;宋诗的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那样色泽丰美;宋诗的长处,不在于情韵而在于思理,它是宋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
唐宋诗在美学风格上,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
它们是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宋代文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宋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一、填空题:1、宋初诗歌的“三体”是指▁▁▁▁▁体、▁▁▁▁▁体、▁▁▁▁▁体。
( 白(白居易)体晚唐体昆体)2、▁▁▁▁和▁▁▁▁▁父子齐名,合称“二晏”。
欧阳修在诗风革新方面提出▁▁▁▁▁的理论。
“三苏”是指▁▁▁▁▁、▁▁▁▁▁、▁▁▁▁▁。
(晏殊晏几道文以明道苏轼苏洵苏辙)3、“唐宋八大家”是指▁▁▁▁▁、▁▁▁▁▁、▁▁▁▁▁、▁▁▁▁▁、▁▁▁▁▁、▁▁▁▁▁、▁▁▁▁▁、▁▁▁▁▁。
主张“词别是一家”的词人是▁▁▁▁▁。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4、“中兴四大家”是指▁▁▁▁▁、▁▁▁▁▁、▁▁▁▁▁、▁▁▁▁▁。
(陆游杨万里尤袤范成大)5、被称为“小李白”的诗人是▁▁▁▁▁。
(陆游)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的诗。
(文天祥)二、名词解释:1、“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李商隐为师法对象的一批诗人构成“西昆体”,他们大多数是高级官僚,把文学作为显示才学与身份的工具。
酬唱应和,用情深婉,用语绮丽,引经据典成了“西昆体”的主要特色。
2、“三苏” :宋代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着名的散文家,合称“三苏”。
他们的散文各有成就,尤以苏轼各体俱佳,苏洵、苏辙均以政论文见长3、“中兴四大家”:南宋孝宗“小元佑”时期,以尤袤,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为代表的诗人们,一方面摆脱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束缚,一方面继承南渡诗人的爱国主义传统,将爱国主义文学继续推向高潮,被称为“中兴四大家”。
4、“诚斋体” “中兴四大家”中的杨万里在学习江西诗派的基础上,接受现实生活的教育,创成了意境新颖、形象鲜明而语言清新活泼、雅俗共赏的“诚斋体”5、苏辛: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并称。
他们同为豪放词派的作家,且作品的境界、风格也多有相似之处,故文学史上有“苏辛”之称。
6、豪放派:苏轼等词人以诗为词,直抒胸臆,情感充沛,指出向上一路,并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开创了词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即豪放派。
宋元文学题目

(一)宋代文学复习题1论述题、简答题(1)宋王朝的统治特点、社会状况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宋代学术思想状况对宋代文人思想的影响。
(3)简析宋词繁荣和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4)简述宋诗思想内容的特点及艺术风格手法特点。
(5)简述唐诗和宋诗风格特点的不同。
(6)简述宋代诗歌的分期及各时期代表性的创作倾向、流派、人物。
(7)结合作品简述王禹偁诗文创作的成就。
(8)简析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渔家傲]“塞下秋来”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9)简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0)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1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的艺术特点。
(12)简析欧阳修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条件。
(13)简述欧阳修的文学主张。
(14)简述欧阳修诗歌的创作特点及成就。
(15)结合[踏莎行]“侯馆梅残”简述欧阳修词的风格。
(16)论述欧阳修的“文”的创作的特点和成就。
(17)简析王安石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8)简析王安石“文”的创作成就。
(19)简析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特点。
(20)简析苏轼的文艺观和美学思想。
(21)苏轼的论文主张及“文”的创作成就。
(22)结合前后《赤壁赋》谈谈苏轼赋的特点。
(23)简析苏轼诗的艺术成就。
(24)苏轼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25)黄廷坚的论诗主张及代表作。
(26)结合[鹊桥仙]“纤云弄巧”和[踏莎行]“雾失楼台”分析秦观词的风格特点。
(27)简析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的艺术特点。
(28)结合[兰陵王]“柳阴直“分析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29)简析张元幹[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的写作特点。
(30)简析张孝祥[六洲歌头]“长淮望断”的写作特点。
(31)结合[醉花阴]“薄雾浓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词说明李清照词的写作特点。
(32)杨万里诗的成就及特点。
(33)朱熹的文学主张。
(34)陆游爱国诗的成就和特点。
(35)陆游诗总体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宋词测试题(精选)

宋词测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思往事,记当日、朱阑共语。
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 ——出自吴文英的《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出自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4.“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出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6.“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出自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7.“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句词出自苏轼的作品?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答案:B(出自苏轼的《游山西村》)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什么节日?A. 中秋节B. 元宵节C. 除夕D. 清明节答案:B三、简答题1.请简述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唐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
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宋词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2.列举两位宋代著名的词人及其代表作。
答案:宋代著名的词人有很多,以下列举两位:•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其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辛弃疾: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和(应天书院)。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梅尧臣)、(苏轼)、(黄庭坚)。
3、南宋严羽推崇唐诗,批评宋代的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
2、晚唐体的盟主是(寇准)。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林逋),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待漏院记)和(唐河店妪传)等。
5、“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等人。
6、晚唐体诗人以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为师法对象。
7、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得名的。
的代表人物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3、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晏殊),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采桑子》)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范仲淹),其代表作是《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三影”得名是因写“(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和“(堕轻絮无影)”。
6、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桂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令》。
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1、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四.论述1、柳永对词有哪些贡献?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背诵:欧阳修《戏答元珍》一:解释1太学体2荆公体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与高司谏书》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丰乐亭记》,其文赋代表作是《秋声赋》;其散文中《醉翁亭记》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3、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贾生》、《明妃曲二首》。
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被称作(王荆公体)。
6、曾巩的散文代表作有《墨池记》。
