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含解析)新人教版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一、考点1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考点分解

1.如何认识创新?

2.为什么要创新?(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作用)

3.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考点2描述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三、考点3认识为什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考点分解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考点4 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五、考点5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六、考点6 我国的科技现状。

一、考点1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1.如何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2.为什么要创新?(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作用)

个人角度:(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3)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国家角度: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5)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国际视野: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二、考点2描述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三、考点3认识为什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为本。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四、考点4 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五、考点5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六、考点6 我国的科技现状。

(1)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

前列。

(2)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知识比较、联系、拓展等)

1.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我国为什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例1】(2018?湖南省张家界)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说明()

①国家要更好、更快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要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③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④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正确认识科技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科技的重要性,②中,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表述错误。故选C。

【点评】属基础知识检测,适中。

【例2】(2018?浙江衢州)厉害了,我的国!神舟上天、高铁奔跑。“天眼”探空,中国科技成果令人民瞩目。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领先于世界②这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取得成效④科技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科技国情和教育的认识。

【解析】①表述的是关于对科技的正确认识,应表达为: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④应表述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点评】适中。

【例3】(2018?山东烟台)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指出:规划的核心就是使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最终实现“中国创造”。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很多“创新”“发明”,最终却未能跨过从产品到商品的过度。这启示我们,企业创新需要()

A.扩大融资渠道,提升品牌价值

B.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产品质量

C.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丰富产品品种

D.为消费者着想,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答案】D

【考点】考查的是企业创新。

【解析】材料中强调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很多“创新”“发明”,最终却未能跨过从产品到商品的过度。而由产品到商品的过度就必须有消费,有市场的需求。故答案选D。

【点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属难度题。

【例4】(2018?山东临沂)网约车技术引进我国之后,已发展成为—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现在每天有1400多万人通过手机约车,享受着出行的廉价与便捷。关于“网约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网约车既能让人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满足社会的需要,也能给自己创造经济价值

③网约车绝对安全可靠

④网约车属于新生事物,应当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鼓励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D

【考点】网约车与科技。

【解析】题干考查是表述错误的是,③表述绝对安全过于绝对,④读中不受约束鼓励发展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发展。

【点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

【例5】(2018?内蒙古包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断活力进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为2017年的第22位。但在一些领域我国仍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化化升级的需要。

材料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不断完善创新制度保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全社会深入人心;企业在创新中不可或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自主掌握大国重器的重要性。形成创新合力,“中国号”巨轮才能顺利驶向富强的彼岸。

(1)阅读材料一,概括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现状。

(2)结合材料二,分析应如何进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3)创新者强,创新者胜。运用“拥抱美好未来”的相关知识,谈谈青少年要具备哪些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答案】(1)我国自主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不足,缺少核心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献低。

(2)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社会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

企业:发挥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自强奋斗、敢于夹破。只有协同各方面力量,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3)为适应新时代要求,青少年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

【考点】自主创新;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青少年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

【例6】(2018?山东临沂)(节选)临沂市某校九年级(3班)的同学被《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深深地震撼,他们纷纷在微信群留言。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留言,请你回答相关问题。针对“大好河山”的留言。你认为要改变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需要国家、个人做出哪些努力?

【答案】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个人: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在学习中,勤动脑,勤动手,敢于质疑;培养自己正当的好奇心,激发探索的兴趣和创新热情,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等。

【考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解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结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把握角度。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