三.简答1、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2、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3、试以欧阳修《戏答元珍》一诗为例,谈谈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4、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有何特色?四.论述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第四章苏轼背诵:苏轼《和自由渑池怀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填空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韩愈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苏文(气势雄放),而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苏轼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有《石钟山记》。
4、“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分别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
5、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6、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用题序),二是(用典故)。
7、苏诗不仅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诗派)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启示;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派)平分秋色的(豪放派);苏轼的小品文,是明代(公安派)散文的渊源,直到清代。
二.简答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
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
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
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
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三.论述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一.解释:山谷体二.填空1、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是指(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陈师道以冥心孤往的苦吟形成了(朴拙)诗风,正是“有意为拙”的典型例子。
3、曾季貍《艇斋诗话》说“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
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
”4、(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5、(陈与义)和(曾几)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6、陈师道的诗歌是(寒士)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简答1、简述“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2、简述江西诗派的演变过程。
四.论述1、黄庭坚诗歌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2、黄庭坚诗歌创作有哪些鲜明的艺术特点?3、论述江西诗派。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背诵: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周邦彦《兰陵王·柳》一.解释:1、大晟词人群填空1、苏门词人群以(苏轼)为领袖,还有(黄庭坚)、(秦观)、(陈师道)等,此外(晏几道)和(贺铸)也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
2、大晟词人群以(周邦彦)为主帅,还有(曹组)、(江汉)等。
P873、晏几道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了极致,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说叔原“(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4、黄庭坚词学(苏轼)和(柳永)。
5晁补之撰一篇《骫骳说》,对当时词人词作的评论,比较公允全面。
P896、被冯煦称为“古之伤心人”的词人是(秦观)。
7、秦观词《满庭芳》有名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8、贺铸《青玉案》的名句是(“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9、贺铸一方面沿着苏轼(抒情自我化)的道路,写自我豪侠气概,开辛词先河,另一方面,又继承晚唐(温、李密丽)的语言风格,而影响到南宋(吴文英)等人。
10、(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多,又将身世之感等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开启了(重寄托)的门径。
11、“秦七黄九”指(秦观)、(黄庭坚)二人。
二.简答1、简述黄庭坚词学习苏轼和柳永的情况。
2、简述晏几道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3、简述秦观词的主要特点。
4、简述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和类型。
三.论述周邦彦词的艺术特征。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背诵: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填空1、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叶梦得)、(李纲)和(陈与义)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
2、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3、“南宋四名臣”词指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4、朱敦儒词风格早年以(婉丽明快)为主,中年以(悲壮慷慨)为特色,晚年以(清疏晓畅)见长。
5、南渡词风由柔丽婉向豪情悲慨的转变,以(张元干)最为典型。
6、岳飞代表作是《满江红》(怒发冲冠)。
二.简答1、简述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李清照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论述李清照词有哪些独创性?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背诵:陆游《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一.解释:1、陆游2、诚斋体二.填空1、中兴四大诗人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陆游诗影响南宋后期诗人()、()、()等人。
P1223、杨万里最著名的小诗是《晓行望云山》、《小池》等。
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三.简答1、简述陆游诗歌的渊源。
2、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陆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背诵: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一.填空1、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代时的(),北宋时的()和南渡初年的()。
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
3、张孝祥一方面学苏轼的“(放)”,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另一方面融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入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
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陈亮)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
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江湖游士)的形象精神。
6、辛弃疾中年以后基本上是在()、()两个地方隐居。
7、辛派词人包括(张孝祥)、(陈亮)、(刘过)等人。
8、“苏辛”指(苏轼)、(辛弃疾)。
二.简答简述辛派词人的主要创作特征。
三.论述1、辛弃疾对词境有那些开拓?2、辛弃疾词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一)填空1、辛派后劲人物有孙惟信、(刘克庄)、(陈人杰)和(文天祥)等。
2、吴文英和(陈允平)、(周密)、(王沂孙)和(张炎)等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炼字啄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
3、(蒋捷)融合了辛、姜二派的长处,而自成一家。
4、清代浙西词派奉(姜夔)词为圭臬,曾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使(苏轼)、(辛弃疾)一时黯然失色。
5、“二窗”指(吴文英)、(周密)。
6、王沂孙最工于(咏物)。
7、张炎的词集名《山中白云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相近,并称为(双白)。
二.简答1、简述姜夔恋情与咏物词的特点。
2、简述姜夔词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
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一)填空1、岳飞政论文代表是《五岳盟祠记》。
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戊午上高宗封事》。
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美芹十论》和《九议》。
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入蜀记》和范成大《吴船记》,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老学庵笔记》、洪迈《容斋随笔》、罗大经《鹤林玉露》和周密《武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